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寓言的智慧

佛经寓言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佛经
  • 寓言
  • 智慧
  • 故事
  • 禅宗
  • 人生哲理
  • 心灵成长
  • 佛教文化
  • 修身养性
  • 正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心灵点滴的佛教小故事

  无法辨识的宝斧,如同无法辨识菩提智慧,最平淡的日子里往往蕴藏最多道理,生活的智慧就在我们身边,细心观察把烦恼转为菩提,你将因周遭这平凡的事物而丰富。

  本书收录120则佛经寓言故事,分为四个篇章「智慧篇」、「慈悲篇」、「戒慎篇」、「精进篇」,使人们在不同的时空中能够获得不同的心灵体会。

  佛陀慈悲喜舍的智慧,短短数字,道尽生命悲欢,富含深邃哲理,长久以来主导着东方人的生命哲学。

  在纷乱的世纪里,佛经寓言刚好是提供此时期的一种醍醐灌顶,让人们从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学故事中,得到佛陀的智慧,这些精心挑选的佛经寓言篇章,经由深入浅出的文学写作,了解其中所说的道理。佛说:「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们得以从繁杂的人世中获得一种清凉菩提的体悟。

作者简介

王雅慧

  国中老师。沉浸在佛学领域上,已有数年的心得体会,并常借此与生活相结合,落实佛法生活化。着有《百喻经的寓言智慧》、《佛经寓言的智慧》等书。

《星辰的低语:宇宙图景下的古老哲思》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宗教经典或其寓言的解析,而是一场关于人类认知边界、宇宙图景演变,以及由此催生的跨文化哲学思辨的深度探险。我们试图剥离那些被标签化的教义外衣,直抵人类在面对浩瀚未知时所产生的根本性疑问: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将往何处去? 全书结构围绕三个核心部分展开,层层递进,引导读者从具象的物质世界,逐步深入到抽象的形而上学领域。 --- 第一部分:时空的几何与物质的幻象(约 400 字) 本部分侧重于科学认知与古代宇宙观的碰撞与融合。我们不再将宇宙视为一个静止或预设的剧场,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动态、充满不确定性的场域。 核心议题: 笛卡尔坐标系之外的“在”: 探讨牛顿力学体系如何构建了我们对日常现实的理解,并对比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式的“流动性”与巴门尼德式的“永恒不变性”的哲学张力。书中详细分析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对传统因果律的颠覆,例如,一个观察者如何从客体的记录者,转变为现实建构的一部分。 物质的非实体性: 引入现代物理学对基本粒子的描述,阐述在普朗克尺度下,“实体”的崩解。这并非是对任何特定宗教教义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探讨了物质构成这一客观事实如何挑战了人类数千年来对“实在”的朴素认知。我们审视了从古印度哲学中的“空性”概念(非虚无,而是无自性)在现代科学语境下产生的一种奇异的对应——即万物皆是能量的暂时聚集。 循环与线性: 对比东西方时间观的差异。西方文明倾向于线性的、具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历史观;而许多古代文明(如玛雅、印度教)则构建了宏大的、不断重复的宇宙周期模型。本节深入分析了这些模型如何反映了不同文明对熵增和宇宙命运的不同心理预期。 --- 第二部分:符号的拓扑学与意义的折叠(约 650 字) 第二部分将焦点从外部的自然世界转向内部的人类心智。我们探讨的是符号、叙事结构以及人类如何通过它们来驯服混乱,构建可理解的意义体系。 核心议题: 原型与叙事骨架: 借鉴荣格心理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思想,分析人类故事中最常见的“英雄之旅”、“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母题,如何跨越文化和时代保持惊人的一致性。重点剖析这些母题并非源自某一特定文本的传播,而是根植于人类共同的潜意识结构和生存困境。书中选取了大量非西方、非主流文化的民间传说、神话片段进行交叉比对,展示这些结构如何独立地在不同的人群中被“挖掘”出来。 