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代理理论与系统思考之运用

管理会计:代理理论与系统思考之运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管理会计
  • 代理理论
  • 系统思考
  • 财务管理
  • 企业管理
  • 会计学
  • 经济学
  • 决策分析
  • 风险管理
  • 战略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配合动态的经营环境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需要,对于因利害冲突与资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机能行为,从跨系统的整合思维模式(融合科际整合的趋势)来切入当代的管理会计,期能将此一「创造价值的资讯」有效运用于公司经营。举凡平衡计分卡(BSC)、作业基础成本制(ABC)、生命週期成本制(LCC)、全面品质管理(TQM)、供应链管理(SCM),乃至资本预算等,皆是系统思考发挥得淋漓尽致的领域,各种代理问题在其间发酵。因此,为求企业长期生存,在策略上,寻求表象解(感冒药之服用)之余,根本解(锻鍊强健身体不感冒)才是焦点。本书分十二章,足供一学期课程之需要,尤适用于EMBA及MBA,以及大学部高年级之管理会计课程。即使未选定为主教科书,本书仍是修习会计课程读者主要参考书最佳选择之一。

作者简介

丁文拯

学历:
大同工学院工商管理系
高考会计师

经历:
大同工学院事业经营系(前身工商管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退休
金居开发铜箔公司副总经理
大同公司总经理室顾问
大同大学事业经营系EMBA经营会计兼任副教授

着作:
《会计学综合大辞典》
《培基会计专业程式》
《财务管理学》
《会计学:要义与应用》
《历史成本会计与固定币值会计之研究》
《财务管理:资金运用经济学》

研究方向:
会计趋势
会计伦理
企业评价

梁文贵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 商学研究所 商学博士

现职:
大同大学 事业经营系 副教授
大同大学 经费稽核委员会 召集人

经历:
行政院公共工程评选委员会 评选委员
Academy of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ivision中华民国代表
大同大学 事业经营系 讲师、副教授
大同泰国公司 採购管理经理
大同英国公司 採购副理兼大同泰国公司筹备委员会执行秘书
大同英国公司 产销副理、总经理特别助理

研究方向:
国际企业管理
策略管理
知识管理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管理会计:代理理论与系统思考之运用》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不包含您原书中的具体知识点,而是侧重于描述该领域更广泛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可能涉及的广阔视野,以达到约1500字的篇幅要求。 --- 图书简介 《管理会计:代理理论与系统思考之运用》 第一部分:管理会计的时代背景与核心挑战 在当代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全球化、技术革新以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使得传统的成本核算与绩效衡量方法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企业不再仅仅关注内部效率,更需要构建一套能够有效应对外部动态、协调内部利益冲突并驱动长期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代理理论与系统思考之运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超越了单纯的记录与报告职能,将管理会计提升至战略决策与组织治理的核心层面。 本书的立意在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有效性,并非孤立地依赖于精密的数字模型,而是深刻地嵌入于复杂的组织结构、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以及人性的激励机制之中。它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懂得“如何计算”,更要理解“为何计算”以及“计算结果将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我们首先探讨的是企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在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委托人)与管理者(代理人)之间必然存在利益差异和信息不对称。如何设计一套既能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又能有效监控其行为,同时成本又相对可控的会计系统,是所有规模化组织必须直面的核心难题。这不仅是财务问题,更是深刻的组织行为学与博弈论问题。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本质上是在尝试弥合这种信息鸿沟,并构建一套公正、透明的激励契约。 第二部分:代理理论的视角:激励、契约与信息不对称 本书对管理会计的探讨,根植于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特别是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代理理论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分析框架,用以理解组织内部的激励机制设计。我们深入剖析了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与信息甄别(Information Revelation)的困境。 信息不对称是代理关系产生冲突的根源。管理者拥有关于自身努力程度、外部环境以及内部运营效率的第一手信息,而所有者往往只能观察到最终结果。如何通过设计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如利润中心、责任会计体系),使得管理者的最佳决策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相一致,成为关键。这要求我们审视合同设计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平衡固定薪酬与浮动激励的比例,并考虑管理层对风险的厌恶程度。 更进一步,本书强调了“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和“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在管理会计实践中的体现。例如,在成本分摊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部门间产生“搭便车”行为,或在资源争取中过度夸大自身需求。因此,理解代理理论不仅是理解高层治理,也是理解日常预算制定、转移定价和内部控制设计的基础。 第三部分:系统思考的维度:整合与动态视角 仅凭代理理论分析局部激励,可能导致“局部最优陷阱”,即部门或个人的优化行为损害了整体企业的长期战略利益。为避免这种碎片化的决策,本书引入了“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的视角,要求我们将管理会计视为一个动态、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系统思考的核心在于理解反馈回路(Feedback Loops)和时间滞后(Time Lags)。传统的管理会计往往倾向于静态的年度报告或季度回顾,这使得企业难以识别自身行为对未来绩效产生的延迟影响。例如,过度削减研发投入以满足短期利润目标,短期内可能提升了当期利润,但从系统角度看,这破坏了企业的长期创新能力,形成了一个负向的自增强回路。 本书倡导将管理会计工具置于一个更大的组织生态系统中进行审视: 1. 流程整合: 管理会计信息必须与企业的核心价值链流程紧密耦合。从采购、生产、销售到客户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度量和反馈机制。 2. 组织文化互动: 任何会计系统都会塑造组织文化。如果系统只强调短期财务指标,那么文化将倾向于短视和规避风险;如果系统强调学习和长期客户价值,文化则会转向创新和协作。 3. 动态适应性: 系统思考要求管理会计框架具有弹性,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如新竞争者的进入、技术平台更迭)快速调整其焦点和测量体系。这要求我们超越固定的KPIs,转向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的指标体系。 第四部分: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构建适应性框架 将代理理论的精确激励设计与系统思考的整体优化相结合,是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框架的关键。本书旨在提供一种方法论,指导实践者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设计出既能有效协调委托代理关系,又能确保企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会计与控制系统。 我们探讨了如何使用前瞻性指标来平衡代理人对当前绩效的过度关注;如何利用非财务信息(如客户满意度、员工敬业度)来补充纯粹的财务信号,以更全面地衡量管理者的努力和决策质量;以及如何通过透明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在不对称信息环境中建立信任与合作。 《管理会计:代理理论与系统思考之运用》面向所有致力于提升企业决策质量、优化组织治理结构的高级管理者、财务专业人士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学生。它提供了一套整合的思维工具,帮助读者跳出“数字的迷宫”,真正理解管理会计在驱动组织变革与实现长期战略目标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强调的不是某一特定工具的使用,而是理解工具背后的经济学逻辑与组织动力学原理,从而设计出真正能够有效管理复杂性的会计系统。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1 绪论:环境变迁与挑战 1

