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企业绝不放手:猎头专家告诉你的职场现实

什么样的人,企业绝不放手:猎头专家告诉你的职场现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Hyonman Sin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韩国年度销量No.1的职场励志书!YES24、KYOBO网路书店励志类冠军!
《韩国经济新闻》2009年度好书

  没有人比猎头专家更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努力与热情,不是企业最看重的条件,
  实践职场潜规则,你才会是最后笑的人!
  警告!离职将使你的身价立刻暴跌!
  与其转换跑道,不如决心成为真正的生存者。

  ★韩国最大猎头公司总裁亲自撰写,工作人争相捧读!
  ★微软、可口可乐、三星、现代、LG等全球500强企业踊跃团购的教育训练教材!
  ★犀利精辟的实话,要你看清职场的真正面貌。社会新鲜人、企业员工、读书会 必读!

  读这本书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内,主管对你的评价将明显提高!
  读这本书并付诸行动,三年后,你将身处管理核心,成为企业绝不轻易放手的人!

  本书作者为韩国最大猎头公司CAREERCARE总裁,曾接触无数打算离职的职场菁英,了解那些春风得意、薪水高、晋升快的职场人士具备什么特点。

  究竟,谁才是老板最想留住的人?

  一般以为,想要在企业生存,想要升职加薪,就是得够努力、有热情、业绩好、背景好……然而,企业真正想留住的,其实另有其人!

  想成为上司认可的员工、属下信赖的上司,甚至是企业未来的高阶主管,请立刻阅读本书,从此改变你的职场命运!

  ◎为什么要进大公司?因为你的工作决定你的身分。一旦辞职,你的身价会立即暴跌。

  ◎上司表面上会称赞能干的,私下却会支持人缘好的。

  ◎聪明的下属,要根据上司会不会接受你的意见,来决定要不要继续坚持自己的见解。

  ◎企业最讨厌评论家。问题解决型人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

  ◎男同事是竞争对手,不是护花使者。

  ◎猎头公司拒收离职三次以上的人的履历。频繁跳槽会让你的职业生涯提前结束。

  ◎在职业生涯第十年必须决定三件事。

  ◎离职也要讲求时机?最少工作三年,才是离职的最佳时机。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获得晋升?这个答案全世界通行:老板经常看到的人。

  ◎当你还弱小时,把自己当做组织的后勤部长,制造小小的幸福,公司就喜欢这样的人。

小心!不要远离能晋升你的人!

  美国猎头公司曾对1300名管理者进行过调查,发现远离社长和高层人员的职员,较难凭借自身的能力获得晋升。

  这项调查中,有68%的管理者提拔了自己「经常看见的职员」。

  他们会优先提拔那些自己经常遇到并与之交流的职员,而不是有能力或诚实可靠的职员。

  事实上,人优先选择「经常看到的人」是古今中外不变的现象,这是所有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中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经常出现在有权有势者周围的人,会最先得到外界认可,获得好评,并很快取得成功。所以那些期望发达的官僚或政客,总是时刻准备着聚集在以总统为首的势力周围。

  企业的祕书室或企画部,也正是担当这种角色的地方。这里不只是诞生并传播企业核心战略和企业营运方式的地方,同时也是能经常见到CEO或老板,并与他们对话的地方。

  相反的,如果在远离经营者的地方呢?晋升或加薪的机会自然会减少,在企业面临困境时,也是最先被裁员的对象。

作者简介

申铉满 Hyonman Sin

  毕业于首尔大学英语教育学系及汉阳大学言论情报大学院,曾任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新闻学院客座研究员。在《韩民族新闻》历任政治部及社会部、经济部记者,后来出任韩民族通讯社首任社长,曾发行《经济周刊》等刊物,之后展开顾问事业。

  目前为韩国最大猎头公司CAREERCARE社长暨总裁,在韩国为微软、可口可乐、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4000多家企业挑选推荐CEO和中高阶主管。他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中、韩儒家文化下职场规则的人才,才是值得合作的猎头对象。

  本书是为了许多认为「公司只属于被选定的少数人」、因而产生放弃念头的许多上班族而写。作者认为,职场就如同其他组织一样,也存在着原理和原则,所以只要能理解并付诸行动,在公司内所得到的评价将会更上一层楼。

