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司马迁惹的祸
读《史记》一头雾水
有读懂 没读通 看《史记》雾煞煞!
继《秦崩》后,「历史福尔摩斯」李开元教授再次开讲
中国古代伟人──秦始皇的祕密!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书,然而,关于秦始皇的出生,他的宫廷,司马迁要么自相矛盾,要么干脆没有记载。为什么会这样?历史是怎样写出来的?《史记》中没有记载的历史,隐藏着怎样的惊天大祕密?
秦始皇,中国第一位皇帝,第一次统一了天下,统一文字,修筑万里长城,焚书坑儒。
他的事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谜团,从出生到死亡都笼罩在层层迷雾中!
秦始皇一生惊人的祕密,让无数史学家竞折腰;他是众多探祕爱好者、历史研究家的热门话题,集千年以来的种种奇案于一身:
.谁是秦始皇的父亲?
.弟弟与假父的故事!
.寻找秦始皇的表叔!
.秦始皇的后宫呢?
.焚书坑「儒」吗?
史书没有记载的真相,李开元教授 让你通通知道!
司马迁误信的故事、《史记》失载的历史、历史有很多谜团
李开元教授亲自走遍历史现场
在田野调查和文献史料中,发现失落的真相
重写秦始皇的一生!
本书特别独家附录
.大事年表
.秦始皇年表
.秦王婴父子列传
.昌平君列传
.焚书坑儒,半桩伪造的历史
作者简介
李开元
四川成都人,曾经是科学少年。北大历史系毕业,成为史学青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以人文学者自任。
北大毕业,留校协助恩师田余庆先生任教。东大毕业,接任西?定生先生之教席,供职于日本就实大学,任人文科学部教授。
景仰司马迁,钦佩罗素。致力于学术创新,追求贯通文史哲的风格。已经完成研究.叙述.理论的写作布局,着有《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秦谜:秦始皇的祕密》等。
自画像:飘泊的华人,历史的行者。
大宏愿:与天下有志者共勉,共同建设与英文字文化鼎立的汉字文化。
自序 在推理中享受历史的乐趣
第一案
是他,创立皇帝制度,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是他,挟雷霆之威,第一次统一了天下。他,秦始皇,姓嬴名政──且慢,据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吕政?原来,他的出生是一件两千年来的无头案: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大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无数学者参与讨论,却一筹莫展:史料如此缺乏,而最原始的记载《史记》却自相矛盾。问题出在哪里?
谁是秦始皇的父亲(上)
一 吕不韦真的是秦始皇父亲吗?
1 司马迁惹的祸
2 嫌疑人名单
3 发现了「奇货」
4 「奇货」的价值
5 最高商业机密
6 华丽的家族
7 公关第一步
8 华阳夫人的眼泪
9 初审的意见
谁是秦始皇的父亲(下)
二 鑑定和取证
1 法律鑑定
2 刻玉符的意义
3 医学鑑定
4 太史公捉弄人
5 第三条证据
第二案
秦始皇的青少年时代,历史记载几乎空白;唯一的线索就是他有三个弟弟:一个突然在前线投敌叛国,两个被秦始皇活活扑杀而死。秦始皇与弟弟们,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生死情仇?年轻国君,如何面对亲情背叛、人伦惨剧?夹杂其间的,又有怎样的政治阴谋?
弟弟与假父的故事(上)
一 弟弟为什么叛变投敌?
1 弟弟临阵倒戈
2 邯郸脱逃路
3 成蟜的身世
4 三种外戚势力的博弈
5 嬴政委政于谁?
6 夏太后之死引起的震动
7 寡居的帝太后
8 献面首嫪毐
9 嫪毐为什么封侯?
弟弟与假父的故事(下)
二 假父到底想要攻击谁?
1 嫪毐之乱
2 四大疑问
3 他想攻击谁?
4 动乱的余波
5 茅焦劝秦王的历史意义
第三案
西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这一年,秦楚两国政局都发生大动盪:前者有嫪毐之乱,后者考烈王去世,其大臣被杀。此时,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出现了:一位神祕的楚国王子,在秦国为秦王浴血奋战。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这位王子的名字。他,是谁?他为什么留在秦国?他跟秦始皇是什么样的关系?
寻找秦始皇的表叔(上)
一 谁接替吕不韦做丞相?
1 神祕的昌平君
2 又一桩质子事件
3 被抛弃的母子
4 历史学的探洞调查
5 昌平君的官职是什么?
寻找秦始皇的表叔(中)
二 铜戈的祕密
1 发现铜戈
2 你买哪一站票?
3 破解「丞相状」
4 填补历史的空白
寻找秦始皇的表叔(下)
三 丞相的反叛
1 挖出历史来
2 「□山」在哪里?
