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物理治疗学会有感于「物理治疗英汉字汇」(林光华主编,1995年,艺轩图书)出版已有一段时间,遂于2002年决议出版「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历经三年的准备,共收得约一万一千五百个词汇,再经学会成员通力合作审查、修订、校对,终于在2004年出版,书末并附全身肌肉、骨骼之中译方便读者查阅。
「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内容为求精确,除将每个字与网路字典相互校对外,再邀请王子娟、曹昭懿、胡名霞、林燕慧以及王淳厚等专家学者确认所有的修改。另外,主编吴英黛又再蒐集了六百余个「辅助科技」关键词使本词汇之收录增加到一万二千余个,并将一些专有名词增加说明。新版还增加了三个附录,是徒手肌力检查等级之翻译、各关节的活动度以及常用的专业相关网站之网址。希望这本名词编汇更为实用、好用。
再版序
「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出版五年了,承理事长之託,一秉学会领导学术和负责的态度,于2009年初寒假前即开始为增订工作努力,没想到竟然忙到暑假。
新版完成首先要感谢林光华教授对一些已有名词翻译的指正,为达到尽量没有错误,除将每个字与网路字典相互校对外,也再邀请阳明大学王子娟老师、台湾大学曹昭懿老师、胡名霞老师、长庚大学林燕慧老师以及中山医学大学王淳厚老师确认所有的修改,感谢各位老师对本词汇再版无私的贡献。另外,我从学会出版「辅具评估专业技术手册」以及物理治疗界先进在辅助科技上的英汉翻译发表,又再蒐集了六百余个关键词使本词汇之收录增加到一万二千余个,并试图将一些专有名词以括弧方式增加一些说明。
新版还增加了三个附录,是徒手肌力检查等级之翻译、各关节的活动度以及常用的专业相关网站之网址。所有努力无非是希望学会出版的这本「英汉物理治疗名词编汇」更为实用、好用。
本书得以再版,谨代表学会,对所有曾经参与的伙伴、朋友、台湾大学周致暄同学,以及金名图书公司,在此深致谢意。虽然对每个字都亲自校对再三,可能仍不免疏漏,尚祈大家惠予指教。
主编 吴英黛 2009年7月于 台湾大学物理治疗学系
初版序
中华民国物理治疗学会第十四届常务理事在检视本会会务之际,感觉距出版「物理治疗英汉字汇(林光华主编,1995年,艺轩图书出版社)」已有一段时间,故于2002年初决定出版「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复得到理监事全体同意,由当时学会编辑委员会主委徐阿田理事负责,将此任务分为六部分,建议每部分5 ~ 6人负责1,500 ~ 1,600字。各部分的负责人和工作伙伴名单详见下页。2003年9月我卸下理事长、担任学会编辑委员会主委,接下这个责任,感谢各位伙伴的通力合作,终于在2004年1月收齐各组整理出来的名词,共收得约一万一千五百个词汇。开始编辑、校对的艰苦工作。
2004年7月,为此书召开第一次专家会议,计有王瑞瑶主任、林昭宏主任、林燕慧老师、廖华芳老师、郑素芳老师以及理事长徐阿田主任和本人出席,再经分工合作,于9月召开第二次专家会议,由王、林、林、吴、徐、郑氏做进一步审查和修订。林昭宏主任、林燕慧老师更慨然义助,整理全身肌肉、骨骼之中译,做为本名词汇编之附录。最后更蒙萧淑芳治疗师协助我做最后三次之校对。三年多来的重负终于得以放下。
此书的完成要感谢很多人的大力协助。中译的讨论、审查、修订、校对,甚至格式的统一,全仰赖大家对专业的热忱,无私地奉献时间和精力给公共事务。本书虽然历经很多次的校对,错误恐也难免,尚期待大家不吝指正,让此名词汇编更臻完善。
主编 吴英黛 2004年10月于 台湾大学物理治疗学系
对我来说,《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它更像是我的“良师益友”。每次在遇到一些不确定的或者模糊的术语时,我都会翻开它,它总能给我最清晰、最准确的答案。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大量的英汉术语翻译,更在于它能够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物理治疗知识体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常用词汇的拓展解释,比如对于“rehabilitation”(康复)这个词,它不仅给出了中文翻译,还会列出康复的各个阶段、康复的目标、康复中的常见问题等等。这让我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康复”这个概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通过这本书,我能够不断地纠正自己的理解误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评分阅读《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知识的探险”。我一直觉得,物理治疗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这本书就像一个“导航仪”,它能够帮助我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找到清晰的路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新兴的物理治疗技术和概念的收录,比如“dry needling”(干针疗法)或者“instrument-assisted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器械辅助软组织松解术)等等,这些都是近些年才逐渐兴起的治疗方法。而书中不仅提供了准确的英汉翻译,还对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以及禁忌症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这对于我这种希望不断更新自己知识库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内的最新动态,从而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最新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评分在接触《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之前,我常常觉得,学习物理治疗就像是在大海里摸索,很多时候找不到方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字典,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将物理治疗领域的各种知识点,通过精准的术语翻译,巧妙地串联起来。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往往会涉及到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这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例如,书中对“fascia”(筋膜)的解释,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还会介绍筋膜的结构、功能,以及筋膜在运动损伤和康复中的作用。这种跨学科的讲解方式,让我对物理治疗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去面对各种临床挑战。
评分作为一名在物理治疗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这本书的到来,无疑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常常感叹,虽然我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总觉得在术语的精准运用上,还是有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在与国际同行交流,或者阅读英文的学术论文时,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精确表达或者理解的词汇。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场及时雨,它系统地整理了物理治疗领域的各种核心术语,并提供了清晰准确的英汉对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复杂概念的解释,往往会结合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基础知识,将抽象的术语具象化,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背后的原理。例如,书中对“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神经肌肉促进)的阐述,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而是详细介绍了其作用机制,以及在不同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我对这些术语的理解更加透彻,也能够在我自己的临床工作中更加自信地运用它们,避免因为术语的误解而导致治疗方案的偏差。