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一生中难以避免的,必须面临与挚爱者最后的送别,而自身有一天也将走到今生旅途的终点。在离别的时刻,如何守护临终者远离恐惧痛苦,走向光明来生?送行者之歌,守护您的挚爱,走向光明的极乐净土,与您相约在来生。
本书是极乐世界最佳的导览,从原经文、白话导引,情境观想,一层层循序渐进,让我们可以依据本书跟着CD导引,守护所爱安心走向净土。
本书也是所有念佛行者,修学净土法门成就的无上妙宝!(本书附国、台语导引CD)
本书特色
1.使用简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本书含有声导引CD,国、台语各一片,使用时,只要准备一台简便的手提CD播放器,安装并准备足够的电池,随时随地可播放。亲友大众亦可依照书中的内容,跟着导引CD一起读诵。播放时,音量微小亦无妨,不妨害其效益。
2.临终者于弥留、往生后可持续使用:
面对亲友临终时,并非人人都能有即时助念的因缘。极乐世界光明导引,可从弥留前开始播放,直到往生后,等同一位大善知识随时在身旁具力导引。
3.家属平静疗癒身心的最佳导引
在助念人员尚未抵达之前,家属亦可聆听,随着导引一起观想极乐世界景象,不须辅导员协助,人人可使用,在自然聆听过程中,不但帮助亡者,也能使生者身心的平静疗癒。
本书使用的时机
本书使用的时机,从临终前到往生后四十九天内,都可作为亡者最佳的光明守护,也是生者疗癒悲伤的良药。透过极乐世界光明导引,了解挚爱的亲人所在的世界,也帮助自身安住在没有任何痛苦的光明、极乐净土。
若平时使用,除了可作为自身现观极乐世界成就的法门之外,在祖先的牌位前,或在纳骨塔、墓园使用,都可帮助先人、亡灵往生净土,莲品增上。
在急诊室、或重大灾难伤亡之地使用,能消弭灾障,净化场域,转为吉祥福地。
无论是在世的人或往生者,乃至幽冥界的众生,都能透过「极乐世界光明导引」,获得不可思议的利益!
註(1):佛教中认为,从往生之后,身体温度最后冷却的部位,可以判定所往生的地方:像四明大师在《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辑註》中说:「殁后顶煖,成圣之验也。凡人死有六验︰可知其生处,若从上冷下,至足煖者,生地狱。膝盖煖,生畜生。腰间煖,生饿鬼。若从下冷上,至心窝煖者,生人。眼处煖生天。顶上煖,成圣。」
大致上可说,如果是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冷却了,剩心窝最后有暖气者,代表往生人道,眼睛最后最后有暖气者,代表往生天道,顶轮最后有暖气者,代表往生净土,成圣。而如果是心轮以下的部位最后有暖气者,如腰部、膝盖、足底,则代表往生三恶道:饿鬼道、畜生道及地狱道。
这也就是为什么导引、助念及燃香,要尽量靠近头部顶上的原因,这样可以将亡者的神识往上导引,往生善道、净土。
作者简介
洪启嵩
地球禅者洪启嵩老师,为国际知名的禅师。
他幼年目睹工厂爆炸罹难者死亡的惨况,继而父亲弃世,对挚爱的亲人终将死亡的恐惧,让他从小就遍访各派禅法,寻求不死之道。少年时读《六祖坛经》,豁然开朗,后于禅法深有悟入,二十岁就开始教授禅定,至今从学者无数。
他首倡环保护生及心灵环保的观念,并于宗教界首倡倡器官捐赠运动,当年在他的努力推动之下,有上千人响应,签署了器官捐赠卡。
其一生修持、讲学、着述不缀,足迹遍佈全球。曾任台湾司法院、外交部、法务部讲座,及台积电、史克美占、扶轮社等企业、社团演讲,并应邀至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俄亥俄大学,中国北京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演讲。并于印度菩提伽耶、美国佛教会大觉寺、庄严寺,麻州佛教会、休士顿玉佛寺、硅谷等地,演讲教学及主持禅七等。
致力于推展人类普遍化的觉性运动,具体实践净土人间的理念。
着有《禅观秘要》、《佛经修持法》、《阿弥陀经临终光明导引》等,着述近百部。洪老师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其着作《送你一首渡河的歌—心经》,蝉联畅销书排行榜。
前言
如何使用本书
《送行者之歌—极乐世界光明导引》,是第一本守护临终者,吉祥往生净土的有声导引书,也是帮助我们将所在的世界,转化成光明乐土的实用导引。
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篇章:
第一篇 无死的实相:
在本书的第一篇,首先建立死亡的正确观念—无死,正是死亡的实相。然而在如幻的死亡中,如何生起慈悲心,昇华人生,这是人生最终庄严的桂冠。
第二篇 极乐世界光明导引:
