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附國、颱語導引CD)

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附國、颱語導引C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佛教
  • 淨土宗
  • 臨終關懷
  • 往生
  • 光明導引
  • 極樂世界
  • 生死
  • 心靈
  • 冥想
  • 附贈CD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每一個人,一生中難以避免的,必須麵臨與摯愛者最後的送彆,而自身有一天也將走到今生旅途的終點。在離彆的時刻,如何守護臨終者遠離恐懼痛苦,走嚮光明來生?送行者之歌,守護您的摯愛,走嚮光明的極樂淨土,與您相約在來生。

  本書是極樂世界最佳的導覽,從原經文、白話導引,情境觀想,一層層循序漸進,讓我們可以依據本書跟著CD導引,守護所愛安心走嚮淨土。

  本書也是所有念佛行者,修學淨土法門成就的無上妙寶!(本書附國、颱語導引CD)

本書特色

  1.使用簡便,不受時間、空間限製:
  本書含有聲導引CD,國、颱語各一片,使用時,隻要準備一颱簡便的手提CD播放器,安裝並準備足夠的電池,隨時隨地可播放。親友大眾亦可依照書中的內容,跟著導引CD一起讀誦。播放時,音量微小亦無妨,不妨害其效益。

  2.臨終者於彌留、往生後可持續使用:
  麵對親友臨終時,並非人人都能有即時助念的因緣。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可從彌留前開始播放,直到往生後,等同一位大善知識隨時在身旁具力導引。

  3.傢屬平靜療癒身心的最佳導引
  在助念人員尚未抵達之前,傢屬亦可聆聽,隨著導引一起觀想極樂世界景象,不須輔導員協助,人人可使用,在自然聆聽過程中,不但幫助亡者,也能使生者身心的平靜療癒。

本書使用的時機

  本書使用的時機,從臨終前到往生後四十九天內,都可作為亡者最佳的光明守護,也是生者療癒悲傷的良藥。透過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瞭解摯愛的親人所在的世界,也幫助自身安住在沒有任何痛苦的光明、極樂淨土。

  若平時使用,除瞭可作為自身現觀極樂世界成就的法門之外,在祖先的牌位前,或在納骨塔、墓園使用,都可幫助先人、亡靈往生淨土,蓮品增上。

  在急診室、或重大災難傷亡之地使用,能消弭災障,淨化場域,轉為吉祥福地。

  無論是在世的人或往生者,乃至幽冥界的眾生,都能透過「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

  註(1):佛教中認為,從往生之後,身體溫度最後冷卻的部位,可以判定所往生的地方:像四明大師在《天颱智者大師彆傳輯註》中說:「歿後頂煖,成聖之驗也。凡人死有六驗︰可知其生處,若從上冷下,至足煖者,生地獄。膝蓋煖,生畜生。腰間煖,生餓鬼。若從下冷上,至心窩煖者,生人。眼處煖生天。頂上煖,成聖。」

  大緻上可說,如果是身體的其他部位都冷卻瞭,剩心窩最後有暖氣者,代錶往生人道,眼睛最後最後有暖氣者,代錶往生天道,頂輪最後有暖氣者,代錶往生淨土,成聖。而如果是心輪以下的部位最後有暖氣者,如腰部、膝蓋、足底,則代錶往生三惡道:餓鬼道、畜生道及地獄道。

  這也就是為什麼導引、助念及燃香,要盡量靠近頭部頂上的原因,這樣可以將亡者的神識往上導引,往生善道、淨土。

作者簡介

洪啓嵩

  地球禪者洪啓嵩老師,為國際知名的禪師。

  他幼年目睹工廠爆炸罹難者死亡的慘況,繼而父親棄世,對摯愛的親人終將死亡的恐懼,讓他從小就遍訪各派禪法,尋求不死之道。少年時讀《六祖壇經》,豁然開朗,後於禪法深有悟入,二十歲就開始教授禪定,至今從學者無數。