3 混合洗牌
4 打出后三张牌
5 一箭双鵰
6 被隐瞒的历史
7 王翦复出
8 两封发自战场的遗书
9 一场失载的战争
10 昌平君之死
第四案
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秦始皇:可是,有谁知道,他的皇后是谁?难道赫赫有名的始皇帝,竟然没有皇后?更为弔诡的是,不仅是始皇后,秦始皇后宫中所有的女人,都没有留下姓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历史抹去了她们的身影?
秦始皇的后宫谜团(上)
一 秦二世与他的母亲
1 世上有无始皇后?
2 唯一的线索
3 不幸的儿女们
4 发掘公子公主墓
5 废长立幼的打算
6 秦始皇为什么宠爱胡亥?
7 指鹿为马的人性解读
8 胡亥的母亲是谁?
秦始皇的后宫谜团(下)
二 扶苏与他的母亲
1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太子?
2 「坑儒」事件的始末
3 黄牌警告
4 召回扶苏
5 一招险棋
6 不可理喻的自杀
7 扶苏的复活
8 藤田教授的推测
9 谁是王后?
谜底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书,然而,关于秦始皇的出生,他的宫廷,司马迁要么自相矛盾,要么干脆没有记载。为什么会这样?历史是怎样写出来的?《史记》中没有记载的历史,隐藏着怎样的惊天大祕密?
穿透历史的迷雾
一 司马迁误信的故事
1 新的嫌疑人
2 《史记》是历史学的第三世界
3 献有孕之女故事的全本
4 女性深入历史现场
5 男性深入历史现场
6 献女故事的前提崩溃
7 请动护宝槌
8 谁是假货的受益人?
9 移花接木的线索
10 古代的「文化大革命」
11 莫做「耳食者」
二 《史记》失载了的历史
1 又是司马迁的错?
2 《穰侯列传》的启示
3 魏冉身世之谜
4 奇特强悍的宣太后
5 发现〈诅楚文〉刻石
6 破译秦楚「十八代诅盟」
7 秦楚「袍泽之亲」
8 二十一代联姻结盟的祕史
9 秦始皇后半生的禁忌
10 如芒在背的楚系外戚
三 顺天逆民秦统一
1 一切历史都是推想
2 重新寻找秦始皇
3 推倒重来的工作
4 颁奖台上的强势明君
5 天意难测民意重
结语 我为什么写历史推理
感谢辞
附录
附录一 大事年表
附录二 秦始皇年表
附录三 秦王婴父子列传
附录四 昌平君列传
附录五 焚书坑儒 半桩伪造的历史
参考论着举要
自序 在推理中享受历史的乐趣
这本书,不是一本常规的历史着作,而是一本大胆的历史推理作品。
简单来说,这是一本解码的书,破解的是历史的密码。解码与解谜不同。解谜,是破解单谜。解码,是破解谜团,一连串彼此关联的谜;这些谜都在一个相通的环上,必须按照环扣的次序顺次解开。
这本书所要破解的密码,是秦始皇的密码。
秦始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名人,也是迷雾重重的人物。笼罩在秦始皇身上的重重迷雾,从他的出生开始,一直到他的死后,日积月累,有增无减,千百年来,积淀成一连串的历史疑案。
生父之谜是第一桩疑案,秦始皇究竟是嬴异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假父和弟弟之谜是第二桩疑案,秦始皇与嫪毐、成蟜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表叔之谜是第三桩疑案,昌平君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先扶持嬴政亲政,后来又起兵反秦称楚王?
