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整个「菩提菩画」制作程序,都印证了生命实相,有很多事,看起来似手很容易,但做起来才知道,每一步骤皆有深层学问和学习空间,过程中不管事情多艰困,答案就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愿意探索真相,努力学习和改变,就能穿越问题、解决难题,「敢于尝试」是迈向目标的第一步。
别人的掌声响起时,只看到已努力的成果;掌声响后,如何延续既有成续、再创高峰,在逆境与顺境中皆不为所动,持续努力,还须常以谦恭请益知识的心,丰厚饱学,为人生更增添色彩。
作者简介:
慧开法师
花莲县人,一九六八年出生,一九九六年中坜圆光佛学院毕业,一九九九年高雄县光德寺受具足戒。
法师对艺术有独特个人风格及造诣,来自成长于好山好水的花莲,常以大自然为生命教育体材;以大自然为导师,聆听无语的声音,反思内心的音符,调和修道中逆、顺境,做为修学佛法中的助缘。
学经历 /
圆光佛学院毕业
圆光佛学院校本部班导师
现任 /
圆光禅寺资讯网
圆光佛学院资讯网
桃园县政府公益寺庙(圆光禅寺)资讯网
自序
老树叶与小缘叶的对白
小缘叶问:「为什么您的叶子会是黄色的」。
老树叶答:「因为我来这世间比较早,前几个月,叶子也是翠缘的,现在年纪大啰。」。
小缘叶问:为什么有的叶子有斑点?」
老树叶答:「年纪大了,免疫力差,生病了。」
小缘叶问:「缘叶也是会掉下来吗?」。
老树叶答:「是的,树上的叶子皆会掉落,无论大叶或小叶。」
小缘叶问:「有一天我也会老吗?」
老树叶答:「是呀!生、老、病、死是一个过程,必须去面对的」,「我即将离开世间了,我来世间很久、很久了,讲完这一席话,恐怕……」。
小缘叶喊着:「老树叶呀!老树叶呀?,都还来不及道别,您就离开我了。」
小缘叶想:「老树叶呀!相见时晚,离我早又快,现在又留下孤单的我…」
因为一阵狂风暴雨,待雨停了,嫩叶看到老树叶已经吹落于地上,心中百般不舍,万般的无奈。抬头看着上头的嫩叶,低头望着,其他早来世间,已开始发黄的老树叶们。心中想着,无常的狂风随伺在侧,每一片树子皆不相同,但有着共同的命运。那就是谁都无法预知,接着谁要落下,下一刻又轮到谁?
树上叶子,不论嫩叶、老叶,待因缘时节到了,皆会落叶归根。时间剎那一过,小缘叶也成了老树叶,就在秋天来临时,所有枝干上的树叶全掉落了。
苏东坡于宿东林寺中提到一段话:「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由以上文章及这一段话,开启对无情物另一种体会。
释慧开
我一直对那种融合了自然元素和人文关怀的艺术作品情有独钟。《绿色艺术:菩堤画叶》这个名字,恰好触动了我的这一点。我常常会去一些艺文空间逛逛,欣赏那些不那么商业化,但却充满个性的作品。绿色,对我来说,不仅是自然的颜色,更是一种心境的体现,是平静、是疗愈、是生命的韧性。而“菩堤画叶”,这个组合,带着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让我联想到禅意,联想到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宁静。“画叶”这两个字,又显得很具体,让人好奇里面会展现出怎样的绘画技巧或者艺术形式。是在纸上作画,还是有更特别的创作方式?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古老的植物拓印技法,或者是以叶子为媒材的现代艺术?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艺术品,更能引导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自然的力量。毕竟,台湾的自然环境如此丰富,各种植物的形态万千,绿色更是占据了我们视觉的主导。这本书会不会启发我们,用更具艺术性的眼光去审视身边的绿色世界,去发现隐藏在寻常叶片中的不凡之美?
