《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菩萨之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为普渡众生,超凡入圣的重要口诀。其全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此经咒的得名因缘是:一日,佛告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罗尼。」大悲咒有此种种异名,起因于观世音菩萨的宏愿。
设若诸人天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及诵此大悲心陀罗尼神咒,能除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
作者简介
洪启嵩先生
自幼思惟生命的真谛,并参学各派禅法,寻求生命昇华超越之道。二十岁开始教授禅定,致力推广禅定教育,从学者无数。
他以洞见的智慧,提出对于未来及人类生命自身的重要观察,并深入禅定,对人类身、心的昇华有独到的创见及体会,力图使人类文明走向更深刻的演化,臻至圆满。
于1983年闭关于台湾省南投仁爱乡别毛山,同年成立文殊机构,首倡落实生态与精神环保的人间净土,及万名菩萨舍身报恩之器官捐赠运动,为宗教界发起器官损赠及环保护生之先躯。曾任政治大学、师范大学、淡江大学等各大专院校,及司法官训练所、外交部、新竹地方法院讲座,现为法务部全国监所教化人员坐禅课程讲座。洪老师并曾应邀至百龄、福龄、朝阳等各扶轮社,及万通银行、史克美占制药、企业经理人协进会等各大企业、社团,教授坐禅及压力管理,备受推崇。1999年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国防部及内政部消防署并以洪老师的放松禅法及睡梦禅法,做为救灾人员心理辅导教材,成效卓着。
着有坐禅之道、放松禅法、梦中修鍊、脑能转换、以禅养生、前未来、生命的实相系列等书,着述百余部。
老實說,我對佛教的接觸算不上深入,以前總覺得佛經離我好遙遠,像是一本看不懂的天書,這次偶然翻到《如何修持大悲心陀羅尼經》,真的是意外的驚喜。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沒有一味地引用經文,而是將許多深奧的佛法概念,用生活化的語言和貼切的比喻解釋得淋漓盡致。書中探討的「大悲心」,不再是單純的同情,而是帶有一種積極的、想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力量,這種詮釋讓我對大悲心的理解有了一個全新的維度。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陀羅尼」的解釋,作者將其視為一種強大的心念力量,透過正確的理解和觀修,能夠淨化心靈,轉化煩惱。書中提供的修行方法,也相當具體,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可以實際操作的練習,例如如何透過觀想、持咒來培養慈悲心,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觀念。我讀到書中關於如何面對無常和苦難的部分,感觸特別深。作者並沒有迴避這些人生的真實面,而是教導我們如何以更坦然、更具智慧的態度去面對,從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只是一本佛經的導讀,更像是一本心靈成長的指南。
评分這本《如何修持大悲心陀羅尼經》的內容,真的是讓我這個讀佛經的門外漢,也能找到切入點。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流暢,像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經文的核心,讓我對「大悲心」這個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書中沒有太多艱澀的佛學術語,就算有,作者也會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加以闡述,讓人一讀就懂。我尤其讚賞作者在探討「陀羅尼」的咒語力量時,並非單純強調其神奇效力,而是更側重於其背後的觀念和修持方法。他教導我們如何透過專注的意念和清淨的心境來持咒,而不是僅僅機械式的念誦。書中穿插的許多小故事和案例,都非常貼合台灣人的生活習慣和情感,讀起來格外有共鳴。我讀到關於如何化解人際關係中的衝突,以及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覺得這些內容真的非常有實用價值,就像作者在為我們提供一把心靈的鑰匙,幫助我們打開內心更寬廣的空間。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佛法並非高高在上,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滋養心靈的。
评分這本書《如何修持大悲心陀羅尼經》的內容,真的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有一種身心被療癒的感覺。作者的文字,有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他將看似複雜的佛法,以一種極其貼近人心的語調表達出來,讓我這個對佛學略知一二的讀者,也能夠深入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大悲心」的詮釋,它不僅僅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更是一種積極的行動力,一種想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強烈願望。書中探討的「陀羅尼」,也被作者賦予了更深的意義,不再只是表面的咒語,而是透過專注的觀想和持念,來淨化身心、開啟智慧的過程。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修行方法,非常務實,而且考慮到了現代人生活的便利性,提供了許多可以隨時隨地實踐的練習。例如,如何透過呼吸來連結內心的平靜,以及如何在面對挑戰時,運用大悲心來化解煩惱。我讀到書中關於如何培養對生命的感恩之心,以及如何以更寬廣的胸懷去接納一切時,感觸良多。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修行,不在於外在的形式,而在於內心的轉變,而大悲心,正是引導我們走向這種轉變的重要力量。
评分這本書《如何修持大悲心陀羅尼經》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之前對佛經的認識一直停留在比較籠統的層面,覺得很多經文都比較艱澀難懂,但這本讀起來卻格外親切。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用詞遣字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日常生活的溫度,讀著讀著,好像在跟一位長輩或是有智慧的朋友聊天一樣,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大悲心」的詮釋,不再是抽象的道德指令,而是被拆解成一個個可實踐的步驟,像是如何從觀察周遭的生活細節培養同理心,又或是如何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煩惱與挑戰時,練習放下執念,轉化為慈悲。書中舉的例子都貼近台灣在地文化,有些場景讓我不禁會心一笑,覺得書裡寫的就是我身邊會發生的事情,這讓學習佛法變得不再遙遠,而是真真切切地融入了生活。我特別喜歡作者在提到「修持」時,強調的不是一蹴可幾的奇蹟,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就像種下一顆種子,需要細心的澆灌與呵護才能慢慢成長。這讓我對自己修行的道路有了更務實的期待,也更有信心去面對過程中的起伏。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在忙碌生活中尋求片刻寧靜的人來說,《如何修持大悲心陀羅尼經》提供了一個非常實際的指引。作者的文筆樸實,但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深刻的智慧,他將《大悲心陀羅尼經》的精髓,巧妙地融入了對現代人生活困境的關照之中。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大悲心」的定義,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透過日常的點滴去培養的品質。作者鼓勵我們從小地方開始,例如練習觀照自己的情緒,理解他人的苦痛,進而將這份慈悲心擴展出去。書中對於「陀羅尼」的闡述,也讓我耳目一新。我原以為陀羅尼僅僅是幾個音節的組合,但書中卻揭示了其背後蘊含的強大心念力量,以及如何透過持咒來淨化心靈、安定情緒。書中提供的修行方法,非常接地氣,像是如何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觀修,或是如何在壓力之下保持內心的平靜。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對著佛經望洋興嘆,而是擁有了可以具體實踐的修行法門,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