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历经过那段白色恐怖岁月的人,永远不能体会出受难者及其家属内心所承受的苦难和伤悲。多少受难者,经不起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而含恨九泉;多少无辜的家属,受到社会歧视的眼光而悲愤终生。当实施三十六年的战地政务于一九九二年终止后,部分受难者本人或其家属,始透过民意代表及各种管道四处陈情,冀望获得平反后能得到一点精神上的慰借或补偿。但无论是执政当局或军方,总会搬出一套难以服人的理由来搪塞或为己辩护,真正获得平反或补偿的案例并不多见。
尤其在那个「反共抗俄 消灭朱毛」与「蒋总统万岁 万岁 万万岁」的年代,宪法赋予岛民的自由,完完全全被戒严时期、战地政务体制下的单行法剥夺掉。一句无心话,两个敏感的字,同样会换来牢狱之灾,可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纯朴的岛民何辜?民房被驻军佔住,妇女还要遭受骚扰和欺凌,甚至以枪械相向,金门妇女何辜?
作者简介
陈长庆
「随着两岸军事对峙的结束,从此走向理性的交往,陈长庆先生以冷峻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的历史,跳出以往金门作者记述描写的藩篱,赋予了战争题材新的内涵。陈长庆的小说,可以说是金门文学战争小说的一个突破。其意义在于对战争的思考比较冷静,笔触比较细腻,避免了长期以来政治图解式的叙述方式。它也许是今后金门文学战争题材作品发展的方向。」
──福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庆元博士〈金门文学现状浅见〉
老实说,《歹命人生》这个书名,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内心是有点抵触的。总觉得,人生已经够辛苦了,何必再去看一本名为“歹命”的书来增加负能量呢?但是,身边的朋友强烈推荐,加上我对这位作者之前作品的好奇,还是决定挑战一下。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并非我预想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苦难,然后让人跟着一起唉声叹气。 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擅长在平淡的叙述中,悄悄地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笔下的人物,没有脸谱化的善恶,他们有缺点,有挣扎,但同时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尊严。你会在他们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看到那些曾经让你痛苦、迷茫的时刻,但更重要的是,你会看到,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人性的光辉依然存在。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歹命”,也许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超越,才是真正的学问。它给了我一种沉静的力量,一种在逆境中不放弃的勇气。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歹命人生》这本书,我有点犹豫。因为“歹命”这个词,总让人联想到悲情、苦难,我怕读起来会太过压抑,心情会跟着跌到谷底。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吸引住了。这并不是一本只堆砌苦难的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我们不愿承认,却又真实存在的生活切面。作者的笔触很细腻,他没有刻意去渲染悲伤,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把人物的内心挣扎、生活的无奈,不动声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情感的刻画。那些压抑在心底的渴望,那些欲言又止的爱,那些在困境中依然闪烁着微弱光芒的人性,都被作者捕捉得恰到好处。你会发现,即使是在最艰难的环境里,人们也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这种向往,有时候显得那么卑微,那么难以实现。读完之后,我没有感到绝望,反而有一种释然。它让我觉得,人生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还有希望。这本书,值得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歹命人生》,光听名字就让人觉得有点沉重,但又忍不住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歹命”会让人想把它写成一本书?我最近读完之后,脑子里像被丢进了一颗小石子,荡漾开好多思绪。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拍案叫绝,或者让你哭得死去活来的小说。更像是你偶然翻到一本老旧的相册,里面泛黄的照片,虽然模糊,却有着一股说不出的真实感。作者笔下的那些人物,可能就是我们身边曾经擦肩而过的某个人,或者就是我们自己内心里某个不愿触碰的角落。 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一点一点地展现生活的重量。那种无力感,那种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那种在现实面前的渺小,在字里行间挥洒得淋漓尽致。你会看到,人生这条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有时候甚至像是被人故意铺满了荆棘,每走一步都带着血和泪。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原来我们所谓的“幸运”和“不幸”,很多时候只是角度不同,或者说,是更早地看到了生活的真相。它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让你在阅读中,看到自己,看到别人,看到这片土地上,无数个平凡而又深刻的故事。
评分这本《歹命人生》,从书名来看,就带着一股浓浓的台湾味,一种接地气的忧伤,但又不失韧性。我最近花了些时间把它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是一本会让你瞬间爆哭的书,也不是一本给你提供标准答案的励志读物。它更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入口微涩,但回味无穷。作者用一种非常冷静、客观的笔调,描绘了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和困境。 书中人物的遭遇,可能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的,却足以让人心力交瘁的磨难。家庭的压力,经济的困窘,情感的纠葛,这些构成了一个个普通人的“歹命”。然而,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把这些人物塑造成被命运玩弄的玩偶。相反,你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不屈的灵魂,看到了在绝境中依然努力生存的顽强。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命运”这个词,它可能不是绝对的,而是我们与生活互动的结果。它让我更加珍惜眼下的生活,也更加理解那些正在承受着不易的人们。
评分《歹命人生》,这本书的名字很直接,也很台湾。它不像那些华丽的书名,充满奇幻色彩,而是朴实得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某个人,某件事。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这本书的,当时只是被它的名字吸引,想看看作者到底想表达些什么。读完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歹命”不仅仅是运气不好,更是一种面对生活无常的态度,一种在绝境中寻找出路的过程。 书中描绘的场景,很多都似曾相识。那些小镇的街景,那些市井小民的生活,那些为了生计奔波的身影,都让我感觉特别亲切。作者没有回避生活的残酷,但他也没有让笔下的角色沉溺于悲伤。相反,在那些看似灰暗的角落里,总能找到一丝温情,一丝坚韧。这本书让我思考,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歹命”?是环境?是选择?还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命运?我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这本书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