语言的界限与内指性: 深入探讨语言在表达非语言经验时的局限性。如果“不可言说之物”确实存在,那么人类用于描述它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成了一个悖论。本部分分析了悖论(Paradox)作为一种认知工具的效用,它迫使心智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例如,通过对逻辑学中“说谎者悖论”的探讨,来反思任何声称拥有绝对真理的表达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知识的层级与隐喻的降维: 我们研究了古代智者如何使用隐喻(Metaphor)和象征(Symbol)来传达那些无法通过直接陈述来表达的复杂概念。这些隐喻并非故弄玄虚,而是一种“信息压缩”技术,它要求接收者必须先在自己的经验层面完成一次“解码”和“重构”,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这与现代科学中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抽象总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载体不同。我们分析了古代星象图、几何图形(如曼陀罗的构造)如何充当了这种多维信息的二维投影。 --- 第三部分:伦理的真空与自由的重量(约 450 字) 最后一部分将讨论,当科学不断揭示世界的机械性、哲学不断解构既有信念体系时,个体如何在“意义真空”中建立起道德罗盘。 核心议题: 目的论的消解与责任的凸显: 在一个被认为是随机事件主导的宇宙中,传统的“天命”或“神授”的伦理基础被削弱。本书探讨了从尼采的“上帝已死”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一思想脉络。关键在于,正是因为没有预设的外部目的,人类的每一个选择才获得了无限的重量和彻底的责任。 利他主义的生物学根源与文化构建: 审视现代进化论如何解释合作行为(例如亲缘选择、互惠利他),但同时也承认这些机制无法完全解释人类复杂的、非功利的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回到文化和社会契约的层面,探寻那些超越生物本能的、构建“共同善”的哲学努力。 静观的价值: 在一个被信息洪流和加速主义裹挟的时代,重新审视“静观”(Contemplation)的实践意义。这种静观并非沉溺于宗教冥想,而是指一种有意识地“暂停反应”的能力,以便观察自身思维模式的运作,从而在快速的外部刺激与内在的自由意志之间,开辟出一个审慎的间隙。这是一种对“心智主权”的捍卫。 总结: 《星辰的低语》是一部邀请读者进行跨学科漫游的文本。它不提供安宁的答案,而是致力于深化每一个问题的复杂性。我们试图揭示,无论人类文明在物质、精神层面探索了多久,那些最深刻的智慧,往往蕴藏在那些被传统分类体系所忽视的、充满张力的交叉点上。本书的价值在于引导读者,学会如何在没有既定剧本的宇宙中,有尊严且负责任地书写自己的篇章。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智慧篇
1摸象《涅槃经》
2水的智慧《法句譬喻经.华香品》
3宝斧《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4五百金的智慧《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5牛奶之喻《那先比丘经》
6愚人吃盐《大智度论》
7心盲的夫妻《出曜经》
8治根《出曜经》
9鸟食《出曜经》
10不知死活《出曜经》
11网鸟《众经撰杂譬喻》
12不知分寸的仆人《百喻经》
13新王《杂譬喻经》
14热马粪的智慧《杂譬喻经》
15卖奶人《杂譬喻经》
16小儿守火《长阿含经》
17水瓮《杂阿含经》
18共命鸟《杂宝藏经》
19 真正的意义《方便心论》
20蛤蟆捕虫《贤愚经》
21二鬼争宝《福盖正行所集经》
22挨打的光头《百喻经》
23夸父《百喻经》
24扬汤止沸《百喻经》
25长高的秘方《百喻经》
26胡麻子《百喻经》
27换鼻樑《百喻经》
28牧羊人娶妻《百喻经》
29取水的距离《百喻经》
30治秃头的方法《百喻经》
31分家的方法《百喻经》
32鬼屋《百喻经》
33买果《百喻经》
34瓮中的骆驼头《百喻经》
35猴子拾豆子《百喻经》
36群猴跳海《杂譬喻经》
37烈火斗干柴《大方等大集经》
38沉香木《百喻经》
39命令水流《百喻经》
40讯问偷牛者《百喻经》
41创造万物《大智度论》
42野干与树《百喻经》
43推车《百喻经》
44墨守成规《百喻经》
45替子报仇《百喻经》
46天狗蚀月《百喻经》
47贪吃的小孩《百喻经》

