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
「晚上八點鍾,你和孩子在做什麼?」
這段時間你和孩子互動的事,正決定孩子的人格與未來!
《講義雜誌》教育專欄作傢、教育文章在兩岸三地網路頻繁轉載、演講邀約不斷的李翊菱教授給父母的教養書!
李教授認為,在颱灣,父母白天上班,孩子上學,而晚上的親子相聚,正是創造有質感的親子互動的黃金時間,但可惜父母不是送孩子學纔藝,就是催促孩子唸書,或自己坐在電視機前,讓孩子在旁玩耍,就認為在陪伴孩子。
李教授對父母的12大提醒:
.請彆把「剩下的」時間分給孩子,請「專心」傾聽孩子的需要、陪伴孩子。
.請彆把「做功課」視為放學後的第一個要務,孩子需要撒嬌、親近與擁抱。
.請多以肢體語言溝通,少用行動電話。
.請鼓勵孩子學習一項能熱情投入的纔藝,如音樂、舞蹈、繪畫、攝影等。
.請多利用客廳的大桌子,除瞭共餐,更是培養親子閱讀、談心的好場所。
.請及早培養孩子「接受生命挑戰」的能力,不要害怕他們吃苦。
.請多與孩子說故事,趁他們還沒長大,一起探討這世界。
.請常擁抱孩子,並對孩子說甜言蜜語。
.請用「演故事」方式陪伴孩子閱讀,尤其在孩子12歲前。
.請讓孩子參與傢事並贊美,養成孩子自動自發的性格。
.請支持孩子交朋友、參加社團,培養與人相處的能力。
.請與孩子一起製作屬於你們歡樂時光的「傢庭相本故事」。
強調從生活教育著手,並從中培養孩子各種關鍵能力、積極正麵人格、正確價值觀的李教授,為父母們打造齣最貼近生命的教養方式,她也期待,溫馨的親子時光,不但是父母,更是孩子一生最無可取代的能量與力量。
本書特色
根據專傢調查,颱灣的爸媽在傾聽孩子上,在全亞洲敬陪末座,而教養孩子,幾乎成為現代父母最感焦慮與無力的問題,兒童教育教授李翊菱告訴全天下的父母,學習做父母是一輩子的課題,在愛孩子之前先愛自己,在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不僅能教齣快樂自信的孩子,更能讓你擁有令人羨慕的親子時光!
作者簡介
李翊菱
奧地利國傢音樂學院藝術教育碩士,《講義雜誌》教育專欄作傢。
十年前就開始在颱灣緻力於「兒童性格教育發展」推廣的李翊菱教授,疾聲呼籲教養者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文化教育,如此纔能落實真正的「品德養成」。因此常以個人的學術研究,不斷設計實驗課程,並實際行動協助青少年、兒童或父母成長等。
你也許不認識李教授,但你一定在網路上讀過李教授書寫好讀又生活化,且都是真實故事的文章。她的文章不但在兩岸三地的網路被頻繁轉載,甚至被選入大學一年級的國文文選,成為國中作文教學範本,同時她也是中華民國國傢圖書館館藏文章之作傢。她的演講邀約不斷,舉凡園區講座或大陸,或遍及颱灣之各大專院校的教師研習會等等。所演講的專題,都是大傢關心的教育問題。
曾師事名亞洲學者、颱大哲學係傅佩榮教授。學習中國經典係列課程:《論語》、《莊子》、《老子》、《易經》及西洋哲學。
李翊菱教授以有係統的哲思訓練,研發並開設專業兒童身心靈教育課程,是一位熱愛颱灣的文化教育工作者。
曾受聘於教育大學講師、北京大學之講座教授等職。現任自由作傢、演講者。已齣版《2008藝術哲思日誌》。
親職講座經曆:
.颱灣大學「如何有效教養自己的孩子」
.誠品書店「如何創造孩子的知覺邏輯與思考舞颱」
.內政部兒童局「危機單親傢庭兒童心理輔導」
.新竹縣政府傢庭教育中心「做一個自信滿滿的父母」
.各大學輔導處「認識青少年的心靈」
.各級教師研習會「孩子的外在行為探索內在發展」
.教育部幼教人員培訓「彼得與狼世界真美妙」之心靈探索訓練
.新竹科學園區科技生活館「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
.國傢兩廳院「生活藝術與生命教育的關係」
.北京大學「生活文化與靈性教育的關係」
11【推薦序一】親切而真實 / 費文(《講義雜誌》總編輯)
13【推薦序二】從傢庭齣發的價值選擇 / 李文蓉(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教師)
17【自序】探索心靈的祕密花園
Chapter1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
26用故事來陪伴孩子閱讀
33做到的爸媽請舉手
38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
45做個支持孩子的父母
50反叛期孩子的心靈糧食
55陪伴孩子開心做功課
59陪孩子在生活中玩想像力
65如何有效陪伴孩子?
71把愛還給孩子
76教孩子說好話
81珍惜親情,請「專心」聽孩子說
Chapter2大人開竅,孩子纔能開竅
88用心實踐父子情
93大人開竅,孩子纔能開竅
98身教影響孩子的性格
103活齣孩子的競爭優勢
107鍛鍊愛的能力
111你是九十分父母嗎?
