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无论你做或不做,风险依旧存在!」
罗兰德.艾尔本与法兰克?罗迈可,在抽象的数学程式与远离实际的模式之外,提供另一种容易理解而有趣的说明,让人得以理解风险管理的艰深内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读者将陪伴饶富风险管理经验的老水手──糖查理与盐亨利──冒险航行七海。
在《蓝海上的风险》这本书中,作者将探讨下列主题,并一一回答问题:
*认知风险:「风险」到底是什么?预应与反应的风险管理有何不同?在风险情境中,我们该如何行动?
*风险沟通:该如何经由正确的沟通,以创造信任与透明化?
*风险文化:对于企业而言,为何良好的风险文化如此地重要?
*掌控风险:风险的类型有哪些?人们如何有效率地掌控风险、降低风险?关于「风险」这个主题,听听希腊神话怎么说?
*品牌风险:哪些风险将损害顾客对企业的信任?为何我们一点也不抵抗?
*资讯风险:为何我们总一再地为特洛伊木马开放城门?
*风险管理为价值:良好的风险管理如何提升企业价值?
《蓝海上的风险》填补了企业决策者与其高度专业的风险管理人之间的缺口。作者借着两位船长的故事,以易于理解、轻松的方式,带领读者亲近风险管理的艰深内容。一方面,盐亨利因为缺乏风险管理系统,而无法度过任何危险;另一方面,糖查理则因为建立成效卓越的预警系统,且落实了风险文化,因而得以掌稳船舵。
当读者陪伴两位老水手航行七海后,将对下列问题得到更深刻的理解:风险到底是什么?风险管理的目标又是什么?如何才能完善地掌控风险?良好的风险管理如何提升企业价值?
作者简介
罗兰德.艾尔本(Roland Erben)&法兰克.罗迈可(Frank Romeike)
罗兰德.艾尔本博士为《风险新闻》《RiskNews》杂志的主编。法兰克.罗迈可为「风险网」(RiskNet,风险管理主题主要德文入口网站)的创建者与发起人。除此之外,两位作者也担任企业谘询顾问之职。过去几年来,协助许多知名企业建立整体的机会、风险管理系统,并且出版了一系列与风险管理、控管主题相关的作品,着作等身。
译者简介
黄秀如
文化大学德文系毕业,从1992至2003年就读于德国马堡菲力普大学,现为专职译者。译作有:《七秒半抓住顾客口袋》、《老板其实不难懂》、《发现小船:242个德国经典逻辑游戏》、《渔会口渴吗?──90个异想天开的趣味问题》、《你管柏拉图怎么想──哲学思考自己来》。
推荐序
前言
序幕
第一章:勇于冒险就会赢!-认知风险
第二章:左满舵!全速前进!-风险沟通
第三章:感谢顾问提示!-风险文化
第四章:排除风险!-掌控风险
第五章:信赖、观看,谁!-品牌风险
第六章:海盗出现,寻找掩护!-资讯风险
第七章:晚到的人……风险管理的价值
后记
推荐序
70年代美国知名的赛车手马利欧.安德瑞提(Mario Andretti)的一句名言「假如一切看起来都在掌控中,那意味着你走得还不够快」,大概是这本书的最佳写照。不论是个人或是企业组织,在面对激烈竞争及组织不断扩张与改造,人际互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能平静无波,专长于风险管理的作家罗兰德.艾尔本与法兰克.罗迈可,分别在《蓝海上的风险》中,以七段故事比喻个人或企业组织在面对风险时,应有的态度与作法,本书摆脱专业艰涩的数学机率分析角度来重新检视风险管理,改以糖查理船长与盐亨利船长两位新旧世代、风格截然不同的领导人为对象,从他们航行大海的经验与轶事来探索风险管理的本质。
风险是让各方利益均衡的一门艺术,针对企业组织经营而言,大多数管理工具的本质往往是以积极地提升产能及创造利润为主要目的或唯一目的,风险管理的执行至多只是配合稽核的作业。而且,一旦风险管理的投注与提升产能及创造利润产生冲突(尤其是成本预算),风险管理往往会被经营团队所轻忽。但是伴随近来诸如霸菱银行、安隆、世界通讯等公司破产事件显示,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运作与企业产能及利润的维持大有关系,企业组织缺乏风险管理的实践,势必难以永续经营。因此风险管理的落实显然成为公司治理与透明化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经营时必要的控制机制,让企业组织于瞬息万变的商场竞争时,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体价值,降低负面影响。一个永续发展的企业组织,扮演提升产能及创造利润的管理体系,也必须具备全方位评估管理风险的体系。
