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有Robert Parker的《Wine Advocate》以及《Wine Spectator》葡萄酒指南,亞洲則有《愛吃客》針對亞洲氣候差異、運輸過程、儲藏方式等條件,實地品嘗上韆款葡萄酒後,將精選齣的佳釀結集成書。此書為2010年版的高檔颱灣葡萄酒指南,融閤颱灣的文化及環境,經當地鑒賞傢品嘗把關,精選齣100支可在颱灣購得並以不同價格分類的葡萄酒,以便用於不同預算及場閤中,並考量入門者至行傢級需求,麵麵俱到,絕對有助美酒愛好者選購及提升鑒賞葡萄酒的功力;本書毫無商業宣傳,所有評審與葡萄酒進口商或銷售也無直接關係,書中酒款皆以酒的品質為評選依據。
此書設計精美、彆緻,方便攜帶,每個價位均分有紅酒、粉紅酒、白酒、甜酒,並有香檳/氣泡酒的獨立篇章,另加值推薦10支美味加烈葡萄酒,為用餐前後品飲佳釀,方便消費者直截瞭當的鎖定所需酒款;並且依據每款葡萄酒長期以來的品質及在颱灣的儲存條件,取“愛吃客”評審的評鑒分數之平均值,將每種葡萄酒以分數排序,為愛酒之士提供一目瞭然的優質價值。
此外,本書全方位詳實的介紹每支酒的生産地、葡萄品種、與該酒款其他推薦的年份、陳年方式、陳年潛力、適飲溫度、搭配食物、酒的濃淡度與甜度等信息,以及“愛吃客”評審針對每款酒的香味、口感所給予的客觀分析,為讀者提供品酒、買酒的最佳導覽;讓無論是初學者或是有多年品酒經驗的美酒專傢都能感受酒香繚繞。同時,也提供每款酒的背景資料,如:産地環境如何造就其葡萄特徵、酒莊與釀製者的曆史或趣事等,可讓讀者在品酒之際能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
和颱灣葡萄酒市場其他酒書有所區分的是,本書以100支酒款的本身價值為重心,明確定義每支酒的特徵,且配有相應圖片、具體價格、進口商名稱及聯係方式,讀者可依個人喜好直接與進口商聯係購買;亦有部分進口商為此書讀者提供美酒體驗摺扣券,以優惠價格品飲書中美味。
除100支精選美酒外,本書更貼心的提供葡萄酒知識篇章,例如在颱灣的買酒要領與品酒心得:要注意葡萄酒專賣店、餐廳的存酒環境、要懂得從酒瓶外觀瞭解酒款是否變質、不同場閤與不同的人該如何選酒、各地酒款的不同適飲溫度、如何輕鬆開瓶、醒酒及斟酒、怎樣選擇酒款適宜的酒杯以及品酒過程等訣竅。
《2010 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可謂實用性與知識性兼備的hi-end書籍,領銜颱灣美酒市場,為首本推薦舊世界與新世界葡萄酒的綜閤精選指南,可讓颱灣消費者不齣國門,便品嘗到全世界最美的葡萄酒款,感受美酒帶來的品味生活。此書為中英文對照,讀者亦可學習純熟的葡萄酒英文用語,提高在美酒領域的實戰力!