  他首倡環保護生及心靈環保的觀念,並於宗教界首倡倡器官捐贈運動,當年在他的努力推動之下,有上韆人響應,簽署瞭器官捐贈卡。

  其一生修持、講學、著述不綴,足跡遍佈全球。曾任颱灣司法院、外交部、法務部講座,及颱積電、史剋美占、扶輪社等企業、社團演講,並應邀至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俄亥俄大學,中國北京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演講。並於印度菩提伽耶、美國佛教會大覺寺、莊嚴寺,麻州佛教會、休士頓玉佛寺、矽榖等地,演講教學及主持禪七等。
緻力於推展人類普遍化的覺性運動,具體實踐淨土人間的理念。

  著有《禪觀秘要》、《佛經修持法》、《阿彌陀經臨終光明導引》等,著述近百部。洪老師同時也是一位暢銷書作傢,其著作《送你一首渡河的歌—心經》,蟬聯暢銷書排行榜。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部假設的、與《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附國、颱語導引CD)》無關的圖書的詳細簡介,旨在提供一個內容豐富且自然流暢的文本: --- 《山海遺珍:失落文明的密碼與圖景》 導言:塵封的史詩與未解的謎團 在人類文明的漫長河流中,總有一些文明的節點如同幽暗的礁石,被時間與遺忘的浪潮所吞噬。它們曾擁有輝煌的智慧、精湛的技術與獨特的宇宙觀,卻在一夜之間或在緩慢的侵蝕中,化為曆史的殘章斷片。《山海遺珍:失落文明的密碼與圖景》,正是一部緻力於追溯這些“失落者”足跡的深度考古人類學著作。 本書並非傳統的曆史編年史,它是一場跨越數個大陸的探險,一次對人類集體記憶的深度挖掘。作者團隊匯集瞭古文字學傢、地質考古學傢、天體物理學傢以及民間傳說研究者,試圖通過比對散落在全球角落的非主流考古證據、被主流曆史長期忽視的文獻記載以及令人費解的古代神話,重建那些可能顛覆我們既有曆史認知的文明圖景。 第一部:地質的低語——“泛大洋文明”的猜想 本書的開篇聚焦於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假設:在地質變遷的宏大尺度下,是否存在一個遠早於蘇美爾、古埃及的“泛大洋文明”(Pan-Oceanic Civilization)? 第一章 亞特蘭蒂斯的模糊邊界: 作者摒棄瞭對柏拉圖式理想國的一般性描述,轉而分析瞭全球範圍內關於“大洪水”前文明的共同母題。他們詳細考察瞭加勒比海深處的幾處水下構造,以及地中海深海沉積物中發現的、年代學上存在明顯斷層的非自然結構痕跡。重點分析瞭特定岩石層中發現的、可能指嚮復雜冶金技術的同位素異常。 第二章 巨石的語言: 深入探討瞭哥貝剋力石陣(Göbekli Tepe)以及南美洲的某些巨石建築群,並非將其孤立視為區域文化傑作,而是嘗試尋找它們在建築學和天文學對齊上的“共享藍圖”。書中特彆繪製瞭數張高精度三維掃描圖,對比瞭這些遺址中復雜符號排列的數學邏輯,提齣這些結構可能服務於某種跨越地域的“校準係統”。 第二部:失落的符號學——解讀“非人類”的書寫 古代文明的衰亡往往伴隨著文字係統的失傳,這使得我們對它們內部運作的理解變得極其睏難。《山海遺珍》的第二部分將重心放在瞭那些未能被成功破譯的符號係統上。 第三章 象形文字的深層結構: 本部分詳細分析瞭“伊斯特拉符號”(Istrian Symbols)和復活節島上的“朗格朗格文字”(Rongorongo)的統計學特徵。作者運用最新的計算機算法,試圖從這些符號的組閤頻率和上下文依賴性中,提取齣潛在的語法結構,而非僅僅將其視為簡單的圖畫或宗教標記。書中提齣瞭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部分符號的復雜性似乎超越瞭當時社會結構所能支撐的記錄需求。 第四章 綠鬆石與星圖的關聯: 重點考察瞭中美洲前古典期文化中,綠鬆石(Turquoise)作為裝飾材料的同時,其分布與某些特定夜空觀測點之間的幾何對應關係。書中通過重建數個特定日期的星空圖,論證瞭某些被認為是神祇形象的符號,實際上可能是對特定天體現象的精確記錄。 第三部:技術的迴響——被遺忘的工藝與原理 如果一個文明擁有超越其時代的技術,那麼這些技術不會完全消失,它們會以“迴響”的形式殘留在後世的傳說和看似不相關的發明中。 第五章 聲音的塑形: 這一章深入探討瞭“聲學冶金學”的可能性。通過對古秘魯莫切文明(Moche)陶器和樂器的聲學共振測試,結閤安第斯山脈地區關於“能使石頭唱歌”的傳說,作者推演瞭一種利用特定頻率聲波來處理或塑形材料的古代技術假說。書中包含瞭詳細的聲波模擬圖錶,展示瞭某些陶器設計如何自然地放大或聚焦特定頻段的能量。 第六章 能源的零點: 考察瞭某些古代文獻中描述的“不熄之燈”和“永恒之火”的記載,並將其與現代物理學中關於零點能或真空能量提取的理論邊緣進行對比。作者沒有聲稱找到瞭古代的電池或反應堆,而是分析瞭這些傳說中共同齣現的“能量容器”概念,以及它們在不同文化中錶達的相似性。 結語:重塑時間之軸 《山海遺珍:失落文明的密碼與圖景》最終將這些零散的證據拼湊起來,目的不是為瞭描繪一個光怪陸離的幻想,而是為瞭挑戰我們對“技術進步必然是綫性嚮上”這一信念的固執。作者認為,人類曆史可能是一係列周期性的文明興衰循環,其中某些失落的文明,其智慧的高度或許遠超我們今日的想象,隻是它們的技術路徑與我們選擇瞭不同的方嚮。 本書提供瞭一套全新的分析工具和思維框架,鼓勵讀者用更開放的心態去審視那些被冠以“神話”、“迷信”或“僞科學”標簽的古代遺存。它邀請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所知道的曆史,是否隻是時間洪流中浮現齣的冰山一角?而那些沉沒的文明,是否正以我們尚未理解的方式,繼續影響著我們腳下的這片大地? ---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無死的實相
第二篇 極樂淨土光明導引
臨終守護的心要
臨終開示
《阿彌陀經》原經文讀誦
《阿彌陀經》現觀導引
現生極樂世界導引
第三篇 相約在來生(註:各界使用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的實踐篇)
最後的送行……郝明義
生命的翻轉……宇峰
阿嬤的禮物……善護  
旅程終點……黃睿業
開啓光明來生……臧舒
迴憶那一晚的事……範寶蓮
兔子奇奇的故事……黃逸蓁

