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路盟主杜书伍的联强国际经营学一次透视
联强国际-亚太地区3C通路盟主,国际评选为台湾第八大国际品牌。
这个高科技业的通路王国,在总裁杜书伍带领下,是怎么办到的?
本书告诉你成功拉开竞争者距离,只要3%!
★台大EMBA执行长李吉仁教授 专文导读
★收录16篇「联强 EMBA」管理专文
从引进台湾第一颗微处理器开始,到跃升为亚太地区3C通路盟主,联强国际不但被国际InterBrand机构评选为台湾第八大国际品牌,更被列入商学院管理个案。
联强总是打破传统行规,从第一个喊出「卖多少、补多少」,率先不塞货给经销商;到第一个喊出「今晚送修,后天取件」,率先向消费者承诺维修效率;也是第一个自建物流车队、自建自动化运筹中心的资讯通路商。在竞争激烈、日趋微利的通路业中,联强靠着许多细节执行的不断超越,凭借3%的利润差距,成功拉开与竞争者难以超越的距离。
联强国际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策略个案,若能将联强国际的成长经验,转化成经营管理的学习素材,不仅可以嘉惠学子与社会大众,更可以将台湾的管理经验带上国际知识舞台。本书作者从媒体人变成联强特助,凭他长达六年的贴身观察,忠实呈现总裁杜书伍在运筹、通路、品牌、人才的管理祕诀,这将是了解联强最佳的第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
郭晋彰
台湾台北县人,台湾大学动物学系毕业,中山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硕士。曾任职工商时报科技新闻组记者,主跑资讯、通讯通路及个人电脑零组件产业等路线。
于2000年加入联强国际担任总裁特别助理,目前则担任营运制度规划与营运品质管理相关职务,同时亦负责联强网站、客服等功能的运作管理。
导读 创造3%优势差距的策略 -李吉仁
作者自序 从参与、体悟到知识分享 -郭晋彰
第一部 策略成形
1975年,神通电脑引进台湾第一颗微处理器,开启台湾资讯产业从无到有的序幕;随着苗丰强、杜书伍等人陆续加入,在资讯产业产业一片荒芜中披荆斩棘。1985年,迅速扩张的神通集团一分为三,杜书伍接掌联通电子;1988年联通更名为联强国际,业务主轴更从电子元组件代理的领域,扩大到发展资讯通路事业,也奠立了联强在高科技通路经营的根基。
第一章 资讯产业拓荒先锋
联强EMBA:年轻人的资产与负债
第二章 联强国际 运势而起
联强EMBA:豆芽现象
第三章 策略转折 全通路经营
联强EMBA:基本价值的落实与深化
第二部 机制建立
确立了全通路商角色定位后,联强积极发展自有且独特的营运模式,不但勇于挑战传统行规,解决客户经营问题,更以强大的MIS为后援,建立「有灵魂的数位神经系统」,甚至后来自建的高效能运筹中心、使命必达的物流体系、快速维修网等机制的建立也都肇基于此。 透过这些机制,不但奠定联强通路霸业的基石,也拉大了其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第四章 打破行规 创新营运模式
联强EMBA:知识与常识
第五章 发展MIS 奠定数位优势
联强EMBA:构想、政策落实的技巧
第六章 自建运筹中心 厚植实力
联强EMBA:主管要管大事与管小事,不能只管中事
第七章 快速维修 垫高竞争门槛
联强EMBA:观念改变是突破现状的关键
第三部 扩张发展
1995年以独特营运模式开启上市之门后,联强的扩张态势更为炽热。先是催生了台湾组装电脑市场的营运架构,自创Lemel品牌,改变了资讯产业生态;接着更在两次手机崩盘风暴中异军突起,称霸通讯通路。 奉行「成长而不混乱」的经营哲学,联强从精致管理出发,不但深耕本土市场,更将其营运模式复制到海外,希冀透过全球布局以追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八章 台湾首家上市通路商
联强EMBA:三角传球,越级报告∕指挥
第九章 形塑资讯市场新样貌
联强EMBA:电子邮寄,让主管慢性失职与失能
第十章 跨足通讯 龙头争战抡元
联强EMBA:公车理论
第十一章进军国际 布局全球
联强EMBA:追求完美
第十二章经营哲学 成长而不混乱
联强EMBA:增胖前,先瘦身
第四部 打造品牌
品牌的经营非一朝一夕可成,尤其是服务品牌。相较于实体产品的有形,想要凸显无形服务的品牌差异性,困难度更高。 困难,不代表不可能。联强就以良性循环的品牌策略,将「服务」落实为客户可以具体感知到的便利与好处。 当品牌受肯定后,甜蜜的负担也开始浮现,正如品牌顾问公司Interbrand 新加坡总监密利根所言:品牌让企业更负责。
第十三章 打造卓越服务品牌
联强EMBA:沟通能力的基础
第五部 凝聚文化
「人才为企业之本,文化为企业之根」。为了培育人才、形塑企业文化,联强不但精心设计各项制度,协助员工透过学习、体悟点滴累积实务能力,更辅以主管的「拔钉子」及「联强EMBA」的加持,加速员工的向上提升。当学习、体悟、分析、改善成为企业文化的一环时,企业内部不停歇的检讨改善就是确保成长的关键筹码。
第十四章 营造环境 培育人才
联强EMBA:形期无形
第十五章 精致务实的企业文化
联强EMBA:学习能力
第十六章 不停驶的驿马
联强EMBA:无能者的借口:简答「公司规定」
《远见》杂志专访联强国际总裁
杜书伍:联强就是典型的学习型组织 杨玛利
最近闲逛书店,一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的目光:《3%的超越-透视杜书伍的联强国际经营学》。光是“联强国际”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我驻足。作为台湾本土成长起来的科技通路巨头,联强国际的成功轨迹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更何况,这是关于杜书伍先生的经营学,他无疑是台湾商业界的传奇人物之一。我对“3%的超越”这个概念特别感兴趣。它似乎传递了一种哲学,那就是不求一步登天,而是强调持续、微小的进步。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决定企业成败的,往往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变革,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进。如果能够将每一个微小的环节都做得更好一点点,日积月累下来,其力量是难以想象的。这本书名中的“透视”二字,也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介绍联强的历史或者杜书伍先生的生平,而是能深入地挖掘其经营理念的内核,分析其成功的逻辑,揭示其在管理、策略、人才培养等方面是如何做到“超越”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智慧,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并将这些智慧应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自我和事业上的“3%的超越”。
