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7
文学作为思想、情感的载体,蕴藏着深厚的血缘印记与经验传承,台湾文学历经近一、二十年的艰辛跋涉,从边陲趋于中心。本书之编撰,精拣细择五十四家作品八十二篇。创作时间穿越明郑、清领、日据、战后以迄于今,长达三百多年;空间层面所指涉的范畴,涵盖台湾全岛及金门、马祖、澎湖等地区。作品体式有古体、近体、乐府歌行及竹枝词;题材方面,则思乡、游历、园林、抒怀、咏古、咏物、叙事说理、悯农写实等。拟透过此纵横轴线,标志台湾文学的座标,同时以风貌多样的作品,立体展现丰富内涵,试图描绘其清晰轮廓。本书特重「赏析」:或从艺术手法,或就主题思想进行鑑赏与掘发;「延伸阅读」举隅类似作品,借以比较并读,求能触类旁通;「问题讨论」重在启发引导。凡此当有助于教学之便利及研究之参考。
作者简介
曾进丰
现职: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着作:《娑婆诗人周梦蝶》(编),台北:九歌,2005
《应用文述要》(三版修订),台北:高立,2005
《台湾文学读本》(合着),台北:五南,2005
《听取如雷之静寂:想见诗人周梦蝶》,台南:汉风,2003
《晚唐诗的锋芒与光彩:以社会诗及风人体为例》,台南:汉风,2003
欧纯纯
现职:台南女子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学历:国立中正大学文学博士
着作:《陆游与杨万里咏梅诗较析》,台南:汉风,2006
《台湾文学读本》(合着),台北:五南,2005
《唐代琴诗之风貌》,台北:文津,2000
陈美朱
现职:台南女子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学历:国立成功大学中文博士
国科会专案计画:
〈明遗民「学杜」诗学现象研究〉主持人,2004
〈明、清杜诗评点笺註研究──以杜甫诗题为研究起点〉主持人,2003
〈明末清初「学竟陵」与「攻竟陵」诗学现象研究〉主持人,2002
卷上:诗
思归(六首选二) 沈光文
咏篱竹 沈光文
甘蔗谣 卢若腾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郑成功
复台 郑成功
台湾竹枝词(十二首选三) 郁永河
过他里雾(二首) 孙元衡
澎湖 钱 琦
鹿耳春潮 章 甫
对菊 郑用钖
苦雨 郑用钖
和渊明归田园(四首选一) 郑用鑑
请急赈歌(四首选一) 蔡廷兰
闻警戒严作——戴匪滋事彰城失守 林占梅
观盂兰放水灯 林占梅
古香楼落成移居即事 陈肇兴
海中捕鱼歌 陈肇兴
嵌城秋望 赵钟麒
咏猿 赵钟麒
秋感(八首选二) 丘逢甲
乙未生日感作 王 松
秃笔(四首选二) 郑家珍、欧纯纯 撰
台湾官府记事 洪 繻
役夫叹 洪 繻
春雨(三首选二) 洪 繻
诗癖(五首选二) 王文德
七鲲观潮行 胡殿鹏
台阳咏古(四首选一) 胡殿鹏
采莲词(四首选二) 施梅樵
老妓(二首选一) 施梅樵
拆屋行 梁启超
献堂继尊甫兵部公之志筑莱园以奉重闱太夫人余游台馆余于园之五桂楼敬赋 梁启超
夏日村中杂感(五首选二) 蔡碧吟
送姪幼春过海游学 林朝崧
浊水溪(三首选二) 林朝崧
圆山贝冢 连 横
咏史一三○首(选二) 连 横
哭洪月樵先生 林资修
狱中寄内 林资修
轻柔曲 林资修
尘 林献堂
自题小照 王香禅
梦游阿里山 王新海
东宁杂咏一百首(选二) 林景仁
九日邀雪渔小饮 林景仁
迎妈祖(三首选二) 赖 和
于同安见有结帐幙于市上为人注射玛琲者趋之者更不断 赖 和
夏日醉草园漫兴十五首之十四 张达修、陈美朱 撰
食荔支有作 张达修
春柳 陈虚谷
水镜 蔡旨禅
效尤 骆香林
卷下:词
满江红.谒延平郡王词 许南英
锦缠道.楼上即事 洪 繻
满江红.宣南旅感 施士洁
唐多令.连雨台中卧病作 林朝崧
浣溪沙.台湾归舟晚望 梁启超
滴滴金.地瓜 赖惠川
调笑令.铁马 赖惠川
蕙兰芳引.阿里山桧 林缉熙
卖花声.檨圃风清 林缉熙
长相思.秋闺 张李德和
声声慢.葛礼乐台风 石中英
虞美人.秋思 吕伯雄
菩萨蛮.海上 溥儒(心畬)
西江月.夏至夜酒后萤桥泛舟 沈英名
破阵子.古宁头战场 廖从云
南歌子.过清水崖 陈季硕
玉蝴蝶 杨仲谋
临江仙.台中至溪头道中 杨仲谋
念奴娇.夜闻秋声入户 尉素秋
扬州慢.马祖怀古 曹以松
台湾古典诗词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台湾古典诗词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