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心:提升精神智商的108种妙喻

转转心:提升精神智商的108种妙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rnie Kozak
图书标签:
  • 精神成长
  • 心灵智慧
  • 比喻
  • 隐喻
  • 自我提升
  • 情绪管理
  • 认知提升
  • 人生哲理
  • 心理学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好评如潮的禅修指导书,用充满现代感的语言诠释传统禅修法门
☆杨增善法师、拉□堙P罗森伯格等禅修大师联名推荐

  用正念引导生活,与万物和谐相处

  有意识地觉察,不执着,不评论,让心安住在无限宽广的境界

  修习正念冥想,即是在当下对身心内在加以自省的过程,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我与外在世界,从而让内心变得安宁,视野更加宽广。本书所分享的108种正念思维,能帮助你在生活中开辟出一块静坐禅修的平静空间,把自己从焦虑和执着中释放出来,在轻安自在的氛围中体悟智性之美。

  作者阿尼‧科扎克从事心理治疗师工作已有25年,他结合丰富的正念禅修与瑜珈修习经验编写本书,通过简单寻常的故事或案例来阐释禅修与心灵、生活的关系,解读冥想修行的各种方法,明白易懂,寓意深刻;其中形象的比喻和新颖的情节,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充满思辨性的观点,有助于破除迷思,引导人们将正确的正念冥想带入日常生活中,使得心灵更加开放、自由、宁静,由此实现命运的正向转变。

作者简介

阿尼‧科扎克(Arnie Kozak)

