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收录北台湾100座离住家最近的郊山
30年登山达人最私密的郊山路线
最齐备的郊山健行指南
台湾四处可爬山,尤其是住家附近的郊山,更是容易亲近,适合全家一起出游健行。
想知道大台北地区有哪几座可赏景兼健身的郊山吗?
又分别从哪条祕径登山健行,才能观赏绝佳美景呢?
爱登山、热爱一日游郊山的人,绝不能错过这本最好用的北台湾郊山地图。
※100座北台湾最具指标的郊山
收录100座最知名、最具特色的郊山。包括可俯瞰台北101全景的四兽山、可观海的野柳步道、走在山稜上的黄帝殿。有的郊山轻松得像走平地一般,有的则得四肢并用,攀爬近90度的峭壁,大台北地区的郊山面貌,丰富得让您赞叹不已。
※纵横大台北地区的郊山一日游
区分为台北市、大台北地区、桃园县、新竹县及苗栗县六大篇章,只要是生活于大台北地区的读者,都可轻松完成书中的郊山一日游。
※完整GPS定位点和郊山步道地图
全书有最详尽完整的郊山地图,以及登山的GPS、三角点等资讯,更有详尽的交通资讯,所有郊山资讯全都齐备。
作者简介
黄育智(Tony,1961 ~ )
台北市人,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毕业,从商十余年。
四十岁时,开始爬山,并成立「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网站,分享个人登山及旅行的心得,获得读者热烈回响,成为北台湾知名的旅记网站。
2004年,Tony成立「南港山文史工作室」,全心投入登山、旅行、古道及台湾土地历史的探索,迄今已出版《古道纪行I》、《古道纪行II》、《古道纪行III》、《旅行遇见历史》、《登山人生》、《台湾老照片》等十本着作。
作者网站:www.tonyhuang.idv.tw
作者序
如何使用本书
登郊山装备
【台北县】
◎东北角地区 (6)
02 ◆荖兰山 (贡寮)
03 ◆湾坑头山 (贡寮)
22 ◆基隆山 (瑞芳)
06 ◆南子吝山 (瑞芳)
04 ◆灿光寮山 半平山 (瑞芳)
07 ◆茶壶山 (瑞芳)
◎基隆市 (6)
09 ◆石狮山
10 ◆姜子寮山
11 ◆红淡山
12 ◆槓子寮山
13 ◆白米瓮尖
14 ◆狮球岭
◎北海岸地区 (4)
16 ◆观音山
17 ◆占山
18 ◆金包里山
19 ◆野柳岬角山
◎瑞芳.平溪.双溪 (10)
01 ◆五分山
21 ◆小粗坑山
20 ◆三貂岭山
23 ◆石笋尖
24 ◆薯榔尖
25 ◆峰头尖
26 ◆中央尖、臭头山
27 ◆孝子山、慈母峰、普陀山
28 ◆千阶岭
29 ◆蝙蝠山
◎汐止.深坑.石碇 (6)
30 ◆大尖山 ◆四分尾山 (汐止)
31 ◆新山 主辅 (汐止)
32 ◆内沟山 (汐止)
34 ◆皇帝殿西峰 东峰 (石碇)
33 ◆笔架山 (深坑)
71 ◆深坑土库岳 (深坑)
◎中和.新店.乌来 (4)
36 ◆南势角山
37 ◆小狮山
38 ◆狮仔头山
39 ◆大桶山
◎土城.三崃.树林.莺歌 (7)
40 ◆天上山 (土城)
44 ◆鸢山 (三崃)
45 ◆白鸡山 (三崃)
46 ◆五寮尖 (三崃)
48 ◆北插天山 (三崃)
41 ◆大栋山◆青龙岭◆大同山(树林)
47 ◆莺歌石 (莺歌)
43 ◆待老坑山
【台北市】(8)
◎阳明山地区
49 ◆顶山、石梯岭
54 ◆高顶山、北五指山
50 ◆竹篙山
51 ◆七星山主峰、东峰
52 ◆大屯山主峰、南峰、西峰
53 ◆面天山、向天山
55 ◆纱帽山
57 ◆中正山
◎内湖.士林.北投 (9)
62 ◆大崙头山 (内湖)
63 ◆大崙尾山 (内湖)
64 ◆白鹭鸶山 (内湖)
65 ◆鲤鱼山 ◆忠勇山 (内湖)
66 ◆康乐山 (内湖)
67 ◆剪刀石山(金面山) (内湖)
68 ◆龙船岩 (内湖)
69 ◆剑潭山 (士林)
58 ◆军舰石 ◆丹凤山 (北投)
◎信义.南港.文山 (6)
59 ◆南港山 ◆拇指山
60 ◆象山
61 ◆虎山
70 ◆福州山
72 ◆二格山 ◆猴山岳
74 ◆景美山
【桃园县】(5)
75 ◆虎头山
76 ◆金面山
77 ◆石门山
78 ◆溪州山
79 ◆东眼山
【新竹县】(5)
80 ◆十八尖山
81 ◆飞凤山
82 ◆石牛山
83 ◆五指山
84 ◆鸟嘴山
【苗栗县】(5)
86 ◆狮头山
87 ◆仙山
88 ◆火炎山
89 ◆马那邦山
91 ◆关刀山
作者序
按图索骥爬郊山
台湾的自然环境,山地佔土地面积三分之二,极适合发展登山活动,早在1926年,即有登山社团「台湾山岳会」的成立。民国六十年代,登山前辈林文安、刑天正、丁同三及蔡景璋选定了100座3000公尺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台湾山峰,命名为「台湾百岳」。自此以后「百岳」成为登山客所向往的登山目标。台湾百岳之中,如玉山、雪山、大霸尖山等,早已成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山。
不过,高山百岳,海拔高耸,地处偏僻,攀登困难,对一般人而言,可望而不可及。相对地,低海拔的山峰容易攀登,往往一日或半天之内即可往返,而成为一般民众日常运动或休闲的好去处。近年来,随着国民所得提高及实施週休二日,国人从事登山休闲的风气逐渐蓬勃发展。
