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代,一个没有电视、没有冰箱的时代,台湾老百姓每天准时守在收音机旁,收听广播剧,这是人们一天最期待的时刻。
在那个广播剧的黄金年代,「崔小萍」的大名每天回盪在万千听众的耳边──一家老小沏一壶茶,围在收音机旁,静静地收听莎士比亚故事改编的广播剧,跟着是回肠盪气的小曲,那种凝聚心动的气氛,典雅伟大故事的薰陶,是现在看电视综艺节目永远不会有的……
《受难曲》收录了崔小萍编撰的七部广播剧本:〈婆媳风波〉、〈升官图〉、〈母亲的塑像〉、〈钗头凤〉、〈婉君〉、〈丰收〉与〈受难曲〉,带您一起重温广播剧的黄金年代。
作者简介
崔小萍
1922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
1945年毕业于中国四川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科。
1947年随「上海观众戏剧演出公司」来台旅行公演,后因时局之故而在台落脚,至今已五十余年。
1959年以《悬崖》一片荣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女配角银锣奖。
1968年因白色恐怖被诬陷为「叛乱犯」,受军法审判,入狱近十年。
1977年出狱。
2000年获颁第三十五届广播金钟奖终生成就奖。一生对戏剧充满了热情,视影剧影视艺术为一生最爱与职志。
现在仍健康安乐在世。
序言
中国广播公司的「广播剧」,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节目,在历次节目比赛和观众意见调查中,它都是最优秀、最凸出的节目之一。
回溯既往,广播聚在我国历经三个阶段:首先是以舞台剧的剧本,在几乎是原封不动的情形搬进发音室,只能听,不能看。后来,中广公司锐意改进,使用成为纯用声音表现,纯用耳朵欣赏的东西,使它巧妙的发挥了广播的长处,也避免了它的短处,以致听众在听的时候忘了「看」。再到后来,也就是最近几年,广播剧从少数几个演员中的「脚本」,逐渐变成一种文学的读物,一如阅读小说散文,从纸面上得到欣赏的满足。所以,广播剧本时常有人借阅或传抄,并开始有广播剧的集子出版。从广播剧本身的历史来看,这是很重要的演进。
广播剧越演越完善、越独立,是由于很多人贡献了他的智慧和心血,就中崔小萍女士是不可磨灭的一员。崔女士导演中广公司广播剧有年,她本身又是一极好演员,她在戏剧方面有理论的修养,编撰剧本的技巧也十分娴熟,是发展广播剧的一位大功臣。
最近崔女士选了八个广播剧本,辑为专书出版,定名「受难曲」,这不但是她个人的成绩展览,也是广播剧事业的一份重要资料。上述八剧,在广播的当时,都曾引发广大听众的悲欢之情,得到各方称许。如今集结出版,相信更可以发挥下述作用:
(一)证明它不但是可听的,也是可读的,使读者得到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满足。如果是读者兼听众,不论是何者在先,都可以比较一下不同的感受。
(二)有志撰写广播剧剧本的人,这是很好的样本,足资观摩参考。
李荆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