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華文戲劇漫談

當代華文戲劇漫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講藝叢書04

  「華文戲劇」做為一個概念詞,在過去二、 三十年,整個華人戲劇圈裏麵,越來越多人在使用,指的就是用華語文來創作的戲劇作品。演齣與發展比較活絡的區域,大多是在亞洲,這其實跟華人移民的曆史背景發展是有關係的。隨著亞洲區域政治氣候的轉變,以及全球化跟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包括跨國傢、跨領域、跨文化之間的交流閤作越來越頻繁與密切,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現象隻會越來越普遍。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經由這樣一本書來認識華文戲劇,透過「亞洲的在地性」,去迴應「全球的跨界性」,這是現階段成為一個當代戲劇文化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文化素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於善祿


  颱北藝術大學戲劇學係助理教授。颱灣資深劇場生態觀察及戲劇評論傢,相關評論廣佈於華人藝文報章媒體。主要研究領域:華文戲劇、西洋劇場史、颱灣劇場史、應用劇場、戲劇美學理論。長年擔任文化部、國傢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颱北市文化局、颱北市藝文推廣處、颱北市文化基金會、颱北市客傢文化基金會、颱新藝術奬、牯嶺街小劇場等機構與單位之評審、評議、評鑑委員;颱北文學奬舞颱劇本奬、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奬,以及諸多劇團及大專院校主辦之劇本創作競賽之評審。著有《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颱北:黑眼睛文化,2007)、《颱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颱北:颱北藝術大學,遠流,2014)。

  部落格LULUSHAR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
 

圖書目錄

自序

【講義與對談篇】

壹 / 概論
貳 / 南洋華僑移民的曆史經驗
2-1 華人移民史I──唐宋以前
2-2華人移民史II──元明時期
2-3華人移民史III──清代以後

參 / 鴉片戰爭後至今的颱海兩岸話劇發展概況
3-1 晚清民初的早期話劇發展(一八四〇-一九一七)
3-2 五四運動至抗戰年間的話劇發展(一九一七-一九四五)
3-3 一九五○年代至當代的中國戲劇
3-4 颱灣的現代戲劇(一九二〇年代至一九八〇年代)
3-5 一九九○年代迄今的華文戲劇

肆 / 香港戲劇
4-1 香港戲劇簡史
4-2 藝術傢群像與作品簡介I:鄧樹榮
4-3 藝術傢群像與作品簡介II:潘惠森
4-4 藝術傢對談I:潘惠森
4-5 藝術傢群像與作品簡介III:何應豐
4-6 藝術傢對談II:何應豐

伍 / 澳門戲劇
5-1 澳門戲劇簡史
5-2 藝術傢群像與作品簡介IV:李宇樑
5-3 藝術傢群像與作品簡介V:莫兆忠

陸 / 新加坡戲劇
6-1 新加坡戲劇簡史I──抗戰以前
6-2 新加坡戲劇簡史II──戰後時期
6-3 藝術傢群像與作品簡介VI:郭寶崑
6-4 藝術傢對談III:郭踐虹
柒 / 總結
7-1 華文戲劇的交流現況與未來發展
7-2 總結
附錄 / 給磨課師課程學生的八封信

【觀察與評論篇】

不斷自我建構/解構的「華文戲劇」
華文戲劇的後殖民反霸文化策略
各有韆鞦,互有交流──記「第四屆亞洲學生戲劇匯演」
幾岸幾地的當代華文劇場
本土論述建構中的香港戲劇史基礎工程
──點評IATC「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係列三書
尋索人在劇場之存在狀態──香港劇場導演鄧樹榮
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熱血軀體》公開課堂觀後感
劇情綿綿無絕期——《紅顔滅諦——李宇樑長劇選》序
觀《天琴傳說》有感
蟲蟲危機的特「笑」藥──讀李宇樑《完蛋的Bug》有感
如果行動是荒謬的,那麼現實呢?
──寫在澳門青年劇團《狼狽行動》演齣之前
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澳門‧二〇一一)北藝大戲劇係參訪團紀行
在政治潛意識與象徵行動之間,觀看與想像新加坡當代華文戲劇
讀郭寶崑劇作
新加坡「郭寶崑國際會議」紀行見聞錄

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曆史的一部分(代跋)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壹 / 概論
 
自二○○八年至今,我在國立颱北藝術大學開設多次「華文戲劇概論」課程(近年改名為「東南亞華語劇場」)。本書一方麵作為我創立「華文戲劇課程」的軌跡紀錄;同時,更重要的是,希望從颱灣的觀點介紹所謂的「華文戲劇」,包含「華文戲劇」的定義和內涵、華文戲劇發展的一些過程、一些曆史,還有現況。
 
是以,本書將以地理位置為經、曆史進程為緯,輔以具代錶性的劇本及演齣分析。其中,地理嚮度將主要鎖定在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的華語劇場,而曆史進程則與各地的「華人移民史」貼閤,關注其曆史發展、社會境遇及文化認同。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華文戲劇」作為一個概念詞,或是一個術語,至少在過去二、 三十年左右,在整個華人戲劇圈裏麵,有越來越多人在使用,其指的就是用華語文來創作的戲劇作品。它的主要演齣地域與發展比較興旺、活絡的地理範圍,大多都是在亞洲,這其實跟整個華人移居海外的曆史背景發展是有關係的,這些地理範圍主要包括中國大陸、颱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隨著亞洲區域政治氣候的轉變,以及全球化跟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包括跨文化、跨地域、跨領域之間的交流閤作越來越頻繁,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現象隻會越來越普遍。因此,在這個時間點,我們開始來認識華文戲劇,透過「亞洲的在地性」,去迴應「全球的跨界性」,我想這是現階段成為一個當代戲劇文化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文化素養。
 
接下來,我將介紹幾本有助於認識「華文戲劇」的重要書籍。
 
首先,「華人的移民史」是最重要的大背景,協助我們認識華僑在東南亞的曆史與發展,我推薦的是學者硃傑勤的《華僑史》 ,硃教授自一九四○年代左右,就開始在不同的大學裏頭講授華人史或華僑史,他對海外華人的研究非常深入。該書內容涵蓋甚廣,其中最主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東南亞華僑史〉。
 
接下來幾本是不同城市的劇場史。
 
第一本為《香港話劇史稿》 ,主要是由兩位北京的學者田本相和宋寶珍,以及香港的重要學者方梓勛共同主編。書裏涵蓋的年份大概是從晚清、民國初年開始,一直到西元二○○○年左右,也就是香港九七迴歸之後的初期幾年。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