圖書序言

前言

  如何使用本書

  《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是第一本守護臨終者,吉祥往生淨土的有聲導引書,也是幫助我們將所在的世界,轉化成光明樂土的實用導引。

  本書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大篇章:

  第一篇 無死的實相:

  在本書的第一篇,首先建立死亡的正確觀念—無死,正是死亡的實相。然而在如幻的死亡中,如何生起慈悲心,昇華人生,這是人生最終莊嚴的桂冠。

  第二篇 極樂世界光明導引:

  本篇為有聲導引CD之全文收錄,讓使用者可依照書中的文字,跟著CD一起讀誦、導引、觀想。

  本導引內容分為四個階段:

  一、臨終開示:幫助臨終者放下不捨與牽掛,身心放鬆、放下,安心走嚮生命下一個階段。

  二、《阿彌陀經》原經文讀誦:當亡者的心安定下來之後,我們要開始為其讀誦,幫助他解脫一切痛苦煩惱,現生淨土。

  要點:讀誦時,將身心放鬆放下,用柔軟的心意、音聲,來為亡者讀誦經文。

  三、《阿彌陀經》現觀導引:讀誦完經文之後,接著我們要以白話來幫助亡者瞭解經文內容,進而想像極樂世界的情境,對光明喜樂的淨土,心生嚮往,樂意往生。

  要點:在進行此階段時,我們想像自己就像一個嚮導,依照書中所說,跟著導引CD,為亡者介紹極樂世界的種種情境,就像為他介紹未來的新傢。

  四、現生極樂世界導引:

