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华文戏剧漫谈

当代华文戏剧漫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讲艺丛书04

  「华文戏剧」做为一个概念词,在过去二、 三十年,整个华人戏剧圈里面,越来越多人在使用,指的就是用华语文来创作的戏剧作品。演出与发展比较活络的区域,大多是在亚洲,这其实跟华人移民的历史背景发展是有关系的。随着亚洲区域政治气候的转变,以及全球化跟网际网路资讯科技的发展,包括跨国家、跨领域、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与密切,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普遍。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经由这样一本书来认识华文戏剧,透过「亚洲的在地性」,去回应「全球的跨界性」,这是现阶段成为一个当代戏剧文化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于善禄


  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助理教授。台湾资深剧场生态观察及戏剧评论家,相关评论广佈于华人艺文报章媒体。主要研究领域:华文戏剧、西洋剧场史、台湾剧场史、应用剧场、戏剧美学理论。长年担任文化部、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国立中正文化中心两厅院、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市艺文推广处、台北市文化基金会、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台新艺术奖、牯岭街小剧场等机构与单位之评审、评议、评鑑委员;台北文学奖舞台剧本奖、全球泛华青年剧本奖,以及诸多剧团及大专院校主办之剧本创作竞赛之评审。着有《波瓦军械库:预演革命的受压迫者美学》(台北:黑眼睛文化,2007)、《台湾当代剧场的评论与诠释》(台北:台北艺术大学,远流,2014)。

  部落格LULUSHAR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
 

图书目录

自序

【讲义与对谈篇】

壹 / 概论
贰 / 南洋华侨移民的历史经验
2-1 华人移民史I──唐宋以前
2-2华人移民史II──元明时期
2-3华人移民史III──清代以后

参 / 鸦片战争后至今的台海两岸话剧发展概况
3-1 晚清民初的早期话剧发展(一八四〇-一九一七)
3-2 五四运动至抗战年间的话剧发展(一九一七-一九四五)
3-3 一九五○年代至当代的中国戏剧
3-4 台湾的现代戏剧(一九二〇年代至一九八〇年代)
3-5 一九九○年代迄今的华文戏剧

肆 / 香港戏剧
4-1 香港戏剧简史
4-2 艺术家群像与作品简介I:邓树荣
4-3 艺术家群像与作品简介II:潘惠森
4-4 艺术家对谈I:潘惠森
4-5 艺术家群像与作品简介III:何应丰
4-6 艺术家对谈II:何应丰

伍 / 澳门戏剧
5-1 澳门戏剧简史
5-2 艺术家群像与作品简介IV:李宇樑
5-3 艺术家群像与作品简介V:莫兆忠

陆 / 新加坡戏剧
6-1 新加坡戏剧简史I──抗战以前
6-2 新加坡戏剧简史II──战后时期
6-3 艺术家群像与作品简介VI:郭宝崑
6-4 艺术家对谈III:郭践虹
柒 / 总结
7-1 华文戏剧的交流现况与未来发展
7-2 总结
附录 / 给磨课师课程学生的八封信

【观察与评论篇】

不断自我建构/解构的「华文戏剧」
华文戏剧的后殖民反霸文化策略
各有千秋,互有交流──记「第四届亚洲学生戏剧汇演」
几岸几地的当代华文剧场
本土论述建构中的香港戏剧史基础工程
──点评IATC「香港戏剧史个案研探」系列三书
寻索人在剧场之存在状态──香港剧场导演邓树荣
邓树荣戏剧工作室《热血躯体》公开课堂观后感
剧情绵绵无绝期——《红颜灭谛——李宇樑长剧选》序
观《天琴传说》有感
虫虫危机的特「笑」药──读李宇樑《完蛋的Bug》有感
如果行动是荒谬的,那么现实呢?
──写在澳门青年剧团《狼狈行动》演出之前
第八届华文戏剧节(澳门‧二〇一一)北艺大戏剧系参访团纪行
在政治潜意识与象征行动之间,观看与想像新加坡当代华文戏剧
读郭宝崑剧作
新加坡「郭宝崑国际会议」纪行见闻录

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代跋)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壹 / 概论
 
自二○○八年至今,我在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开设多次「华文戏剧概论」课程(近年改名为「东南亚华语剧场」)。本书一方面作为我创立「华文戏剧课程」的轨迹纪录;同时,更重要的是,希望从台湾的观点介绍所谓的「华文戏剧」,包含「华文戏剧」的定义和内涵、华文戏剧发展的一些过程、一些历史,还有现况。
 
是以,本书将以地理位置为经、历史进程为纬,辅以具代表性的剧本及演出分析。其中,地理向度将主要锁定在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的华语剧场,而历史进程则与各地的「华人移民史」贴合,关注其历史发展、社会境遇及文化认同。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华文戏剧」作为一个概念词,或是一个术语,至少在过去二、 三十年左右,在整个华人戏剧圈里面,有越来越多人在使用,其指的就是用华语文来创作的戏剧作品。它的主要演出地域与发展比较兴旺、活络的地理范围,大多都是在亚洲,这其实跟整个华人移居海外的历史背景发展是有关系的,这些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随着亚洲区域政治气候的转变,以及全球化跟网际网路资讯科技的发展,包括跨文化、跨地域、跨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普遍。因此,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开始来认识华文戏剧,透过「亚洲的在地性」,去回应「全球的跨界性」,我想这是现阶段成为一个当代戏剧文化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文化素养。
 
接下来,我将介绍几本有助于认识「华文戏剧」的重要书籍。
 
首先,「华人的移民史」是最重要的大背景,协助我们认识华侨在东南亚的历史与发展,我推荐的是学者朱杰勤的《华侨史》 ,朱教授自一九四○年代左右,就开始在不同的大学里头讲授华人史或华侨史,他对海外华人的研究非常深入。该书内容涵盖甚广,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东南亚华侨史〉。
 
接下来几本是不同城市的剧场史。
 
第一本为《香港话剧史稿》 ,主要是由两位北京的学者田本相和宋宝珍,以及香港的重要学者方梓勋共同主编。书里涵盖的年份大概是从晚清、民国初年开始,一直到西元二○○○年左右,也就是香港九七回归之后的初期几年。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