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才能得到,如果总是难以割舍,你只会抓着忧愁越走越累…
聚散随缘,去除执着心,一切恩怨都将在随水的流逝中淡去。那些深刻的记忆也终会被时间的脚步踏平,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好了,未来的才是我们该企盼的…
缘聚缘散总无强求之理。世间人,分分合合地谁能预料?该走的还是会走,该留的还是会留。
一切随缘吧!
禅不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境界,也不是文人雅士间奥妙难懂的论述。
禅是俯拾皆是、信手捻来的生活片段,是简单易懂、直指人心的日常言语。
在脚步越走越快的忙碌生活里,汲汲营营,战战兢兢;不妨偶尔停下脚步,平心静气地来个深唿吸,也许你会发现:
你的唿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
让烦燥恼人的情绪清凉一下吧!这就是禅。
第一章 澄净心性:
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佛陀一生下来就指天指地说了这句话,揭示人自身之可贵,绝对不可替代。恆河有万沙,但每粒沙都宝贵。所以,人不应从外物取物,要从内心取心。
1.人应有自知之明
我们最想改变外物,却最难改变自己。然而,大部份人不知道想要改变外物,就必须先改变自己;而要改变自己,则必须先认清自己。
2.尊重自己的本性
知道尊重自己本性的人才不至于迷失了自己,也才能清晰地看清自己要走的路。然而,这世间有几人尊重了自己的本性呢?
3.持一颗平常心
平常人常有,而平常心却不常有。所以平凡人常有,不凡人却不常有。
4.任心清净
你且静看那莲花初绽,出于淤泥,却依旧心净气洁,不染尘丝。你心比莲心,自是莲心更比人心净。
5.心定则事定
无定力就无成功可言,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头脑清醒冷静,是一切胜利的先决条件。
6.从小事中磨练心性
那些小事就如一粒粒的沙子,在你的鞋子里让你感觉不舒服。那么,为了摆脱这些沙子,你会选择倒掉沙子还是踢掉鞋子?我们不能不穿鞋子,因为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所以,还是选择倒掉沙子吧。
7.从心开始
心是你选择一切的根。
第二章 参透苦乐:
在苦海中做一个快乐的人
佛陀说:「极乐世界」,这不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是真实的。人心欢乐时,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如何得欢乐心?那就要做欢乐人:无愧、无执、无怒。
1.快乐之道
观照己心,切莫苛求。若是总为外物的求之不得而苦恼,那你永远都不会心生快乐。
2.无苦何来乐
没有丑就无所谓美,没有苦就无所谓乐,细品世间滋味,苦过痛过之后才能得知,即使是平淡也有一丝甘甜可尝。
3.简单才能快乐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快乐的无知者无休止地粉饰自己,以求在他人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快乐的影子。只可惜他们把自己包装得太复杂了,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面目。所以,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
4.比较得来的苦恼
与他人比较,你会痛苦;与自己比较,才会得到快乐。你的目光需要追随的不是别人,而应该是你自己。
5.何不放下
放下才能得到,如果总是难以割舍,你只会抓着忧愁越走越累。
6.知足常乐
拥有花,就去嗅嗅花的芬芳,拥有草,就去欣赏草的青绿,怀有一颗知足心品尝已有果实和美味,才能获得真实的快乐。
7.与幽默结缘
一切世人皆可笑,一切世事皆可笑,心中常有笑意,则可美颜久驻。
第三章 堪破爱恨:
爱恨因缘而起
佛陀说:「色不异空。」指出空(虚无)与色(实有)相依存,当你感觉空虚时,你就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空虚。这是你最大的收获,你将根据你得到的空虚来获得等量甚至超量的快乐与幸福。
1.最伟大的母爱
没有母亲,便没有我们。没有母爱,我们便会是最孤独、寂寞的行者。
2.朋友之爱贵乎知己
缺乏真正的朋友,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知己,就等于在真正的朋友中间找不到另一个自己。
3.爱恨皆源于情
情没了,一切爱、恨、贪、嗔、痴就没有了,一切皆因心起,无心即无挂碍。
4.聚散随缘
缘聚缘散总无强求之理。世间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谁能预料?该走的还是会走,该留的还是会留。一切随缘吧!