行政院体育委员会为推广全民登山运动,曾结合国内登山团体之力,甄选出100座具代表性,且适合民众攀爬的郊山,命名为「台湾小百岳」,以提供民众做为登山的参考。小百岳涵盖台湾全岛各县市,包括外岛的澎湖、兰屿、金门、马祖,也都有山峰入选。由于山峰分佈较广,对于有志从事登山休闲的一般民众来说,攀登台湾小百岳,仍是不小的挑战。
而从事登山多年,我个人一直秉持的信念是,登山的历程,可从自己家乡熟悉的郊山爬起,由近而远,由低而高,循序渐近,诚如古人所云:「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这本书即是基于这样的登山理念,挑选了北台湾值得一爬的100座郊山,以提供住在北部地区,有志于登山的朋友们做为入门的参考。本书所选的山峰,以符合交通便利、路线清楚、山容具有特色者,列为优先入选的条件。书中对每一座山都有实用的图文介绍,使读者可以按图索骥,以自导的方式从事登山活动。
这100座郊山,以大台北地区(台北市县、基隆市)为主,共佔85座,另外桃竹苗地区有15座。所选山峰,海拔高度多低于1000公尺,1000公尺以上的山峰仅有8座,其中最高者为北插天山,海拔1727公尺,已属于中级山,具相当的挑战性。许多计划攀登高山百岳的登山客,常以登北插天山做为攀登百岳的行前训练,足见此山的份量。我将北插天山选入本书,做为北台湾郊山之最。当你有一天成功登顶北插天山之际,将可感受到台湾高山百岳已向你伸出双臂,欢迎你的造访。
北台湾的郊山,超过千座以上,要从中挑选出100座值得一爬的郊山,并非容易的事。构思之初,承蒙《独步山林间》网站版主萧郎兄与诸多山友协助,提供建议,使我受益良多,借着本书出版之际,谨此表达衷心的谢意。
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购买了《台湾郊山地图(北部篇)》,毕竟市面上关于登山的地图和指南不在少数。但当我真正深入阅读这本书后,才发现它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非仅仅是一本堆砌了地图和数据的手册,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登山向导,用真诚而细腻的笔触,与读者进行着一次次的对话。书中的一些小插曲,比如关于如何应对突变天气的提醒,或者是一些关于山林生态保护的小常识,都显得格外贴心。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不同山脉时,并没有一概而论,而是根据各个山区的地质特点、植被分布,甚至当地流传的传说,来讲述它们的故事。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地图信息,瞬间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如何“走”一条山路,更是在引导我如何去“感受”山林的魅力。例如,在介绍一个名为“猫空”的区域时,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述了当地的茶文化和发展历史,并巧妙地将这些信息融入到徒步路线的推荐中,让我觉得这次登山之旅,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获得一次文化熏陶。我已经被书里描述的“雾气缭绕的山顶茶园”所吸引,计划着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带上一壶好茶,踏上这段充满人文气息的山径。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有着近乎苛刻要求的人,无论是旅行计划还是户外活动,我都希望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台湾郊山地图(北部篇)》在这一点上,无疑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甚至可以说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内容详实,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地图绘制上的精确度,不仅仅是简单的距离和海拔,它还标注了许多非常实用的信息,比如不同路段的地面材质、是否有水源、信号覆盖情况,甚至是一些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这些细节对于一个追求完美和安全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段,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说明,并且提供了应对方案,这让我觉得,作者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不仅仅是抱着“介绍”的态度,更是抱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已经在计划一次深度徒步,目标是书中介绍的“关渡淡水河岸步道”的延伸路线,那条路线看起来难度不低,但沿途的风景和地质特征都非常独特,而且书中的详细指引让我觉得这次挑战可以非常有把握。