  着有《不要储蓄》《进入公司第三年》《30岁前一定要做的21件事》《长寿企业长寿产品》等。

猎头CEO的真心话,你一定要听!
  .选拔人才看学历,选拔主管看忠诚度
  .反败为胜,摆脱学历的束缚
  .挽起袖子,做企业内的问题解决专家!
  .企业不需要「大妈」
  .想要升职,就展现出你的团队精神!
  .频繁跳槽会让你的职业生涯提前结束
  .离CEO越近,越容易站稳脚跟
  .不关心办公室政治,就无法在企业核心立足
  .红白喜事和聚餐场合决定职场命运
  .企业动盪不安的时候,你的机会就来了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言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原则  013

Part 1 你的工作决定你的身分 —职场新鲜人生存必读

01 把企业品牌消化为自己的品牌  022
为什么上班族都想进大公司  023
一旦辞职,你的身价立即暴跌  025
面临选择,先看品牌后看薪水  028
选择能够培养个人品牌的公司  031

02 选拔人才看学历,选拔主管看忠诚度  035
学历还是招聘的首要标准吗?  036
晋升和招聘的条件截然不同  038
企业不得不培养忠诚派的原因  042
成为甘为企业粉身碎骨的人吧!  044

03 反败为胜,摆脱学历的束缚  047
学历的门槛依然高耸  048
MBA不是金饭碗  051
学历不够,就拿个物以稀为贵的资格证书  055
向学历行不通的新兴领域挑战  059

04 挽起袖子,做企业内的问题解决专家吧!  063
企业最讨厌「评论家」  063
务实型人才PK分数型人才  067
问题解决型人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  070
真正的高手还要具备执行力  073

05 企业不需要「大妈」  076
「条件相同,男性优先」是企业不得已的选择  077
与男人一样表现出负责任、重义务的态度吧  079
男同事是竞争对手,不是护花使者  083
打消辞职的念头,占据职场半边天吧  085

Part 2 想要留下来,就从理解企业做起 —向最好的猎头专家学习职场生存祕诀

06 想要工作生活两不误,就放弃高薪吧!  092
高薪与高压是一对双胞胎  093
为了高薪,请放弃你的另一半  095
稳定和高薪两全其美的工作是不存在的  098
如果还是想拿高薪,就培养稀有性和专业性  101
三十几岁如何挑战上亿年薪  104

07 想要跟上司对抗,就做好走人的准备吧!  109
与上司打交道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110
不要越过上司的底线  113
绝对不能对上司说的十句话  116
要想在新CEO手下生存,就必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118
在上司面前,「看看再说」是绝对行不通的  122

08 想要升职,就展现出你的团队精神吧!  124
企业不需要个人的华丽表演  125
团队精神就是造就卓越成果的阿拉丁神灯  127
打造一流团队的三个条件  130
我们加在一起就能做成更大的事  135

09 频繁跳槽会让你的职业生涯提前结束  138
跳槽还有次数限制吗?  139
拒收离职三次以上者的履历  141
工作三年以后才是离职的最佳时机  143
离职时必须遵守的三个原则  146
职场生活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幸福  150

10 若与高阶主管无缘,就在成为经理前离职吧!  153
五十岁以上的上班族到哪里去了?  154
企业最喜欢的职位是主任  156
职业生涯第十年必须决定的三件事  159
四十岁之前必须进行第二次人生规画  162

Part 3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就是通往晋升大门的入场券 —你不可不知的职场交际祕诀

11 离CEO越近越容易站稳脚跟  168
CEO经常看到的人更容易获得晋升  169
能力和成果只是晋升的基本条件  171
想升职,就到能让你升职的人身边去  174
怎样创造最快的升职神话  178

12 领导力从确认关系的那一刻开始  181
不要将领导者竞争和公司政治混为一谈  182
优秀员工晋升为主管后,评价标准就完全不同了  183
领导力源自让步和牺牲  186
从业绩指向型转变为关系指向型吧!  190
升职不仅仅是换张名片,还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立场  193

13 不关心办公室政治,就无法在企业核心立足  197
小团体、关系链、核心集团与权力斗争  198
办公室政治下的生存祕诀  201
没有实力,政治就是空话  203
「有能力的上司」是晋升的保证书  206

14 红白喜事和聚餐场合决定职场命运  210
有说有笑的聚餐为何是业务的延续  211
上司也需要称赞和激励  214
把自己当成组织的后勤部长,凡事都要带头  217
一定要提拔的人才VS一定不要提拔的人才  220
猎头CEO的真心话 具备这十种特质的人才,务必留住!  222
猎头CEO的真心话 有这十种现象的人,不可留在身边!  226