评分这本书,名字叫《绿色艺术:菩堤画叶》。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诗意,很舒服。我本身就很喜欢大自然,尤其喜欢那些生命力旺盛的绿色,它们总能给人一种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感觉。菩提叶,我一直觉得它们有一种特别的灵性,看过一些关于菩提的介绍,知道它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而且那种叶子的纹理和形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所以,“菩堤画叶”这个词组,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用菩提叶创作出来的画作,或者是以菩提叶为主题的艺术品。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绿色艺术”?是纯粹的叶子描绘,还是结合了更广泛的绿色自然意象?是写实的绘画技巧,还是更抽象的艺术表现?台湾这块土地,其实有很多令人惊艳的自然风光,从高山到海边,都有着丰富的绿色层次。我常常觉得,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本身就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绿色艺术画廊中。这本书会不会是从台湾的视角出发,去解读“绿色艺术”和“菩堤画叶”呢?我很期待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与我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绿色灵感。
评分我一直觉得,艺术不仅仅是挂在美术馆里的摆设,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世界连接的方式。《绿色艺术:菩堤画叶》这个书名,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绿色,在我看来,是生命力的象征,是治愈的色彩。而“菩堤画叶”,则充满了东方禅意和自然的诗意。“画叶”,让我好奇这是否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用叶子本身来创作,或者描绘叶子的神韵?我喜欢那种将自然之美融入艺术的作品,它们往往能带来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在台湾,我们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从高山峻岭到海滨风光,绿色总是占据了主导地位。我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从台湾这片土地出发,去解读“绿色艺术”的内涵,或者以“菩堤画叶”为契机,探索绿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我期待在这本书里,能够找到一些启发,让我能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与自然的联系,并且用更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美好,特别是那些隐藏在平凡叶片中的生命力量。
评分当我看到《绿色艺术:菩堤画叶》这个书名的时候,脑海里瞬间闪过许多画面,都是关于绿色以及叶子的。绿色,永远代表着生机勃勃,也常常与希望和宁静联系在一起。而“菩堤”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常常让人联想到祥和与智慧。所以,“菩堤画叶”,这个名字实在太有画面感了!我猜这本书可能是在探讨绿色在艺术中的应用,或者是以菩提叶为创作灵感,所延伸出的各种艺术形式。我很想知道,书中的“画叶”是指什么?是真的把叶子当成画布来画,还是描绘那些以叶子为主题的画作?我个人非常喜欢那种将自然元素与艺术巧妙结合的作品,总觉得这样的艺术更加有生命力,也更能触动人心。台湾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绿意的宝岛,从高山到平原,从海岸到都市,绿色无处不在。这本书会不会从中汲取灵感,展现出台湾独特的“绿色艺术”视角呢?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发现和欣赏那些被忽略的绿色之美,也许,我们身边的每一片叶子,都藏着一个艺术故事。
评分老实说,我一直认为艺术创作,最终都是在探索一种与内心对话的方式。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压力这么大,节奏这么快,我们好像越来越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去感受那些细微的美好。《绿色艺术:菩堤画叶》这个书名,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进入一个更宁静、更纯粹的世界。我脑海里浮现出很多画面,也许是某个画家,在安静的角落,仔细地描绘一片菩提叶,捕捉它每一丝脉络的生命力,以及阳光透过叶面时,那斑驳的光影。又或者,这本书会探讨绿色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绿色代表生机,代表希望,也代表着一种平和的生命状态。在台湾,我们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寺庙里的菩提树,常常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也寄托着人们的虔诚。我好奇这本书是否会触及这些方面,将艺术、自然和精神层面的思考融为一体。而且,“画叶”这个词,让我想象到一些很细腻的手工艺术,不是那种宏大的雕塑或者油画,而是那种需要耐心和细致才能完成的作品。不知道书中会不会有相关的介绍,比如一些艺术家如何利用自然元素,特别是叶子,来创作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