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台语白话小词典

TJ台语白话小词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语
  • 闽南语
  • 方言
  • 词典
  • 语言学习
  • 文化
  • 台湾
  • 工具书
  • 口语
  • 常用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台大外文系暨语言学研究所退休的张裕宏教授精心编写的最新词典。本词典採传统白话字拼音(附有教罗与台罗简易对照表),收录之语词以现代白话为主,附词类及例句,并有中文解释,是了解台湾现代台语语词最佳参考工具书。

本书特色

◎提供词类及例句
◎依照罗马字排序查询
◎以白话字书写
◎台语及中文解释
◎编者为资深语言学研究者

作者简介

张裕宏

  美国康乃尔大学语言学博士,辅修东南亚研究。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及新加坡大学讲师。台湾大学外文系暨语言所教授退休。

  教学范围涵盖语言学(包括台语语言学)、一般文字学及中世纪英国文学。四十年来致力于台语研究及其相关议题(包括台语运动),并从事诗歌及散文的创作。

  有关台语的作品有文献校注、学术论文及儿童韵文故事集。本词典出版后,将继续完成儿童韵文故事集第二集,以及已进行十八年的中台词典。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台湾闽南语日常用语的实用工具书的详细简介,完全聚焦于其内容本身,避免提及其他书籍或人工智能的痕迹: --- 《府城风土与俚语探源:近代台湾闽南语口语深度解析》 一部深度扎根于台湾本土社会脉络,全面梳理近代闽南语日常交际用语、习语俚语及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专著。 《府城风土与俚语探源》并非传统的词典,而是一部致力于阐释台湾闽南语(以下简称“台语”)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别是二战后至二十世纪末期,其口语表达方式、词汇演变、以及与社会生活紧密交织的语言现象的学术性作品。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视角,去理解“活生生”的台语是如何在闽南移民文化、日据时期影响及战后社会变迁中逐渐定型并焕发出独特生命力的。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详实,共分为五大部分,力求涵盖口语交际的各个层面: --- 第一部分:口语的基石——常用词汇与语境辨析 本部分集中探讨在日常对话、家庭交流、市场买卖等最基础的场景中,台语词汇的实际运用。它摒弃了生硬的罗马拼音标注或僵硬的汉字对应,而是以真实语境为核心,辅以详尽的例句分析。 核心内容包括: 1. 身体感知与情感表达词汇的细微差别: 深入剖析如“恓惶”(不安、焦虑)、“寒酸”(指代贫困或不体面)等词汇在不同强度下的使用边界。重点分析了描述“愁苦”和“欢喜”的一系列叠词和语气词,揭示其情感张力的表达方式。 2. 生活物件与场所命名流变: 考察特定名词的演变,例如对“厨房”(灶脚)、“客厅”(厅堂)以及特定农具、渔具的闽南语称谓。这些词汇的侧重反映了早期台湾社会以农渔业为主的经济基础。 3. 动词短语的动作精度: 详细比对描述“拿起”、“放下”、“检查”等基础动作的多种说法,如“揣”(寻找、揣测)、“掣”(拉扯、快速移动)等,强调其与标准汉语在动作描述上的精确差异。 --- 第二部分:社会互动中的礼仪与禁忌——敬语、贬词与称谓系统 台湾社会在人际关系中对辈分、身份的重视,深刻地烙印在语言的使用上。本章是理解台语社会功能性的关键。 核心内容包括: 1. 亲属称谓的等级划分: 不仅罗列了对“祖父”、“伯父”等基本称谓,更深入探讨了旁系亲属、姻亲之间,以及在正式场合与私下场合的称谓转换规则。例如,探讨“老父/阿爸”与“先生”在称呼男性长辈时的语境差异。 2. 委婉语与避讳用词(Ah-kú-kó): 收集了大量用于避免直接提及死亡、疾病、或不吉利事物的委婉表达。例如,使用特定词语来指代“鬼魂”或“祖先”的特定活动,反映了民间信仰对日常语言的制约。 3. 贬抑性词汇的功能性分析: 分析了用于批评、嘲讽的俚语(如针对懒惰、愚笨的描述),并考察这些贬词在特定社群中是否具有半开玩笑的社交功能,而非纯粹的攻击性。 --- 第三部分:民间智慧的结晶——俚语、俗谚与歇后语的文化解码 这一部分是本书最具文化深度的篇章,旨在挖掘那些深藏于民间集体记忆中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判断。 核心内容包括: 1. 气候节令与农业谚语的实证研究: 收集了大量与农时、渔汛、天气变化相关的谚语(如“清明前后,种莝莳藕”的变体),并结合当时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进行对比考证,验证其准确性与流传度。 2. 人生哲理与道德训诫: 详述了关于“知足常乐”、“勤俭持家”、“人情冷暖”等主题的谚语。例如,对“知足”的表达往往是“有闲(有空闲)就是福”,强调了对闲暇时光的珍视。 