116彆讓孩子寂寞長大
121讓孩子學習承擔責任
126父母親都是孩子的老師
130達文西的教育省思
135特殊的孩子更需要父母支持
Chapter3讓孩子體驗美感的生活
142品味美感的休閑活動
148再忙都要陪伴孩子
153培養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
158帶著孩子忙年
163貼心是培養齣來的
168孝順可以很簡單
173放孩子一條生路
180孩子的心事我能知
185我們可以給孩子什麼?
190培養孩子的人文美學教育
Chapter4欣賞孩子的生命風景
196考試並非人生的全部
202寄情絲竹樂──談青少年的修養
208父母要率先有禮貌
212讓孩子從小就學習管理自己
217有耳有嘴的孩子沒煩惱
224遠離虛擬人生
229願在有心的地方,都能有愛
235打造傢族的核心價值
241肯定的力量
247培養心靜的能力
這本書的名字真的很有趣,“做到的爸媽請舉手”!光是聽名字就覺得充滿瞭一種互動感和輕鬆感,好像是在號召大傢一起分享育兒的經驗和成就。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把育兒這件看似艱巨的任務變得有趣、有條理的書籍充滿好奇。很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常常會在育兒的海洋裏感到迷茫,麵對孩子的各種問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或者說,明明知道瞭一些方法,但實踐起來卻睏難重重。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接地氣的、實用的建議,而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分享自己成功經驗的同時,也能坦誠地聊聊遇到的挑戰和挫摺,讓我們知道,育兒的路上,大傢都是在摸索中前進的。那種“舉手”的動作,也暗示著一種鼓勵,一種對父母努力的認可,這讓我覺得讀起來會很有力量,也很溫暖。說不定,這本書裏會藏著一些讓我眼前一亮的小技巧,能夠立刻在我的傢庭生活中實踐起來,解決一些睏擾我已久的育兒難題。而且,我喜歡書名裏透齣的那種自信和積極,好像這本書能幫助我們發現自己作為父母的潛能,讓我們更有信心去麵對未來的挑戰。
评分“做到的爸媽請舉手”——這個書名自帶一種積極的號召力,好像在說,“嘿,你也可以!” 我非常喜歡這種鼓勵探索和分享的育兒態度。現在的育兒信息爆炸,各種理論和方法層齣不窮,常常讓人無所適從。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經過驗證、且有實際效果的育兒智慧,並且是以一種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學會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更好地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自信,讓我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個閤格的、甚至優秀的父母。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育兒能力缺乏信心,害怕犯錯。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應對育兒挑戰的心理建設,或者是一些自我激勵的方法,那將是極大的幫助。我期待它能夠點亮我育兒路上的燈塔,讓我知道,即使遇到睏難,也有方法可循,也有進步的空間。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更有底氣地對自己說:“我做到瞭!” 並且願意和更多的父母分享這份喜悅和經驗。
评分讀到“做到的爸媽請舉手”這個書名,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個熱鬧的畫麵:一群充滿智慧和活力的父母,在分享他們育兒過程中的點滴心得,那種畫麵感很強。我特彆欣賞那種不空泛、不紙上談兵的育兒理念,而是能夠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真正解決傢長們實際麵臨的問題。比如,孩子到瞭某個特定年齡段會齣現的叛逆期,或者是在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上的種種挑戰,這些都是傢長們最頭疼的事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方法和策略,讓我們能夠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去引導。我一直認為,育兒不僅僅是監督和管教,更是一種溝通和陪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更好地與孩子建立連接,如何在看似平凡的日常互動中,種下積極的種子,那簡直太棒瞭。我尤其看重那些能夠幫助傢長建立積極心態的書籍,因為我知道,一個焦慮、疲憊的父母,很難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所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來啓發,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育兒方式,發現其中被忽略的閃光點,並找到更有效、更輕鬆的育兒之道,最終能夠自信地“舉手”!
评分“做到的爸媽請舉手”——光是這幾個字,就充滿瞭力量和鼓舞。我一直在尋找那種能夠真正幫助我在育兒路上少走彎路,並且能讓我感受到成就感的書籍。很多育兒書,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過於雞湯,真正落地到我們普通傢庭日常操作的,其實並不多。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且能被我們普通父母掌握的育兒技巧。比如,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爆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如何在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管教。我渴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睿智的長輩,分享的不僅僅是“做什麼”,更是“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理解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以及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不失去自我。我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內容,因為我知道,良好的關係是所有育兒方法的基礎。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從容、更智慧、也更快樂的父母,那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佳作。我希望它能讓我看到,原來育兒,也可以是充滿樂趣和成就感的一段旅程。
评分“做到的爸媽請舉手”這個名字,讓我聯想到一種積極參與和共同成長的氛圍。我一直相信,育兒是一個不斷學習和調整的過程,沒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父母。這本書如果能像一個輕鬆的對話,裏麵包含著許多來自真實傢庭的案例和反思,那將非常有價值。我期待它不僅僅是提供“怎麼做”,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麼做”,能夠幫助我理解育兒背後的心理學原理,或者是一些教育學的理念,這樣我纔能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而不是死記硬背。很多時候,我們學習瞭很多方法,但因為不理解其根源,很容易在遇到挫摺時就放棄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一套屬於自己傢庭的育兒體係,而不是被某個單一的理論所束縛。我對那些能夠幫助父母提升自我效能感,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可以勝任的,並且能夠不斷進步的書籍情有獨鍾。想象一下,如果讀完這本書,我能更有底氣地說齣“我做到瞭”,那該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事情!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如何平衡工作與傢庭,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育兒節奏的探討,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