本書特色
一、內容特色
1.品酒達人亞洲實地評析口感,從超過1000支的葡萄酒中精選100支優質推薦。
2.普通價位至高價位,酒款玩美分級。
3.品酒、買酒訣竅詳盡分析。
4.亞洲讀者專享選購速查錶。
5.加值推薦10支加烈葡萄酒。
二、雙語並行
此書內容皆為中英文雙語對照,不僅適閤颱灣讀者,也適閤住在亞洲的外國讀者閱讀,能讓讀者熟悉英文品酒專業用語,更加提升專業鑑賞實力。
作者簡介
艾哲庸
本書作者暨“英卓美食網”及“愛吃客指南”創辦人-艾哲庸John Isacs-齣身於紐約美食世傢,受美食美酒洗禮逾40年。2005年,他在義大利得到Union International des Oenologues高級葡萄酒師認證,在2006年成為亞洲首位得到認證的雪利酒講師;身為國際認可的葡萄酒專傢,艾哲庸多次擔任國際葡萄酒競賽評審,也是羅馬國際品酒學苑的諮詢顧問及專欄作傢。在颱灣生活瞭25年,John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加上美食美酒專業,使他成為各大媒體邀約介紹餐飲新知的嘉賓,以及許多葡萄酒活動爭相邀請的最佳演講者與主持人。艾哲庸所齣版的“愛吃客”書籍係列深受市場好評,分彆於颱灣、中國大陸、香港與新馬地區發行,其係列包括餐廳指南、葡萄酒指南、西餐禮儀與其他美食相關著作。
此外,艾哲庸時常為報章雜誌撰寫美食美酒文章或專欄,例如:上海日報、富世雜誌、聯閤報、蘋果日報、中文版GQ等媒體,同時也身兼多傢企業、酒莊、産區、商會及各國貿易組的葡萄酒及餐飲顧問,包含:颱北歐洲商會、中國歐盟商會、義大利經貿辦事處、西班牙貿易組、西班牙Jerez雪利酒産區、西班牙Ribera del Duero産區、澳洲旅遊局、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帝亞吉歐颱灣分公司等單位,負責華語地區之美食美酒整閤營銷與活動。
我不得不說,這本《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是我近期閱讀過最令人驚豔的一本書籍之一!身為一個在颱灣葡萄酒界尋求新知、不斷探索的愛好者,我總是對那些能夠真正展現亞洲獨特風土與釀造精神的酒款感到興趣。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並且做得非常齣色!作者在選酒的過程中,展現瞭極高的專業度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挑選的酒款,不僅在國際上已經獲得瞭肯定,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承載著亞洲葡萄酒獨特的 DNA。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日本甲州(Koshu)葡萄酒的介紹。作者深入探討瞭這種日本原生葡萄品種如何能夠適應當地多雨濕潤的氣候,並釀造齣具有細膩花香、清新酸度,以及淡淡礦物感的獨特白酒。這讓我對日本葡萄酒的潛力有瞭全新的認識,也對這種「在地品種」的價值有瞭更深刻的體會。書中對於每一支酒的風味描述,都非常精準且富有層次。作者能夠用精煉的文字,捕捉到酒款細微的香氣變化、口感的演繹,以及那種難以言喻的「靈魂」。他不僅僅是告訴你這瓶酒「好不好喝」,更是引導你去感受它背後的故事,去理解它與風土、與文化的連結。這本書讓我瞭解到,品飲葡萄酒,不僅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一次與遠方土地的交流。
评分這本《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簡直就是一本「亞洲葡萄酒的百科全書」,內容豐富到讓我愛不釋手!我一直以來都對亞洲本土的葡萄酒充滿好奇,但礙於資訊的匱乏,總是難以找到一個全麵且權威的參考。這本書的齣現,無疑填補瞭這個市場上的巨大空白。作者在選酒的過程中,絕對是極盡用心。他不僅僅關注酒款的品質,更重要的是,他試圖去呈現亞洲葡萄酒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的獨特平衡。書中有一段關於中國新疆產區葡萄酒的介紹,作者詳細描繪瞭當地獨特的沙漠氣候、日夜溫差以及釀酒師如何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釀造齣具有強勁果香和紮實單寧的酒款。這讓我對中國葡萄酒的地域特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其不斷進步的品質感到由衷的讚嘆。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每一支酒的風味分析,作者用一種極具專業性又不失生動的方式,將複雜的風味層次一一呈現。他對於酸度、單寧、酒體、香氣的細膩觀察,以及對餘韻的深刻描繪,都讓我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酒莊經營理念、永續發展策略的探討,這對於我們這些關注葡萄酒產業長遠發展的讀者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亞洲葡萄酒不僅僅是「模仿」,更是在不斷地「創新」與「超越」,並逐漸走齣屬於自己的獨特道路。
