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想?潜入意识深海,看看内在生命如何扩展再扩展,不曾间断……
我们的意识永不熄灭,肉身只是一套套的装扮,卸下之后,你依然存在。但是「活着」是必要的学习历程,我们可以利用梦和意识投射,扩展内在生命视野,汲取挹注我们这一生以及永生永世的知识与体悟。本书收录赛斯指导我们如何调查梦、记梦、利用梦,以及意识投射的内涵和方法,他说:「投射……是人格正有重大进展的一个标记。在投射状态中,内在感官拥有最大的自由度,而自己也得到唯有如此才能得到的经验。当这份知识变成平常醒时意识的一部分时,你就是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照赛斯的说法,做梦是意识的一种创造状态、一个心灵活动的门槛,在其中,我们抛弃了通常的限制,而去用最基本的能力,并且实现我们真正的独立,不受三度空间形体的羁束。赛斯说,在梦里,我们写每日生活的剧本,并且感知我们的物质焦点通常遮住了的其他存在层面。
赛斯主张,梦宇宙有自己的基本法则或「基本假设」(root assumptions)──与我们的引力定律、时间空间相等的东西。换言之,梦的实相看起来彷彿荒腔走板或无意义,只因我们按照物质定律而非在其内适用的规则去判断它。
那么,梦并不只是想像的消化不良或心灵混乱。当我们做梦时,并非一时疯狂,如某些理论家所主张的那样。刚好相反,在某些梦境,我们可能远比平常时候还要精神健全且警醒得多哩!我们无疑是更具创意的,甚至可能更「活跃」,正如你从自己的某些经验里可看到的。
本书最精采的地方应是关于梦境的描述,以及我们如何透过记梦、梦的回想来得到无数珍贵的讯息并改善我们的健康。再来,如何将有意识的自己带入梦境,甚至由梦境中引发灵体投射,都在本书中有详细的描述与技巧的引导。──许添盛医师
作者简介
珍.罗伯兹(Jane Roberts)
生于纽约撒拉托加温泉市,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通灵人之一。珍除了是赛斯书的作者外,并着有十余本小说、非小说以及诗等作品,风行全世界。从1963年开始,珍在每週两次的出神状态中,代替曾经经历多次「人身」、现已不具形体、居于多次元实相中的灵性导师──赛斯──口述其教导,并由她的丈夫逐字记录,传世为「赛斯资料」,这些资料目前均保存在耶鲁大学图书馆。赛斯书探讨的范围涵盖了心理学、超心理学、医学、物理学等,都是最具原创性的观念。
译者简介
王季庆
成大建筑系毕业,留学加拿大,并旅美十余年。经历半生的心灵追寻,遍览各类心理、宗教、哲学、神祕学等书籍。于一九七六年首度接触启悟性的「赛斯资料」后,心弦震动,遂开始译介赛斯书系列及新时代经典作品共十余种,为国内新时代思潮的发起人,并于全台各地组织新时代读书会,成立「新时代中心」,致力将新时代的讯息介绍给国人。引介「赛斯系列」、「伊曼纽系列」及「与神对话」系列等书,着有《心内革命──迈入爱与光的新时代》、《赛斯让你成为命运的创造者》。
〈赛斯书〉策划缘起
〈推荐人的话〉品味梦与潜意识世界 许添盛
〈序〉做梦是意识的创造状态 珍.罗伯兹
〈引言〉我对你的爱未变 罗勃.柏兹
第一部内在宇宙的侵入
主观的记录
第一章 梦、创造与无意识
第二章 主观背景之一瞥
第三章 引介赛斯
第四章 我对梦实相的第一瞥
第二部引介内在的宇宙
第五章 第十五及十六节课的摘录
第六章 赛斯的一些忠告
第七章 内在感官
第八章 用内在感官做的一些实验
第九章 内在感官——轮到罗了
第十章 赛斯在我们的客厅与一位老友会面
第十一章 赛斯追踪康宁瀚小姐
第三部探索内在的宇宙
调查梦实相
第十二章 梦的回想:如何记得你的梦
第十三章 早期谈梦世界的一些资料摘要
第十四章 梦与健康
第十五章 预知梦
第十六章 再谈预知梦
第十七章 梦与可能性
第十八章 可能的自己们
第十九章 由梦境出体的经验
第二十章 再谈梦中投射
第二十一章 由梦境投射
第二十二章 意识的内面
〈跋〉一个个人的评估 珍.罗伯兹
对于《梦与意识投射》这本书,我的期待是它能够提供一套实用的方法论,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梦境的力量。我个人一直对“显化”和“吸引力法则”这类概念比较感兴趣,而“意识投射”这个词,恰好与这些概念有着微妙的联系。我猜测这本书会探讨我们内心的信念、意念如何通过梦境得到强化,甚至影响我们现实生活的走向。也许书中会包含一些具体的练习,比如如何记录梦境,如何解读梦中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梦境来设定目标、克服障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指导手册,帮助我将那些模糊的愿望和目标,通过梦境的“投射”过程,变得更加清晰和强大,最终吸引我所渴望的一切。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本关于自我实现的实用指南,它将教会我如何成为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如何运用意识的力量去创造更美好的现实。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梦与意识投射》在我刚看到的时候,就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一直对梦境的神秘以及我们内心世界的运作方式感到着迷,而这个标题似乎直接触及了这些核心。