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生日快乐纪念版
◎进入莎翁世界的第一本书
◎作者亲自翻译,精采片段中英对照
◎曾志朗推荐
如果你不喜欢他,那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看懂他……
如果你看懂了他,一定会爱上他!
嘘,那边窗户透出什么光?
东方日光,是太阳茱丽叶!
她的明眸在夜空会光耀穹苍,
使鸟雀以为白昼而歌唱。
──罗密欧
罗密欧,为何你是罗密欧?
拒认你父亲,放弃你姓名。
要不,只要你发誓说爱我,
我就放弃卡普列的姓氏。
──茱丽叶
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前后诞生,文学技巧的集大成者,早期吸收罗马作家的手法,后期吸收希腊作家的意境。
本书以入门读者为对象,简短介绍莎翁全剧作,并将精采片段以中英对照方式呈现,引领你进入莎翁的创作世界。
莎士比亚文采难以自弃,值得一读再读,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作者简介
姜葳
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台北,台大外文系毕业,留学美国,现任教台中技术学院应用英语系。
书系推荐序
书系出版序
自序
写在前面
★身世和家庭
时代背景
家世
教育
婚姻和子女
失踪的年代
戏子和剧场
成名之后
国王戏班
性格与文学观
美少年
黑夫人
★作品简介
历史剧
喜剧
悲剧
长诗和商籁集
★文学环境
同代剧作家和戏班
来自希腊罗马文学的影响
莎学
莎士比亚作品是否旁人代笔?
年谱简编
主要参考文献
◎自序
我大学时代上过方光珞教授的莎士比亚课,之后,偶然在报章上看到留美学生撰文,说曾利用暑假蒐集莎剧译本中英对照细看,我心想,这应该算人生乐事之一,但随后多年,为学业生活奔忙,始终没机会享受这个乐趣。一直到二○○三年暑期,蒙圆神出版社张之杰先生相邀,得以从西方作家、思想家中选一人做简单的介绍。我不揣浅陋,选了莎士比亚,也想趁机稍圆多年来的心愿,在此特别要感谢张先生。
莎士比亚称得上是古今中外最有名的作家之一,相关的研究着述车载斗量,我自忖无法通盘阅读,做出一家之言,只能选定一书,以之为主轴,再附以其它资料,这样做为入门性质的书,大约可以交差。正巧年前,在美看到公共电视播出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寻找莎士比亚」(In Search of Shakespeare)纪录片,以莎士比亚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他的作品,很符合我的口味,而且包括近年面世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因此决定以此为主,另外加入一些Harcourt, Brace, and World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里的介绍,以及相关网站里的资料,组成本书内容。
去年返台前偕家人赴奥勒冈州南部旅游,无意中看到雅希兰(Ashland)市正在举办莎剧节庆,即刻买了当晚的票,是《亨利六世》第二集、第三集合演。剧场仿造环球剧院、座位露天。当晚天气非常冷,我只带了一件薄夹克,原以为此两出非莎士比亚经典作,必定难熬,不料演员台词清晰、换场紧凑、剧情深具吸引力,将近四小时不知不觉就过了,难怪莎剧当时如此卖座。
本书写成于台湾,其间内人独自在美照顾小孩,让我得以放手研究写作,没有她的支持,这本书是出不来的。
又,初稿二○○四年底完成后,寒假返美,适逢名演员艾尔帕其诺(Al Pacino)饰演夏洛克的新版《威尼斯商人》上映,遂偕同如今已过世的好友Gerri观赏,看到夏洛克抗议歧视犹太人的独白,才发觉有所遗漏,于是补入,也谨以此书纪念亡友。
◎写在前面
我开始对莎士比亚的生平、时代和着作进一步涉猎后,第一个感想是:当时的英国社会和目前的台湾极为相似。当时的英国刚刚发生了宗教革命,社会被撕裂成两半,新教旧教对峙严重。那时的西方社会,宗教是个人立命之本,因此在宗教意见上的分歧影响深远,牵涉到家庭、社会、国家、欧陆,乃至全世界。当日也正是欧洲向外发展的时刻,除了新旧教殖民地区日后命运不同之外,英国日后三百年的霸权,也可以说奠基于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一役。
伊莉莎白女王即位之初,政局不稳,广布眼线监视人民一举一动,稍有怀疑即捕送法庭,严加审讯,书报出版、公众演出等都被政府严格控制,政府也透过学校和戏剧书籍等媒体,影响控制学童和民众思想。伊莉莎白本身是新教徒,但是更激进的清教徒觉得政府做得不够,旧教徒则希望回复到传统的生活秩序和形态。国内情势如此,国际上英国要面对世仇法国和旧教霸权西班牙,当时的英国国力、人口都不如法、西,靠的是伊莉莎白团结民众,妥善处理国际关系,还有最重要的天赐飓风帮忙,躲过了亡国之祸;接着英国人明智的迎立身为旧教徒的詹姆士一世,降低双方冲突,让时间解决问题,到了今日,英、法、西已同属欧洲共同体了。
莎士比亚出身信仰坚定的旧教家庭,父亲因此事业受挫,莎士比亚自己也不得不辍学工作,在新教占上风的社会里,他必须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但也因此养成了人类学家所谓的「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兼具强势和弱势族群的观点,善于设身处地了解他人,成为他作品一大特色。
第二个感想,是莎剧里常常大胆影射时政时局,褒贬时人,商籁(sonnet,又称十四行诗)里则直言喜怒,不避耳目。影射时政时局也许是为了卖座,有人认为只有伊莉莎白的近臣才会受到如此纵容,因此怀疑莎剧不出于莎士比亚之手;直言喜怒也许是因为他原先不打算出版诗集。总之,了解莎剧对当时的影射,可以增加阅读乐趣;不了解,也不妨碍我们欣赏他层出的妙喻,商籁则为我们敞开了他的心境,让我们同享他的哀乐。
本书分为十九章,其中历史剧、喜剧、悲剧三章特别长,因此再加细分。写作时以入门读者为对象,因此剧情都有简短介绍,希望能深入浅出,并且将作品中精采片段加以翻译,中英对照以便查看,翻译的原则是:字数尽量根据原文音节数,有韵处押韵,意译、直译无法兼顾处以意译为主。除了若干剧名外,译文完全出自笔者之手,一来是因为翻译可以增进了解,二来是为了享受翻译的乐趣。
读者看完本书,若有意进一步阅读莎士比亚作品,中文近年有台大文学院院长彭镜禧和中国莎士比亚学会会长方平翻译的若干剧本,英文有数种全集,网路上也有各种网站,可以免费阅读全部作品,例如Shakespeare Bookshelf
(www.ipl.org/div/shakespeare/shakespeare.html)、Mr. William Shakespeare and the Internet(shakespeare.palomar.edu/)和Shakespeare Resource Center (www.bardweb.net/index.html)。