现阶段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机构首要的经营议题。金融机构须制订风险管理政策才能有效地管理风险,而风险管理政策必须订定风险管理目标、辨识金融机构所能承担之风险、提出客观的风险衡量指标、研定风险管理策略,并明定评估风险与控制之机制。现行金融机构已无可避免的必须进行业务流程、管理架构、资料蒐集、及应用系统之投资、以符合国际经营管理标准。若金融机构纯粹只从符合规定的角度看待Basel II(新巴塞尔协定)的影响,它将可能代表一个花费甚鉅的系统採购及建置专案。如果金融机构是从有效的风险管理与优化资本配置的角度切入,积极利用此项投资改善及强化风险管理的流程、系统、及管理架构等,其将能实质且有效帮助金融机构借由精确的风险管理,适度的降低资金成本,实现调整风险后真正之利益。确实改善资产组合管理、达到资本配置最适化、真正落实金融机构以风险为基础的经营管理方式。
当然,风险管理绝对不是仅仅局限于金融机构的价值创造,而是必须更广泛地植根于个人及企业组织,如同文中糖船长驾驭澎涛士号,建立开放及团队合作为基础的领导风格,尝试以沟通及透明化克服威胁航行于大海时的各类风险,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地以稳健有效的风险管理为出发点,落实企业组织内风险管理的机制,透过风险概念的养成,风险意识的沟通,落实风险文化的建立,预期降低企业组织可能产生的风险,建立企业风险控管的信誉,最后于企业组织中创造风险管理的普世价值。
前言
嘿!亲爱的老水手、企业船长与风险管理人。
我们很高兴你将这本书拿在手上,这显示你对这个令人激动、不受时间限制,且又复杂的主题──风险,抱持着高昂的兴趣。
无论此刻你是置身于广阔的海面、懒散地躺在吊床上、坐在水晶球前、在赌场失去手中最后的达克特金币,抑或正等待着「企业的未来」,或者,正从事其他种种可能的事务: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与我们一起在风浪交加的海上进行冒险,同时学习风险管理的相关事项。
当人类置身船上时,总是得承受海洋的自然暴力与无可捉摸的脾气──成为被风浪摆布的玩物。一方面,大自然的威力造成不可胜数的风险(譬如桅杆断裂),另一方面,它们也成为船只的重要推进力(譬如有助于航行)。缺少了风,我们的船只将无法前进,一旦风势过大,却又会让船只快速地偏离航线。在航行大海的过程中,风险与机会往往相伴而生,就某种程度而言,风险与机会实属一体的两面,如同生活中的许多状况,一切都以找到真正的平衡为中心。
自然而然地,以「航行大海」比喻,便成为这本风险管理书籍的基础。毕竟,自古以来,这两个领域的历史便紧紧相系,密不可分──为了克服大洪水的灾难,诺亚必须从上帝那里领受方舟的建筑技术,事先降低风险。诺亚方舟建造者的直觉艺术与上帝的仁慈,共同拯救了人类与动物的世界。
如同船只在大海上航行,在今日复杂的企业世界中,也有愈来愈多的「船只」遭遇海难,企业航道已经变得不再平静。复杂的程序,难以窥视的企业结构,犯罪的员工与董事会,全球化与饱和的市场,大量的成本压力等等,都是位于波涛汹涌的海上,威胁企业生存的暗礁。
然而,做为企业船长,我们如何认知这些风险,掌稳企业的船舵,甚至避免与减少风险的产生呢?
在短短数年间,市面上已经出现许多关于「风险管理」的各类书籍。几乎所有出版品,都以极专业的内容呈现这个主题,其中某些书籍偏重以数学论文形式表现,此外,也有相当浅白的入门书种。
相较于此,《蓝海上的风险》选择了不同的航程。我们跟随两位老水手盐亨利(Henry Salt)与糖查理(Charly Sugar),陪伴他们两人冒险航行七海,从中学习许多风险管理的相关事宜。
就让我们将高等数学留在家中。在我们的水手帆布袋中,只装着许多小小的趣闻、轶事,其中部分内容取材自真实事件,有些却不过是水手们胡扯的冒险故事。
伴随我们前进的插图漫画是附加的知识小径,同时也是我们穿越章节时的旅途口粮。感谢亚历山大?霍尔兹阿赫(Alexander Holzach)绘制的插画,我们尤其感谢他的友好合作。我们还要感谢威立(Wiley-VCH)出版社的出版团队,在我们的航程中,持续给予强力的支援。
我们尤其要感谢这本书的两位主角盐亨利与糖查理船长,因为他们的通力合作本书才得以完成。我们希望每个人在阅读时都能得到乐趣,祝福你,希望你也能实践阅读内容。当然,我们对你个人的经验也很感兴趣。请将你的意见寄到下列电子邮件信箱:segeln@risknet.de!现在,就让我们起锚开航,探索深邃大海!
