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小说盛产的时期是晚清,那是一个内部政治腐败、外有列强环伺的时代,时事批评的小说蔚为风气,成为当时文坛的一种特色。《老残游记》即是当时的刘鹗所着,以第三人称的观点随着江湖医生老残在山东游历,虽然老残叫做「老残」,但他实际只有三十多岁,博学多闻、阅历丰富,因为无意做官而选择摇铃当行走江湖,到处行医救人;故事跟着主人翁展开,途中见到「清官」固执愚昧、草菅人命的真面目,记下所见、所思、所言、所行,富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胡适曾大力赞赏刘鹗的写景功夫,无论是写人或写景都不肯屈就陈腔滥调,在镕铸新词之后作实地的描画。将游历的美、爱国的情操、科学的务实结合为一,这是《老残游记》历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作者简介
刘鹗
刘鹗(1857-1909),江苏丹徒人。原名孟鹏,字云博;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别署洪都百练生。自《老残游记》始也,成为我国近代着名小说家,博学多才的他特别喜欢研究碑帖、字画及善本书籍,在金石领域的造诣相当高;也精于数学、医术、水利等自然科学,应用在治河建立很大的功劳。
他积极刊佈甲骨文资料,推动甲骨学研究的发展,西元1903年出版的《铁云藏龟》一书,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着录,对甲骨文的搜集和研究有很大的贡献,虽然此书出版较早、部分拓印不精,并收入了少量伪片,但此书收入不少重要资料,直到现在,还是甲骨学研究的重要书籍;此外,出版《铁云藏陶》、《铁云藏封泥》等书,都是刘鹗一生中重要的代表着作。
《老残游记》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好几次,每次都有新的体会。这次重温,更加让我觉得里面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又饱含哲理。老残他虽然是个江湖医生,但他的内心却有着一种文人的清高和敏感。他看到了太多世间的丑陋和不公,想要有所作为,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那些景色描绘得太美了,简直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比如在冰封的黄河上,那种壮阔又带着一丝凄凉的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但这些美好的景色,往往又与书中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残的“游”是一种漂泊,也是一种逃避,他在不断地移动中寻找慰藉,却也无法摆脱内心的苦闷。我总觉得,老残身上有着一种理想主义者的悲凉,他渴望一个清明太平的世界,但现实却给了他无情的打击。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的起伏,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生的反思,对命运的慨叹。它让我明白,有时候,即使我们怀揣着美好的愿望,也可能被时代和环境所裹挟,最终走向悲剧。
评分我最近又翻开了《老残游记》,这次是带着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阅读的。书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每一个角色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老残这个人,可以说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他的善良、他的无能为力、他的那种“但求无愧于心”的坚持,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书中的情节设计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尤其是那些涉及官场斗争和江湖恩怨的部分,读起来真是让人惊心动魄。我尤其欣赏作者的语言功底,文字优美典雅,描写生动形象,无论是对景物的描绘,还是对人物情感的刻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比如,书中对济南大明湖的描写,那份宁静与祥和,与后来的悲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增添了故事的张力。我常常在想,老残的人生,是不是就是一场注定的悲剧?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世界,却最终被世界所吞噬。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腐朽和人性的复杂。每次读完,都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历史,感受到了那些人物的悲欢离合。
评分说实话,《老残游记》这本书,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它有点“慢热”。一开始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节奏有点缓,但越往后读,越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老残这个角色,他并不是那种英雄式的人物,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的缺点和局限性,但他又有着一种难能可贵的善良和正直。书中的那些官场阴谋和勾心斗角,看得我真是咬牙切齿,作者把那个时代的黑暗面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寒而栗。但我同时也看到了老残身上的闪光点,他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底线,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书中的一些描写,比如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非常细腻,也很有诗意,这让我在读到那些残酷的情节时,能找到一丝慰藉。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明和黑暗,也让我体会到了命运的无常。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这本书确实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刚读完《老残游记》,感觉整个人都被一种沉甸甸的情绪包裹住了。老残这个角色,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却又被现实的泥沼缠绕得无法动弹。尤其是他作为一个“游”人,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那些错综复杂的权谋斗争,看得我真是替他捏一把汗。书里面对官场黑暗的揭露,那种腐败和无耻,简直让人看了就心寒。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黑风洞那一段,那种阴森恐怖的氛围,加上里面发生的种种骇人听闻的事件,让我几乎不敢往下读。但正是这种残酷,才更能衬托出老残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他想要行侠仗义,却屡屡受挫,甚至成为别人阴谋的牺牲品。这种“好人没好报”的现实,在书中被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我喜欢作者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老残内心的矛盾、犹豫、以及最终的绝望,都写得特别到位。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看一部悲剧电影,虽然知道结局可能不会太好,却还是忍不住想要继续看下去,想知道老残最终的命运究竟会如何。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远远超过了故事本身。
评分我最近翻出了压箱底的《老残游记》,记得当年看的时候年纪还小,很多情节都模糊了,这次重读,才真正体会到那种“曲终人散”、“世事无常”的苍凉感。书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尤其是在黄河冰封和济南大明湖的段落,真是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寒风刺骨的味道,听到湖水拍打着船舷的声响。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老残这个人。他本是个江湖郎中,却因为一场意外,卷入了官场和江湖的斗争之中。他心地善良,又有些迂腐,时常被卷入自己无法控制的漩涡里。看着他一次次想救世济人,却最终无力回天,那种无奈和悲怆,真是让人心痛。我特别喜欢他弹琴的那一段,琴声能够寄托他的情感,也能唤醒别人的良知,那是一种超越语言的力量。然而,即使是美好的琴声,也无法阻挡现实的残酷。老残最终选择漂泊,也似乎预示着他的人生没有一个真正的归宿。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故事,更多的是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以及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普通人如何挣扎求存,如何面对命运的捉弄。每次读完,都有一种深深的感慨,对于人生的无常,对于世事的无奈,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