评分我最近在关注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偶然看到了《3%的超越-透视杜书伍的联强国际经营学》这个书名,瞬间就被吸引住了。联强国际,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代表着一种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杜书伍先生的名字更是与“务实”、“创新”、“精益求精”这些词紧密相连。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经营之道,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而“3%的超越”这个概念,恰恰点出了这种持续改进的力量。它不是一夜暴富的神话,也不是哗众取宠的口号,而是一种扎扎实实、日积月累的精进过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我深入了解联强国际是如何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决策中,都力求超越那微小的3%,从而累积出巨大的竞争优势。这本书的“透视”二字,也让我对它的内容有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它能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能深入剖析其背后的管理哲学、决策机制以及组织文化,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实用的养分,应用于我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之中。我相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参照系,让我们理解如何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超越之道”。
评分这本书名《3%的超越-透视杜书伍的联强国际经营学》,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联强国际,在我心中一直是“稳健”、“专业”、“高效”的代名词,但同时,我也好奇,是什么让它能在竞争激烈的IT产业中,始终保持领跑者的姿态?杜书伍先生的经营理念,更是我一直以来学习的榜样。这本书名中的“3%的超越”,给我的感觉非常实在,它不像那些虚无缥缈的成功学,而是指向一种持续的、精益求精的进步方式。我一直觉得,一家伟大的公司,其伟大之处往往体现在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里,体现在每一次决策的细微考量中。这本书的“透视”二字,则让我相信它会深入剖析这些不为人知的层面,去揭示联强国际真正的经营智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能够从更宏观、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联强国际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不断追求那看似微不足道的“3%的超越”,最终铸就辉煌。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启发,学习如何将这种“超越”的精神融入到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实现持续的进步。
评分这本书名《3%的超越-透视杜书伍的联强国际经营学》,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份量。联强国际,这个名字在台湾商界绝对是响当当的,一路走来,它的成功模式一直备受关注。杜书伍先生作为联强的灵魂人物,他的经营理念和实践,更是无数创业者和企业经营者学习的标杆。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3%的超越”能够让一家公司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且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这背后一定蕴含着许多我们看不到的深层逻辑和独到的眼光。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们这些渴望了解成功企业基因、学习实操经验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扇窗,让我们有机会窥探联强国际非凡成就背后的智慧。尤其是“透视”这个词,更是让人期待,这本书不会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会深入剖析其经营哲学,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联强的成功之道。我预感,这本书的内容会充满启发性,它或许会挑战我们固有的商业思维,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在“平凡”中挖掘出“卓越”,以及如何通过微小但持续的改进,最终实现巨大的飞跃。对于正在创业路上奋斗的年轻人,或是希望公司能更上一层楼的企业管理者,这本书的内容绝对值得他们深入研究和细细品味。
评分《3%的超越-透视杜书伍的联强国际经营学》,这个书名一出来,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联强国际,绝对是台湾商界的一个传奇,杜书伍先生更是其中的灵魂人物。我一直认为,真正能够让企业基业长青的,往往是其核心的经营哲学和持续不断地精进。书名中的“3%的超越”,让我联想到一种踏实而强大的力量,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奇迹,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迫切想知道,联强国际是如何在每一次的经营活动中,体现在每一个决策上,都能做到超越那微小的3%,最终形成巨大的领先优势。而“透视”这个词,则预示着这本书不会止步于表面,而是会深入挖掘联强国际成功的深层逻辑,去解析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以及杜书伍先生的经营智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联强国际,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营管理经验,并从中获得启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领域内,也能够实现持续的“超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