  心理治疗师,现居美国佛蒙特州,任教于佛蒙特州大学心理系。他拥有25年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并曾从师于葛印卡、契维拉沙‧南达和拉□□罗森伯格等瑜伽大师和内观禅师。2001年,科扎克博士成立了“精美的心”(Exquisite Mind)机构,为个人和团体提供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服务,亦致力于开展医疗领域的教育研讨。如需进一步了解科扎克博士的详细情况,请登录网站www.exquisitemind.com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探索内心世界、提升个人洞察力与智慧的全新图书的详细简介。 --- 书名:《内在的罗盘:寻觅自我与构建丰盛人生的路径图》 引言:迷失在信息洪流中的你,是否渴望一座属于自己的灯塔?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连接”,却也常常感到前所未有的“疏离”——与自己内心的真实渴望疏离,与当下环境的深刻连接疏离。我们追逐外部的成功指标,却忽略了内心深处那座永不干涸的资源宝库。我们或许拥有了物质的丰盛,却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被无名的焦虑和迷茫攫住。 《内在的罗盘:寻觅自我与构建丰盛人生的路径图》正是一本旨在引导读者重新校准人生方向的深度指南。它并非一套僵硬的规则手册,而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踏上一场意义非凡的自我发现之旅。这本书的核心不在于教你如何“管理”生活,而在于如何“感知”生活、如何“成为”那个更清晰、更有力量的自己。 第一部分:觉察的黎明——看见未知的自我边界 本书的开篇,专注于提升我们对自身内在运作机制的洞察力。我们常常认为自己了解自己,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是被无意识的思维模式和过去的经验所驱使的。 第一章:思维的惯性回路:识别潜意识的脚本。 探讨人类大脑如何形成固定的思维路径,以及这些路径如何无形中限制了我们的选择和可能性。书中将介绍一套简易的“思维地图绘制法”,帮助读者清晰地勾勒出自己最常启动的反应模式——无论是面对冲突、压力还是机遇时。这不是批判,而是细致的观察,如同天文学家观察星体运行的轨迹一般精准。 第二章:情绪的语言学:解码身体发出的信号。 情绪并非是需要被压抑或过度放大的噪音,它们是内在世界的高精度传感器。本章深入剖析了不同情绪的生理基础和深层心理需求。我们将学习如何“翻译”愤怒背后的需求、恐惧背后的保护机制,以及悲伤背后的释放过程。通过练习,读者可以从“被情绪淹没”的状态,转变为“与情绪共舞”的主人。 第三章:价值的重塑:锚定你人生的“北极星”。 许多人感到生活缺乏方向感,是因为他们的行动与核心价值产生了偏差。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帮助读者穿透社会期望和他人评价的迷雾,挖掘出真正驱动自己热情的、不可妥协的内在准则。这些准则将成为未来所有重大决策的稳定锚点。 第二部分:构建内在的韧性——驾驭生活的风暴 生活充满变数,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避免风暴,而是来自能够稳定航行的能力。《内在的罗盘》的第二部分,着重于培养超越困境的内在弹性与适应力。 第四章:接纳的艺术:与不完美和平共处。 完美主义往往是拖延和自我苛责的温床。本章倡导一种更温和、更具建设性的自我对话方式。我们将探索“有意识的不完整感”的力量,即认识到缺陷是成长的必要土壤。书中提供了“反向重构失败”的练习,教会读者如何从看似的挫折中提取最宝贵的经验养分。 第五章:时间感知的调频:从“匆忙”到“充裕”。 现代人普遍存在“时间贫困感”。本书挑战了线性的时间观,介绍了如何通过改变对“当下”的感知质量,来延长主观体验到的时间长度。我们将学习“深度聚焦”的技术,让每一分钟的投入都能产生数倍的价值回报,从而从时间的奴隶变为时间的主人。 第六章:边界的雕塑:保护你的能量场域。 缺乏明确的个人边界是现代人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章详细指导读者如何在人际关系、工作请求和个人空间之间,设立清晰、坚定而又不失同理心的界限。重点在于理解“说不”并非拒绝他人,而是对自身能量的负责任的保护。 第三部分:连接与创造——走向外在的丰盛 内在的清晰终将外化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意义的创造。《内在的罗盘》的最后一部分,聚焦于如何将内在的觉察转化为积极的外在行动与深度的连接。 第七章:同理心的进阶:倾听背后的未言之语。 真正的沟通始于深度的倾听。本章超越了简单的复述技巧,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非语言线索、情绪投射和文化背景,去理解他人未曾表达的真实需求。这不仅能改善亲密关系,也是高效团队协作的基石。 第八章:意图的显化:从愿景到现实的桥梁。 许多人有梦想,但缺乏将愿景落地为具体行动的系统。本书提供了一种“慢速显化”模型,强调行动的质量胜于数量。它指导读者如何将宏大的意图分解为可执行的、与内心价值一致的微小步骤,确保每一步都稳健而有目的性。 第九章:持续的迭代:将生活视为一项终身的研究项目。 学习永无止境。本章鼓励读者采纳一种“终身学习者”的心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互动都视为一次数据收集和模型优化的机会。书中包含了“年度心智回顾”的框架,帮助读者定期审视自己的成长轨迹,并为下一阶段的探索设定更精准的坐标。 结语:你的罗盘,永远在你手中。 《内在的罗盘》并非提供一个固定的终点,它提供的工具和视角,旨在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加敏锐的航行者。当你学会聆听内在的声音,理解情绪的指引,并坚定地锚定自己的核心价值时,无论外界的风浪如何,你都能清晰地辨识方向,稳步前行,最终构建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充满意义与满足感的人生。 适合读者: 感到生活停滞不前,渴望深度转变的职场人士。 经常被焦虑和自我怀疑困扰,希望建立稳定内在核心的探索者。 致力于提升人际关系质量和沟通效能的领导者与家庭成员。 所有相信个人成长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内在探索之旅的人。 翻开此书,开启一场与自我最深刻的对话。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 言
导 读

第一章  宽广的心
1.讲故事的心
2.四层楼的心房
3.能言善辩的心
4.追逐名利的犬心和摇摆不定的猴心
5.威严冷峻的狮心
6.友好的蜘蛛心
7.把生活分门别类
8.筛除心灵邮箱的垃圾邮件
9.内在的消音键
10.强烈的专注力
11.各种各样的雪
12.觉 醒
13.下一站:第110大街
14.坐着木桶漂游尼亚加拉大瀑布
15.自动驾驶
16.电视频道随意换
17.宽广的心
18.色即是空
19.美丽就在身边