本篇为有声导引CD之全文收录,让使用者可依照书中的文字,跟着CD一起读诵、导引、观想。
本导引内容分为四个阶段:
一、临终开示:帮助临终者放下不舍与牵挂,身心放松、放下,安心走向生命下一个阶段。
二、《阿弥陀经》原经文读诵:当亡者的心安定下来之后,我们要开始为其读诵,帮助他解脱一切痛苦烦恼,现生净土。
要点:读诵时,将身心放松放下,用柔软的心意、音声,来为亡者读诵经文。
三、《阿弥陀经》现观导引:读诵完经文之后,接着我们要以白话来帮助亡者了解经文内容,进而想像极乐世界的情境,对光明喜乐的净土,心生向往,乐意往生。
要点:在进行此阶段时,我们想像自己就像一个向导,依照书中所说,跟着导引CD,为亡者介绍极乐世界的种种情境,就像为他介绍未来的新家。
四、现生极乐世界导引:
接着,我们要更进一步,帮助亡者现前往生极乐净土。除了观想导引之外,现在我们要告诉亡者,现在他就是身处于极乐世界,眼所见是极乐世界的黄金大地、七宝楼阁,耳所听是迦陵频伽、共命鸟的宛啭啼声,亡者自身就安坐在宝池中的宝莲花座上,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座前安心听法。
要点:在进行此阶段时,我们要更加坚固地地观想,所处的地方就是极乐世界,亡者即是阿弥陀佛。每一个人都是极乐世界的圣众,并劝勉亡者要跟随阿弥陀佛,永世不断修行,最后圆满成就阿弥陀佛。
完成以上四层导引,导引者、亡者及在场的眷属,等于一次又一次地遍历极乐世界,不但对亡者有极大的利益,对导引者自身更具有不可思议的助益。
如果将此导引用于日常的修行法要,则是对我们身处的世间,不断发出光明的心念,帮助这个世间转成光明的极乐净土。
注意,在进行导引及助念时,导引者应尽量集中于亡者头部两侧,帮助其神识往顶轮上行脱出,直接往生净土。(註1)
第三篇 相约在来生
此篇是守护挚爱亲友安然往生的一些真实案例,以及极乐世界光明导引的实际运用,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守护亡者的「送行者」,与挚爱相约在光明的来生重聚。
序
生离死别,是人生最深的痛苦之一。尤其当我们面对自己至亲至爱的死亡时,更有悲伤至极的不舍之情。
世间生灭无常,生死无可避免。在因缘相中,有生必有死,但实相是超越生死的。
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入灭的过程,带给我们另一番启发。
舍利弗是成就「四神足」的大阿罗汉,可以住世一劫那么久。但是生死自在的舍利弗,却选择先行入灭,一来是他的好朋友目犍连尊者已经先走了,而且佛陀也宣佈将在不久后入于涅槃,舍利弗不忍心见佛陀入灭,于是在佛陀允许后,决定先佛陀入灭。
舍利弗宛如佛陀的长子,经常代佛陀说法,是一位伟大的教授师。他的入灭,带给僧团极大的冲击,许多尚未悟道的比丘们,忍不住涕泪交横,哽咽悲叹尊者走得太快了。他们悲伤迷闷,不能自己。这时阿难代替大众向佛询问:「何以像舍利弗这样的大修行人,都会入灭?」
但佛陀告诉阿难说:虽然舍利弗的肉身入灭了,但是他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并没有灭度,依然常住不坏。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就是圣者所成就的五分法身。这五分法身是佛或阿罗汉所具备的五种功德。这五种功德是圣者的无漏五蕴,并不因为圣者涅槃就消失了。而古代佛弟子的念佛,就是系念这五分法身,而这也可以称为法身不灭」、「法身常在」。
然而,一般人无法体悟实相,被生死的幻境所迷惑、恐怖。在对面挚爱的亲人往生时,往往是悲伤迷闷,茫然无助,心中充满了甚深的哀伤悲恸,而以哭喊来自己表达不舍之情。却不知这种爱的表达方式,不仅未能做出正确的决定,甚至做出许多错误的抉择与作为,不只未能帮助所爱的人,甚至让往生的至亲,陷入更深的痛苦与危机。
临终之时,正是亡者走向下一期生命的关键时刻,如果在週遭的亲人哭喊不舍,会让亡者的心灵陷入悲伤痛苦的情境,障碍了他生命向上的契机。
「送行者之歌—极乐世界光明导引」的出版,正是希望能守护亡者平安走向光明的来生,同时帮助生者能具足智慧与慈悲,陪伴挚爱走完今生最后的旅程。
智慧不只是知识,而是能帮助我们超越生死的幻境,解脱烦恼,就如同正如同《心经》所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真正的慈悲,是超越情绪的,能具足力量,帮助所爱拔除痛苦,安住究竟的光明喜乐。
这也是笔者录制「极乐世界光明导引」的缘起。
在民俗的丧葬礼仪中,许多的仪式,大多是以照顾生者的立场,让生者宣洩悲伤的情绪,使身心得到抒解。
然而,在面对死亡时,我们应该以亡者的生命为重,思惟:
如何才能真正帮助挚爱的人,安稳走向来生光明的旅程?
