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职业教育之教法为经纶编写,文中除简明介绍各式期货、远期交易与选择权、金融交换(swap)市场操作之商品工具外,并以案例学习正确学理和观念,提供各种技巧分析技术。且为相关从业人员之遴选与培育,加附各级别试题。其内涵足供一学期3学分之课程教材使用。第10、11、12三章则可供研究生在理论演算及实证上供论文写作之方法论依据。
威斯康辛大学农经教授巴肯(Henry H. Bakken)曾说:「期货交易是目前人类所能构想出的最优越的行销结构,也是引导大宗物资商品流向消费通路(Channels of Use)的实用方式。」诺贝尔经济得主米勒(Merton M. Miller)也赞誉:「期货等衍生性金融工程是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举。」衍生性金融工程之相关研究蔚成风潮,不但是财务金融科系的必修,也是众多学子争相修习之热门学程。
作者简介
施能仁(Neng-jen,Shih)
学历:中兴大学应用经济博士
经历:彰化师范大学商业教育系教授
中州技术学院第三任校长
岭东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施若竹(Wakatake,Shih)
学历:朝阳科技大学保险金融硕士
云林科技大学财务金融博士生
经历:虎尾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讲师
施纯桢(Chun-Chen,Shih)
现职:华映管理工程
学历:亚洲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第一名毕业
UK. Aston University Master
第1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导论
1-1 衍生性金融商品内涵与风险管理
1-2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种类与特色
1-3 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分类与法制
第Ⅰ篇 期货与选择权
第2章 期货交易学理
2-1 避险原理
2-2 价差交易
2-3 基差交易
2-4 套利策略秘笈
习作课题
第3章 期货买卖实务
3-1 期货交易市场架构
3-2 买卖流程与规则
3-3 保证金及清算程序
3-4 交割作业
习作课题
第4章 股价指数期货
4-1 指数期货内涵与计算
4-2 台湾50指数与台湾50指数期货介绍
4-3 台湾50指数股票型基金简介
4-4 股价指数期货订价理论
习作课题
第5章 利率期货
5-1 短期利率期货内涵
5-2 短期利率期货之交易策略
5-3 长期公债利率期货
5-4 债券期货交易实务
习作课题
第6章 外汇期货
6-1 外汇期货之意涵
6-2 外汇期货之种类
6-3 实例操作
习作课题
第7章 选择权交易
7-1 发展沿革
7-2 选择权之定义
7-3 选择权交易原理
7-4 专业用语
7-5 选择权订价模式
习作课题
第8章 选择权交易实务
8-1 选择权资讯导读
8-2 选择权买卖程序
8-3 选择权保证金制度
8-4 现货与期货选择权交易
8-5 期货与选择权课税释例
习作课题
第9章 选择权交易策略
9-1 选择权的交易策略
9-2 操作策略的各式概念
9-3 期货与选择权混合策略
9-4 选择权综合交易策略
习作课题
第Ⅱ篇 进阶财务工程
第10章 二项式选择权订价模式
10-1 选择权订价模式方法论
10-2 实证演算
第11章 Black-Scholes模型学理推论
11-1 Black-Scholes模型推导
11-2 B-S模型偏微分方程式之推导
11-3 B-S模型的意义与应用及影响因子
11-4 评价模型应用
第12章 进阶B-S模型之评价与应用
12-1 B-S模型之假设与评价公式
12-2 B-S模型假设条件的修正
12-3 波动性估计模型
12-4 推演隐含波动率
12-5 波动率之实证
第13章 实质选择权
13-1 实质选择权的涵义
13-2 金融资产选择权与实质选择权之比较
13-3 实质选择权的评估方法
13-4 个案分析
第14章 新奇选择权
14-1 新奇选择权
14-2 第二阶段之各式新奇选择权
14-3 第三阶段之各式新奇选择权
第15章 远期外汇交易与换汇避险策略
15-1 远期外汇交易探讨
15-2 远期外汇避险策略
15-3 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意义
15-4 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之实务
15-5 个案策略分析
15-6 远期外汇换汇换利避险策略
第16章 金融交换
16-1 金融交换内涵
16-2 利率交换
16-3 资产?负债交换
16-4 组装型资产交换
16-5 个案模拟分析
第17章 结构型金融交换
17-1 结构金融组合
17-2 结构型商品的分类
17-3 利基分析
17-4 结构型金融交换
参考文献
习作课题详细解析
我一直以为衍生性金融工具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掌握的高难度金融学问,但《衍生性金融工程》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一认知。它并非高高在上、令人望而却步的学术专著,而更像是一本循循善诱的入门指南,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金融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类型衍生品(如期货、期权、掉期等)的分类和讲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定义,而是深入剖析了每种工具的“为什么”——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带来了哪些新的可能性。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模拟的交易大厅,亲身感受着金融市场的脉搏,理解着价格的波动与背后驱动因素的微妙联系。书中对“风险对冲”这一概念的阐释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衍生品不仅仅是投机工具,更是企业和投资者规避不确定性、稳定经营的重要利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金融衍生品一知半解的旁观者,而是能够开始初步理解并运用这些工具来分析市场、管理风险的参与者了,这种提升感是难以言喻的。