  接著,我們要更進一步,幫助亡者現前往生極樂淨土。除瞭觀想導引之外,現在我們要告訴亡者,現在他就是身處於極樂世界,眼所見是極樂世界的黃金大地、七寶樓閣,耳所聽是迦陵頻伽、共命鳥的宛囀啼聲,亡者自身就安坐在寶池中的寶蓮花座上,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在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座前安心聽法。

  要點:在進行此階段時,我們要更加堅固地地觀想,所處的地方就是極樂世界,亡者即是阿彌陀佛。每一個人都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並勸勉亡者要跟隨阿彌陀佛,永世不斷修行,最後圓滿成就阿彌陀佛。

  完成以上四層導引,導引者、亡者及在場的眷屬,等於一次又一次地遍曆極樂世界,不但對亡者有極大的利益,對導引者自身更具有不可思議的助益。

  如果將此導引用於日常的修行法要,則是對我們身處的世間,不斷發齣光明的心念,幫助這個世間轉成光明的極樂淨土。

  注意,在進行導引及助念時,導引者應盡量集中於亡者頭部兩側,幫助其神識往頂輪上行脫齣,直接往生淨土。(註1)

  第三篇 相約在來生

  此篇是守護摯愛親友安然往生的一些真實案例,以及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的實際運用,讓我們成為一個真正守護亡者的「送行者」,與摯愛相約在光明的來生重聚。

  生離死彆,是人生最深的痛苦之一。尤其當我們麵對自己至親至愛的死亡時,更有悲傷至極的不捨之情。

  世間生滅無常,生死無可避免。在因緣相中,有生必有死,但實相是超越生死的。

  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弟子—捨利弗尊者入滅的過程,帶給我們另一番啓發。

  捨利弗是成就「四神足」的大阿羅漢,可以住世一劫那麼久。但是生死自在的捨利弗,卻選擇先行入滅,一來是他的好朋友目犍連尊者已經先走瞭,而且佛陀也宣佈將在不久後入於涅槃,捨利弗不忍心見佛陀入滅,於是在佛陀允許後,決定先佛陀入滅。

  捨利弗宛如佛陀的長子,經常代佛陀說法,是一位偉大的教授師。他的入滅,帶給僧團極大的衝擊,許多尚未悟道的比丘們,忍不住涕淚交橫,哽咽悲嘆尊者走得太快瞭。他們悲傷迷悶,不能自己。這時阿難代替大眾嚮佛詢問:「何以像捨利弗這樣的大修行人,都會入滅?」

  但佛陀告訴阿難說:雖然捨利弗的肉身入滅瞭,但是他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並沒有滅度,依然常住不壞。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就是聖者所成就的五分法身。這五分法身是佛或阿羅漢所具備的五種功德。這五種功德是聖者的無漏五蘊,並不因為聖者涅槃就消失瞭。而古代佛弟子的念佛,就是係念這五分法身,而這也可以稱為法身不滅」、「法身常在」。

  然而,一般人無法體悟實相,被生死的幻境所迷惑、恐怖。在對麵摯愛的親人往生時,往往是悲傷迷悶,茫然無助,心中充滿瞭甚深的哀傷悲慟,而以哭喊來自己錶達不捨之情。卻不知這種愛的錶達方式,不僅未能做齣正確的決定,甚至做齣許多錯誤的抉擇與作為,不隻未能幫助所愛的人,甚至讓往生的至親,陷入更深的痛苦與危機。

  臨終之時,正是亡者走嚮下一期生命的關鍵時刻,如果在週遭的親人哭喊不捨,會讓亡者的心靈陷入悲傷痛苦的情境,障礙瞭他生命嚮上的契機。

  「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的齣版,正是希望能守護亡者平安走嚮光明的來生,同時幫助生者能具足智慧與慈悲,陪伴摯愛走完今生最後的旅程。

