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尊重、放下,不将孩子拘束在母爱的小小世界。
让孩子与母亲都保有自我、挥洒本色,给下一代一个乐在生命的榜样!
如何用积极正向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独一无二的资质?
这个最有智慧的母亲的故事,相信能给天下父母最诚挚、最深刻的启发。
当孩子还是一张白纸、一块原石,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不嫌晚。父母也是一样。只要用对方法、调整价值观,任何对教养一窍不通的父母,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最佳伴跑者。
洪淑娟育有三名资质、个性迥异的儿女:老大聪颖沉稳,从小四起就不断跳级;女儿曾经难产造成脑性麻痺,经过锲而不舍的复健,如今是亭亭玉立的常春藤名校化学博士;么儿天赋过人,三岁有八、九岁的智力,幼稚园就跳级。上天不仅给了洪淑娟悬壶济世的天赋,还给了她栽培三个独特孩子的智慧。这是一段最艰困的历程,也是一场最美好的奋战。如果一味做知识的培养,炫耀孩子的天资,那么毁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很简单。看过太多资优却不快乐的孩子,洪淑娟要让三个孩子快乐的长大。
洪医师的过来人实战经验
* 学问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好像「许妈妈」只是我的一部分。学问可以深入浅出,生命可以淡出,但是不能重来。也许我埋没了几个可能的诺贝尔奖得主,但我培育了热爱大自然与生命的社会中坚分子与好医生。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不要太在意细节,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懂得那么多。他们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
* 面对自主性强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强烈需求可能造成别人的困扰;相反的,如果是自主性较差的孩子,不妨多给他创造决定的机会。
* 原则默默的放在心中,把选择的权利,交回孩子的手上。
* 千万不要当孩子的经纪人,凡事都要经手才放心。孩子的人生没有你的指令,也一样精彩。
*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功课负责。将来,孩子才懂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作者简介
洪淑娟
台湾嘉义朴子人,自诩是显密双修的佛教徒。
台大医学院牙医系毕业,为美国牙科国家考试合格加州执业牙医师。曾任台大医院、金瓜石、八堵矿工医院牙科主治医师,现任台北市及人牙医诊所院长、大安牙医诊所创办人,并于幕后支持另一半从事肝病防治及研究工作。
1992年为防堵爱滋病与肝炎的传染,于国内首度推动牙科一人一机概念。目前努力推行雷射口内软组织处置,以期降低病友局部疼痛与牙疾引起之全身细菌性感染,并缩短疗程,保留更多自然齿。曾为《远见》杂志撰写「浮生小记」专栏。
期望在最快的将来圆满完登台湾百岳的梦想。曾经在第一届台日韩盲胞登玉山活动担任随队医师,并亲领一位盲胞上主峰。
登山潜修是很大的快乐,皈依佛陀是最大的幸福。
代序 妈妈辛苦了 许舒尧
推荐序 有甘有苦的成长智慧 王金龙
推荐序 教养的艺术 宋维村
推荐序 个性资优的母亲 杨维哲
第一章 倾听孩子的天赋
弄笨一个孩子很容易
一路跳级,措手不及
化解孩子的心灵危机
学校里的福尔摩斯
母爱有限公司
让妈妈去帮大野狼看牙齿
第二章 尊重生命的特质
就让他去做白日梦吧!
不要抢当孩子的恋爱教练
自主性强的小大人
别忽略孩子的光芒
硬原则,软决定
尊重他的成长
尊重孩子的学习自由
信任是亲子关系的基础
第三章 责任心的第一堂课
玩具的约定
赏罚该怎么分明?
老三的震撼教育
别把孩子当猫熊养
读书不是妈妈的事
第四章 当孩子的镜子
武侠小说里的品德课
身教胜于一切
You are what you say
学区当然很重要
居家教养的影响力
坏孩子是教出来的
有适应力才有免疫力
第五章 给教育正确的力量
不要做个寂寞的资优生
英文,读就是了
学英文当然要趁早
每个礼拜的莎士比亚作文课
今天不要3+2=5好吗?
打球去,不考试!
顺性与顺向
提升「六大力」
资优教育的养成
假资优与真绩优
第六章 母亲的勇气与坚持
不寻常的出生过程
游泳与音乐的复健之路
假性单亲妈妈们,加油!
承担,类单亲家庭
把泪水变成甘露水
后语 两代女人的故事
欢喜相送阮阿妈
海口查某人
结语 跟我走上最精彩的旅程
代序
妈妈辛苦了
许舒尧
当我们三兄妹得知妈妈在写一本关于我们的书时,各个心里忐忑不安:「不晓得什么尴尬的糗事会被抖出来?」心里更是惶恐:「我们又不是已经功成名就,凭甚么站出来『献宝』?求学的过程中遇过太多聪明才智胜过我们千百倍的同学,我们有何德何能被拿来当典范?」
浏览过本书的初稿之后心里稍稍的释然。这本书不是关于我们,而是关于母亲的教育理念及多年来的辛苦付出。让我想到母亲这个世代的女性特别辛苦,一方面仍然受到传统相夫教子角色的束缚,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的事业打拚。尤其母亲不只要照顾我们与自己的事业,还要支持父亲以及照顾外婆(母亲是外婆的独生女),光鲜亮丽外表背后的辛酸真是不为外人知。如今我们三兄妹都年满三十,虽然没有飞黄腾达,但是至少各个都很踏实的为自己的未来在努力。母亲的岁月及付出换来的不是财富或是文凭,而是丈夫的成就及子女们的未来。我想,她需要,也值得一点掌声以及肯定。
成长很难,为人父母更难。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能力、个性及才华。适用于我哥哥身上的法则,不见得适用于我或我弟弟,或是读者您的子女。我是学化学的,每一个元素或反应都有通则,但是最精彩的还是数不尽的例外。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能理性的思考面对每一个成长上的课题,认真的倾听自己及对方(子女或父母)的心声,成长必定会是一个丰富心灵的历程。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爱。有一次我跟王金龙老师(我小学时的数学家教及一直以来崇拜的对象)聊到母亲,他说我妈妈令他印象最深刻以及最佩服的地方,就是她那无穷尽的精力及爱心。有人说,要当个好老师是教不来的,或许我们也可以说要当称职的父母是教不来的。因为爱,关怀,付出,都不是课堂上能传授的东西。我们何其幸运,母亲有勇气、能力、爱心来带大我们。我们怎能不好好砥砺自己,好好的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呢?