甚至,除了与自己的亲友之外,面对其他的临终者,我们都要思惟:无论他今生与我们有没有因缘,在往昔可能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至亲,我们都要生起悲悯之心,守护他们,感念他慈悲示现死亡,并帮助他在临终时可以放心、庄严安详地告别今生,走向光明的来生。
因此,如何帮助一切如母的众生,让所有的人在面临生死之际,能安心、正确的导引挚爱的亲人,圆满光明的生命,是此书及作者的衷心本愿。
回溯「极乐世界光明导引」这个法门,最早的缘起,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初有熟识的同修往生,请笔者前往加持,当时也有其他的同修大众在场助念,于是我就以最常用的《阿弥陀经》为根本,教大众一起为往生的同修观想、助念。
一般最常见的助念方式是持诵佛号,或是诵经,于是我更进一步将佛经的修持法融入其中,透过这样的修法,祈愿无论是亡者或是生者,都能在这个庄严的生死因缘中,共同增上。
我将这个法门总摄为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是《阿弥陀经》原经文的读诵。
第二阶段再以白话为其解说《阿弥陀经》,并帮助其观想极乐世界的景象。
第三阶段则是告诉亡者:当下就是安住在极乐世界,眼所见,耳所听,六根所触,都是极乐世界的一切,此身当下出生于极乐世界。
对于导引者而言,每为他人做一次导引,自身也等于是遍历一次极乐世界。无论对于亡者或助念导引的人,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这是临终导引法门最初的面貌。
后来,许多同修在面临亲人往生时,都会亟于想知道:自己如何帮助亲人往生极乐世界?笔者也告诉大家可以随缘使用这个法门。
二○○三年,笔者母亲往生时,随侍在旁的学生,将我当时导引她老人家往生净土的经过,完整地记录下来,许多同修目睹了整个经过,及母亲往生后,种种不可思议的瑞象,因此殷切地期盼我能将极乐世界光明导引的法门,录制成CD,能帮助更广大的众生。
二○○六年十二月一日,为了录制极乐世界光明导引,笔者上山闭关四十九日,足不出关房,在此期间持诵了五十二万余遍的往生咒,在出关时并修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护摩火供修法。
这个导引所影响的层面非常广大,除了亡者与生者之外,一般人所说的「冤亲债主」,也就是与我们累劫宿昔有缘的众生,也能在临终光明的导引下,往生净土,不再作障。因此,这个导引,也可守护亡者不受干扰,安稳往生净土。而对常年在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也有着不可思议的守护力量。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阿弥陀佛的广大信仰,首先影响的是几亿华人世界,如果再加上往生的亡灵、鬼神,就更加无以计数了!
在《观无量寿经》中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因此,帮助众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一切生命都观想成圆满的佛陀。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见一切众生皆佛,这也是对亲人乃至所有的亡者,最大的慈悲,对自身则是最大的功德。
祈愿本书能帮助大家,守护挚爱的亲人超越生死之河,守护一切有情,到达究竟圆满生命境界!