  智慧不隻是知識,而是能幫助我們超越生死的幻境,解脫煩惱,就如同正如同《心經》所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真正的慈悲,是超越情緒的,能具足力量,幫助所愛拔除痛苦,安住究竟的光明喜樂。
這也是筆者錄製「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的緣起。

  在民俗的喪葬禮儀中,許多的儀式,大多是以照顧生者的立場,讓生者宣洩悲傷的情緒,使身心得到抒解。

  然而,在麵對死亡時,我們應該以亡者的生命為重,思惟:

  如何纔能真正幫助摯愛的人,安穩走嚮來生光明的旅程?

  甚至,除瞭與自己的親友之外,麵對其他的臨終者,我們都要思惟:無論他今生與我們有沒有因緣,在往昔可能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至親,我們都要生起悲憫之心,守護他們,感念他慈悲示現死亡,並幫助他在臨終時可以放心、莊嚴安詳地告彆今生,走嚮光明的來生。

  因此,如何幫助一切如母的眾生,讓所有的人在麵臨生死之際,能安心、正確的導引摯愛的親人,圓滿光明的生命,是此書及作者的衷心本願。

  迴溯「極樂世界光明導引」這個法門,最早的緣起,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瞭。當初有熟識的同修往生,請筆者前往加持,當時也有其他的同修大眾在場助念,於是我就以最常用的《阿彌陀經》為根本,教大眾一起為往生的同修觀想、助念。

  一般最常見的助念方式是持誦佛號,或是誦經,於是我更進一步將佛經的修持法融入其中,透過這樣的修法,祈願無論是亡者或是生者,都能在這個莊嚴的生死因緣中,共同增上。

  我將這個法門總攝為三個步驟:
  第一階段是《阿彌陀經》原經文的讀誦。
  第二階段再以白話為其解說《阿彌陀經》,並幫助其觀想極樂世界的景象。
  第三階段則是告訴亡者:當下就是安住在極樂世界,眼所見,耳所聽,六根所觸,都是極樂世界的一切,此身當下齣生於極樂世界。

  對於導引者而言,每為他人做一次導引,自身也等於是遍曆一次極樂世界。無論對於亡者或助念導引的人,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這是臨終導引法門最初的麵貌。

  後來,許多同修在麵臨親人往生時,都會亟於想知道:自己如何幫助親人往生極樂世界?筆者也告訴大傢可以隨緣使用這個法門。

  二○○三年,筆者母親往生時,隨侍在旁的學生,將我當時導引她老人傢往生淨土的經過,完整地記錄下來,許多同修目睹瞭整個經過,及母親往生後,種種不可思議的瑞象,因此殷切地期盼我能將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的法門,錄製成CD,能幫助更廣大的眾生。

  二○○六年十二月一日,為瞭錄製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筆者上山閉關四十九日,足不齣關房,在此期間持誦瞭五十二萬餘遍的往生咒,在齣關時並修持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護摩火供修法。

  這個導引所影響的層麵非常廣大,除瞭亡者與生者之外,一般人所說的「冤親債主」,也就是與我們纍劫宿昔有緣的眾生,也能在臨終光明的導引下,往生淨土,不再作障。因此,這個導引,也可守護亡者不受乾擾,安穩往生淨土。而對常年在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也有著不可思議的守護力量。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阿彌陀佛的廣大信仰,首先影響的是幾億華人世界,如果再加上往生的亡靈、鬼神,就更加無以計數瞭!

  在《觀無量壽經》中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因此,幫助眾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將一切生命都觀想成圓滿的佛陀。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見一切眾生皆佛,這也是對親人乃至所有的亡者,最大的慈悲,對自身則是最大的功德。

  祈願本書能幫助大傢,守護摯愛的親人超越生死之河,守護一切有情,到達究竟圓滿生命境界!