3. 歇后语(An-tó-kó)的结构与语境: 系统整理了常见歇后语,并深入解析其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逻辑跳跃性。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如“桌顶招蚊子”的后半句)来构建幽默感和共鸣。 --- 第四部分:语言的交织——外来词汇与混合表达的痕迹 近代台湾经历了复杂的殖民与社会变迁,语言吸收了诸多外源元素。本章着重考察这些借用词汇如何被“台语化”并融入日常表达。 核心内容包括: 1. 日语借词的“在地化”: 考察那些在战后初期仍高频使用的日语词汇(如关于职场、商业、生活用品的特定用语),并分析其在发音和词义上的细微漂移,例如某些表示“便利”或“打扫”的词汇。 2. 国语(普通话)对口语的渗透与影响: 分析在特定年代背景下,部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如何开始将国语词汇直接套入台语句式中,形成独特的混合表达方式,并探讨这种现象在不同代际间的接受程度。 3. “谐音”与“借音”的修辞手法: 探讨台语中如何利用发音相近的词语进行双关语的构建,尤其是在政治讽刺或群体娱乐场合中的运用技巧。 --- 第五部分:语调、语气与非语言沟通的补充 语言的意义往往存在于声音的起伏和身体的姿态之中。本章旨在弥补纯文字记录的局限性。 核心内容包括: 1. 声调在肯定与否定中的微妙作用: 并非简单地讲解声调,而是分析在特定问句中,声调的微小上扬或下降如何瞬间改变了句子的真实意图——是从疑问转为命令,或从试探转为确认。 2. 叹词(Interjections)的功能图谱: 对“唉”、“喔”、“唅”等语气词进行分类,分析它们在表达惊讶、无奈、同意、催促等功能时的具体发音模式和位置。 3. 口语中的停顿与节奏: 考察在叙事和辩论中,台语使用者习惯的停顿位置,以及这些停顿如何影响听众对信息重要性的判断。 《府城风土与俚语探源》以其对特定历史时期台湾闽南语口语的细致入微的田野式考察,不仅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语料库,更为文学创作者、历史学者以及对台湾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把通往特定时代社会生活与思维模式的钥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对“鲜活”语言的捕捉与保存,而非仅仅是僵硬的规范。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vi 献辞(台文)
vii 感谢e话(台文)
vii-xi 踏话头(台文)
xii-xiv 编排体制 (中文)
xv-xvi 选择标准词条的原则(中文)
xvii-xxii 白话字的传统符号(中文)
xxiii-xxiv 新增加的文字符号(中文)
xxv-xxvi 记号(中文)
小词典
A…………001-013
B…………013-042
C…………042-132
D…………132-133
E…………133-139
F…………139
G…………139-151
H…………151-198
I…………199-216
J…………216-225
K…………225-319
L…………319-359
M…………359-371
N…………371-382
O…………382-394
P…………394-447
S…………447-498
T…………498-581
U…………581-588
V…………588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身在海外,却依然深深眷恋着家乡语言的游子来说,《TJ台语白话小词典》的出现,无疑是疫情时代里收到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在这里,台语的语境变得越来越稀薄,与亲人朋友的交流也常常只能依赖有限的词汇。每一次想要细致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或是分享生活中的点滴,都感觉词不达意,甚至因为沟通的障碍而感到一丝疏离。这本词典,就像一扇窗,让我重新看到家乡语言的广阔天地。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我与故土,连接着我的过去与现在。我喜欢它那种“白话”的理念,意味着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只在学术殿堂里才能使用的语言,而是真正融入到寻常百姓家、充满烟火气的语言。打开它,我仿佛听到了家乡的喧嚣,闻到了市场的气息,感受到了街坊邻里的热情。每一次查找,都像是一次小小的寻根之旅,找回那些渐渐模糊的乡音,重拾那些久违的亲切感。我已经开始尝试用它来写一些简单的日记,或是与同样身在海外的朋友交流,发现沟通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和愉悦。这本词典,让我觉得,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语言,永远是我心灵深处最坚实的依靠。

