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进入傅柯理论世界的入门导读,由法国中生代研究傅柯的代表性学者格霍教授执笔。书中全面考察了傅柯思想的发展,扣紧「知识」、「权力」与「主体」这三大轴心,简明而精确地传达出傅柯思想从早期到晚期的转折与演进。
诚如格霍教授所言:
傅柯从没有放弃讲历史:被排除的疯狂的历史、接待死亡的历史、思想体系的历史、监狱与战争的历史、告白与主体的历史,以及快感、肉体及欲望的历史等。
他以讲历史的方式试图完成现代哲学家的任务:举发被隐藏的权力关系;挑动诸种抵抗;让经常被压制的声音能够表达自身;生产某些能够对抗主流治理性的真知识;促进崭新主体性的发明;怀疑我们的自由及我们行动的可能性;凸显我们的知识、权力及主体化之体系的历史性;展现我们从未陷入宿命,以及要改变我们的生命。
作者简介
费德希克.格霍Frederic Gros
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法国中生代傅柯研究的重要代表,对于傅柯思想的许多面向,从早期到晚期都进行了相当专门的探索,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范畴是晚期傅柯,并负责编纂傅柯晚期在法兰西学院的课程,同时也出版了关于精神医学史与刑罚哲学方面的文章与书籍。
着有《傅柯与疯狂》、《创造与疯狂》、《这就是正义》(合着)、《傅柯与古代哲学》(合着)、《暴力的状态:论战争终结》等书;编有《主体诠释学:法兰西学院课程1981-1982》、《精神医学权力:法兰西学院课程》等书。
译者简介
何乏笔,德国达姆施塔特科技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员。
杨凯麟,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助理教授。译有《德勒兹论傅柯》(麦田),《消失的美学》(扬智)。
龚卓军,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着有《文化的总谱与变奏》(台湾书店),译有《人及其象征》(立绪)、《空间诗学》(张老师文化)等书。
初拿到《傅柯考》这本书,我第一印象是它排版上的用心。那种留白的恰到好处,文字的字号和行距都让人感觉阅读起来很舒服,不会有压迫感。我一直觉得,一本书的呈现方式,其实也在无形中传达着作者和编者的态度。这本书的字体选择也是比较经典的,没有那些花哨的现代字体,更添了几分沉静感。我翻了几页,发现它的章节划分似乎很清晰,而且每章的标题都很有引导性,让人能大致猜到接下来会探讨什么话题。我对傅柯的“考古学”方法很感兴趣,总觉得那是一种层层剥茧、挖掘历史深层结构的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释这个方法是如何应用于傅柯对不同领域的研究的,比如他对疯癫史、医学史、监狱史的分析。如果能辅以一些具体的图表或者引用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那就更棒了。我不太喜欢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介绍,而是喜欢能够看到具体的研究过程和成果。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傅柯考,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一种学院派的严谨感,又带着点探索的意味。我平常对哲学和思想史不算非常深入,但总对那些能够挑战既有认知、提供新视角的事物感到好奇。市面上关于傅柯的书其实不少,但很多都像是学术的专著,看得我有点却步。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简洁,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但那种素雅的风格反而让我觉得它可能更注重内容本身。我期待它能够像一位耐心的导游,带领我这个对傅柯略知一二的读者,深入浅出地理解他的思想体系,而不是上来就丢给我一堆艰深的术语。我想,如果这本书能把我从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解中拉出来,帮助我厘清傅柯在权力、知识、话语等概念上的复杂论述,那它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或者用比较贴近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傅柯的理论,这样我才有可能真正消化和吸收。毕竟,哲学思想如果脱离了实践和思考,就很容易变成空洞的口号。
评分作为一个对社会议题和公共论述比较关注的读者,我常常觉得傅柯的思想在理解当代的许多现象时非常有启发性。例如,关于身份认同的建构,关于知识如何与权力交织,以及我们如何被各种规训所塑造。我希望《傅柯考》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傅柯理论的解释,更能引导我思考这些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有没有一些案例,能够生动地展现傅柯的“知识-权力”分析如何揭示社会运作的隐秘机制?或者,在讨论“自我技术”的时候,作者是如何联系到当下的网络文化、消费主义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有一点“实践性”,不仅仅是理论的搬运工,更能点燃读者思考的火花,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存在。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批判性的对话,比如对傅柯思想的某些局限性的探讨,那就更加难得了。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我对他的名字其实不算太熟悉,但从书名和出版社来看,应该是有一定的学术背景的。我通常会比较在意作者是否对傅柯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有时候,一些书只是在复述别人说过的话,那样的价值就不大了。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角度,或者能够整合不同学者的观点,形成一个更全面的图景。傅柯的思想影响深远,但也很容易被误读和简化。我希望《傅柯考》能够帮助我辨别那些模糊的界限,理解傅柯的理论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比如,他关于“权力无处不在”的论断,听起来很振聋发聩,但如何具体理解这种“权力”,以及它如何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关键。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运用傅柯的工具去观察和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
评分坦白说,我对傅柯的熟悉程度,大概就停留在“听说过”、“看过一些片段”、“知道他讲权力”这个层面。我的阅读习惯比较杂,有时候喜欢轻松易懂的普及读物,有时候也会挑战一些有深度的内容,但前提是它能让我读懂,而不是让我产生挫败感。我希望《傅柯考》能像一本“傅柯入门指南”,但又不是那种肤浅的介绍。它应该能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明白傅柯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他的思想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以及他的理论对于理解现代社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我不怕它有多“学术”,只要它能做到逻辑清晰、论证严谨,同时又保持一定的可读性。如果它能带领我一步步走近傅柯的世界,让我对他的思想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而不是碎片化的了解,那我就觉得这本书买得非常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