评分我對這本《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的喜愛,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它不隻是一本酒的介紹,更是一本帶領我深入亞洲葡萄酒世界的「指南針」。身為一個對美食和美酒都極度熱愛的颱灣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夠真正理解亞洲人味蕾、並且與在地飲食文化完美融閤的葡萄酒。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所有期待!作者在選酒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他不僅涵蓋瞭亞洲各大主流的葡萄酒產區,更巧妙地將一些較為獨特、甚至有些「冷門」的酒款也納入其中,讓我有機會接觸到許多過去從未聽聞的珍寶。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每一支酒背後的故事的描寫,作者用非常生動的筆觸,講述瞭釀酒師們的奮鬥歷程、酒莊的歷史傳承,以及這些酒款如何承載著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文。書中有一段關於某支來自日本、以獨特酵母釀造的白酒的介紹,作者詳盡地描述瞭釀酒師如何透過精密的科學計算與大自然的默契,創造齣那種細緻、優雅、帶有淡淡柑橘香氣的風味,讓我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職人精神的魅力。此外,書中對於每一支酒的品飲筆記,也極富參考價值。作者不僅僅是描述香氣和口感,更會深入探討酒款的陳年潛力,以及與不同亞洲菜餚的搭配建議。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喜歡在傢宴客的人來說,絕對是無價的寶藏。
评分我必須承認,作為一個在颱灣長期關注國際葡萄酒趨勢的讀者,我對於「亞洲葡萄酒」這個詞彙,過去總是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保留的態度。但這本《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徹底打消瞭我所有的疑慮,並且讓我看到瞭亞洲葡萄酒無窮的潛力!作者在選書的眼光上,絕對是精準獨到。他不僅挑選瞭那些在國際舞颱上已經嶄露頭角的酒款,更重要的是,他關注到瞭許多正在默默崛起、但極具潛力的新興產區和酒莊。書中有一段關於中國西南地區葡萄酒的介紹,描繪瞭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如何共同孕育齣別具風味的葡萄酒,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也對中國葡萄酒的多樣性有瞭全新的認識。我非常欣賞作者在風味描述上的細膩度,他對於每一款酒的香氣、口感、結構都有著非常深入的解析,並且能巧妙地與亞洲的飲食文化相連結。例如,在介紹一款帶有豐富單寧的紅酒時,作者就建議可以搭配一些重口味的燒烤或滷肉,這樣的搭配建議非常貼切,讓人讀瞭就想立刻嘗試。書中對於亞洲葡萄酒產區的發展脈絡、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趨勢,都有著相當獨到的見解。這本書不隻是一份酒單,更是一份關於亞洲葡萄酒發展的「紀實報告」和「戰略規劃」。
评分這本《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絕對是我書架上最珍貴的藏品之一!它不隻是一本葡萄酒介紹,更是一本關於亞洲葡萄酒發展的「時代印記」!我一直以來都在關注亞洲葡萄酒的崛起,但過去總是缺乏一本能夠將不同產區、不同風格的酒款進行係統性梳理的書籍。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這個巨大的市場空白。作者在選酒的嚴謹度上,堪稱典範。他不僅關注瞭那些已經享譽國際的亞洲酒款,更重要的是,他挖掘瞭許多尚未被廣泛認知的、但極具潛力的在地品牌。書中有一段關於颱灣金門高粱酒與葡萄酒跨界閤作的探討,作者細膩地分析瞭兩種不同酒類在釀造工藝、風味特點上的異同,以及它們如何透過創新閤作,激盪齣令人驚喜的火花。這讓我對颱灣的酒類文化有瞭更豐富的認識,也對這種「在地結閤」的創新模式感到讚賞。我非常欣賞書中對於每一支酒的風味描述,作者用一種極具畫麵感和感染力的文字,將酒款的香氣、口感、餘韻一一呈現。他不僅僅是列齣各種風味標籤,而是引導讀者去感受那種細膩的變化,去體會酒款帶來的不同情緒。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亞洲葡萄酒的魅力,不僅在於其本身的品質,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文化、歷史,以及那些為之奮鬥的人們的熱情。
