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批评」(practical criticism)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技巧,强调以实文(text)作为全然的批评对象,对英美的文学批评产生深远宏大的影响。任何体裁的文学作品,都能够运用此一方法和技巧,充分掌握作品,使得「实际批评」俨然成为各种文学批评的基础。
本书针对诗、小说和戏剧三种文体,进行实际批评,强调如何针对这三类体裁,细读文本,深入了解内容,并做出评论。书中详介实际批评方法的精髓,教导各种技巧,提出「六大步骤」的方法──阅读和思考,找出张力,检视细部,确立分析,做出结论。书中并透过各种范例,示范如何进行实际批评,全书内容说明详尽,丰富且实用。
作者简介
John Peck & Martin Coyle
目前在卡地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教授英文。两人同时为出版集团负责编纂《New Casebooks》和《How to Study Series》的总编辑。
译者简介
李璞良
出生于高雄市,毕业于辅仁大学企业管理系。现专职翻译,译作近六十余本,包括传记、人文、商学、管理、录影带等。
第一章 为什么需要「实际批评」
第三章 实例分析:全盘掌握住一首诗
第四章 建立回应:两篇范例
第五章 探讨细节,确立论据:两篇范例
第六章 二十个常见问题
第七章 诗的术语
第八章 撰述诗的评论:两篇范例
第九章 三篇实际批评的范文
第十章 深入的探讨
第十一章 如何了解一段小说:六大步骤
第十二章 实例分析:全盘掌握住一段小说
第十三章 建立回应:两篇范例
第十四章 探讨细节,确立论据:两篇范例
第十五章 撰述小说的评论:两篇范例
第十六章 如何了解一段戏剧:六大步骤
第十七章 建立回应:一篇范例
第十八章 撰述戏剧的评论:一篇范例
第十九章 结语:研读更多的作品
这本《你也是文学批评家:实际批评的技巧与方法》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自己只是个旁观者,缺乏深入解读和品鉴的能力。这本书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文学世界更深层理解的大门。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去“看”和“听”一本书。我尤其喜欢它在分析人物塑造时提到的几个维度,以前我只是模糊地感觉某个角色“鲜活”或“扁平”,现在我能具体地从角色的语言、行为、动机以及与其他角色的互动中去剖析,去理解作者是如何赋予他们生命力的。书中列举的许多经典作品的片段分析,更是让我豁然开朗,原来那些我曾经忽略的细节,竟然隐藏着如此深刻的寓意。它鼓励读者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不再畏惧“说错”,而是将批评看作是一种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共鸣的过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文本的读者,而是拥有了主动探索和解读的力量,对文学的感知力也提升了一个层次。
评分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因为一些模糊的感觉而困扰,比如一段对话为什么会让我产生某种情绪,一个场景为何会让我觉得特别震撼,但又说不出所以然。这本书《你也是文学批评家:实际批评的技巧与方法》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一步步探究这些“为什么”。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分析语言的节奏、意象的运用、以及叙事视角的切换对读者感知的影响。我尤其受启发的是关于“文本的留白”的讨论,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教你填补那些空白,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作者为何要留下这些空白,它们又暗示了什么。这种“反向思维”让我对文本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就忘的“速成指南”,它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蒙,让我从此以后在阅读任何文学作品时,都能带着更敏锐的触角去审视,去挖掘。
评分《你也是文学批评家:实际批评的技巧与方法》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给文学爱好者们的一份及时雨!我常常在读完一本好书后,脑海中充斥着各种感受和想法,但总觉得无法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更不用说上升到“批评”的层面了。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它提供的分析框架,比如对文本结构、叙事技巧、象征意义的解读方法,都非常实用且易于上手。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如何构建论点”的部分,它教会我如何从零散的观察中提炼出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并辅以具体的文本证据来支撑,这让我感觉自己终于掌握了写出“有干货”文学评论的方法。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将文学批评塑造成一种高不可攀的学问,而是强调每个读者都有潜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批评者,这种平等的姿态让我感到非常振奋。我迫不及待地想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我正在阅读的下一本书上,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更多精彩。
评分市面上关于文学评论的书籍不少,但大多理论性过强,或者过于高冷。《你也是文学批评家:实际批评的技巧与方法》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真正做到了“实际”二字。它没有回避文学批评中的难点,而是用大量生动、易懂的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不同文学体裁时的侧重点,比如诗歌的韵律和意象,小说的人物弧光和情节设置,戏剧的对话和冲突。这些具体的指导让我能够有针对性地去运用所学。书中关于“区分个人喜好与客观分析”的建议,更是点醒了我,让我明白批评不等于赞美或否定,而是基于文本的分析和判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写评论的书,更是一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深度阅读习惯的工具,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作为读者的价值和潜力。
评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文学批评是少数“内行”人士的游戏,普通读者只能在旁边点头称是,不敢妄加评判。但《你也是文学批评家:实际批评的技巧与方法》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以一种极其友好的姿态,将复杂的文学分析过程拆解成一个个 manageable 的步骤,让即便是初涉文学批评的读者也能迅速掌握要领。书中对“理解作者意图”与“独立解读文本”之间关系的探讨,让我意识到,批评并非一味地揣测作者心思,而是基于文本自身,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寻找文本的张力”的章节,教会我如何去发现文本中那些看似矛盾、却又相互关联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理解作品深层含义的关键。这本书不仅传授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一种敢于质疑、勇于表达的批判性思维,让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