我预想这本书会深入探讨梦境如何不仅仅是睡眠中的随机图像,而是我们潜意识与意识之间一种深刻的对话,甚至是一种“投射”——将我们内心的渴望、恐惧、未竟之事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我猜想作者可能会从心理学的角度,比如弗洛伊德、荣格的理论入手,但又会跳出学院派的束缚,用更易于理解和引人入胜的方式来阐释。也许书中会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那些匪夷所思的梦境,在作者的解读下,会变得条理清晰,直指人心。我期待它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那些常常让我感到困惑的梦,甚至能提供一些方法,让我能够更有意识地去面对和解读自己的梦,从而在清醒的世界里获得更多的洞察和指引。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把钥匙,一把能够开启我们内心深处隐藏宝藏的钥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如此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并赋予其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的。
评分《梦与意识投射》这个书名,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的画面。我倾向于认为这本书会是一部关于文学、艺术,或者说是关于人类创造力起源的著作。我猜想作者可能会将梦境视为艺术家、作家灵感的源泉,是潜意识中那些原始的、未被驯化的情感和意象的喷涌。这本书或许会深入分析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梦境般的隐喻和象征。我期待作者能够引用大量的文学名著、绘画作品,甚至音乐片段,来阐释“意识投射”是如何在这些艺术形式中得以体现的。我希望它能够激发我自身的创造力,让我看到梦境不仅仅是个人化的体验,更是连接人类共通情感和想象力的桥梁。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首关于想象力与现实交织的赞歌,它将带领我们穿越意识的边界,去发现那些潜藏在艺术灵魂深处的秘密。
评分拿到《梦与意识投射》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可能是一本相当“硬核”的学术著作。标题中的“意识投射”几个字,让我联想到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哲学或心理学概念,比如集体无意识、原型意象,或者是一些关于意识边界、多重现实的探讨。我甚至担心这本书会充斥着我看不懂的专业术语,需要我反复查阅资料才能理解。然而,在我翻开第一页后,这种担忧逐渐消散。作者的笔触虽然严谨,但并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感觉他并非是想单纯地罗列理论,而是希望通过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带领读者一同走进意识的迷宫。书中可能包含了许多引人深思的哲学思辨,关于我们所感知到的现实是否真实,关于梦境与现实之间那条模糊的界线,甚至可能触及一些关于存在主义的深刻问题。我期待它能挑战我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开始质疑那些我习以为常的认知,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生命和宇宙。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智识的冒险,一场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
评分当我看到《梦与意识投射》这个书名时,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种关于成长和转化的叙事。我猜想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个人化和情感化的笔触,讲述作者或其他主人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如何通过对梦境的深入探索,最终实现自我认知和精神上的蜕变。我期待书中会有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梦境中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与内心的恐惧和解,最终找到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现实挑战的经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治愈的力量,让我明白梦境并非是逃避现实的出口,而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工具。它会让我看到,那些看似混乱的梦境背后,往往隐藏着通往内心平和与成熟的道路。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段关于自我救赎的旅程,它将温暖而深刻地触动每一个在成长道路上寻求答案的心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