评分我作为一个对地理资讯有一定要求的人,平时也接触过不少地图产品,但《台湾郊山地图(北部篇)》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在满足“看地图”的需求,更是在传递一种“理解地图”的理念。这本书的地图绘制,我认为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专业水准。它在等高线的绘制上极其精细,细致到能够让读者清晰地分辨出微小的地形起伏,这对于判断徒步的难度和潜在的危险非常有帮助。同时,它还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来区分不同的地形,例如,哪些地方是岩石裸露,哪些地方是茂密的森林,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水源,这些信息对于一个初次踏足某条山径的徒步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尤其注意到,在一些陡峭或者有潜在风险的地段,作者都做了非常醒目的提示,并且附上了如何应对的建议。这并不是简单的警告,而是充满了经验的分享。书中还包含了不少关于地质构造、岩石种类以及动植物的科普知识,这让我觉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增长见识,让一次简单的郊山徒步,变得更加富有意义。我目前正在研究书中关于“坪林山区”的几条路线,那里丰富的地质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系统,让我跃跃欲试。
评分对于我这种偶尔会带家人一起进行户外活动的人来说,《台湾郊山地图(北部篇)》简直是一本“家庭户外指南”。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为专业的登山爱好者准备的,更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和体能水平的读者。我仔细翻阅了书中的路线推荐,发现很多都标注了“亲子适宜”或者“老少皆宜”的字样,并且对路况、坡度、所需时间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这些适合家庭的路线时,会同时推荐沿途可以进行的活动,比如,在某个溪边可以戏水,在某个开阔的草坪可以野餐,或者在某个山顶可以看到壮丽的日落。这些信息让我在规划家庭出游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全面的考量。我看到书中对“内湖山系”的一些介绍,其中一条叫做“环山步道”的路线,看起来非常平缓,而且沿途有一些观景点和休憩区,我觉得非常适合带孩子去体验一下登山的乐趣,让他们在玩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的周末家庭活动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更加安心。
评分这份《台湾郊山地图(北部篇)》的出版,简直是给我这种平时没事就想往山里跑,又苦于对北部郊山地形不甚了解的“都市冒险家”们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去过几次阳明山,也零星爬过一些不知名的小山丘,但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尤其是路线规划,经常在岔路口迷失方向,或者误入一些过于艰险的地形。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我行前的一片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种纸质的质感,不是那种冰冷光滑的铜版纸,而是略带粗糙的哑光纸,摸起来非常舒服,而且在户外强光下阅读也不会反光,这一点细节就做得非常到位。翻到目录,北部的郊山被划分得一目了然,从大家熟知的七星山、大屯山,到一些我只在当地人口中听过的冷门山径,应有尽有。每一条线路的介绍都详尽得有些令人惊叹,不仅仅是简单的海拔、长度,更重要的是它标注了沿途的特色,比如是否有瀑布、溪流、观景点、甚至是什么季节适合观赏的花卉,这些都是我选择徒步路线时非常看重的因素。我尤其喜欢它在地图绘制上的用心,等高线清晰可见,不同材质的路面(石阶、泥土路、碎石路)也有明确的标识,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提前预估体力和装备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已经在计划下个周末的行程了,目标是书里介绍的一条名为“内双溪古道”的路线,看起来难度适中,而且沿途有一些历史遗迹的介绍,让我充满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