西元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于波士顿
(本文作者为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现继续求学,努力要成为一位优秀的钢琴家。)
这个书名《母爱的权限:家有三个资优生的教养笔记》实在是太抓人眼球了!“母爱的权限”这几个字,立即引发了我极大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样的“权限”?是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母亲有最终决定权吗?还是说,母亲的爱本身就赋予了她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力?这让我联想到,在塑造孩子的未来时,母亲扮演着怎样一种关键角色。而“家有三个资优生”,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标签。我立刻联想到,这三个孩子一定有着过人的才华,可能是在学术、艺术、体育,或者其他领域都有着非凡的表现。那么,这位母亲是如何培养出三个如此出色的孩子的呢?这本书的“教养笔记”性质,又让我觉得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充满血泪、汗水和智慧的真实记录。我特别好奇,在作者的笔下,这三个“资优生”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她又是如何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潜质,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的?这本书,或许能揭示出,在“资优”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庭教育模式和亲子互动方式。
评分刚看到这本书名,脑海里就浮现出各种画面。三个资优生!这简直是普通家长梦寐以求的场景,但也让人好奇,作者是怎么做到的?“母爱的权限”这个说法,让我琢磨了半天。是不是说,当孩子拥有了某种特别的能力或潜质时,父母作为引导者,拥有一种“特权”去发掘和放大这些潜质?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养育,更像是一种精细的设计和培育。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有很多关于如何发现孩子天赋、如何因材施教的干货。而且,“教养笔记”这几个字,让它显得格外接地气。它不像一本冷冰冰的理论书籍,更像是家长在日常琐碎中,一点一滴记录下来的宝贵经验。我很好奇,在这位母亲的记录里,是否会充满她自己的困惑、欣喜、甚至偶尔的无奈?三个孩子,他们的个性是否各不相同?作者又是如何为他们量身定制教育方案的?我特别期待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启发,看看如何才能像这位母亲一样,不仅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还能在教育过程中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而不是一味地焦虑和奔波。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育儿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太吸引人了,一看就感觉里面藏着不得了的育儿宝典!“母爱的权限”这个词组本身就很有意思,让我好奇在育儿这件事上,母亲究竟拥有怎样的“权限”?是说可以为孩子做最好的决定,还是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别人无法替代的爱与引导?而“家有三个资优生”更是点睛之笔,这三个孩子肯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资优”,不然也不会被母亲用如此特别的方式记录下来。我想象中的“资优生”可能是在学业上特别出众,但更可能是拥有某种特殊天赋、情商极高,或是具备某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本书的“教养笔记”四个字,又充满了真实感和生活气息,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摸索、记录、反思的真实写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看到作者如何平衡三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在“资优”的道路上引导他们,同时又保留他们纯真的童年。我很好奇,拥有三个如此出众的孩子,这位母亲的生活是否会充满挑战,但又充满了别样的精彩?这本书是否会揭示出,所谓的“资优”并非只关乎智商,更在于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我迫不及待想翻开它,看看这位母亲是如何运用她的“母爱权限”,将三个孩子培养成闪闪发光的个体。
评分《母爱的权限:家有三个资优生的教养笔记》,这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深度。 “母爱的权限”这个说法,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暗示着母亲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拥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影响力。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关爱,更可能是一种基于智慧、经验和爱的领导力,她能够审慎地规划和引导孩子的成长道路。而“家有三个资优生”,这简直是所有家长梦寐以求的画面,也同时意味着巨大的挑战。我很好奇,这三个孩子各自的“资优”体现在哪里?是某种单一的才能,还是多方面的卓越?“教养笔记”这几个字,则为这本书注入了真实的色彩。它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而是饱含作者在实践中的点滴感悟、成功经验和可能存在的困惑。我迫不及待想知道,这位母亲是如何在繁杂的家庭生活中,去发掘、培养和管理三个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她又是如何平衡教育理念和现实情况的?这本书,会不会是一份充满智慧和力量的育儿宝典,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用一种更有“权限”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母爱的权限:家有三个资优生的教养笔记》,光看名字就觉得信息量巨大,而且充满了故事性。 “母爱的权限”这个表述,让我觉得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非常主动且有力量的角色,她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引导力。这和我之前理解的“放养”或者“民主式”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让我很好奇这种“权限”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否意味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参与和责任。而“家有三个资优生”,这三个字就足够让人眼前一亮。我想象中的“资优生”绝非仅仅指学习成绩优异,更可能是在某些领域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和才能。如何培养出三个如此优秀的孩子,书中肯定蕴含着独特的教育哲学和实践方法。 “教养笔记”则透露出本书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它不是一套刻板的理论,而是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记录下来的宝贵经验。我非常期待能从中看到,这位母亲是如何识别、发掘并培育三个孩子的不同潜能,如何平衡家庭、工作和育儿的多重压力,以及她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成长。这本书,似乎是一本关于智慧母爱、以及如何培养卓越下一代的深度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