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安魂曲、受难曲、弥撒曲,或是特洛伊城的史诗、阿莉艾蒂妮的神话、莎士比亚的剧本、卡门的传说,都有其渊远的来源与顽强的传统,但是,在布列顿、白辽士、史特劳斯、威尔第、比才、高达的转换借用之 下,都以另一种型态出现在新的文本中,并借着不同符号系统,展开种种美学的辩证论点。
本书中所处理的安魂曲、清唱剧、歌剧、电影这几种文类,呈现文学与艺术几种不同形式的交集:每个作品皆含有文字、音乐与影像等多重 符号系统,而每个作品借着不同符号系统之间旳互为文本或是相互对位,发展作品中的文化诠释--本书所探讨的便是这些作品如何透过借用并转换异质的符号系统以及固定的传统形式,提出它们对艺术形式的后设批评、对美学的讨论、对传统的挑战,以及艺术家如何借此完成自己的一种个人表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