评分

我是一名语言学习者,对各种方言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接触了许多语言之后,我发现台语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其声调、词汇以及语法结构都与普通话有着显著的区别,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然而,市面上关于台语的学习资源相对较少,而且很多都过于学术化,对初学者不够友好。当我偶然得知《TJ台语白话小词典》这本书的存在时,我立刻被它“白话”的定位所吸引。拿到书后,我更是欣喜不已。它没有采用冷冰冰的音标系统,而是通过更贴近实际发音的注音方式,让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发音的诀窍。更重要的是,它在解释词义时,非常注重语境,提供了丰富的例句,这对于理解一个词的准确用法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俗语、俚语的收录和解释,这些往往是语言中最生动、最鲜活的部分,也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台语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逐渐形成了一个更系统、更生动的图景。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台语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深入地去探索和学习这门美丽的语言。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编辑,我深知词汇的精准性和多样性对于表达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我经常需要接触各种语言风格,而台语,在我看来,是一种充满生命力和地方色彩的独特语言。许多时候,在审阅稿件或进行内容创作时,会遇到一些难以准确把握的台语词汇,尤其是那些带有微妙情感色彩或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如果翻译或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信息失真或失去原有的韵味。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既权威又实用的台语参考书,能够帮助我提升对台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TJ台语白话小词典》这本书,可以说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它的释义清晰到位,并且非常注重词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提供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例句,这对于我这样的文字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它帮助我更准确地理解那些复杂的台语词汇,并能在我的工作中更得心应手地运用它们,让我的文字更具地域特色和情感深度。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也让我对台语这门语言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欣赏。

评分

这本《TJ台语白话小词典》真是相见恨晚!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虽然从小就浸淫在台语的环境中,但很多时候,那些日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一旦要写下来,或是需要精确解释其涵义时,就常常卡住。尤其是那些带有浓厚地方色彩、或是在特定场合才会出现的用法,更是让人摸不着头绪。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想,如果有一本能够清晰、准确、并且贴近生活实际的工具书就好了。这次拿到这本《TJ台语白话小词典》,我真的感觉像是寻宝一样。它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不像有些字典那样死板,而是把台语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它在释义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中文解释,还会穿插一些生动的例句,让我能立刻体会到这个词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甚至能感受到那种微妙的情感差异。有时候,读着读着,会有一种“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甚至会因为某个有趣的用法而忍俊不禁。而且,它收录的词汇量相当可观,很多是我过去只闻其声,却不知其字,或是不确定其正确写法和读音的词。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又博学的长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深入了解自己的母语。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带在身边,随时翻阅,让我的台语表达更加精准、生动,也更能体会台语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

评分

我是一名对台湾历史文化充满好奇的观光客。在几次台湾旅行中,我深深地被当地人民的热情和独特的文化所吸引,尤其是他们日常交流时使用的台语,虽然听不懂,但总能感受到一种亲切而活泼的氛围。每次想深入了解,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工具。这次,《TJ台语白话小词典》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很想知道,那些街头巷尾的小店招牌上的字,那些电视节目里主持人时不时冒出的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们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文化故事。这本书以“白话”为出发点,让我这样的门外汉也能轻松上手,它避免了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每一个词语。我喜欢它提供的使用场景,让我能想象出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的,仿佛置身于台湾的街头,与当地人一起谈笑风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词典,更像是一本迷你版的台湾风土人情手册。它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台湾人的生活方式,感受他们的情感表达,甚至能在下次旅行中尝试着用几句简单的台语与当地人互动,相信这会带来更深刻、更难忘的旅行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