评分身為一個每天都在與酒為伍的葡萄酒從業人員,我非常清楚要找齣一本真正有份量、有深度、又能引領潮流的亞洲葡萄酒書籍是多麼不容易。而這本《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絕對是我近期看過最令人振奮的一本!首先,它在「精選」這兩個字上做得非常到位。書中挑選的每一支酒,都不是曇花一現的熱點,而是經過時間的考驗、市場的認可,並且在亞洲葡萄酒發展的脈絡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酒款。作者不僅僅是列齣酒款名單,更重要的是,他透過深入的田野調查和與產區釀酒師的訪談,呈現瞭這些酒款背後的真實故事。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亞洲新興產區的關注,例如書中有一段關於韓國葡萄酒的介紹,描述瞭當地如何剋服嚴寒氣候,種植齣優質的葡萄,並釀造齣具有獨特礦物風味的酒款。這讓我對韓國葡萄酒颳目相看,也對其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充滿瞭想像。此外,作者在風味描述上也非常專業且精準,他巧妙地運用瞭許多隻有行傢纔能懂的術語,但同時又能夠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嚮非專業讀者解釋,讓品飲的樂趣更加普及。書中對於每一款酒的架構分析,從酸度、單寧、酒體到香氣的複雜度,都描繪得相當細膩,這對於我這樣的專業人士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參考。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酒單,更是一份對亞洲葡萄酒產業的「年度盤點」和「未來展望」。
评分這本《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根本就是一本藝術品!從書本本身的設計、排版,到內文的圖片選擇,都透露著一種低調卻極緻的品味。身為一個視覺動物,我絕對是被它的外在美給深深吸引,但更讓我驚豔的是它內在的豐富與紮實。我過去在品飲葡萄酒時,常常會覺得亞洲的酒款好像總是活在歐美的陰影下,缺乏屬於自己的獨特聲音。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這個想法!它細緻地挖掘瞭來自亞洲各個角落的寶藏,並且用一種非常客觀且充滿敬意的角度去呈現。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每一支酒背後釀造哲學的深入探討。他不是隻告訴你這瓶酒有多「好喝」,而是深入探究為什麼它會這麼好喝,背後有哪些堅持、有哪些創新、有哪些對於風土的理解。書中有一段介紹某支日本頂級清酒的內容,雖然它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葡萄釀造酒,但作者將其與葡萄酒的釀造邏輯連結,探討瞭米種、水源、發酵過程如何影響最終的風味,這種跨界的視角讓我耳目一新。他甚至還探討瞭亞洲葡萄酒產區在永續發展、有機種植方麵的努力,這絕對是未來葡萄酒產業的重要趨勢,也是我個人非常關注的麵嚮。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一場精心策劃的亞洲美酒藝術展中漫步,每一件展品都有著獨特的故事和動人的魅力。它激發瞭我對亞洲葡萄酒的更多好奇心,也讓我對未來的品飲旅程充滿瞭期待。
评分身為一個在颱灣葡萄酒圈打滾多年的老饕,我總是對那些能夠真正反映在地風土、並展現獨特亞洲特色的葡萄酒感到好奇。這本《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恰恰填補瞭這個市場上的重要空白!我不得不讚嘆作者在收集資料以及建立聯繫的廣度和深度。光是能夠網羅亞洲各地如此 diverse 的葡萄酒,並且深入到酒莊的DNA,這絕對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書中不隻涵蓋瞭大傢比較熟悉的日本、中國、韓國等產區,更巧妙地將一些新興的、或是較為小眾的亞洲葡萄酒產區也納入其中,讓我大開眼界!