一直以来,莎士比亚对我而言,都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那些拗口的古英语,那些深邃的人物心理,总让我望而却步。直到我遇到了《语言魔法师莎士比亚》,这本书如同一个温和的向导,用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方式,为我打开了通往那个伟大灵魂的大门。它并非仅仅是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简单解读,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体验。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她没有罗列枯燥的文学理论,而是将笔尖对准了莎士比亚语言的“魔法”本身。我开始惊叹于那些看似随意却字字珠玑的台词,那些充满韵律和力量的诗句,以及它们如何精准地塑造人物、推进情节,甚至直击人心最深处的情感。《语言魔法师莎士比亚》让我意识到,莎士比亚的语言并非遥不可及的古董,而是鲜活、炽热、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它让我重新审视那些我曾经囫囵吞枣读过的剧本,发现其中蕴含的无穷奥秘。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感受到语言的强大力量,以及一个天才作家如何用文字编织出不朽的传奇。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让我不再害怕莎士比亚,而是爱上了他,爱上了他那颗能将平凡词语化为奇迹的心。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读懂”莎士比亚的钥匙。《语言魔法师莎士比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简洁和优雅,为我揭示了语言的魔力。作者并非一位冷冰冰的理论家,而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探索者,他/她用诗意的笔触,描绘出莎士比亚语言的精妙之处。我尤其被书中对语言节奏和音韵的分析所吸引,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是构成莎士比亚作品巨大感染力的关键。我仿佛能听到舞台上演员们铿锵有力或低沉婉转的念白,感受到文字在空气中流淌的韵律。这本书让我明白,莎士比亚的语言并非只是文学符号,而是一种能够唤醒情感、激发思考的生命体。它让我对语言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藏匿于最精巧的语言运用之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让我认识了莎士比亚,更让我学会了如何欣赏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评分初读《语言魔法师莎士比亚》,我原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书,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学术分析,但事实恰恰相反,它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揭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独特魅力。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极具感染力,仿佛作者本人就置身于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与莎士比亚一同呼吸,一同感受他笔下人物的悲喜。我尤其欣赏作者对词语的精妙拆解和解读,那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词汇,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是如何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和深刻的含义。我仿佛亲眼看到,他如何巧妙地运用双关语、隐喻、比拟等手法,让语言如同丝绸般柔滑,又如利刃般锋利。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理解”莎士比亚,更是关于“如何感受”他的语言,如何让他的语言在我们的脑海中激荡出回响。通过作者的引导,我仿佛能听到那些古老的声音在耳边低语,感受到他笔下人物的情绪波动,甚至能体会到当时观众在剧场里的震撼与共鸣。这本书让我对语言的运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对莎士比亚这位“语言魔法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评分《语言魔法师莎士比亚》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解读书籍,不如说是一次深度对话。作者的叙事方式充满了个人色彩,他/她以一种极具情怀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对莎士比亚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生动的例子,作者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台词,用现代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解读,让我瞬间茅塞顿开。我仿佛看到了莎士比亚本人,在那个时代,是如何凭借着他对语言的极致掌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讲述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没有刻板的章节划分,而是顺着作者的思绪,一层层地剥开莎士比亚语言的层层外衣,让我感受到一种探索的乐趣。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拿起莎士比亚的原著,对照着书中的解读,再一次体会到那些文字的魅力。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收获良多,也让我对莎士比亚的敬意,又深了一层。
评分《语言魔法师莎士比亚》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莎士比亚的语言艺术,从一个高高在上的殿堂,拉到了触手可及的我们身边。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那些关于词语、句式、节奏的奥秘。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一个简单的词语,在莎士比亚那里,可以有如此多的层次和含义。这本书让我看到,莎士比亚的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创作过程。他如何选择最恰当的词汇,如何构建富有韵律的句子,如何利用语言的张力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都被作者一一剖析得淋漓尽致。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慧眼,能够穿透那些古老的文字,直接感受到莎士比亚灵魂深处的智慧和情感。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让我对文学、对语言,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它让我明白,伟大的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一种能够触动灵魂、激发想象的神奇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