慈悲篇
1 鹦鹉救火《旧杂譬喻经》
2群兽过河《大智度论》
3狮子割肉《大智度论》
4看门的老父《杂宝藏经》
5母子马《贤愚经》
6孩子的母亲《贤愚经》
7剜肉补肉《百喻经》
8鸽子夫妻《百喻经》
9毘陀罗咒《百喻经》

戒慎篇
1驴入牛群《佛说群牛譬经》
2大鱼与小鱼《佛说大鱼事经》
3偷瓜贼《那先比丘经》
4星火燎原《那先比丘经》
5羹的味道《那先比丘经》
6猫儿问食《大庄严论经》
7衣服与食物《大智度论》
8马的对话《出曜经》
9宝瓶《众经撰杂譬喻》
10战马《众经撰杂譬喻》
11有天眼的法师《众经撰杂譬喻》
12抢当头的蛇尾《杂譬喻经》
13戴粪《长阿含经》
14业力《杂宝藏经》
15鹳雀衔草《杂宝藏经》
16守树待肉《说法经》
17井中狗《说法经》
18愚人宴客《百喻经》
19 葬子《百喻经》
20占卜《百喻经》
21爱发脾气的《百喻经》
22画水求钵《百喻经》
23求子《百喻经》
24奉承之道《百喻经》
25牧牛《百喻经》
26鸳鸯之盗《百喻经》
27治驼背的方法《百喻经》
28替国王奏乐《百喻经》
29行船之法《百喻经》
30夫妻争饼《百喻经》
31两个徒弟《百喻经》
32防眼痛的方法《百喻经》
33为子请医《佛说兴起行经.骨节烦疼因缘经》
34狐见狮子《三藏法师传》
35驴蒙狮皮《大集地藏十轮经》
36乳汁的颜色《元阳妙经》
37马驴之别《佛说生经》
38鱼目混珠《长者音悦经》
39命令水流《玉清经》
40富者为兄《百喻经》
41穷人烧衣《百喻经》
42偷金《百喻经》
43水底真金《百喻经》
44一妻一妾《百喻经》
45偷米的丈夫《百喻经》
46搬凳的臣子《百喻经》
47老妇抓熊《百喻经》

精进篇
1 鬼怕恶人《旧杂譬喻经》
2果子《大庄严论经》
3灯喻《大智度论》
4海鱼的勇气《出曜经》
5乐师《杂譬喻经》
6法螺《长阿含经》
7盖楼《百喻经》
8甘蔗的种法《百喻经》
9讨债《百喻经》
10天眼《百喻经》
11半饼解饥《百喻经》
12五主之婢《百喻经》
13治病的山鸡肉《百喻经》
14马尾的颜色《百喻经》
15播种的方法《百喻经》
16大雁与龟《法苑珠林》
17找水的呆子《百喻经》

图书序言

作者序
佛经寓言的智慧

  在现今文明高度发展的物质时代里,人们因生活中快速的步调而显得慌张不已,因奔驰于外在的追逐而更让心灵迷失了方向,因而我们逐渐困惑于外在炫丽的大千世界。

  浩瀚的佛教经义中,佛经中的寓言刚好是提供此时期一种的醍醐灌顶,让人们在纷乱的世纪里,从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学故事中,得到佛陀的智慧,这些精心挑选的佛经寓言篇章,不仅是宣说了佛陀教义,更借此深入浅出的文学写作,了解了佛陀所说的道理,书中共分了四个篇章「智慧篇」、「慈悲篇」、「戒慎篇」、「精进篇」使人们在不同的时空中能够获得不同的心灵体会,让人们播开人世的困扰,佛说:「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们得以从繁杂的人世中当中获得一种清凉菩提的体悟。