15 没有关系网怎能办成大事  230
人际关系在任何国家都是致胜的法宝  231
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工作更顺利  232
上班族的价值取决于关系网的大小  235
不要冷落过去的同事和客户  239
四招帮你提高关系网指数  242

Part 4 改变思路才能成为真正的生存者 —职场前辈们的成功祕诀

16 如果只做熟悉的事,迟早会落伍  248
熟练度和专业性是两个概念  249
并不是工作年限越长越专业  251
不要总是停留在员工水准,尽快成长为专家吧!  255
把专业性和个人品牌连系起来  258

17 像CEO一样做事才可能成为CEO  262
如果我是总经理……  263
总经理和普通员工的不同之处  266
丰富的实践经验造就CEO理念  269
级别和职责比年薪更重要  272

18 最强的竞争力来自个人品牌  277
和别人一样是无法胜出的  278
制订与众不同的品牌策略  280
个人形象也是品牌管理的内容之一  284
现在就为二十年以后做准备吧!  287

19 职业寿命取决于行销理念  290
不景气时更显热门的职位—行销人员  291
年薪上亿者大多是行销人员  293
不懂行销,便无法在当代社会生存  295
善于行销,成功机率更高  298
靠近客户的地方潜藏着更多机会  300

20 企业动盪不安的时候,你的机会来了  304
职位越低,越要积极迎接变化  305
大转机都开始于危机时刻  306
竞争力来自足够丰富的经验  310
沉默的人只会被贴上无能的标签  313
抓住如潮水般涌来的机会吧!  316

图书序言

序言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原则

  有三位职场人士,各自因为不同的原因,莫名其妙地被公司、上司突如其来的决定搞得不知所措。

一位是S电子公司的金副总经理。

  在今天公布的晋升总经理的名单中,金副总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本以为这次一定能够摘掉副总经理的头衔,甚至连走动比较频繁的亲戚都已经向他道过喜了。

  到底哪儿出了问题呢?

  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和他同期入职的朴副总和郑副总的名字却赫然列于名单之上。

  金副总本以为此次得到晋升的一定是自己和朴副总,郑副总铁定要落选的—郑副总人虽然好,但在处理业务的时候总是显得优柔寡断。所以在确认晋升名单之前,金副总还心想「如果郑副总落选的话,要请他一起喝酒,然后开诚布公地给他几句忠告」呢。

  可是,现在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难道是因为上次……没有主动加入那个为了扩张中国业务而成立的,社长直接管理的「特殊任务小组」?等一下,难道是那两个人每次必到的登山小组—社长也经常去?不对,公司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让郑副总顶替我晋升的!……难道真因为这件事?」金副总一遍又一遍地揣摩着,头脑陷入一片混乱。

另一位是L证券公司的孙经理。

  今天早上,孙经理切身感受到「玻璃天花板」的存在(Glass Ceiling,指少数女性在晋升时遇到某种无形的阻碍。二十多年前《华尔街日报》用这个词描述女性职业生涯中的无形壁垒以来,这种企业高层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改观),她实在无法忍受心中的愤怒。一位平时相处得不错的前辈向她透露,在即将公布的公司人事异动中,她将被调到别人都避之不及的一个部门。自尊心很强的孙经理很难接受这个可悲的事实。

  「我既没有把工作搞砸,也没有令公司遭受损失,和别人相比,我办事更快,到底为什么?为什么我要被赶到那个位置上呢?」

  这位女士虽然在业务上不比别人逊色,但是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生了孩子之后早退的次数有所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她每次都有无可厚非的理由—有的时候是因为孩子生病了,有的时候是因为孩子的保姆没有提前连系就迟到,有的时候是因为参加婆家十分重视的亲戚聚会。本来就不喜欢交际应酬的孙经理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家务更加繁重,公司的部门聚会也就很少参加了,但是她从来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对于职业妇女来说,家庭和工作都要兼顾,能做到这种程度也就算可以了,不是吗?现在公司的女性同事也大多处于相同的境况,所以谁也不会介意的。这难道能算缺点吗?这难道能算是我的不对?我在工作中也没有偷懒啊,分明是总经理对女性心存偏见,这就是『性别歧视』!」

