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搭配词」?
「搭配词」指的就是词汇的组合,有人把它解释为「字的朋友」,意思就是指「经常一起出现的字」。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一名学中文的外国人在课堂测验的试卷上看到一道填空题:「绞__脑汁」。试卷收上来,老师发现,答案五花八门,但都没答对,如:「绞光脑汁」、「绞完脑汁」、「绞碎脑汁」。
「绞尽脑汁」对我们从小讲中文的人来说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搭配用法,但对外国人来说,却是个十分难的词语。为什么「脑汁」要搭配「绞尽」?而不是用「耗尽」、「用光」、「用完」…。
这就是「搭配词」!
搭配词的使用,关系到语言的道地与流畅,搭配词使用得当,才能真正用该语言写出或说出词通义达的句子。我们讲中文不会有问题,但当使用英文时,就常会「搭错」词。
例如中文说的「开支票」,但在英文却不是open a check,而是write a check!又如中文的「浓茶」,英文不是thick tea,而是strong tea。搭配词没学好,英文永远不道地。
为什么「学术搭配词」对英文论文写作很重要?
你可能会问,论文写作不能使用一般的搭配词吗?其实,学术写作也会用到一般的搭配词,但由于它涉及专门的领域,许多字汇在一般英文及学术英文中,就会出现语义上的差别,例如:
approach在一般英文中常表「接近」,如approach the front door(走近前门),但是在学术英文中,approach却较常表「处理」,如approach the problem(处理此问题);又例如argue在一般英文中我们翻为「争论」,但在学术英文中,argue却常解释为「主张」,如the research argued...(此研究主张…)。
一般英文和学术英文的文体不同,常用的字汇意义和搭配方式也多少有别。但目前市面上有关搭配词的书籍,不但鲜少对学术搭配词的整理,对撰写英文论文的帮助也不大。
国内第一本学术搭配词专业书籍
《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搭配词指引》是国内第一本为需要撰写英文论文者所编写的专书。作者廖柏森博士,累积多年蒐集学术领域常见的100个英文词汇,依词性分类,整理出4000种字词搭配变化。同时,更从国际英文期刊、学术书籍及语料库中筛选出实际的丰富例证,让写作者能确实掌握英文论文写作的精准度,全面提升学术英文论文的专业水准!
作者简介
廖柏森
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纽约大学英语教学硕士,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外语教学博士。
现任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教授。曾任台北大学应用外语学系副教授、交通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经济日报》国外新闻组编译、非凡电视台编译组组长等职。
着有《英文研究论文写作:关键句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文法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搭配词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段落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发表:口语报告指引》、《英文论文写作不求人:教授推荐你20个专业网站和语料库》、《英文论文写作不求人2:从世界名校的线上课程开始》、《美国老师教你写出好英文》、《新闻英文阅读与翻译技巧》、《翻译教学实务指引:从15份专业教案开始》、《英语与翻译之教学》;译有《英语学习策略完全教学手册》。
我是一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并计划未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在准备我的硕士论文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语言表达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的研究思路和数据分析都是成熟的,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文字,总会因为词语的选择不当而显得不够有力,甚至会产生误导。我非常渴望能够掌握更地道的英文学术表达方式,尤其是在学术界广泛使用的那些“固定搭配”或“惯用语”。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搭配词”正是我想解决的核心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且分类细致的搭配词汇库,覆盖研究论文的各个部分,例如引言中的背景介绍、文献回顾中的总结归纳、方法部分中的实验设计描述、结果部分的客观呈现,以及讨论部分的深入分析和未来展望。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提供搭配词的列表,更重要的是能提供清晰的例句,展示这些搭配词在真实的学术语境中的应用。例如,如何用不同的搭配词来表达“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启示”等。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准确、有效地运用这些搭配词,我的论文质量一定会得到显著提升,也能为我未来的学术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是一名有一定英文研究基础,但总感觉自己的论文“差那么一口气”的博士生。每次写完初稿,交给导师后,收到的反馈总是集中在“表达不够清晰”、“术语使用不当”、“句子缺乏学术严谨性”等方面。