  学佛、学佛当然不只是学得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从心灵当中了然顿悟,使学佛真正能够突破一切生死罣碍,所以希望借由这本小小的着作,能够替人们种下菩提种子,使人们心灵萌芽,由知解而行解,由修行而得到佛陀的智慧,而让我们圆融智慧、圆融人生。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佛经寓言的智慧》这本书的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画面。在台湾,我们从小就接触到各种佛经故事,很多都是通过耳熟能详的传说,或者是一些寺庙里的壁画、雕塑来传递的。这些故事往往充满了奇幻色彩,但背后却藏着深刻的道理。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出现,感到非常亲切和期待。 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来呈现“佛经寓言”?是偏重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还是更注重背后哲理的阐释?我希望它能做到两者兼顾。毕竟,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是吸引读者走进智慧殿堂的第一步。如果能像讲故事一样,把那些深奥的教义,融入到生动的情节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领悟到其中的精髓,那就太成功了。 而且,我特别关注作者的解读角度。佛经寓言的解读,往往可以有很多层面,可以从因果、慈悲、智慧等等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新颖的视角,或者能够联系当下的社会现实,让那些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将书中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解决我们面临的困惑。 另外,我也会在意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如果能够有一些精美的插图,或者古色古香的书法字体,一定会大大增加阅读的乐趣。毕竟,好的阅读体验,不仅仅是文字本身,还包括视觉上的愉悦。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无疑会成为一本值得珍藏的书。 总而言之,《佛经寓言的智慧》这个名字,已经在我心中点燃了一团火。我期待它能成为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生,更好地生活。尤其是在这个充斥着各种信息和诱惑的时代,能够有一本引导我们回归内心,寻找真正智慧的书,是多么宝贵啊!

评分

《佛经寓言的智慧》这个名字,第一时间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智慧”的探求。台湾这边,佛教信仰相当普遍,很多传统故事和文化都深受其影响。我一直觉得,佛经里头蕴含着非常深邃的人生哲学,虽然我未必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对于那种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智慧,我总是充满敬意和好奇。 我尤其好奇的是,这本书会选取哪些具体的寓言故事?佛经的体系庞大,其中的寓言形式多样,有些是关于因果报应的,有些是关于修行历程的,还有些是关于洞悉世事本质的。我期待作者能够精心挑选那些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贴近现代人生活困境的寓言。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迷茫,正是因为缺乏一种超然的视角,一种看透表象的智慧。 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亲切而又富有感染力。很多时候,我们对佛经产生距离感,是因为语言的古奥和概念的抽象。如果作者能够用一种更贴近生活、更具象化的方式来解读这些寓言,就像在跟你娓娓道来一个精彩的故事,而不是在讲授一本枯燥的教科书,那将是非常棒的体验。我想,那样的话,智慧的光芒才能真正穿透纸张,照进我们的内心。 我还会关注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是分门别类地讲解不同主题的寓言,还是围绕某个核心理念展开?如果是后者,那可能会更有深度。另外,如果能在每个寓言的解读之后,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思考题,或者联系当下的社会现象,那就更能激发读者的主动思考,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我喜欢那种能够引发“哦,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时刻。 总的来说,《佛经寓言的智慧》这个书名,已经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期待的种子。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些故事,更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理解生命、理解人生的新大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一本能让我们慢下来,沉淀下来,去汲取古老智慧的书,实在是太难得了。

