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绝句为清代词学批评之重要形式,本书探讨清代论词绝句之整理、研究、价值以及前此学者汇编之贡献得失,并自众多载籍广蒐博采,计得133家1067首作品,萃于一编,俾利学界取资研究与后续收录。本书另附清代论词绝句研究专文数篇,或就个别作家之作品,或就多家论述同一主题之作品,予以阐幽抉微、会通发明,以示此等资料之研究门径与词学价值。
作者简介
王伟勇
东吴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通识中心主任、副教务长、艺术研究所代理所长,着有《两宋遗民词初探》、《南宋词研究》、《词学专题研究》、《宋词与唐诗之对应研究》、《诗词越界研究》;主编《民国诗集丛刊》、《成大通识教育丛书》。
赵福勇
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博士候选人,现任东方技术学院通识中心专任讲师;林宏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生,现任实践大学高雄校区应用中文系兼任讲师。
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首詩詞,除了字面上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和創作時的背景。這本《清代論詞絕句初編》,恰恰滿足了我這樣的需求。作者在導讀每一首絕句時,並沒有直接給出結論,而是先引導讀者去感受詞句本身所帶來的意境,然後再深入分析詞句背後的意涵。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參與了一場詩詞的解謎遊戲,每一次的發現都充滿了驚喜。 書中對於清代詞壇的梳理,也非常有條理。作者並沒有把所有的詞人都混為一談,而是清晰地劃分了不同的流派和時代特點。我以前總覺得清代詞作風格比較單一,讀完這本書,才發現原來其中有這麼多的變化和差異。作者的分析,讓我對不同詞人的風格,有了更為精確的辨識能力。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詞作的同時,還會提及一些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歷史事件。這些額外的資訊,讓詞作的解讀更加豐富和立體。我會感覺自己不只是在讀詩,而是在回溯一段歷史,感受一段情感。這種跨領域的連結,讓閱讀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深度。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意境」的探討。作者對於如何從詞句中提煉出意境,以及意境如何影響讀者的感受,都有非常獨到的見解。這讓我意識到,詩詞的魅力,不僅在於文字本身,更在於它所營造出來的那種難以言喻的氛圍。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讓我十分欣賞。作者的用詞精準,但並不晦澀。他能夠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最深刻的道理。而且,他的筆觸之間,流露出一種對古典文學的熱愛和敬意,這種情感也感染了我,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與古人詩詞的「相遇」。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值得細讀的書。它不僅能增長我們的文學知識,更能提升我們的審美能力。我會把它當作一本工具書,經常翻閱,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收穫。
评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在深夜燈下,品味到了不一樣的風情!我平常對古典文學的涉獵不算太深,但每次讀到好的詩詞,總會被那種精煉的文字和深邃的情感所打動。這本《清代論詞絕句初編》,雖然名字聽起來有點學術,但實際翻開閱讀,卻意外地流暢且引人入勝。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學術論述,而是透過一首首絕句,層層遞進地展現了清代詞壇的演變與特色。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解析詞作時,那種深入淺出的筆觸,彷彿一位溫和的長者,在你耳邊細細道來,讓你不知不覺間被帶入到那個時代的文學氛圍中。 每首絕句,看似簡短,卻蘊含了豐富的歷史背景和作者的深刻見解。我常常會在一句簡單的評論下,反覆咀嚼,然後豁然開朗,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他不會生硬地灌輸知識,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去體會。這種閱讀體驗,對於我這樣不是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友善的。而且,書中選取的詞作,很多我都曾經聽過,但總覺得隔靴搔癢,不得其解。讀完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看似平常的字句,背後有這麼多的學問和意境。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相當雅緻,拿在手裡就覺得很有質感。頁面的紙張選用也十分考究,墨色印刷清晰,閱讀起來非常舒服,不會有刺眼的感覺。我喜歡把它放在書桌一角,隨時翻閱,總能從中汲取到一些新的靈感,或是得到片刻的寧靜。尤其是在這個步調快速的時代,能有這樣一本能讓我沉靜下來,細細品味的書,真的非常難得。它就像一杯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讀越覺得回甘。 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詞作結構和意境的分析。他並非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讀,而是深入到詞的起承轉合,以及詞中情感的流動。有些詞,我以前覺得平淡無奇,但經過作者的剖析,竟能發現其中蘊含的妙處。他善於捕捉詞人當下的心境,以及時代背景對詞作的影響。這讓我對清代詞的認識,有了更為立體和深刻的理解。 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它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在於它開啟了我對古典詩詞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我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而是開始主動地去尋找、去比較、去感受。每一次的閱讀,都像是一次與古人的對話,一次心靈的交流。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古典文學感興趣的讀者,特別是那些想要更深入了解清代詞作的讀者。它絕對會讓你獲益匪淺,並且愛上這種與古人神遊的奇妙體驗。