拿到《蓝海上的风险》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台湾的海洋文化。我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海滨活动,冲浪、潜水、赏鲸,这些都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当“风险”这个词出现在“蓝海”前面时,我立刻意识到,这本书会揭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我猜测,作者可能会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讲述全球暖化对海洋生态造成的巨大冲击,比如海平面上升、珊瑚礁白化,这些都可能是隐藏在美丽海面下的严峻挑战。也可能,书中会涉及一些海洋污染的问题,例如塑胶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威胁,或是化学物质泄露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破坏。我猜这本书会用大量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让我们看到,我们享受的蓝色海洋,其实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它可能会引发我们对消费行为、工业生产方式的深刻反思,让我们思考,如何在享受海洋带来的同时,也承担起保护它的责任。
评分这本书《蓝海上的风险》的书名,让我想到了很多关于我们台湾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角色。我们毕竟是个岛屿国家,海洋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也是我们拓展国际空间的重要平台。我推测这本书可能会从一个比较战略性的角度来分析,在全球海洋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哪些前所未有的风险。比如,在南海问题上,各方力量的角力,对我们而言就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又或者,在全球贸易受到地缘政治影响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我们的海上运输线会不会受到威胁?我感觉作者可能会探讨一些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比如深海采矿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或是无人机、无人潜艇等新兴军事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会加剧哪些潜在的冲突。这本书应该不是纯粹的灾难预警,而是会包含很多关于如何应对这些风险的思考和建议。也许会提到一些国际合作的模式,或是我们自身可以采取的策略,来确保我们在蓝色海洋上的安全和发展。
评分《蓝海上的风险》,这个书名很吸引人,总觉得它能讲出很多关于我们台湾人跟海洋的故事,但又带点出乎意料的“风险”。我想象中,这本书可能会有很多关于海事法律、国际公约的内容,因为航行在茫茫大海,牵扯到的法律问题太多了。也许作者会解析一些国际法庭在海洋争端中的判决,或是分析一些国家在海洋权益上的立场和策略。这可能会跟我们日常生活没太大关联,但对于国家层面的决策和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我也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探讨一些关于海洋安全的隐患,比如恐怖主义在海上的活动,或是非法捕捞和走私等犯罪行为。这些都可能对我们台湾的经济和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在于,它能让我们从一个更宏观、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蓝海上的风险”这个概念,并且可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规避和管理这些风险的思路,这对于任何一个与海洋息息相关的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评分噢,这本书《蓝海上的风险》,光听书名就觉得很有画面感!台湾这块土地,四面环海,大小岛屿散布其间,我们从小就跟海有着不解之缘。想到“蓝海”,总会联想到广阔无垠、宁静又带点神秘的海面,那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但是,“风险”这两个字又瞬间把人从遐想拉回现实。我觉得,这本书很可能是在探讨,在这片美丽的蓝色海洋背后,隐藏着哪些我们看不见的挑战和危机。可能是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各种污染问题,或者是一些不为人知的海盗活动,又或者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海洋贸易和航运所面临的各种地缘政治风险。我猜这本书会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出发,但又会深入到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蓝色海洋,也并非一片祥和。也许作者会结合一些历史事件,比如一些著名的海难,或者一些海洋资源争夺的冲突,来阐述“蓝海上的风险”这个主题。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如何描绘这些风险的成因、发展以及对我们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毕竟,台湾的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海洋,了解这些风险,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评分读完《蓝海上的风险》,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很多画面。我想象作者一定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去实地考察,甚至可能深入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海域。这本书大概率不会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分析,而是充满了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我猜作者可能会讲述一些渔民们在大海上面临的艰辛,比如气候变迁带来的不可预测的天气,或是渔业资源枯竭的困境。也可能是在讲述一些跨国海运的风险,比如船只在茫茫大海中遭遇的意外,或者是国际航线上潜藏的政治经济博弈。甚至,我大胆猜测,书中可能会探讨一些关于海底资源的开发和争夺,这其中涉及到的技术难题、环境影响以及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都是“蓝海上的风险”的绝佳素材。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会带我们走进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理解其中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它可能是一种警示,也可能是一种启发,让我们知道,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蓝色之下,潜藏着多少不容忽视的力量和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