圖書試讀

第3章 《阿彌陀經》現觀導引

1
現在,請您仔仔細細的聽聞,我將為您解說,能夠讓您解脫自在的《阿彌陀經》,這也是佛陀為瞭讓您往生極樂世界,特彆為您宣講的經典。

在因緣具足的時候,佛陀就在捨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與一韆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一起聚會說法。

現在請觀想這一座莊嚴美麗、廣大無邊的寂靜園林,齣現在您的眼前。

那裏有一韆兩百五十位偉大的聖者比丘僧眾,他們都是已經成就的大阿羅漢,廣為人知的偉大聖者。他們分彆是長老捨利弗尊者、摩訶目乾連尊者、摩訶迦葉尊者、摩訶迦栴延尊者、摩訶拘絺羅尊者、離婆多尊者、周梨槃陀伽尊者、難陀尊者、阿難陀尊者、羅羅尊者、憍梵波提尊者、賓頭盧頗羅墮尊者、迦留陀夷尊者、摩訶劫賓那尊者、薄俱羅尊者、阿樓馱尊者,這些都是佛陀偉大的弟子。

此外,還有許多偉大的菩薩大士:他們是文殊師利菩薩、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等,這些無量的菩薩,還有無量的天神,像釋提桓因帝釋天王等,這些無量的諸天大眾聚會在一起。

您現在清清楚楚的看到,這座莊嚴美麗、寂靜安詳的園林,佛陀安坐在那裏,旁邊圍繞著一韆兩百五十位偉大的比丘聖眾,還有許許多多偉大的菩薩,以及無量的諸天大眾,在這莊嚴法會裏,專心的聽聞佛陀說法。

2
這時候,佛陀告訴長老捨利弗:「從我們這個世界往西方算過去,經過瞭十萬億佛陀所教化的國土,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有一位佛陀,名為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裏,光明晃耀,現在正在說法。」

佛陀不隻對捨利弗說法,同時也正對著您說法。

您現在清楚的看到,佛陀正在對著您說法。

朋友啊!這個世界為什麼叫做極樂世界呢?因為這個國土的眾生沒有任何苦難,隻有信受一切無上的喜樂,這個世界是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世界,所有在這個世界的佛菩薩、乃至所有的諸上善人,都是隻有歡喜快樂。您應當安心的發願,要往生這個極樂世界。

朋友啊!這個極樂國土,有七重金銀諸寶所打造的欄杆,七層金、銀、琉璃、玻璃四種寶物交織而成的羅網,七層金銀、琉璃、水晶等寶樹所圍繞而成的樹林,環繞在四麵八方,非常美麗。您現在清楚地看到,極樂世界裏麵有七重莊嚴美麗,用珍寶所莊飾的欄杆,羅網、寶樹,全部都是由無價的珍寶所構成的。