至于第四桩疑案的皇后之谜,更是蹊跷迷离。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却在史书上渺无踪影,这不是非常令人奇怪吗?这桩奇怪的事情,不仅牵连到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幼子胡亥和他们的兄弟姐妹,更牵连到他们的母亲们,那些曾经在秦始皇身边生活过,后来又完全失去了消息的所有后宫……
如此种种疑案,都纠缠在一个环上,这就是秦始皇的亲族和外戚。如此种种疑案,至今仍没有确切的答案。
为什么会这样?年代久远,史料欠缺,当然是首要的原因。不过,人为地隐瞒历史的真相,有倾向性地曲解历史,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在我看来,还有一个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观念的束缚。
多年以来,在史料学的领域,我们信奉「有一分资料说一分话」的原则。不过,如果我们将这个原则推广到整个历史学中来加以奉行的话,警句就变成了咒语,我们将会掉进认识的陷阱,误以为凡是没有记载的事情就不曾存在。如此扩大化的结果,历史学将会只剩下破碎的断片,而失去完整的篇章,前言不搭后语的失衡,最终难免陷于失语。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基于史料对往事的推想。古代史的史料少而又少,如何通过这些少而又少的资料,解读出多而更多的史实来,必须修炼「有一分资料说十分话」的功夫。这个「说十分话」的功夫,讲的是由一条资料生发十条线索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思路,就是多方联想和合理推测。在直接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搜寻间接的旁证,然后运用联想和推测,上下内外关联,前后左右旁通,索隐探微,设问求解,将各种蛛丝马迹串连起来,最大限度地解析历史,揭示历史的真相。
历史学的这种做法,类似于现实中的侦探破案。发案后的现场,混乱而狼借,犯人无影无踪,证据被销毁隐去,侦探们仔细地搜集每一个指纹、每一个脚印,哪怕是一根毛发,甚至是一种气味……如何由这些少而又少的证据,搜寻出犯人的踪影,复原出案发的现场,推理和联想,正是必不可少的功夫。按照侦探学上的说法,就是通过推理和联想,将所有的证据合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相关的证据链,由此重建案发的过程。
刑警侦探,破解的是现在的疑案;破解古代疑案的历史学家,是历史侦探。历史侦探破解历史疑案,同刑警侦探破案一样,充满了惊险、刺激,还有乐趣。
读者朋友,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来到秦始皇的身边,置身于那一个又一个的案发现场,一起来做历史侦探,一起来享受破案的快乐,一起来体验福尔摩斯式的逻辑与力量吧。
2008年6月16日初稿
2009年1月10日定稿
这本《秦谜:秦始皇的祕密》绝对是我近期读过的最令人惊喜的一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探险。作者将我们带入到秦始皇那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让我们得以窥探这位传奇人物内心深处的秘密。书中对秦始皇的成长历程、他如何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以及他在统一中国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阻力,都有着详尽而精彩的描绘。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事件时的严谨态度,每一个论断都有史料支撑,同时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那些关于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种种传闻,在书中被赋予了新的解读,不再是简单的神话,而是上升到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是在与一位伟大的灵魂进行对话,去感受他那个时代的脉搏,去理解他那个时代的思想。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它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以“谜”为线索,将秦始皇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串联起来,逐一解开。我之前对秦始皇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教科书上的片段,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他。作者对史料的解读非常独到,他能够从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挖掘出深层含义,并且用逻辑严密的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秦始皇为何会对“方士”如此着迷的分析印象深刻,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迷信,背后可能隐藏着他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延续统治的深层焦虑。阅读过程中,我数次被作者的洞见所折服,也引发了我对自己对历史认知的反思。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人物并不是静态的存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随着环境和经历而变化,而《秦谜》正是捕捉到了这种动态的变化,让秦始皇复活在我的眼前。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历史可以如此鲜活。作者以一种近乎侦探小说的笔触,层层剥茧,将一些长久以来笼罩在秦始皇身上的迷雾一一拨开。我一直对这位皇帝充满矛盾的认知,他一方面是统一中国的伟大君主,另一方面又被后世贴上了暴君的标签。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尝试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逻辑,去探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作为一个个体所承受的压力和孤独。书中对很多细节的描写都非常到位,例如对宫廷政治斗争的刻画,对不同派系之间博弈的展现,都让我对那个时期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叙述中穿插的那些旁征博引,不仅丰富了内容,也让我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跟一位博学的朋友聊天,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善于讲故事,能把最晦涩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引人入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暗沉的色调,带着一丝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中央的秦始皇剪影若隐若现,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过去。我本身就对秦朝历史,尤其是秦始皇这个人充满好奇,总觉得这位千古一帝身上有着太多的谜团。关于他的生平、他的思想、他的统一大业,甚至他最终的归宿,都充满了值得探究的空间。我喜欢那种能够深入历史肌理,挖掘那些被尘封的细节,并且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作品。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去理解那位传奇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史书的时候,我最怕的就是枯燥乏味的堆砌史料,所以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拥有引人入胜的叙事,能够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与历史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思考。那些关于长生不老、关于方士、关于秦始皇陵的种种传说,一直以来都让我浮想联翩,如果这本书能对此有所探讨,那就太棒了。
评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秦始皇的一些刻板印象。我过去总觉得他是一个冷酷无情、只知杀戮的君主,但读了这本书,我看到了他身上更多的人性化的一面。作者深入挖掘了秦始皇的家庭关系,包括他对母亲赵姬的态度,以及与儿子们的互动,这些细节让我觉得他不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他也会有疑虑,会有彷徨,也会有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担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秦始皇陵建造过程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当时惊人的工程技术,更折射出他对身后事的极致追求,以及他对权力和生命的复杂心态。作者并没有回避史料中的争议,反而将不同的说法并列呈现,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这种开放式的叙述方式我非常欣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秦始皇这个人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