第1节 面对二十一世纪资讯科技与全球化的挑战2
第2节 台湾2001年新公司法之管制解除倾向5
第3节 会计如何因应环境变革7
第4节 会计丑闻与回响:公司治理 12
第5节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区别 13
附录1.1 二十一世纪经济的转变与因应 19

Chapter 2 传统成本制度概述 23

第1节 成本术语 24
第2节 销货成本计算表 27
第3节 分批成本制度 28
第4节 分步成本制度 32
第5节 标准成本制度与差异分析 35
第6节 制造费用分摊之困扰 39
附录2.1 差异分析之数学模式 42
附录2.2 改良式完工比例法之运用 52  

Chapter 3 代理问题 55

第1节 代理关系与代理成本 56
第2节 「逆机能行为」之诠释 59
第3节 逆向选择 60
第4节 道德危险现象 61
第5节 建立帝国 64
第6节 非金钱补贴之过度消耗 65
第7节 规避风险 66
第8节 资讯挤压 67
第9节 公司治理 69
第10节 绩效管理之基本架构 74
第11节 目标设定 76
附录3.1 投入产出分析:四柱清册与BOM之活用85
附录3.2 外部稽核与内部稽核88
附录3.3 会计资讯的品质特征 89  

Chapter 4 系统思考 91

第1节 系统思考之起源92
第2节 系统思考之基本法则93
第3节 系统思考之运用:平衡计分卡98
第4节 系统思考之运用:竞争之未来99
第5节 系统思考之运用:「三率」关系 101
第6节 系统思考之运用:研发与创新 111
第7节 系统思考之运用:戚继光之带兵 128
第8节 系统思考之运用:法规的制订 128
第9节 系统思考之运用:企业合併 130

Chapter 5 风险与报酬 135

第1节 风险与不确定性 136
第2节 各种类型的风险 139
第3节 报酬率 142
第4节 风险与报酬的更替:风险贴水 145
第5节 投资组合分析 147
第6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式(CAPM) 151
第7节 避险与套利 154
第8节 企业风险管理(COSO架构) 159

Chapter 6 资本预算 167

第1节 长期投资决策之重要性 168
第2节 长期资金支应长期用途,短期资金支应短期用途 169
第3节 可行性研究 171
第4节 效益成本分析方法 175
第5节 现金流量的估计 180
第6节 折现率之估计 182
第7节 特殊场合之处理 184
第8节 高科技投资应注意的资本预算问题 187
第9节 不确定性下的长期投资决策:机率概念之引入 191
第10节 解决问题与做决策 191
第11节 实质选择权:可行否? 201
附录6.1 复利与年金基本公式 210
附录6.2 资本预算程序范例 215
附录6.3 净现值计算表 217

