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四书,是星云大师入世修行、人间成就最普遍的法门讲授,人人听得懂,个个做得到,是我们自觉利他、人生圆满的基础功课。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在社会上与大众相处,如何拿捏得宜?
大师说:人生处世,处的就是这世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生的修行、一辈子的功课。
如何不让生命留白?如何规划人生?如何才有人缘?如何成功?如何才能活得自由自在、过圆满的生活?本书是星云大师谈人生与处世的精华。从「谈勤劳」、「谈说话」、「谈交友」……到「谈修行」,针对一般人生活上时常遇到的问题与处世需要的智慧,分门别类为十八大项,为现代人指点迷津,让人们在生命的舞台上随缘放旷,挥洒自如。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
江苏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十二岁时在南京栖霞山出家,礼志开上人披剃,并且在栖霞律学院、焦山佛学院等处参研佛法,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一九四九年春来台,曾主编《人生杂志》、《觉世旬刊》、《今日佛教》等佛教刊物,并于一九六七年开创佛光山,秉持人间佛教理念,致力于社会、教育、文化、慈善事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百余所寺院道场,佛教学院六所,以及智光中学、普门中学、南华大学、佛光大学以及西来大学。
一九八五年辞退佛光山宗长后,四处云游弘法。一九九五年荣获全印度佛教大会颁赠象征佛教界的诺贝尔奖——佛宝奖。一九九七年在义大利梵谛冈与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进行世纪宗教对话。二○○○年四月一日创办《人间福报》。
曾任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总会长,并为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永久荣誉会长,于佛教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以及推动人间佛教上,厥功甚伟!
着作百余种,并翻译成多国文字。
台湾社会的另一个奇蹟
──星云大师的开创性贡献
高希均
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这句话是:「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那是一九五九年的秋季,刚到美国修习经济的第一学期,读到了二十世纪经济大师凯因斯的这句名言。
离开那时思想上相当闭塞的台湾,当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接触到这些壮阔澎湃的西方思潮,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传播进步观念」的知识份子。
正因为四十多年来投入了进步观念的提倡,就深深体会到鼓吹与传播进步观念不难,只要有一些无欲则刚的勇气与知识份子的坚持;但是要把鼓吹的进步观念落实,而又能遍地开花结果,则需要大决心与大智慧。
尽管五十多年来的台湾社会,已经从落后变成小康,从闭塞变成开放,从威权变成多元,但能够结合佛教思想与推广实践的人物,却是凤毛麟角,当首推星云大师。
很幸运的是,结识二十余年的星云大师,正是这样一位集创意(进步观念)、改革(新的做法)与教育(普及众人)于一身的开创性人物。
我不清楚他的信徒倒底有几百万?每年他在世界各地佛法的宣扬有几百场?遍佈世界各地的道场有多少个?他写的书畅销几十万册?他组织的读书会有上千个?但我常读大师的着作及文章,常看「人间卫视」及《人间福报》,也有机会参观过佛光大学、南华大学及美国的西来寺等大学。看到这些学府所设科系的周延、在校学生的水准及学习环境的优良,就会感觉到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所作所为,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我们不要把他的成就,只归功于信徒;不要把他的「事业」,只认为是宗教;更不要把他的贡献,侷限于台湾。星云大师的贡献实在跨越宗教,超越台湾,飞越时空。
我的体认是:星云大师拥有三个特质
.一位果断的、身体力行的宗教改革家。
.一位慈悲的、普及佛理的创意大师。
.一位博爱的、提倡知识的教育家。
五十年前一位来自大陆扬州的年轻和尚,不懂台语,身无分文;但心无二用,脑无杂念,穿越了台湾半世纪的时光隧道,开创了一个无限的佛光世界,这真是超越经济的另一个台湾奇蹟。
天下文化出版的「星云大师谈读书」、「星云大师谈处世」、「星云大师谈幸福」、「星云大师谈智慧」四书,正是人一生努力与收获的步骤,人人需要,个个企盼,就让大师的说法启发我们、引领我们,福慧兼修,再创奇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