第二章  了解自我
20.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21.暗室中的手电筒
22冲动是魔鬼
23.自我中的自我
24.肥皂泡般的思想
25.炖一罐好汤
26.别给自己套上牛轭
27.领路的好狗
28.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
29.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30.搅动一潭池水
31.镜子镜子告诉我
32.“孤独”守候者
33.没有代表权,无需纳税
34. 未达法定人数就不准开会
35.先戴上你自己的氧气罩

第三章  情感的隐喻
36. 把所有杂念烧成灰烬
37.捕“人”器
38.情感的包袱
39.“完美主义切除术”
40.贫困的心
41.好消息和坏消息
42.《戏剧经》
43.不要相信你想的所有事情
44.我的行驶时速是九十英里
45.失去手臂的男人
46.不要把午餐费给恶霸
47.痉挛
48.三十一种感情口味
49.燃烧吧,宝贝,燃烧吧
50. 克利奥派特拉综合症
51.把痛苦的回忆全都消化掉
52.先开火,再发问
53.内心的杂音
54.蜂窝
55.牙医的投资
56.给“心”预定保养服务
57.思想的瘾君子
58.让自我保护机制与时俱进
59.心需要看护
60.生活永远不会无聊
62.躲开痛苦之箭
62.欲速则不达
63.及时按下暂停键
64.别在开车时睡着了

第四章  平静地接纳当下
65.学会欣赏野鸡的哌噪
66.嗡嗡叫的蜜蜂
67.任野草疯长
68.情绪如天气般变化无常
69.一“页”障目
70“我接受你的投降”
71.用新奇的视角看世界
72.造一座心灵的大牧场
73.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74. 穿一双好鞋去行走
75.尘埃日日落,唯有时时扫
76.不可缺少的小小暴君
77. 即便跌倒也能笑着爬起来
78.做生活绘图师
79.摊开思想之手
80.善待所有
81.人终有一死
82.疼痛与苦恼
83.与负面情绪为友
84.捂紧你的钱包
85.办公时间
86.放下才能解脱
87.精神合气道
88.当你掉进水沟---
89.乱七八糟的车库
90.找一个最好的包厢座位
91.“心”阔天空
92.“别在雷区跳华尔滋”

第五章  享受禅修
93.对号入座来习禅
94.观照唿吸之潮
95.树立目标但不受其束缚
96.磨刀不误砍柴工
97.西塔琴的启示
98.功夫不负有心人
99.修习与成就无关
100.分而治之
101.有备无患
102.把心收回来
103.像狗一样对待自己
104.安住于当下
105.心远地自偏
106.好马不在鞍,人美不在衫
107.挤海绵
108.假如你时日无多

后  记
附录:正念禅修的指导和练习
附录1:唿吸禅
附录2: 观身禅
附录3:行禅
附录4:关系禅
附录5:非正式修行
致谢辞

图书序言

  透过本书的客观剖析,我们在沉思之余不难得出结论:所谓正念冥想,即在一唿一吸间,乃是延展内在,使修习日趋进步的心灵良方。

  正念冥想是在当下,对身心内在加以自省的过程;是让思绪安住于当下的觉知之中。冥想者要让心保持开放、自由和宁静,任时间流逝,只是感受当下,既不执着,也不评论。

  本书共提及108个隐喻,涉及正念、禅修、自我完善、改变陋习、了悟人生、全然接纳等方面,不一而足。我经过25年的禅修、瑜珈练习与佛法研习,每日精进,最终成长为一名心理治疗医师。这样的经历,为我编写这本隐喻之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隐喻是理解正念修习所不可或缺的依据,它将正念引入日常生活,与人形影相随,能激起我们修习的意愿,并启迪我们通过正念引导生活,实现人生的正向改变。