我深知这是因为我在遣词造句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尤其是在使用一些“固定搭配”上,我总是把握不好那个度。很多时候,我看着文献中那些行云流水般的句子,脑子里也会想着类似的意思,但一旦自己动笔,就感觉笔力不足,写出来的句子总是显得笨拙,缺乏专业性。这本书的名字——“搭配词指引”,简直正中我的痛点。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大量的、分类清晰的搭配词汇,覆盖从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到结论的论文写作全过程。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词汇,更能提供一些例句,展示这些搭配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并学会如何“用对”它们。比如,在描述实验结果时,如何用不同的搭配词来表达“显著”、“不显著”、“略有”等细微差别;在讨论研究的局限性时,如何用更委婉却又不失准确的搭配词来表达。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做到位,那绝对是我学术生涯中的一大助力。
评分坦白说,每次面对英文研究论文的写作任务,我都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我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但总是在“怎么说”这个问题上卡壳。尤其是一些抽象的学术概念,或者需要严谨逻辑的论证过程,我发现自己储备的词汇量远远不够,写出来的句子要么太口语化,要么就是勉强堆砌一些生僻词,显得很不自然。我一直渴望有一本能够像“词典”一样,但又比词典更实用、更聚焦于学术写作需求的工具书。这本书的名字“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搭配词指引”,听起来就非常有针对性,而且“搭配词”这个概念,正是我觉得自己在写作中非常欠缺的一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非常实用的、贴近实际写作场景的搭配词汇和短语,并且能够解释这些搭配词的使用场合和细微差别。比如说,当我需要表达“某项研究表明…”的时候,是“This study suggests…”更合适,还是“This study indicates…”更恰当?又或者是在总结研究发现时,如何用不同的搭配词来表达“关键性发现”、“令人惊讶的发现”或者“意料之外的发现”。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写作教练,手把手地教我如何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组合,让我的论文言简意赅,逻辑清晰,充满学术范儿。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所有在学术海洋中挣扎的英文写作新手打了一剂强心针。我当初刚接触英文研究论文写作的时候,那种茫然无助的感觉至今难忘。知道要写,也知道大概的结构,但就是不知道该用哪些词,哪些词组才能让我的表达更地道、更专业。总感觉自己写出来的句子像是在翻译,生硬且缺乏逻辑。尤其是在需要表达因果、对比、转折、强调这些关键逻辑关系的时候,常常词穷,只能用最简单、最基础的词语,结果就是论文显得非常稚嫩,很难获得导师的认可。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就觉得眼前一亮,这正是我苦苦寻找的“救命稻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把我从“不知所云”的泥潭中拉出来,指引我找到那些“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我尤其期待它能在连接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桥梁词”方面提供详尽的指导,让我的论文结构更紧凑,论证更流畅。同时,对于那些在学术语境下特有的表达习惯,比如如何更准确地描述方法、如何礼貌地提出批评、如何有力地阐述结论,我也希望这本书能给予我具体的词汇和例句,让我能够自信地驾驭这些复杂的表达。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中国高校工作的教师,我深知国内许多学生在撰写英文研究论文时面临的巨大挑战。语言障碍往往是他们学术研究能力发挥的重要限制因素。很多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但由于对英文研究论文写作的语用习惯和词汇搭配不熟悉,导致他们的研究成果难以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充分认可。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书,帮助学生跨越语言的鸿沟,更有效地表达他们的学术思想。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非常看好它在“搭配词”这个细分领域的深入研究,因为这恰恰是许多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痛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清晰、系统化的方法论,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运用那些能够提升论文专业性和可读性的固定搭配。例如,在文献综述部分,如何使用特定的搭配词来准确地概括前人的研究;在提出自己的论点时,如何使用更有说服力的搭配词来支撑;在分析数据时,如何用更精准的搭配词来描述趋势和关系。如果这本书能帮助学生提升在这些关键环节的表达能力,那么它将极大地促进他们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影响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