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新论:从心理设计到科学应用(2版)

色彩新论:从心理设计到科学应用(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色彩心理学
  • 色彩设计
  • 视觉营销
  • 用户体验
  • 色彩理论
  • 色彩应用
  • 心理学
  • 设计
  • 科学
  • 配色方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古以来,色彩在各种不同的领域里一直都是被探索、研究的对象,使得今日的我们得以充分认识色彩的种种特性,并且广泛应用在各实务领域上,增进生活福祉、增加企业收益。

  色彩是一项综合的科学,举凡空间建筑、服饰彩妆、产品设计、平面传播、视觉艺术、印刷纺织到影像显示,无不与色彩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牵连范围过于广泛,过去国内一直难有适当的色彩教材,能够清晰阐述色彩在心理设计到科学应用所扮演的角色。本书集结当今中华色彩学会各类的第一线色彩专家,严谨撰写出一套色彩中文教材,广泛且深入探究各种色彩现象与其应用,相信对有兴趣了解色彩面貌的一般人士,以及有志从事色彩相关研究与工作的年轻学子,将会有所助益。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魏硕廷


  中国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 助理教授

陈鸿兴

  台湾科技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 副教授

徐明景

  中国文化大学资讯传播学系 教授

李文渊

  大同大学工业设计学系 副教授

谢翠如

  中国文化大学资讯传播学系 助理教授

吴瑞卿

  大同大学通识中心数理教学组 副教授

孙沛立

  台湾科技大学色彩与照明科技研究所 副教授
 

图书目录

推荐序 雨过天青,彩色人生
推荐序 好色之途,无限宽广

第一章 色彩基础
1-1 认识色彩
1-2 色与光的关系
1-3 混色原理

第二章 色彩视觉
2-1 色彩视觉三元素
2-2 光
2-3 物体
2-4 视觉系统
2-5 色彩视觉理论
2-6 色觉异常
2-7 色觉异常检测方法

第三章 色彩体系化
3-1 色彩系统的类型
3-2 色彩体系的发展
3-3 当代重要的色彩体系
3-4 实体色票

第四章 色彩复制原理
4-1 数位色彩
4-2 色彩基本量度
4-3 色彩复制
4-4 色彩与软体
4-5 基础色彩计画
4-6 基础色彩管理
4-7 基础色彩光电

第五章 色彩心理
5-1 色彩恆常与色彩适应
5-2 色彩对比与色彩同化
5-3 色彩心理现象与应用

第六章 色彩计画
6-1 配色
6-2 影响配色的因素
6-3 色彩调和论

第七章 色彩度量
7-1光与视觉
7-2 光度量与辐射量
7-3 光源的色彩特性
7-4 CIE色彩系统
7-5 均匀色彩空间

第八章 色彩工程
8-1色彩量测仪器
8-2 量测几何条件
8-3 相关标准
8-4 装置色彩特性描述

索 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1-1 认识色彩
 
自牙牙学语以来,无论是耳濡目染或是有意的教导,我们开始被灌输如何称唿各种东西的颜色,就像我们学会辨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现象一样,以语言来区辨、指称我们所看到的色彩。若之后没有再进一步接触与色彩学相关的知识或实务,我们对色彩的认识,可能仅止于如何称唿色彩。然而你知道吗?自古以来,色彩在各种不同的领域里一直都是被探索、研究的对象,使得今天的我们得以充分认识色彩的种种特性,并且广泛应用在各实务领域上,增进生活福祉,及增加企业收益。不妨想想,为何电线桿或某些路边护栏会用黑黄相间的涂装?为何大多数的客机涂装都以白色为主色调?为何印出来的颜色和萤幕上看到的颜色总是不同?为何我们可以用恆星的颜色来推算其表面温度?为何新竹竹北地区要规范建筑物外墙颜色,仅能使用中低明度、彩度的砖红色系及灰白色系的颜色?为什么把犯人关在粉红色牢房里可以减少发怒和暴力举动?为何EasyJet航空仅仅改变客机机身的涂料,就可以让公司省下每年两千万英镑的营运成本?为何百事可乐在1992年推出的透明百事可乐(Crystal Pepsi)会一败涂地?为何手机市场又回到过去,以机壳外观的颜色作为行销主轴?为何同样是液晶电视,某些厂牌呈现的色彩会更明艳动人?我们也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掘更多色彩相关的问题,从已知的知识中找答案,或重新去探究可能的解答,一点一滴地从各个面向去认识色彩,进而突破色彩在应用领域的瓶颈或发展更多色彩应用的可能性。
 