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風土」(terroir)的詮釋,作者並沒有用刻闆的歐洲思維去套用,而是強調亞洲獨特的地理、氣候、土壤以及人文歷史如何共同形塑齣這些酒款的個性。舉例來說,書中有一段關於颱灣在地釀造的特色葡萄酒的介紹,作者透過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颱灣高山地區的獨特氣候如何賦予葡萄藤生命力,以及釀酒師如何結閤在地水果的風味,創造齣既有國際視野又不失颱灣在地特色的酒款。這讓我倍感親切,也為颱灣葡萄酒的發展感到驕傲!此外,書中對於葡萄酒的品飲筆記,也超越瞭一般的文字描述,更加強調瞭其與亞洲料理的搭配可能性。作者提供瞭許多實用的建議,讓我們在日常用餐時,能更從容地選擇與中式、日式、韓式、泰式等料理相得益彰的葡萄酒。這對於我們這些熱愛亞洲美食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一本不可或缺的「餐酒搭配聖經」。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份精選清單,更是一份對亞洲葡萄酒產業的深度探索與緻敬。
评分哇!我實在太愛這本書瞭!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光是書名就充滿瞭誘惑,一翻開,果然沒讓我失望!身為一個對葡萄酒有著無比熱情,又時常在思考亞洲葡萄酒市場未來發展的颱灣讀者,這本書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首先,它的選酒標準我個人認為非常紮實,不是那種隨便挑幾瓶有名氣的酒就交差瞭事。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挑選過程中,是如何考量到亞洲人獨特的味蕾偏好,以及他們在餐飲文化上的習慣。書中介紹的每一支酒,都彷彿有一個溫柔而專業的故事娓娓道來,不隻是告訴你這瓶酒的年份、產區、葡萄品種,更深入地挖掘瞭酒莊的歷史、釀酒師的理念,甚至還有一些關於酒款背後的小趣聞。這種細膩的筆觸,讓品酒不再是枯燥的數據堆砌,而是變成一場充滿情感與人文的體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其中一瓶來自中國寧夏產區的酒,書中詳細描述瞭當地獨特的風土條件,如何影響瞭葡萄的生長,以及酒莊如何運用創新技術剋服地理上的挑戰,最終釀造齣令人驚豔的酒款。這讓我對中國葡萄酒的潛力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期待未來能親自到訪這些產區,感受那份獨特的土地魅力。此外,書中對於每一支酒的風味描述也相當到位,從香氣的層次、口感的變化,到餘韻的長短,都描寫得淋灕盡緻,讓人彷彿置身現場,能立刻在腦海中勾勒齣這瓶酒的輪廓。就算你沒有品嚐過書中的每一支酒,也能透過文字的引導,連結到你過往的品飲經驗,或者激發你下次品酒時去尋找這樣的風味。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精選葡萄酒的指南,更是一本帶領讀者探索亞洲葡萄酒無限可能性的啟程。
评分老實說,一開始拿到《2010-2011亞洲100支精選葡萄酒》這本書,我有點擔心它會不會又是一本「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的書,但讀完之後,我完全放下瞭這個顧慮,並且深深被它所感動!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他用一種非常溫柔且充滿人情味的方式,將亞洲葡萄酒的世界展現在我們眼前。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人」的刻畫。每一個酒莊的背後,都有著一群默默耕耘、充滿熱情的人們,而作者巧妙地捕捉到瞭他們對於葡萄酒的執著與堅持。書中有一段關於某位颱灣釀酒師的故事,作者詳細描述瞭這位釀酒師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憑藉著對於土地的熱愛和不斷的實驗精神,創造齣令人驚豔的酒款。這不僅僅是一瓶葡萄酒的故事,更是關於夢想、關於堅持、關於在地價值的展現。讓我最驚喜的是,書中對許多酒款的風味描述,並不是那種製式的、公式化的文字,而是充滿瞭詩意與畫麵感。例如,在描述一款日本麝香貓葡萄酒時,作者用瞭「猶如黎明時分,薄霧散去,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果香與花香」這樣的句子,讓我瞬間就能感受到那份清雅細膩的魅力。這本書讓我瞭解到,原來品飲葡萄酒,也是一種感官的藝術,更是一種與土地、與人情感連結的體驗。它讓我重新審視瞭亞洲葡萄酒的價值,並且更加期待未來的品飲旅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