还有一位K公司的姜主任。

  表面看上去,姜主任正盯着电脑中的工作日志在看,但是上面的内容一点都没看到脑袋里去。

  「部门经理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姜主任一直想不通。

  昨天,经理指定尹主任为中东专案的负责人,这太不可思议了。尹主任是什么样的人?学历比不上自己不说,英语能力也不怎么样。说实话,无知到了极点,有的时候甚至到了有点傻的程度。创意能力更不用说了。和他相反,姜主任不仅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姜主任从来都是话题的主导者。就说平时吧,尹主任经常缓急不分地频繁做一些毫无内容的汇报,让旁人看了都抓狂。「这种既没内容也没形式的空洞报告还是省了吧!」姜主任这样想,但是尹主任却恰恰相反。特别是每次出差回来后,即使星期一再做报告也可以,尹主任却非要在週末给上司打个电话,然后週一再递上一份毫无内容的报告,一点都不会变通。

  「这么不可靠的人居然被委以重任……难道经理跟尹主任有什么特殊关系?」姜主任数次越过电脑萤幕,瞥向经理和尹主任,目光中充满了怀疑。

  职场中人可能都在关键时刻遇到过一些无法理解的事情,比如工作没什么成果即将被淘汰的人却忽然得到晋升,本以为肯定会得到晋升的人反而屡次落选;诚实并有能力的人意外地被推到一个闲职上;几乎做了相同的事情、取得了相同成果的人,得到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的人被调升要职,有的却成为淘汰的对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最常听到的回答大概是「站错边了」。

  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只是这样吗?

  「我们公司没什么原则(道理)!」经常会听到很多职场人士这么抱怨。其实没有一个公司是没有原则的,只是这些人不知道或假装不知道这些原则罢了。公司是由各个职位紧密结合而成的一个组织,拥有悠久历史的大企业自不必说,就连看上去管理较乱的中小企业也是按照自己的一套管理规定在进行运作的,根据这个规定进行新员工的招聘,完成业务考核,决定年薪以及晋升和提拔。有四、五名甚至只有两名成员的家庭中都会出现摩擦,更何况要管理数十名甚至数十万名成员的企业,怎么会没有自己的原则呢?那得有多少原则紧密交织着啊!

  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轻而易举地扔出一句「我们公司没有什么原则(道理)」这样的话来。我在此真心希望那个人不是你。因为这样的人从进公司第一天开始,就无视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大前提—「我在工作中必须尊重的规定和原则」这一点。

  在那些春风得意、薪水高、晋升快的职场人士身上,我们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于公司的管理规定有充分的理解,并且能按照这个规定来行事。

  当下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所以这个时期职场人的命运就像清晨飘落的枯叶一样严酷。和平日相比,这个时期各个公司的各种员工考核也将十分严格。绝大多数公司对那些能够理解并执行职场法则、管理规定的员工更加有兴趣。相反,那些否定公司的管理规定并且反其道而行之的员工,即使不被裁掉,也不会得到重用,说不定公司正在考虑要不要继续留用他呢。

  不管怎么说,虽然这是很简单的事实,但要找到对这个简单事实完全理解的员工却不那么容易。如果你想知道这些原则,或者已经知道了正在更加努力地去做,境况可能就会完全不同,但大多数人偏偏都没有那样去做,我身为一个旁观者也只有抱以无限遗憾了。放着成长和发展之路不走,辛苦的时候不停抱怨,对公司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这样的人确实太多太多了……

  你想要成为永不被公司放弃的人吗?想要在组织结构调整中胜出,成功晋升吗?想要在公司担任要职,得到高额的薪酬吗?想要把名片上的职位更换为CEO吗?如果想的话,就从理解并遵守公司的管理规定、原则开始做起吧!公司要留住的人就是按照这些原则身体力行的人。

  这本书收录了适用于所有行业的职场人士不了解或者虽然了解但却常常忽视的职场法则。身为这本书的作者,容我自我介绍一下:我现在正在经营一个为企业挖掘所需人才的猎头公司,我曾经在一家报社做了近十五年的记者,并且在成立公司的过程中累积了大量的招聘和培训人才的经验。

  透过本书,我想把自己在职场生活中的感受如实告诉你们,这些感受来自我担任新闻记者时和企业及员工的接触,作为猎头时与无数打算离职的职场精英的交谈,以及在经营自己这家有一百余名猎头的公司时的一些体会。

