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两部份。第一辑记述作者在神州山河易色的一九四九年前后,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期,身历其境的实况,和一九五○年代流亡海外,辗转经过香港、台湾,而漂泊到美国,继续求学的经历与感受。第二辑收录作者在这一段时期与沈从文、梁实秋、李方桂等六位在困难中默默工作的杰出作家与学者们的交往心得。两辑都是从作者个人经历的角度来反映一个历史巨变的关键年代。
本书以朴实通顺的文字,和娓语口述的笔法书写,文章里充满了他人未曾写过的细节。可以作为一部史料丰富的传记作品来看,也可以当作一本文学性的散文集来读。
作者简介
马逢华
河南开封人。国立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密西根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经济系任教二十六年,现为华盛顿大学荣休教授。
学术着作有《中国大陆对外贸易》(英文)等,中文写作有《忽值山河改》、《马逢华散文集》、《景山集》等三种。
校订版自序
自序
第一辑 忽值山河改
壹.北京大学,一九四九前后
题记
(一)弦歌不辍:师生座谈「红绿灯」
引言.一个座谈会的纪录.评语.
(二)北大五年记
神京复,还燕碣.沙滩一带的街道.两次难忘的讲演.五十週年校庆.经济系的回忆.西斋.东厂胡同十号.外国留学生.吃在北大.尾声.
(三)河南河北皆干戈
贰.香港:不採苹花即自由
别矣北京.澳门十日.偷渡伶仃洋.流亡香港.幸亏有这么一个香港.
租到了一个床位.喜欢上了这个城市.不採苹花即自由.
参.密西根的岁月
到密西根之路.我为什么选择密西根.良师篇.交游记.金钥匙在谁手里.毕业与新的开始.
第二辑 师友记
怀念沈从文教授
梁实秋先生纪念
遥想公瑾当年─回忆刘大中先生
追念蒋硕杰老师
永怀李方桂先生
追忆刘绍唐学兄
拿到《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有些复杂的。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两岸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台湾读者,马逢华先生的经历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我很好奇,在“忽值山河改”的巨变之下,他个人的命运是如何跌宕起伏的?他的回忆文集,会不会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关于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以及他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毕竟,一个经历了那样时代风云的人,所见的所想,一定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最近在书店闲逛,意外翻到一本《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这本书名本身就带着一股历史的沧桑感,让我这个生长在宝岛的读者,不免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仅仅从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我就能联想到许多故事。马逢华先生,这个名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并不陌生,他的名字往往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紧密相连。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承载了他一生中重要的经历,那些曾经的辉煌、挫折、思考,或许都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这本书的名字就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洪流和个人的命运。马逢华先生,这个名字或许对于年轻一代的台湾读者来说比较陌生,但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或者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我很好奇,他在书里会如何回忆自己的人生,如何解读那个“忽值山河改”的时代?我期待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事件的堆砌,更能展现出作者的思考、智慧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评分最近在书店里淘到一本《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这本书的名字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猜想,马逢华先生一定是一位经历了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重要人物,他的回忆,必然会为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理解那段历史。作为一个在台湾成长的读者,我对那个时代的很多事件,都带着一些历史教科书上的模糊印象,而这本书,或许能为我带来更真实、更生动的感受。
评分《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这本书,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少关注。作为一名对中国近现代史颇感兴趣的台湾读者,我一直对那些亲历者留下的回忆录情有独钟。马逢华先生的名字,在我的印象中,与那个时代的许多重要事件息息相关。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他对那些事件的 firsthand 叙述,了解他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以及他如何在这种剧烈的时代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评分《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这本书,我才刚翻了几页,但已经感受到它不同寻常的份量。马逢华先生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我猜想,这本书里不仅仅是记录一些事件,更重要的是,它会包含作者对这些事件的思考和感悟。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台湾,却对大陆历史有着深切关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更具人情味、更具个人色彩的历史叙述,让我们能够更贴近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
评分刚拿到《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光是看书名就觉得很有分量。我想,马逢华先生一定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人物,他的回忆录,定然是写满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际遇。作为一名台湾的读者,我特别好奇,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他个人的经历是怎样的?他又是如何理解和书写“山河改”这个概念的?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全新的历史认知,或者说是对我过去理解的补充和修正。
评分《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这本书的题目非常有吸引力。“忽值山河改”,这几个字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历史的张力。我猜想,马逢华先生一定是一位经历过时代巨变的人物,他的回忆,一定会为我们这些台湾的读者,打开一扇了解那个特定时期历史的新窗口。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在时代的洪流中,一个普通人是如何经历、如何思考,如何塑造自己的。
评分拿到《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书名所吸引。“忽值山河改”,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境?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巨变,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演变?马逢华先生的视角,会是如何解读这个过程?作为一名台湾读者,我对两岸的历史发展总是充满好奇,而来自亲历者的回忆,往往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史料。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带来更多关于那个时代的细节,以及作者个人的独特见解。
评分最近在追一本新书,《忽值山河改:马逢华回忆文集》。光是看这个书名,就足够吸引人。《忽值山河改》这几个字,仿佛浓缩了历史的变迁,充满了动荡和重塑的意味。而“马逢华回忆文集”则指明了这本书的性质,是一份个人的历史记录。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台湾,但又深受中国历史影响的读者来说,这种来自亲历者的视角,总是格外珍贵。我很好奇,马逢华先生是如何看待他所经历的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的回忆,会为我们勾勒出怎样的历史图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