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的趣味

经济史的趣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历史
  • 趣味科普
  • 大众读物
  • 经济学
  • 文化
  • 社会
  • 通俗易懂
  • 知识普及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继《西洋经济史的趣味》之后,赖建诚教授2010年推出《经济史的趣味》,延续一惯知性,轻松,好读,有趣的风格,延伸出「中国经济史」的部份,让读者能更全面的理解、参照、进入和人类生活习习相关的经济世界。是难得一见的推广型的着作。本书所挑选的文章,大都轻松有趣,从全世界成千上万位经济史学者努力的成果中,找出适合大众阅读的几篇。分为上部《西洋经济史的趣味》及下部《中国经济史的趣味》共66篇文章。

本书特色

  印象中经济史是一门枯燥又乏味的学科,作者运用经济史上真实的案例,以现代的观点带出非常有趣的经济学,为什么电脑键盘不依ABCD排列?长子继承制是日本战前经济成长的阻碍?为什么郑成功能赶走荷兰人?…等共66篇,以深入浅出方式告诉读者。

作者简介

赖建诚

  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人(1992-3)。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专攻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学术着作

  《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 Oxford UP,主编)、《亚当史密斯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2002)、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启超的经济面向》(2006)、《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2008)。

半学术性的文集

  《年鑑学派管窥》(译着,1996, 2003)、《重商主义的窘境》(1992)、《绿野仙踪与中国》(1998)、《西洋经济史的趣味》(2008)。翻译:雷蒙.阿宏(Raymond Aron)《入戏的观众》(1987, 1992, 2000, 2006)、西蒙.波娃《波娃的告别:与沙特的对话》(2002, 2006)、《波娃的告别:再见,沙特!》(2002, 2006)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剛開始翻開《經濟史的趣味》這本書,我其實是帶著一種「看看就好」的心態,畢竟「經濟史」這三個字聽起來就跟「學術」和「深奧」劃上等號。沒想到,它卻像一本偵探小說一樣,讓我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欲罷不能。作者的敘事功力真的了得,他不是給你一份乏味的數據列表,而是把歷史上的經濟事件,像是哪個朝代的經濟改革、或是哪個國家的經濟崛起,都講得有聲有色,彷彿親身經歷一般。他對於「商業倫理」和「誠信」的探討,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從古代的商業信譽到現代的企業社會責任,作者展示了誠信是如何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而一旦失去,又會帶來怎樣的災難性後果。書裡也提到不少關於「勞動力的價值」的演變,從早期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到工業革命後的大規模生產,再到現今知識經濟時代,勞動力的需求和價值不斷在變化,這也讓我對自己所處的時代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經濟史不僅僅是課本裡的文字,而是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所共同經歷和創造的動人故事。

评分

最近讀完《經濟史的趣味》,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真的太震撼了!我向來對枯燥的經濟學理論敬而遠之,但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過去的認知。作者的筆觸非常生動,他沒有用艱澀難懂的學術術語,而是透過許多精彩的歷史故事,將經濟史的演變過程娓娓道來。書中探討了許多我從未深入思考過的主題,例如「貧富差距」是如何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被放大或縮小,以及「資源分配」不均所引發的社會動盪。我尤其驚訝於作者對「消費文化」的分析,他追溯了從早期簡單的物物交換到現代琳瑯滿目的商品如何改變了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這讓我不禁反思自己日常的消費習慣。而且,書中還穿插了許多關於「經濟危機」的案例,從荷蘭鬱金香泡沫到2008年的金融海嘯,作者不僅描述了危機的發生,更探討了其深層的經濟和社會原因,以及人類從中學到的教訓(或沒有學到的)。這本書讓我明白,經濟史不僅僅是數字和理論,更是關於人、關於社會、關於我們如何共同生活和發展的故事。

评分

這本《經濟史的趣味》讓我對經濟史這個領域有了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為經濟史就是一堆枯燥乏味的數字和圖表,是屬於經濟學家才會深入研究的領域,沒想到作者用如此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這段歷史變得如此生動有趣。他不是簡單地羅列事件,而是透過生動的故事和深入淺出的分析,揭示了經濟活動如何塑造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科技創新」如何驅動經濟成長的篇章,從蒸汽機的發明到網際網路的普及,作者清晰地呈現了技術進步對生產力、就業結構乃至生活方式的顛覆性影響,讓我深刻體會到創新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此外,書中對「貿易與全球化」的探討也讓我印象深刻,他不僅講述了商品如何跨越國界,更深入分析了貿易背後複雜的權力關係、文化交流以及由此產生的貧富差距問題,讓我從更宏觀的角度理解了世界經濟的運作。總之,這本書是一部能夠啟迪心智、拓展視野的優秀作品,推薦給所有對歷史和經濟感興趣的讀者。

评分

坦白說,我一開始拿到《經濟史的趣味》這本書,心裡還嘀咕了一下,想說「經濟史」這幾個字就感覺像在逼我看一本厚重的教科書,但實際翻了幾頁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完全錯了。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對經濟史的刻板印象。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他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述,而是像在跟老朋友聊天一樣,用非常生活化、甚至帶點幽默的筆觸,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去觀察、去理解人類經濟活動的演變。書裡探討的議題非常廣泛,從古老農業社會的土地分配,到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變革,再到現代金融市場的種種複雜現象,他都能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解釋清楚。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貨幣」的發展史,從貝殼、金銀,到後來的紙幣、電子支付,作者描繪了貨幣如何從最初的交換媒介,逐漸演變成權力、信用的載體,這背後牽涉到多少社會結構的變遷和心理的演化,真的讓我大開眼界。而且,他還會適時地將歷史上的經濟現象與當代的議題連結,讓你讀完不只長知識,還能引發很多思考。

评分

最近在書店隨意翻閱,目光就被一本封面有點文青、書名又很直接的《經濟史的趣味》吸引住了。當下其實沒抱太大的期待,想說這種主題通常都比較硬,一堆數字圖表,讀起來應該很煎熬。但一翻開,哇!整個驚豔到。作者的文字真的太有魔力了,把那些古早古早的經濟事件,像是什麼絲綢之路的興衰、或是中古世紀的市集裡,人們怎麼買賣東西、交換貨幣,都寫得跟講故事一樣生動。我以前讀歷史,總覺得經濟部分是配角,但這本書把它們推到前台,讓我看到原來影響歷史走向的,很多時候都不是什麼大戰役,而是大家為了生存、為了生計,那些最實際的經濟活動。而且,它也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論文,裡面穿插了好多有趣的軼事、小故事,像是某個國王因為一項經濟政策而得民心,或是某個發明如何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生產模式。我特別喜歡他談到大航海時代,不只講了航線和寶藏,更深入地剖析了當時的貿易結構、殖民地的經濟剝削,以及這些對歐洲資本主義興起的影響。讀完會讓你覺得,哇,原來經濟學離我們生活這麼近,而且還可以這麼有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