  好,下面让我们回到前面所提到的三个人的故事。他们是我在猎头公司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三个人,他们对上司作出的决定完全不能理解,他们认为公司和上司毫无原则的决策非常荒唐:「公司这么做很没道理!」但是我却无法苟同。因为以这种片面和狭窄的眼光来认识公司,是根本无法深刻地掌握企业管理规定的。从客观角度来判断,毫无疑问,他们的上司和老板深信对他们做出的处置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呢?从现在开始我会细细道来。

  本书可能有一些读者从未考虑过的内容,也会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内容,但是在阅读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可能马上会浮现出我们公司、我们部门内的某位职场人士。我们也就会稍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社长或高层,而有些人却被推到一个闲职或者被公司淘汰。

  最后献上我由衷的期望:在这个困难的时期辛苦走过来的职场人啊,一定不要退缩,要打起精神,勇于挑战,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理解本书中提到的规定和原则并付诸行动吧,相信上级对你的考核评价至少在三个月内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本书可以说是我和金玄辰先生共同完成的,金先生有记者和作家的基础,深度参与了本书从架构到细节的工作。借此机会我对他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申铉满
二○○九年二月
写于能看到奉恩寺森林的办公室内

图书试读

PART1 你的工作决定你的身分—职场新鲜人生存必读

01 把企业品牌消化为自己的品牌

一旦辞职,你的身价立即暴跌

不管怎么说,工作确实决定人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尽量去一个大家都向往的地方工作。但与此同时,人们偶尔也会产生一些错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估个人的能力。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大企业或外商等薪水很高的职位上工作的人,往往把自己所拿到的薪水看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因此认为即使离开公司,去了其他地方,理所当然也要拿到相同水准的工资。这就大错特错了,他没看到自己所得到的评价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企业的品牌所赐。

事实上,很多人最后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扔下辞呈就走了。即使那些决定要离职后做了很长时间准备的人,某天早上忽然辞职不干的情况也不少,因为从眼前困扰自己的问题中解脱出来的诱惑实在太大了。但是在离开的那一刻,请一定要记住这个事实:辞职后,你的身价也会暴跌一半以上。

人们在企业内的时候不会意识到企业品牌的重要性,也不知道个人的品牌价值有一半源于企业这个事实,所以在辞职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意识到个人的品牌价值与以前相比已经贬值了很多,悠闲地找新工作时才领悟到这个现实而不知所措。

「把人看扁了也该有个限度啊!」虽然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但现实是严酷的。这样的人经历过几次失败的打击后,只好不情愿地降低标准。
工作条件优越的女性由于家事或者生产、育儿等原因,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就职时同样面临诸多问题。凭借她之前的工作经历,她认为自己肯定在哪儿都会受欢迎,但真的到了人才市场才发现,能接受自己的地方并不多,因为她所持有的个人品牌已经失效了,要把眼光降低很多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企业内的时候,你得到的评价是以身为企业的一员为基础。但从你离开企业的那一瞬间起,所有的评价就只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因为企业的光环已经慢慢消失了。离开工作岗位的人,面试很容易落选,离开的时间越长越难找工作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一定不要急着离职,即使发生了特别令人生气、特别伤自尊的事情,也要忍耐。

把重考生拒之门外的三星本来就是韩国的代表企业,品牌强,信心足,所以可以採取这样的政策,但另一方面,三星在人力运用上最为头疼的问题却是离职率。为什么会这样呢?三星的业务量强大、内部竞争激烈是出了名的,对于那些希望适度工作的人无异于减寿,所以他们在三星待不长。

但是,三星的品牌是最好的,在三星工作过的人到哪里都会得到认可,把公司的品牌在工作中转化为自己的品牌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另外,对于初入社会的员工培训也数三星做得最好。但工作三年后,很多人透过钻研掌握了技能,凭借个人品牌纷纷跳槽到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去了。虽然对企业来说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情,但我不得不说,这些人真正理解了经历管理和雇主品牌的重要性,并做到了即学即用。

职场人的价值大多由工作决定,因此应该尽量选择那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先进企业,在有能力的高层、优秀的社长身边工作,这样你能学到很多东西,也能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把企业的品牌发展为自己的品牌。

如果要换工作,也要把自己的品牌树立起来,把企业的品牌消化为自己的品牌后,再以此为坚实后盾来换工作。记住:职场本来就是出来容易进去难,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只凭借自身的品牌,能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