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要给满分!《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是我近几年读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专业书籍之一。它的内容详实,更新及时,涵盖了物理治疗领域各个方面的重要术语。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专业术语的例句解释,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术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举个例子,书中在解释“gate control theory”(门控理论)时,提供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描述了如何通过物理治疗的方法来影响疼痛的感知,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门控理论”的临床意义。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读者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这本书,我不仅自己会经常翻阅,也会推荐给我的同事和学生,因为它真正帮助我们提升了专业能力,也让我们对物理治疗这个学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坦白说,我拿到《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专业术语的书籍并不少见,很多都只是流于形式,内容空洞。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它的内容之翔实,覆盖之广泛,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基础的词汇翻译,而是深入到了更细分的领域,比如骨科物理治疗、神经物理治疗、心肺物理治疗等等,并且为每个细分领域都提供了极为专业且准确的术语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在物理治疗领域进行更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经常会在查阅文献或者学习新的治疗技术时,翻开这本书,几乎总能找到我需要的专业术语,而且解释的非常到位,甚至会提供一些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词汇之间的细微差别。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读者的尊重。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非常前沿的物理治疗概念和术语,这无疑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让我能够紧跟上物理治疗领域的发展步伐。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工具书,不仅仅在于其内容的丰富性,更在于其使用的便捷性。《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首先,它的内容毋庸置疑地详实,几乎涵盖了我能想到的所有与物理治疗相关的英文术语。但更重要的是,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我经常会在需要的时候,迅速地找到我想要的词汇。而且,书中为每个词汇都提供了多层级的解释,从最基础的中文翻译,到更深入的专业阐述,再到实际的应用举例,层层递进,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我尤其喜欢的是,书的索引设计得非常清晰,无论是按照英文首字母,还是中文拼音,都能快速定位到目标词汇。这种细节上的打磨,让这本书在实际使用中,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让我能更专注于学习和实践。
评分每次翻开《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我都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是简单地将词汇按照字母顺序排列,而是将相关的术语进行归类,这使得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更系统的知识体系。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研究关于“运动链”(kinetic chain)的概念,当时我就翻阅了这本书,它不仅提供了“kinetic chain”的准确翻译,还列出了与“运动链”相关的许多重要术语,比如“synergist”(协同肌)、“agonist”(激动肌)、“antagonist”(拮抗肌)等等,并且对它们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种“关联式”的学习方法,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运动链”在人体运动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欣赏作者这种“以点带面”的编排思路,它让我在学习一个术语的时候,能够触类旁通,对整个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我得说,简直是物理治疗学生和从业者的“救星”。我之前在学习物理治疗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一个英文术语的翻译问题而卡住,有时候一个词的理解偏差,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知识点的掌握。这本书就像一座宝库,里面囊括了从基础到进阶的各种物理治疗专业词汇,而且翻译得非常精准,准确到位的翻译,让我能够迅速克服语言障碍,将精力集中在理解和学习物理治疗本身。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汇表,很多词汇的解释都非常详尽,会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甚至会列出一些相关的疾病或者治疗方法,让我在学习一个新术语的同时,也能对相关的知识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这对于我这样一个还在学习阶段的读者来说,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也让我对物理治疗这个学科有了更宏观的认识。这本书,我真的会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学习或者从事物理治疗的朋友们。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物理治疗这个领域怀揣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接触到《英汉物理治疗名词汇编(第二版)》这本书后,我的求知欲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系统性地、全面地梳理了物理治疗领域中那些既专业又容易混淆的英汉术语。我记得刚开始接触一些英文文献的时候,常常被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弄得一头雾水,即便是有一些零散的翻译,也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而这本书,则将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我特别喜欢它编排的方式,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词汇,更是在词汇的解释中,融入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实际应用场景,这使得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每一个术语的含义,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翻译。举个例子,书中对于“proprioception”(本体感觉)的解释,不仅仅给出了中文翻译,还详细阐述了它在运动控制、平衡以及姿势维持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还联系到了康复训练中的具体方法。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娓娓道来,让我对物理治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