「送行者之歌」這幾個字,讓我瞬間腦海裡浮現出許多畫面,可能是 vespers 的莊嚴,也可能是告別式的溫柔。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則像是在黑暗中點燃了一盞燈,為那些即將踏上未知旅程的人,提供了一絲光亮和方向。我一直覺得,我們對死亡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對生命的態度。這本書,我猜測,會從一個更深層次的宗教或哲學角度,去解讀死亡,並提供一些積極的應對方式。特別是那張附贈的國、台語導引CD,這點非常實際且貼心。想像一下,當親人即將離世,若能播放一段用他們熟悉的母語(例如台語)進行的溫柔引導,那種安定感和親切感,絕對是任何外語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我預期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為往生者祈福、如何引導他們往生善道的實際方法,也可能會觸及一些關於輪迴、業力等概念的闡釋。我期待透過這本書,能夠獲得一些關於生死智慧的啟迪,讓我在面對親人的離世時,能夠更加從容、更加充滿愛意,並且能為他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幫助他們走向那光明的彼岸。
评分光是「送行者之歌」這幾個字,就讓我有種悠揚、莊嚴的感覺,彷彿是在唱一首送別親人的歌。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則明確地點出了書的主題,它不是悲傷的送別,而是帶著希望與指引的送別。我個人一直對生死議題抱持著一份探索的態度,總覺得我們對死亡的了解太過片面,也太過恐懼。這本書的出現,讓我感覺到一股力量,它好像在說,死亡並非終結,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而那張附贈的國、台語導引CD,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對很多家庭來說,台語是溝通的橋樑,也是情感的根源,若能用台語來進行生死導引,相信更能讓往生者和家屬都感到心安。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可能會包含一些關於如何在臨終前,幫助往生者積累福德、淨化業障的方法,也可能是一些幫助家屬面對失去、走出傷痛的指引。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學習到如何以更積極、更充滿智慧的態度,來面對生命的最終章,並為自己的生命,也為親人的生命,增添一份圓滿。
评分這本《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聽書名就覺得非常莊嚴又帶點神祕感,我對生死議題一直抱持著一份敬畏與好奇,尤其是在親友離世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種無力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書名中的「送行者」讓我聯想到那些在關鍵時刻,能給予溫柔指引的人,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則像是一束光,照亮了迷茫的道路。收到這本書時,我特別注意到它還附贈了國、台語的導引CD,這點實在太貼心了!畢竟,對於長輩們來說,能夠聽懂母語的引導,會讓他們在面對生死大事時,感覺更加安心與親切。我猜想,這本書大概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陪伴臨終者、如何協助他們安詳離去的觀念和方法,或許也會分享一些傳統的生死觀,甚至是對來世的一些詮釋。我非常期待能透過這本書,學習到如何在面對生命最終的旅程時,展現出應有的智慧與慈悲,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身邊的親人。這不只是一本關於「如何送行」的書,更可能是一本關於「如何好好活著」的提醒。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日本電影《送行者》,那種溫柔又莊重的氛圍,總是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則是直接將「送行」與「極樂世界」做連結,這讓我感到非常好奇。我猜測,這本書大概會從一個更為宏觀的角度,去探討生命的終點。它可能不會只停留在儀式或習俗的層面,而是會觸及到靈性的層面,教導我們如何為往生者鋪設一條通往極樂世界的道路。附贈的國、台語導引CD,這真的是很貼心的設計!我想到許多長輩,他們可能對於佛教的經文或現代的語言感到陌生,但如果能聽到用台語或國語說的溫柔導引,那種親切感和信任感一定會大大的提升。這本書或許會提供一些具體的引導方法,例如如何在臨終者耳邊輕聲唸誦佛號、如何透過觀想為他們注入正面的能量,或是如何幫助他們放下執念。我非常期待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一種能夠安撫人心、淨化心靈的方法,讓生命的告別,也能充滿溫暖與希望。
评分說實話,一開始看到這本書名,我有點被「送行者」這個詞嚇到,總覺得它帶著一種告別的沉重。但是「極樂世界光明導引」又讓我感受到一絲希望的光芒,好像它能帶領我們穿越黑暗,走向安詳。我一直覺得,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的階段,但我們對「死」的理解似乎總是有許多盲點和恐懼。這本書我猜測,應該會深入探討關於死亡的意義,以及在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附贈的國、台語導引CD,我認為這是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對於許多長輩來說,語言是很重要的情感連結,能夠用他們最熟悉的語言來接收這份「光明導引」,無疑能大大降低他們的焦慮感,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與被尊重。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實質的引導技巧,像是如何與臨終者溝通、如何安撫他們的情緒,甚至是如何在儀式上表達我們的祝福與思念。我期盼這本書能幫助我,在面對親人告別時,不再手足無措,而是能夠帶著愛與智慧,陪伴他們走完最後一段路,並為他們點亮通往極樂世界的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