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 乔继堂
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华盛顿自然少不了有关美国总统的纪念性建筑,诸如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等,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
华盛顿广场高耸入云的尖顶华盛顿纪念碑,似乎象征着一个年轻共和国的独立与成长,以及共和国宪政原则的严正与凛然。
林肯纪念堂庄重的林肯塑像,又似乎象征了天赋自由的尊严,以及合众国「合众为一」的精神指归。
这样的纪念性建筑,把美国人民对领袖的缅怀与景仰展现无遗,也把美利坚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与华盛顿纪念碑的高耸、林肯塑像的庄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斯福纪念公园的一尊塑像-一位衣着俭朴的平民,坐在房间的一角,全神贯注,正在倾听着什么。无需多想,人们马上就会说出:他是在聆听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
??任何纪念历史人物的建筑,本质上都是对于一些思想和精神的肯定与坚守。罗斯福广场的这尊平民塑像,虽然没有刻意强调总统身分,却生动形象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领袖的非凡故事,一段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一些至今闪亮的理念与精神。?
一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一八八二年一月三十日出生于纽约的海德公园(Hyde Park)──罗斯福家面积达数百亩的庄园。
他是荷兰人的后裔,祖辈在十七世纪四○年代移民到新阿姆斯特丹(纽约的旧称)。
罗斯福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铁路官员,母亲也出自一个富足的美国家庭。父母对罗斯福从不溺爱,父亲教给他责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母亲的严厉则有助于他勤奋、坚韧种种品格的形成。
少年的罗斯福在公立学校读书,但更主要的是接受家庭教育。一位法国女教师给了他严格的语文和历史素养的培育,对他价值观的养成也作用甚大。
十四岁时,罗斯福进入私立寄宿学校格罗顿(Groton)学习,在这所以严格着称的学校?,他经受了锻炼,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九○○年,罗斯福进入哈佛大学。大学期间,罗斯福通过体育运动和课余活动,尤其是参与办校报的活动,从一个腼腆的「局外人」,成长为一名社交活跃分子。在校三年拿到学位后,他又留在学校当了一年校报主编。
一九○四年,罗斯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获得学位后轻松通过律师考试,进入了纽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在此期间,他与远房堂妹埃利诺.罗斯福(希欧多尔.罗斯福的侄女)结为夫妻。?
罗斯福很快便发现,自己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一名律师。一九一○年,他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最终获得了这个已经被共和党垄断三十二年的席位。
在担任州参议员期间,罗斯福显得老练而独立,对政治生活十分适应。在一九一二年的总统大选中,罗斯福支持伍德罗.威尔逊,后来他被任命为海军部助理部长作为回报。罗斯福对这一工作非常热爱,因为他从小就酷爱船与大海,而且笃信马汉的海权论。
这份工作对罗斯福影响甚巨。他主要分管海军的商务,因而必须面对企业和工会,这使他学会了与他们相处,也认识到商人唯利是图的一面。其间,他多次请求赴前线作战,以便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增添绚烂的一笔,却未能如愿;但幸运的是获得了一次赴欧洲视察海军基地的机会,他由此会晤了同行,目睹了真正的战争。
一九二○年大选中,罗斯福被民主党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虽然他最终和竞选伙伴詹姆斯.卡克斯败给了哈定和柯立芝,但这次竞选还是让罗斯福获益匪浅。
一九二一年八月,罗斯福在纽约长岛海滨度假时,由于火灾和冰冷刺骨的海水而患上了嵴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这无异于灭顶之灾,因为这意味他从此要与轮椅和拐杖为伴,甚至是彻底退出公众生活。然而,罗斯福依旧十分乐观,他透过游泳和健身来增强自己的体质;他也没有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人们总是能看到他参与政治活动的身影。而且在康复治疗中,罗斯福把对他身体颇多助益的乔治亚的一处温泉改建成一座非营利性的小儿麻痹症水疗中心,并创办基金会,给患者提供收费低廉的治疗。
一九二四年,罗斯福开始回归政坛,在民主党的大会上,他提名信仰天主教的纽约州州长阿尔佛雷德.史密斯为总统候选人。虽然史密斯最后未能获得提名,但罗斯福举着双拐登台演说的豪迈气概深入人心;提名非基督教徒的举措,也为他赢得了变革的名声。四年之后,史密斯在罗斯福的支持下获得提名,而史密斯则劝说罗斯福竞选纽约州州长。结果,史密斯败给了胡佛,罗斯福却赢得了选举。
纽约州州长是对罗斯福影响深远的从政经历。他的州长任期,几乎是与经济危机同时开始的,而他在州长任上,也把纽约州当作了体制变革和政治理想的试验基地,并赢得了广泛声誉。从此,罗斯福开始青云直上,再度担任纽约州州长后,在一九三二年的大选中,罗斯福这颗「民主党的希望」之星击败胡佛,成为白宫的新主人。
空前绝后的是,罗斯福在白宫一待就是十二年!自从有「国父」之称的华盛顿坚持两任之后不再连任,再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的任期超过两届。一九四○年,罗斯福本该离开白宫,但美国还没有完全走出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又已经弥漫欧亚。美国人似乎认为只有罗斯福才能让美国渡过难关、走向复兴,所以又把他留在了白宫。四年后的一九四四年,美国已经卷入战争,而战时更换总统显然是不明智的,因而罗斯福又开始了他的第四届任期。
如今回顾历史,可以说美国人民的选择是明智的,对领导美国走出两次危机来说,罗斯福堪称不二之选。
遗憾的是,罗斯福没有在他的第四任期待四年。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二日,身心疲惫的罗斯福,在乔治亚温泉休养时溘然长逝。幸运的是,此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而且罗斯福临终前便已断定战事即将结束,并对战后的世界局势和美国的利益作出了精心的谋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