评分老實說,當初拿到這本書,我並沒有抱持著太大的期待。畢竟「論詞絕句」這種題目,聽起來就好像是給文史科的學生看的,我一個平常只愛看小說、漫畫的普通讀者,真的不知道能不能讀得下去。結果,我錯了!大錯特錯!這本書真的顛覆了我對這類書籍的刻板印象。作者的文字風格非常獨特,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說教,而是充滿了人文關懷和生活氣息。他會用一些生活化的比喻,把複雜的文學理論講得非常清楚,讓人聽得懂、記得住。 我特別喜歡作者在解讀詞作時,會穿插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或典故。這些故事,讓原本可能冰冷的文學作品,瞬間變得有血有肉,充滿了人情味。我常常會因為一個小故事,而對某位詞人產生莫名的好感,甚至進一步去了解他的生平。這種閱讀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像是在讀一本「教科書」,而像是在聽一個說書人,在講述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書中的一些觀點,也讓我耳目一新。作者對於詞作的賞析,並沒有拘泥於傳統的定論,而是提出了一些比較新穎的看法。這些看法,雖然有時候會讓我感到驚訝,但細細思考之後,又覺得非常有道理。這讓我意識到,文學的解讀,原來是可以如此多元和開放的。它鼓勵我去獨立思考,而不是盲目地接受。 而且,這本書的編排也很用心。每一段的論述,都緊緊圍繞著前面引用的絕句,結構清晰,邏輯性很強。就算是對詞作不是非常熟悉的讀者,也能夠跟得上作者的思路。我甚至會把書中的一些精彩句子,摘抄下來,貼在我的書桌上,每天看一眼,都能獲得一些啟發。 總之,這本書是一本非常「有溫度」的書。它讓我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也讓我對清代詞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會把它推薦給所有對文學有興趣的朋友,尤其是那些覺得古典文學很難親近的朋友。相信我,這本書絕對會讓你改觀,並且愛上這種「慢閱讀」的樂趣。
评分我是一個對歷史很有興趣的人,同時也喜歡品讀一些古籍。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清代論詞絕句初編》時,就覺得非常吸引我。書中的內容,不僅僅是單純的詩詞賞析,更像是透過這些詩詞,來窺探清代文人心中的世界。作者在引導我們欣賞詞作的同時,也巧妙地融入了許多關於當時社會、文化、以及個人際遇的描述。 我非常喜歡作者對於詞句的解讀方式。他不會把這些古老的文字,講得像是一堆難懂的密碼,而是能夠用一種非常親切、貼近我們現代人感受的方式來詮釋。彷彿我們正在和一位博學的朋友,一起在茶館裡,一邊喝茶,一邊討論著幾百年前的詞人,他們的喜怒哀樂。 書中的每一篇「論詞絕句」,都像是一個小小的引子,引導我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我會發現,原來在看似簡短的詞句中,可以蘊藏著如此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的分析,總能觸及到我內心深處的一些共鳴,讓我對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一些新的啟發。 令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十分人性化。每一篇的篇幅都不會太長,非常適合在零碎的時間裡閱讀。我可以今天讀一篇,明天讀一篇,慢慢地消化吸收。而且,書中的排版和字體,都非常舒服,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 這本書讓我對清代文學,有了更為具體和生動地認識。它不再是課本上那些枯燥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情感。我會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對歷史、對文學感興趣的朋友,我相信你們也會和我一樣,在這本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评分作為一個對詩詞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尋覓著一本能夠深入淺出、又具備學術價值的論述。而這本《清代論詞絕句初編》,則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作者在學術功底扎實的基礎上,展現出了難得的文學才情和獨特的視角。他並非僅僅是堆砌學術術語,而是用一種極富感染力的筆觸,引領我們走進清代詞作的殿堂。 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解讀詞作時,那種細膩而深刻的觀察力。他能夠從極為微小的字句中,挖掘出作者的情感波動和思想軌跡。有時候,僅僅是一兩個詞的轉換,就能讓詞作的意境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而作者恰恰能夠精準地捕捉到這一點,並將其條分縷析地呈現給讀者。 書中對於清代詞壇的流變,有著極為清晰的梳理。作者並非線性地描述,而是能夠抓住各個時期詞作的特點,以及詞人們之間的相互影響。這種結構性的分析,讓我對清代詞壇的發展脈絡,有了更為宏觀和深刻的認識。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某位詞人的作品,而是能夠將其置於整個時代的背景下進行審視。 更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論述中,始終貫穿著一種對文學的熱愛和對人性的關懷。他能夠從詞作中,看到詞人內心的孤寂、失落,也能感受到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這種情感的共鳴,讓閱讀的過程,不再是單純的學術探討,而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 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審美體驗的昇華。它讓我重新認識了清代詞作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也讓我對文學的理解,有了更為深厚的體悟。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這將會是一次令你難忘的閱讀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