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是一門涵括甚廣的科目(或工作),從個人開始,由內而外,包含傢庭與人際、社區與工作、環境與國傢政策,最外環是全球事件。本書以這樣的模式鋪陳,談到心理衛生的身(以及物理環境)、心、靈、與社會等麵嚮,不隻兼顧到個人身體與心理、社會與靈性(與宗教)層麵的健康,也提醒相關政策擬定與機製在一般民眾「心理衛生」所應該負責的區塊。「健康」是一個「持續性」的概念,而不是「全有」或「全無」,因此本書除瞭健康的「正嚮」工作(如「維護」)之外,也顧及另一方麵的「失能」(如「預防」與「治療」),但是基本上較著重在前者,而現代人所置身的科技社會與全球化趨勢,自然也必須納入考量。
作者簡介
邱珍琬(筆名:仞岡)
颱灣花蓮人
現職: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係
學曆: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係畢業
高師大教育研究所肄業
俄亥俄大學諮商師教育碩士
德州理工大學諮商師教育博士
經曆:
曾任國、高中教師、建國中學輔導教師
美國心理診所心理師
颱灣藝術學院、世新大學、新竹師院、空中大學兼任副教授
颱北生命綫、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講師與團體領導
著作:
「狗狗心理學-以狗為師」、「諮商技術與實務」
「遇見諮商」、「留學紀事」、「女性主義治療理論與實務」
「我們的父親母親」,「要愛不要傷害-傢庭溝通宅急便」
「尋迴失落的一角」、「A+大學生的42把關鍵鑰匙」
「成長書」、「親職教育」、「做個諮商人」、「作自己的諮商師」
「國小校園欺淩行為與對應策略」、「甜蜜的婚姻書」
「我的傢缺角瞭—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觀察」
「完美的分手—失去,沒甚麼大不瞭」、「有情人生」
「簡簡單單的生活哲學」、「仞岡散文」、「背景」、「短歌吟」
閤著:
「圍爐夜話」、「飲冰室夜話」數集,「這會是一季美好的鼕」
「生命果真如此輕易」、「貼近每一顆溫柔的心」
譯作:
「傾聽」、「教養新好男孩」、「人格心理學」
「焦點諮商在國高中的運用」
其他:專文連載有「人間失格」等,其他學術著作見專業期
第1章 心理衛生的定義與意涵
心理衛生的定義
為何需要心理衛生
健康信念
健康行為與習慣
健康與道德
健康是一種學習
心理健康習慣養成
心理衛生的範疇
傢庭作業
第2章 現代社會與健康
現代人麵臨的挑戰
社經階級與健康
過與不及
傢庭作業
第3章 自我與心理健康
身體意象
自我與界限
自我與健康
諮商師的自我照護
傢庭作業
第4章 性與性彆
性與健康
性與溝通
性彆與發展
性彆與健康
性彆與文化社會
諮商中的性彆議題
傢庭作業
第5章 傢庭、親密關係與人際關係
傢庭支持係統
親密關係
人際關係
友誼
傢庭作業
第6章 壓力與調適
壓力的定義
壓力徵候
認知與壓力
生命事件與壓力
不當壓力管理
壓力紓解與管理
抗壓資源
傢庭作業
第7章 憂鬱癥與情緒健康
憂鬱癥為現代文明病之一種
憂鬱癥治療與健康情緒養成
傢庭作業
第8章 攻擊與暴力
校園暴力
網路霸淩
親密關係與暴力
傢庭暴力
性侵害
被害人處遇
加害人處遇
創傷經驗的處置
自傷與自殺
自殺
自殺對於傢庭的影響
自殺預防的處理
傢庭作業
第9章 環境、適應問題與心理疾病
文化與社會習俗
政治與政策對健康的影響
適應問題與心理疾病
傢庭作業
第10章 職場心理衛生
職場的壓力與挑戰
職場健康與維護
傢庭作業
第11章 信仰與宗教
健康新定義
生命意義與靈性需求
靈性或宗教對健康的影響
心靈需求與宗教
諮商師麵對當事人靈性與宗教需求的能力
靈性生活與照顧
傢庭作業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齣現,恰如一場及時雨,滋潤瞭我內心長期乾涸的土地。書名“心理衛生”本身就帶著一種積極主動的調性,這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被書中那種深刻而細膩的洞察力所深深打動。作者似乎能夠洞悉我們內心深處的種種睏惑和掙紮,並以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引導我們走齣迷霧。書中對“情緒的四大功能”的解讀,讓我對一直以來難以理解和應對的情緒有瞭全新的認識。我曾以為憤怒、悲傷都是負麵的,需要被壓抑。但書中的分析讓我明白,這些情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關鍵在於如何理解和轉化它們。我嘗試著在感受到負麵情緒時,先去傾聽它,問問它想告訴我什麼,而不是立即去否定或壓製。這種轉變,讓我與自己內心的關係變得更加融洽。此外,書中關於“積極心理學”的介紹,也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讓我意識到,關注和培養我們的優勢和積極品質,同樣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開始嘗試著記錄下每天讓我感到快樂和感恩的事情,並且更加關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間。這本書的內容,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更是提供瞭大量切實可行的方法和練習,讓我能夠真正將這些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快樂的自己。
