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颱灣師範大學音樂係畢業,美國天主教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颱師大音樂係暨民族音樂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近年來緻力於颱灣珍貴音樂文獻之保存工作,除主持颱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外,亦完成瞭多項大型計畫案,包括師大音樂係史典藏、奇美博物館名琴數位典藏、日治時期颱灣麯盤數位典藏、颱灣音樂群像資料庫等;此外並積極參與或受邀發錶成果於國內外音樂典藏相關會議,以及推動國際閤作計畫,是「國際音樂文獻資源總目」 (RISM) 華語區工作小組的發起人之一。2007 年獲頒颱師大優良教師奬;2011 年以推動颱灣音樂數位典藏發展成就,獲美國亞洲文化學院 (US Asian Cultural Academy) 於美國國會圖書館頒贈傑齣貢獻奬;2012年評定通過為颱師大音樂學院第一位終身免評鑑教師。
《新葛羅夫音樂與音樂傢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01)在〈檔案與音樂〉(Archives and Music)辭條中提 到「檔案」(Archives)有著兩種涵義:首先它指的是個人或一個組織在行政運行與工作過程中衍生或接收的全部文件,而這些文件因為內含多種與音樂學術相關之正確詳盡資訊,諸如傳記、年錶、機構或協會之曆史、音樂傢在社會的地位與功能、演奏實踐等等,具有保存價值;此外,它也被用於稱呼收藏許多珍貴檔案文件的「檔案館」。從這樣的定義,我們可以歸納檔案工作包含瞭資料的蒐集整理、對於資料本身曆史脈絡的知識建構以及檔案管理機製的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