5.不要错过了才知道后悔
有些事错过了可以重来,有些人错过了就永远不在。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后悔时去说:「对不起!」
6.平淡是真
无需羡慕别人爱的持久,如果你能安于平淡,在点滴中品尝生活的真味,你也可以爱得持久。
7.不要期待完美的爱情
寻找完美的爱情时,你会在无意间丢掉你本该得到的幸福。还是注意一下身边的平淡,抓住现在就能得到的幸福吧。
8.别让感情错位
错了的,永远对不了。不该拥有的,得到了也不会带给你快乐。
第四章 淡泊生死:
正确面对生死
佛陀说:「不应取法」,讲万法归宗,真正的法只有一个,就是永恆的、不生不灭的自在法。你与死亡同体。所有生命都应该感谢死亡,因为如果没有它的限制,我们就真的死亡了。畏死者求生,怕黑的人自身放射光芒。
1.生命无常
诸行无常,一切都不会久住。人、动物、花草、树木、山川、土地,都是不会常住的,会生便会灭
2.自杀是罪
不要提前结束你活着的责任和义务,生命不仅属于你一个人。
3.参透生死心自宽
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4.珍惜活着的时间
生命有限,时间无限,只要你懂得珍惜,时间将让你的生命延长。
5.生死皆是禅
这一生做到生时无怨,死时无悔,即谓不枉此生。
6.由死而悟
念死,是因为我们活着。与其在死前惦记未尽的一切,何不在生时做到让自己无憾。
7.停一停生命的脚步
一张一弛,方能感受生活的韵味。倘若生活只有劳碌奔波,也就没有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最近读完《何不放下,聚散随缘》,感觉就像是做了一次心灵SPA。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也没有什么激烈的戏剧冲突,但它就是能不动声色地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就像一部慢节奏的台湾文艺电影,台词不多,但每一个画面都充满深意。 我特别喜欢它对人生“无常”的描绘。书中有很多关于“错过”和“遗憾”的片段,但它并没有让你沉溺在悲伤里,而是引导你去理解,那些错过的,也许本身就不属于你,而那些遗憾,也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道风景。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关于旧物的故事,一件已经不再被使用的物品,却承载着一段美好的回忆。这种“放下”不是遗忘,而是以一种更释然的态度去怀抱过去。它让我想到我们台湾的很多老街,很多老房子,它们安静地存在着,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人事的聚散。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有温度,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但它给你的思考却是绵长而深刻的。你会觉得,好像很多一直困扰你的问题,突然有了新的视角,也好像可以更平静地面对生活的起伏。
评分《何不放下,聚散随缘》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感悟。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心灵成长类的书籍,上来就给你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而是更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它通过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和人物,一点一点地展现出“放下”与“随缘”的智慧。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执念”的探讨。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放不下心中的一些东西,比如对过去的留恋,对未来的焦虑,或者是对别人的期望。这本书就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展示了当一个人开始放下这些执念时,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中有一个关于失恋的女孩的故事,她一开始非常痛苦,但后来在朋友的陪伴下,她渐渐地走出来了,并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这种“走出来”的过程,写得非常真实,也非常治愈。它让我想到台湾社会中,大家常常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的那种坚韧和乐观。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会强行灌输什么,而是让你自己去品味,去领悟。读完之后,你会觉得,好像心中多了一片宁静的湖水,可以容纳更多的风景。
评分天啊,我最近真的挖到一本宝!《何不放下,聚散随缘》这本书,书名听起来就很有禅意,一开始我还以为是那种讲人生大道理的书,结果读完之后,嗯…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会让你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点头,甚至有时候还会忍不住笑出来,然后突然被戳中心窝子,眼眶湿湿的。 它不是那种直白的“鸡汤”,而是透过一些生活里的小故事、小场景,一点一点地渗透进来。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人物,很多时候就像是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朋友,他们会为了一点小事纠结半天,会因为一份感情患得患失,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顿悟。我印象最深的是里面有一个讲咖啡店老板的故事,他每天都为客人调配不同的咖啡,每一个客人都有一段故事,而他也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用一杯咖啡来回应。这让我想起我们台湾人,很多时候不就是这样吗?不爱说大道理,但会在细节里藏着一份体贴,一份懂得。这本书的语言也很舒服,没有那种装模作样的文绉绉,就是很自然的叙述,但就是能精准地抓住那种微妙的情绪。读着读着,你会觉得,好像在跟一个老朋友聊天,分享彼此的心事,然后一起看着窗外的云卷云舒,觉得好像一切都没那么严重了。
评分说真的,《何不放下,聚散随缘》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阅读清单里的一颗闪亮珍珠。它给我一种非常独特的感受,就像是在一个喧嚣的都市里,突然发现了一个宁静的小院子,里面种满了绿植,还有一个摇椅。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很特别,它不是那种线性发展的故事,更像是把生活中的一些片段,一些瞬间,打碎了再重组,然后用一种很温暖、很细腻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特别喜欢它描绘的那种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连接。不一定是大张旗鼓的爱恨情仇,更多的是那种擦肩而过的缘分,是短暂的交集,是彼此留下的淡淡痕迹。书中有一个关于旅人与茶馆老板的故事,老板泡了一杯茶,旅人喝了,然后离开,故事就结束了。但是,那杯茶,那段短暂的相遇,却在彼此的心里留下了不一样的东西。这种“放下”与“随缘”的感觉,真的贯彻得淋漓尽致。它不是让你消极,而是让你学会看淡,学会接纳。我常常觉得,我们台湾人,很多时候都在经历着类似的聚散,我们学着珍惜每一次的相遇,也学着不强求每一次的拥有。这本书的文字很有画面感,读着的时候,你会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也感受到那份豁然开朗。
评分我必须说,《何不放下,聚散随缘》这本书,真的有种神奇的魔力。它不像那些心灵鸡汤会直接告诉你“你应该这样做”,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场景和人物的互动,让你自己去体会。我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蛮期待里面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道理,毕竟书名这么霸气,但读着读着,我发现它更像是在描绘一幅画,一幅关于人生、关于情感、关于际遇的淡彩水墨画。 里面有几个小片段,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对老夫妻,他们已经结婚几十年了,生活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但他们之间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充满了默契和温暖,那种“细水长流”的感觉,真的写到了极致。还有一段是讲一个年轻人,因为事业上的挫折,觉得整个人生都灰暗了,但是他去了一趟山区,看到那里的淳朴生活,突然就觉得之前的烦恼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这让我想起我们台湾,虽然生活节奏快,但总有一些角落,能让人停下来,重新找回平静。这本书的文字很朴实,却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会强迫你接受什么,而是让你自己去思考,去感受。读完之后,你会觉得心里好像被洗涤了一下,好像可以更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