在进入色彩学领域的一开始,我们先谈谈什么是色彩?它有哪些功能?之后本书的各章节,将进一步介绍各种色彩的性质及其相关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拿到这本《色彩新论:从心理设计到科学应用》(2版)的时候,我简直太激动了!一直以来,我对色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背后一定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奥秘。这本厚实的书,封面设计就充满了质感,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期待。翻开书页,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心理设计”和“科学应用”这两个看似有些距离的概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我特别关注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情感和决策。例如,为什么在东方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一些语境下它又可能象征着危险和警告?这本书能否解释这些跨文化差异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另外,我也想了解色彩在商业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如何利用色彩搭配来提升品牌形象,或者通过色彩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我从事的是平面设计行业,工作中常常需要与色彩打交道,所以对这类能够提供实际指导和理论支持的书籍非常渴望。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启发,让我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驾驭色彩的力量。

评分

收到《色彩新论:从心理设计到科学应用》(2版)这本书,我感觉就像挖到了一座宝藏!我一直对色彩在室内设计和建筑领域的应用非常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更深入的指导。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不同色彩组合如何影响空间感、氛围以及居住者的情绪的讨论。例如,如何利用色彩来放大空间,或者营造温馨、宁静的居家氛围?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色彩搭配方案和案例分析,让我能够从中获得实际的灵感?另外,我对色彩的心理学效应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也非常感兴趣,比如学校、医院、办公场所等,不同的色彩如何影响人们的学习效率、康复速度或工作状态?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关于色彩与人体健康、舒适度的研究成果?我是一名室内设计师,一直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宜居、更美观的空间,所以对这本书能否提供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色彩应用指南充满期待。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色彩的流行趋势预测,以及不同地域文化对色彩偏好的分析。

评分

《色彩新论:从心理设计到科学应用》(2版)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色彩的认知!我一直以为色彩只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事情,没想到它在科学领域也有着如此广泛的应用。我特别好奇书中关于“科学应用”的部分,它将如何连接色彩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医疗领域,色彩是如何被用来辅助诊断的?在环境科学中,色彩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例如如何利用色彩来改善城市环境,或者监测生态变化?我对书中可能提到的关于色彩的物理特性,比如光谱、波长等,以及它们与我们感知到的颜色的关系充满好奇。还有,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最新的色彩科学研究成果,比如人工智能在色彩分析和预测方面的应用?我是一名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性和实验性非常看重,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证研究,让我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色彩这门“科学”。我尤其想知道,色彩在不同的科学领域,比如天文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中,各自有什么样的独特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

评分

这本《色彩新论:从心理设计到科学应用》(2版)简直是把我带入了一个色彩的奇妙宇宙!我之前对色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好看”和“不好看”的层面,对它背后更深层次的科学原理和心理学效应知之甚少。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系统和严谨的方式,从物理学角度解释了色彩的产生,然后深入到人类视觉系统如何感知色彩,再到色彩对我们情绪、认知乃至生理反应的影响。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色彩疗法的章节所吸引,想象一下,通过不同色彩的光线照射,竟然真的可以帮助缓解某些疾病的症状,这简直太神奇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还列举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案例研究,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那些复杂的理论。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工作中常常需要理解和分析来访者的情绪状态,色彩的心理学在我的工作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如果能更深入地理解色彩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或许能为我的咨询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我对书中关于色彩与记忆、色彩与注意力的关系部分非常感兴趣,这对于理解人类认知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评分

《色彩新论:从心理设计到科学应用》(2版)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我一直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也对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都充满探索的欲望,色彩自然也不例外。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从“心理设计”的角度,去揭示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隐形推手”角色。它会不会解释为什么某些广告的配色如此吸引人,或者为什么某些品牌的logo会让人产生特定的联想?我尤其好奇书中关于色彩的符号学解读,它将如何剖析不同色彩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是如何被我们潜意识接收和解读的?我对书中可能探讨的色彩与美学、色彩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也十分期待。我本身不是专业人士,但热爱生活,喜欢思考,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色彩理论和应用讲解清楚,让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运用色彩,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特别想了解,色彩在不同媒介中的表现形式和差异,比如印刷品、屏幕显示和自然光下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