  我在思考及说话时,常有想到一些隐喻,它们大多是我在临床工作时无意间自创的。形象的隐喻为我们理解其他事物提供了框架,指引我们在漫漫修习路上不断迷途知返、及时改正自身。这些隐喻还为我的病人和学生构建了一道化抽象概念为切身感受的桥樑。

  本书提到的隐喻故事大多取材新颖,除此之外,则是以正念和佛法为基础,从文学作品中精选而来。本书中的隐喻即是正念修习的核心内容,每个隐喻都是概念之网上的一个结点,它们将生动地表现正念修习中的种种觉受。而且,你也会发现一个有趣之处:甚至是阐释某个隐喻,也需要借助其他的隐喻方能完成。

编辑导读

  用正念引导生活,实现人生的正向改变
  *富含隐喻的思维,为心灵腾出一个自由唿吸的空间
  *让混沌的心智获得净化,生命豁然开朗

  本书所列的108个隐喻各成一体,因此可以随意翻阅、任取一节阅读。书中的隐喻共分为五个部分:心;自我;情绪与情感;全然接纳;修行。以上五个部分的内容互有交错——尤其是有关自我和心的内容。不过,如此分类可以为读者提供方便,以简明扼要地阅读、理解本书。我们可以将这些隐喻看成神奇的种籽。通过阅读,把它们撒播在人生的肥沃土壤上,施以热望的肥料,它们定能在你的生命中扎根生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图书试读

第一章 宽广的心
如果能够不拘泥于繁文缛节,停止恶言谩骂,远离虚仁假义,那么心灵的空间就会豁然敞亮;如果不再抱着惯常的恐惧感来拼命保护我们狭小的心,就等于给内心腾出了一个自由唿吸的空间。

如何描述“心”?如何才能得知心中所想?“心”就如同水中月、镜中花,我等凡人的肉眼终究无缘一睹其真貌。即便是享有特权的外科医生,手舞飞刀,剖腹探囊,所能见到、触摸到的也只是心的皮囊,而无法感知心中的神秘世界。请试试抛开其他,单单描述“心”,你会发现难于上青天。“心”有双腿,能走路,例如:“我的心在奔跑”或“我的心只是在随便转悠”。心伶牙俐齿、能言快语:“噢,天哪,我都干了些什么?”“他总是这样,榆木脑袋什么时候才能开窍?”心能够用各种方式让我们麻烦缠身,使我们确信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或者将他人的瑕疵无限放大,让我们觉得对方实难容忍。心的运动趋势是不由自主的——它总是自言自语,孜孜不倦地追逐思想、感觉和感知——永远如此。

当谈到正念和正念禅修的体验,除了隐喻,没有其他更恰当的方式可以描述。乔治.拉考夫和马克.詹森在理论巨着《肉体的哲学》中这样描述道:

若不用隐喻将其概念化,想用其他慎密的方式来思考或谈论心灵是根本做不到的。无论何时,只有当我们试图抓住核心思想,得出正确结论,对事情真相又不甚了解时,就是在用隐喻对自心所做的一切赋予意义。

这里暗含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资讯:你给予心灵的也必给予身体。三百多年前,哲学家笛卡尔所宣扬的身心二元论堪称经典,却晦涩难懂。诚然,身心二者对正念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在禅修过程中,你会注意到身体的当下感受,并从这样的体验中提炼出形象的隐喻,借以描述和理解正念的含义,从而更加贴近自我内在。所以说,正念能帮助你挖掘无穷的智慧,进而深入实相,不再为身心二元的假像所惑。

心和正念的隐喻能帮助你更亲近体验的本体——我们的身,也即是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念修习是一种明智选择,可以让心灵深处的情感自然流露。