评分《衍生性金融工程》这本书,就像是为我这个对金融市场一直抱有一丝敬畏又带着好奇的普通读者量身定做的一样。我曾经觉得那些关于金融衍生品的讨论,总是充斥着我听不懂的专业术语,让我难以深入。但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友好的姿态,将我引入了这个领域。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搭建起整个衍生性金融工程的知识体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风险转移”和“套利机会”的生动描绘,它让我不再将衍生品仅仅视为抽象的金融工具,而是看到了它们在实际金融活动中的核心作用。理解了这些工具如何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或者如何发现并利用市场上的短暂定价偏差,让我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培养了读者的金融思维,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审慎和专业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金融世界的变化。
评分读完《衍生性金融工程》,我才真正体会到金融工程的深邃与魔力。它不像某些金融读物那样只关注宏观经济或基础投资,而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在幕后默默驱动市场运转的精密工具。书中对“对冲”和“杠杆”这两个概念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衍生性金融工具如何能够放大收益,同时也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这种双刃剑的特性让我对金融工具的使用有了更加审慎的态度。作者在介绍各类衍生品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讲解了它们在不同市场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比如在资产管理、风险控制以及结构性产品设计中的作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风险定价”的探讨,它揭示了如何量化和管理这些复杂工具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这对于任何想要在金融市场立足的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感觉像是获得了一把钥匙,能够开启理解现代金融市场更深层次运作机制的大门,其广度和深度都让我获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所呈现的《衍生性金融工程》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创造力。它不仅仅是关于数学公式和理论模型的堆砌,更是关于如何利用金融智慧来解决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一种艺术。我曾对如何“定价”这些看上去很抽象的金融工具感到十分困惑,但书中对于不同定价模型的详细介绍,以及它们背后的逻辑和假设,都让我豁然开朗。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复杂的数学推导转化为易于理解的逻辑过程,让我在掌握核心概念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合成金融工具”的章节,它展示了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基础资产和衍生品,创造出具有特定风险收益特征的新型金融产品,这简直就像是金融世界的“乐高”,充满了无限的组合可能。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金融工程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延伸,更是实际应用和创新实践的结晶,它赋予了金融工具更强的灵活性和生命力。
评分这本《衍生性金融工程》让我对金融世界的复杂性和精妙之处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我一直对金融市场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那些高深的理论和晦涩的术语都像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高墙。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作者以一种非常直观且富有逻辑的方式,层层递进地揭示了衍生性金融工具的设计原理、定价模型以及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读到关于期权定价的章节时,我之前困惑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在书中被拆解得清晰明了,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引导我理解其中精髓。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书中还穿插了大量贴近实务的案例,让我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些金融工具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和价值。无论是对冲风险,还是进行投机套利,衍生品都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力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严谨又不失生动,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常常被其中的智慧所吸引,忍不住反复推敲。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金融领域的大门,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