评分

哎呀,看到《佛经寓言的智慧》这个书名,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下我可以有个理由,好好找个咖啡馆,点一杯拿铁,然后舒舒服服地窝在角落里,慢慢品味了。我平时就喜欢这类带点哲学意味的书,特别是东方的那种,总觉得特别有韵味,不像西方的那么直接,而是那种含蓄的、一点一点渗进心里的感觉。 我对“佛经寓言”这部分尤其好奇。佛经里的故事,好多都挺有意思的,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地方有点玄乎,但细细琢磨一下,里面讲的道理,其实都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关于“因果”的说法,虽然我们不一定都深信不疑,但想想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好像真的都会产生一些后续的影响。这本书会不会把这些抽象的道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出来?我特别期待。 如果作者能用比较现代的语言来解读这些古老的寓言,那就更棒了。有时候读一些原文,感觉有点吃力,如果有个好的引路人,把那些深奥的道理,用我们能听懂的话讲明白,那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故事,能够让我们在故事中体会到智慧,而不是硬生生被灌输。 我还想知道,这本书的篇幅大概是怎样的?是那种小巧玲珑,适合随身携带,随时拿出来翻翻的?还是厚重一些,可以让我沉浸其中,花上一两天把它读完的?我个人比较喜欢后者,因为对于这类需要静心阅读的书,我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当然,如果能有精美的排版和插图,那就更完美了,这样在阅读的时候,也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总而言之,这本书听起来就有一种让人想要深入了解的魔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到底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又会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怎样的印记。希望它能像一杯陈年的普洱,越品越有味道,越喝越觉得舒心。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而且「佛经寓言」这四个字,总会让我联想到一些古老而深刻的故事,里头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作为一个常常在书店里寻觅能让人静心思考的书的读者,我一直对这类带有东方智慧的书籍情有独钟。台湾这块土地,本来就有很多受到佛教文化熏陶的善男信女,所以我想,一本以佛经寓言为主题的书,肯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我特别好奇的是,这本书会选择哪些寓言来讲述?佛经里的寓言故事,很多都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来阐述深奥的道理,比如因果轮回、慈悲喜舍、无常观等等。我希望作者能够挑选那些既经典又具有现代意义的故事,并且用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解读。毕竟,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佛经里的道理太高深,难以亲近,但如果能通过这些寓言,将这些智慧巧妙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那该是多么棒的一件事啊! 我也会关注作者的叙事风格。是那种娓娓道来的,还是比较有力量感的?是偏向学术性的研究,还是更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能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又陷入沉思的风格。如果能穿插一些作者个人的感悟或者观察,那就更好了。毕竟,阅读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我还在想,这本书的编排方式是怎样的?是按照某个主题来分类,还是按时间顺序?或者是以某个特定的佛经经典为主线?我希望它能有一定的逻辑性,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去理解。而且,如果能有一些精美的插图,那这本书的整体质感一定会提升不少。毕竟,好的封面和内页设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用心程度。 总的来说,这本《佛经寓言的智慧》在我看来,不只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古老的东方智慧,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尤其是在这个节奏快、压力大的时代,我们都需要一些能够让我们慢下来,好好思考人生的东西。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份宁静,一份启迪,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佛经的温润和力量。

评分

《佛经寓言的智慧》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气息。在台湾,我们从小耳濡目染,对于佛经和其中蕴含的智慧,总是带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类书籍,总能在喧嚣的生活中,为我们开辟出一片宁静的角落,让我们得以沉淀心灵。 我最想了解的是,这本书具体会涵盖哪些寓言?佛经里的寓言故事,往往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经文之中,每一个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我期待作者能够精心挑选那些经典且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并且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当然,如果能附带一些故事的背景介绍,或者在解读时,能融入一些作者个人的感悟,那就更显其价值了。 我特别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温润而有力量的。不是那种艰涩难懂的学术论述,也不是那种过于浅白而失却深度的普及读物。我想要的是一种能够触及灵魂的文字,能够引导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甚至是在读完之后,能在某个瞬间,突然“开悟”。这种“顿悟”的感觉,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更有力量。 我也会关注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是按照特定的佛经宗派来划分,还是以某种人生主题来组织?我倾向于后者,因为那样更容易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联系起来。如果能有一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让读者能够从浅入深地去理解,那就更好了。 总的来说,《佛经寓言的智慧》这个书名,已经在我心中描绘出了一幅智慧之旅的蓝图。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心灵的导师,在人生的道路上,为我指点迷津,带来更多的平静与力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这样一本能够滋养心灵的书,实属不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