甚至“正念”(Mindfulness)这个词本身就是隐喻化的。或许可以解释为“充满内心”(Full of Mind)?或“心中空空如也”?事实上,“正念”这个词本身源自一个隐喻,它将心比作容器:我们能将事情“放进”心里;逆耳忠言能从“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你绞尽脑汁想记起某个人的名字,“脑袋却可能一片空白”。

本章将提供各种角度的思维方式,来帮助你理解捉摸不定的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一直对“精神智商”这个概念有点模糊,觉得它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离我这种普通人有点远。但是读了“转转心”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了它的含义,而且感觉它非常实用,一点也不虚假。作者用了很多非常贴近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情绪像一朵云,飘过去就好”,或者“想法是一粒种子,种下什么就会长出什么”。 这些比喻真的就像一道道闪电,突然就照亮了我一直以来感到困惑的那些地方。我一直以为要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但这本书告诉我,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学会“观察”和“引导”。这种从“对抗”到“接纳”的转变,让我感觉整个人都轻盈了很多。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获得了一套新的“心灵导航系统”,能够更清晰地辨别方向,也能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化”。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诚品书店闲逛时偶然看到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淡淡的、带点复古的绿色,加上“转转心”三个字,就有一种让人想要停下来翻阅的冲动。我当时刚好觉得生活有点卡住,好像思绪总是绕不出来,所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回家了。读完之后,感觉它不像是一本说教式的励志书,而是更像一位知心长辈,用了很多很贴近生活的比喻,一点一点地引导你去看待问题的方式。 比如说,书里讲到“心是一座花园”,让我觉得很有画面感。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心情不好就是花园里长满了杂草,怎么也清理不干净。但是这本书告诉我,就算有杂草,也要用心去浇灌那些美丽的花朵,给它们阳光和养分,它们自然会慢慢生长,把杂草挤下去。这种说法让我觉得,面对负面情绪,不是非要彻底消灭,而是可以学会共存,并且把重心放在培养积极的部分。这种“顺势而为”的智慧,真的让我豁然开朗了很多。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近期我读过最治愈、最实在的一本心灵读物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心”有时候像一个乱糟糟的仓库,各种情绪、想法堆在一起,搞得自己身心俱疲。但“转转心”这本书,就像一位心灵整理师,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帮我把这个仓库一点点地理顺。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妙喻”,让你自己去领悟,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比如,它用“心是一条河流”来形容情绪的流动,让我不再害怕那些“负面”的思绪,而是学着去看它们如何自然地流淌,不强求,也不挽留。这种“顺其自然”的智慧,真的让我感觉轻松了很多。这本书让我明白,提升精神智商,不是要变成一个“冷漠”的人,而是要学会与自己的内心更好地相处。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想着大概也就是翻翻看看,听听故事。没想到,这完全是一场意料之外的惊喜。书中的“妙喻”真的是太精妙了,有些比喻我读完之后,自己都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去套用。例如,书里说“你的思维是一张地图,你可以随时重新绘制”,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以前很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觉得“事情就是这样”,很难跳出那个框架。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甚至会主动去寻找新的“绘制地图”的方法。这种主动去改变思维模式的动力,让我感觉自己好像有了“超能力”一样,能够更灵活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而且,这本书的文字也很舒服,读起来没有压力,是一种很温和的引导。

评分

我平常对这类谈论“精神层面”的东西总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会有点虚无缥缈,甚至有点“大道理”讲不听。但“转转心”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而且举的例子都特别接地气,像是很多我们日常生活里会遇到的困境,他都能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点破。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讲的是“情绪是风,但你永远是那棵树”,当时我读了真的脑门一亮。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容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风吹草动就摇摇欲坠。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可以选择成为那棵扎根在地里的树,感受风的存在,却不被吹倒。它不是要你压抑情绪,而是要你学会观察情绪,理解它的来去,而不是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这样的思考方式,让我在处理一些工作上的压力和人际关系上的摩擦时,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可能会很冲动地回应,现在则多了几分沉淀和思考的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