朋友啊!極樂世界裏有七寶的寶池,這池中有具足八種功德、不可思議的淨水,充滿在七寶池當中。這七寶池是如何的莊嚴呢?您要仔細觀察清楚。

您現在看到整個七寶池裏,都是金沙佈滿地底,四週的階道、樓梯、道路都是由金、銀、琉璃、玻梨等珍寶所閤成的,完全的光明剔透,就像有無比的光明從池底下映照而齣。

用戶評價

评分

「送行者之歌」這幾個字,讓我瞬間腦海裡浮現齣許多畫麵,可能是 vespers 的莊嚴,也可能是告別式的溫柔。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則像是在黑暗中點燃瞭一盞燈,為那些即將踏上未知旅程的人,提供瞭一絲光亮和方嚮。我一直覺得,我們對死亡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瞭我們對生命的態度。這本書,我猜測,會從一個更深層次的宗教或哲學角度,去解讀死亡,並提供一些積極的應對方式。特別是那張附贈的國、颱語導引CD,這點非常實際且貼心。想像一下,當親人即將離世,若能播放一段用他們熟悉的母語(例如颱語)進行的溫柔引導,那種安定感和親切感,絕對是任何外語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我預期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為往生者祈福、如何引導他們往生善道的實際方法,也可能會觸及一些關於輪迴、業力等概念的闡釋。我期待透過這本書,能夠獲得一些關於生死智慧的啟迪,讓我在麵對親人的離世時,能夠更加從容、更加充滿愛意,並且能為他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幫助他們走嚮那光明的彼岸。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這本書名,我有點被「送行者」這個詞嚇到,總覺得它帶著一種告別的沉重。但是「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又讓我感受到一絲希望的光芒,好像它能帶領我們穿越黑暗,走嚮安詳。我一直覺得,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的階段,但我們對「死」的理解似乎總是有許多盲點和恐懼。這本書我猜測,應該會深入探討關於死亡的意義,以及在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附贈的國、颱語導引CD,我認為這是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對於許多長輩來說,語言是很重要的情感連結,能夠用他們最熟悉的語言來接收這份「光明導引」,無疑能大大降低他們的焦慮感,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與被尊重。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實質的引導技巧,像是如何與臨終者溝通、如何安撫他們的情緒,甚至是如何在儀式上錶達我們的祝福與思念。我期盼這本書能幫助我,在麵對親人告別時,不再手足無措,而是能夠帶著愛與智慧,陪伴他們走完最後一段路,並為他們點亮通往極樂世界的路。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日本電影《送行者》,那種溫柔又莊重的氛圍,總是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則是直接將「送行」與「極樂世界」做連結,這讓我感到非常好奇。我猜測,這本書大概會從一個更為宏觀的角度,去探討生命的終點。它可能不會隻停留在儀式或習俗的層麵,而是會觸及到靈性的層麵,教導我們如何為往生者鋪設一條通往極樂世界的道路。附贈的國、颱語導引CD,這真的是很貼心的設計!我想到許多長輩,他們可能對於佛教的經文或現代的語言感到陌生,但如果能聽到用颱語或國語說的溫柔導引,那種親切感和信任感一定會大大的提升。這本書或許會提供一些具體的引導方法,例如如何在臨終者耳邊輕聲唸誦佛號、如何透過觀想為他們注入正麵的能量,或是如何幫助他們放下執念。我非常期待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一種能夠安撫人心、淨化心靈的方法,讓生命的告別,也能充滿溫暖與希望。

评分

這本《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聽書名就覺得非常莊嚴又帶點神祕感,我對生死議題一直抱持著一份敬畏與好奇,尤其是在親友離世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種無力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書名中的「送行者」讓我聯想到那些在關鍵時刻,能給予溫柔指引的人,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則像是一束光,照亮瞭迷茫的道路。收到這本書時,我特別注意到它還附贈瞭國、颱語的導引CD,這點實在太貼心瞭!畢竟,對於長輩們來說,能夠聽懂母語的引導,會讓他們在麵對生死大事時,感覺更加安心與親切。我猜想,這本書大概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陪伴臨終者、如何協助他們安詳離去的觀念和方法,或許也會分享一些傳統的生死觀,甚至是對來世的一些詮釋。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本書,學習到如何在麵對生命最終的旅程時,展現齣應有的智慧與慈悲,不僅是為瞭自己,也為瞭身邊的親人。這不隻是一本關於「如何送行」的書,更可能是一本關於「如何好好活著」的提醒。

评分

光是「送行者之歌」這幾個字,就讓我有種悠揚、莊嚴的感覺,彷彿是在唱一首送別親人的歌。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則明確地點齣瞭書的主題,它不是悲傷的送別,而是帶著希望與指引的送別。我個人一直對生死議題抱持著一份探索的態度,總覺得我們對死亡的瞭解太過片麵,也太過恐懼。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覺到一股力量,它好像在說,死亡並非終結,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而那張附贈的國、颱語導引CD,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對很多傢庭來說,颱語是溝通的橋樑,也是情感的根源,若能用颱語來進行生死導引,相信更能讓往生者和傢屬都感到心安。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可能會包含一些關於如何在臨終前,幫助往生者積纍福德、淨化業障的方法,也可能是一些幫助傢屬麵對失去、走齣傷痛的指引。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學習到如何以更積極、更充滿智慧的態度,來麵對生命的最終章,並為自己的生命,也為親人的生命,增添一份圓滿。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