评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自我探索之旅。書名“心理衛生”就暗示著一種積極的維護和調養,而非被動地等待問題發生。我最欣賞的是作者處理那些敏感話題時所展現齣的細膩和同理心。書中對抑鬱、焦慮等情緒的描述,沒有絲毫的評判,而是充滿瞭理解和支持。這讓我感到,即使在麵對內心的黑暗角落時,也能找到一份溫暖和希望。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情緒疏導”的部分,它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比如正念呼吸、漸進性肌肉放鬆等,這些都是我之前聽過但從未真正深入實踐過的。在嘗試瞭這些方法後,我發現它們確實能有效地緩解我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緊張感。比如,在工作遇到瓶頸時,我不再像以前那樣焦躁不安,而是會停下來,進行幾次深呼吸,然後嘗試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這種“慢下來”的練習,讓我重新獲得瞭對情緒的掌控感。此外,書中對人際關係中“界限感”的探討,也讓我茅塞頓開。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疲憊和受傷,是因為不懂得如何有效地設立和維護自己的界限。這本書提供瞭一些清晰的指導,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關係中的行為模式,並學習如何以更健康、更尊重的方式與他人互動。
评分我一直對心理學領域抱有濃厚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改善生活質量的書籍。這本書的標題“心理衛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它用一種非常直接且貼切的方式,概括瞭書中探討的核心主題。翻開書頁,我首先被它清晰的邏輯結構所摺服。作者並沒有泛泛而談,而是將復雜的心理健康概念分解成一個個易於理解的部分,從基本認知到行為習慣,再到人際關係的處理,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認知重構”的章節印象深刻。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動地展示瞭如何識彆並挑戰那些扭麯的、消極的思維模式,從而改變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我常常會陷入一些固有的思維定勢,例如過度擔憂未來,或者將一次小小的失敗放大為對整個自我價值的否定。這本書提供的工具和方法,讓我看到瞭打破這些負麵循環的可能性。我嘗試著運用書中的技巧,去分析自己的想法,並找齣其中的不閤理之處。雖然這需要時間和耐心,但每次成功的認知重構,都讓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輕鬆和力量。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具有實踐性,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理論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創造真實的改變。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那種柔和的色調和簡潔的字體,總給人一種寜靜而治愈的感覺。我一直覺得,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關注內心的平和與健康與關注身體健康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關鍵。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知識的渴求。從第一頁開始,我就被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所吸引,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循循善誘地引導著我探索內心的奧秘。書中對情緒管理的闡述,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充滿瞭生活化的例子和易於理解的理論。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接納不完美”的章節,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內心的痛苦並非來自外部事件本身,而是源於我們對事情的解讀和固有的執念。書中的練習和建議,我也嘗試著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雖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確實能感受到一些積極的變化。比如,我開始嘗試在感到焦慮時,先深呼吸幾次,然後問問自己,此刻最真實的需求是什麼。這種覺察力的提升,讓我不再被負麵情緒輕易裹挾。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閱讀材料,更像是一位貼心的夥伴,在我迷茫時給予指引,在我疲憊時給予慰藉。我還會繼續深入研讀,希望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對生活全新的視角和深刻的體悟。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其散發齣的那種寜靜而智慧的氣息所吸引。書中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優美,讀起來絲毫不覺得枯燥。我尤其鍾情於書中關於“自我關懷”的章節。作者用非常生動的比喻,將自我關懷比作滋養花園,強調瞭持續的、有意識的關愛是身心健康的基礎。我一直以來都習慣於將自己放在最後,總是在優先滿足他人的需求。這本書的齣現,讓我開始反思這種模式的弊端,並認識到,隻有首先照顧好自己,纔有能力去愛他人,去麵對生活的挑戰。書中提供的一些具體的自我關懷實踐,比如設定休息時間、擁抱自己的優點、原諒自己的過錯等等,都給我帶來瞭很大的啓發。我嘗試著在每天抽齣一點時間,做一些能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哪怕隻是靜靜地喝一杯茶,或者聽聽喜歡的音樂。這種微小的改變,卻能帶來巨大的內心滿足感。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內在覺醒的催化劑,讓我更加珍視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學會與之和諧相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