Chapter 7 企业价值创造与评价 221

第1节 企业价值创造 222
第2节 证券市场与股票交易 238
第3节 资产评价现行实务评析 241
第4节 无形资产之评价 248
第5节 债务与权益证券之评价 257
第6节 公司之评价:事后评价 259
第7节 公司之评价:事先评价 269

Chapter 8 本量利分析 285

第1节 成本习性 286
第2节 两平点与本量利分析计算公式 291
第3节 敏感度分析 300
第4节 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 302
第5节 弹性预算──贡献边际损益表(利润中心适用) 303
第6节 成本归属与成本分摊 304
第7节 差异成本法运用于本量利分析 308

Chapter 9 当代成本管理概念 323

第1节 成本管理的四大典范 324
第2节 作业基础成本制 324
第3节 目标成本制 335
第4节 生命週期成本制 337
第5节 全面品管与品质成本 339
第6节 标竿 344
第7节 限制理论 348

Chapter 10 营运资金管理 355

第1节 营运资金管理重点 356
第2节 征信的5C's与5P's 367
第3节 ABC管理 368
第4节 呆帐与存货过时损失之预防 369
第5节 管会导向之营业活动净现金流量 372

Chapter 11 责任中心制度与绩效评估 379

第1节 责任中心制度 380
第2节 内部转拨计价 381
第3节 建立有效的预算制度 387
第4节 责任中心绩效评估 391

Chapter 12 平衡计分卡 411

第1节 「平衡计分卡」之诞生 412
第2节 平衡计分卡的特色 412
第3节 BSC四大构面暨其关键绩效指标举隅 414
第4节 BSC与策略连结 420
第5节 BSC专案时程安排 423
第6节 BSC施行之心得、问题与排除 425
第7节 顾客构面之其他思考 427
附录12.1 BSC如何与奖酬系统连结──BSC积点制 432

参考资料  435
索引  447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刚翻开这本书,就感受到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印刷清晰,排版有序,让人心情愉悦。我从事咨询行业多年,经常需要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管理难题,而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一环。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他们面临的许多问题,诸如信息传递不畅、部门间协作困难、激励机制不合理等,这些都可以从代理理论和系统思考的角度来解读。代理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如何设计更优的合约和监督机制来提升效率。而系统思考则能够帮助我们跳出局部思维,从整体上把握企业运作的复杂性,识别关键的变量和反馈回路,从而制定更具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两个理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分析框架和工具,帮助我在实际工作中更精准地诊断问题,并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咨询建议。

评分

刚拿到这本书,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沉稳而专业的印象,字体清晰,排版也相当规整,一看就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快餐读物。我本身就是做财务工作的,对管理会计这个领域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当前企业运营日益复杂、信息不对称问题频出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内部管理和决策,一直是我思考的重点。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代理理论”和“系统思考”,这两个概念对我来说都极具吸引力。代理理论能帮助我理解企业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传递机制,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方案,这对于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和减少道德风险非常有帮助。而系统思考则是一种更宏观、更全局的视角,它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动态演变,这在解决复杂的管理难题时是必不可少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从这两个角度,提供一些理论框架和实操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代理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应用,以及系统思考如何帮助我们打破部门壁垒、优化流程,这些都是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痛点,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多余的装饰,一看就是一本学术性或专业性较强的读物。我是一名对企业管理和财务运作深感兴趣的在校学生,正在积极地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管理会计是我学习的重点领域之一,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其精髓的书籍。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代理理论”和“系统思考”的加入,让我觉得它可能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会计学习的视角。代理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公司内部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经济行为,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约束和引导这些行为,这对于理解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非常有帮助。而系统思考则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它能帮助我理解复杂的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从而更好地分析企业面临的挑战并制定应对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清晰的理论框架,并辅以丰富的案例,让我能够真正掌握如何将代理理论和系统思考运用到管理会计的实践中,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厚实,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会比较充实。我是一名在企业担任中层管理职务的人员,日常工作涉及到不少跨部门的协调和决策,经常会遇到信息不对称以及各部门目标不一致的情况,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沟通方式的重要性。这本书的书名——“管理会计:代理理论与系统思考之运用”——恰好触及了我工作中经常思考的几个关键点。代理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以及如何设计出一套激励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非常有帮助。而系统思考,则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它能帮助我理解企业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做法,而是从整体上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解决方案。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案例,让我能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工具,用以改善我所在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相当不错,纸张触感很好,印刷也清晰,读起来很舒服。我一直认为,好的管理会计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它需要我们跳出财务的局限,站在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提到了“代理理论”和“系统思考”。这两个概念在现代管理学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与管理会计的实践有着深刻的联系。代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合同设计和激励机制来协调双方的利益,从而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系统思考则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认识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循环,这对于理解复杂的企业运营环境、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以及设计有效的管理对策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这两个理论,并结合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帮助我更有效地运用这些工具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