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见洗肾病人现身说法的深刻分享
肾脏病患与家属必读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法
庄淑旂(国宝名医)
江汉声(辅仁大学医务副校长)
江文章(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 健康推荐
洗肾病人的饮食只能「食而无味」?
因为洗肾无法久站,更没办法做运动自我保健?
一个人洗肾,全家人的生活步调都会因此完全变调?
国宝名医庄淑旂之女、日本知名食养专家——庄安绣,
集毕生药学、食疗研究精华,以及洗肾二十年的个人体验,
教你如何从日常的食衣住行中找回心灵的平适与身体的活力,
学习与病共存,积极面对人生。
肾脏病也能好好吃!
庄安绣自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併发肾脏疾病后,即开始洗肾生涯,
她师从母亲庄淑旂的中医家学渊源,同时凭借自身对食谱和药谱的专精研究,
透过适宜的身心照护和饮食调养,迄今已洗肾二十多年,这样的案例实不多见。
本书是她与「洗肾」相处相融的自疗经验谈,
集结了对于洗肾族病况、症状的解析,以及自然食疗的验证所得,
从个人的心路历程分享,到生理心理的调适和人际相处的要诀,
日常饮食作息的规划控制以及医疗资讯的精要说明,
都是值得洗肾族及其家属聆听、参考的中肯建议和指引。
【肾友养生食疗餐】
专为肾脏病友设计,包括一週三餐养生食谱和食疗建议,少盐、少糖、少钾、少磷,巧用调味料,增添食物美味。
【平躺式宇宙健康操】
改编自庄淑旂博士的「宇宙健康操」,以和缓的动作搭配唿吸运动,为不适宜久站的肾脏病友提供更好的体力与元气。
【生理保健与调养】
勤抹乳液、经常漱口刷牙、持续运动、提高免疫……从日常中做好身体和生活管理,随时保持最佳状态、享有生活品质。
【心灵纾解与调适】
多接触大自然,借以开阔病后的郁抑心胸;用勇气激发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开朗的信念面对挑战,不要放弃生命尊严。
【洗肾保肾小常识】
提供各种肾脏保健不可不知的基础医疗常识,让肾友和家属得以安心与放心,并随时参考援引。
作者简介
庄安绣(养生食专家)
1938 出生台北市迪化街百年老店广和堂药舖。
1952 十四岁随母亲庄淑旂博士赴日本求学工作。
1953 进入日本治果学校,学习烘焙厨艺专业。
1960 回台就学台湾大学医学院药学部肄业。
1980 返日就任母亲助手、任「日本国际家族防癌协会」顾问。
1988 在日本创设「中国家庭医学研究所」。
1996 庄淑旂博士回台后,接任「日本广和株式会社」社长至今。
在日期间统合研究生产:日本制女宝、福康、梨蜜姜、仙根等养生产品。
日文着作:《简□□□□□□□□□□中□养生食》(竹□书店新社)、《□□□□中□养生食》(竹□书店新社)、《□服整形术──□□□□□□□□!体型美人□□□□!中□式食事健康法》(□间书店)、《「□」的食事□(食养生)──□□高□□病□知□□□□□食□物□食□方》(日东书院本社)、《食□□□□□□□□□□□□本□□�□□□□□□□□□□□□□》(淡交社)、《□□□□食□物100选.100□□□□》(□间书店)
【推荐序】安绣的实验与功课庄淑旂
【推荐序】洗肾病人的健康宝典洪汉声
【推荐序】食疗养生的最佳见证江文章
【前言】一病长寿
第一部我与肾脏病共生的二十年
◎晴天霹雳,大病初醒
病魔的首次逆袭
唯一的出口
病魔纠缠,挟持身心自由
寄託针灸,解除病痛
开始洗肾,从抗拒到接受
◎从饮食中找回健康
第一次洗肾
难忍洗肾患者的饮食
吃得斤斤计较
◎洗肾人的生理与心理照护
穿着首重防滑、舒适
视野开阔、多植物的绿色环境
控制磷指数,持续运动
勤抹乳液,预防皮肤干燥
常漱口刷牙,保持清新口气
正常大小便助健康
留心血流速度
提高免疫力,建立防护网
乐观开朗带来健康身心
◎体认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严重骨折,几乎截肢
惊险的生命搏斗
落叶归根,重回台湾故土
第二部给肾脏病人的养生食谱
第三部肾脏病资讯诊疗室
◎肾脏的五大求救讯号
◎预防肾脏病的五大饮食要诀
◎家属的五大照顾与支援
【推荐序】安绣的实验与功课 庄淑旂博士
安绣是我的长女,她在十四岁的时候,到日本跟着我一起生活。当时为了学习日语,我送她进入一所烘焙学校,没想到成为该校第一个女学生的她,日后竟然对「食物」产生了极大兴趣,进而开始研究食材,落实我所推展的「厨房就是药局」观念,促成了「日本中国家庭医学研究所」的成立,成为日本颇具知名度的「养生食疗」专家。
出生于台北迪化街的我,传承自中医世家。从小,我一面念私塾的汉文,一面帮忙父亲经营的中医诊所与中药舖。直到父亲与丈夫相继癌症过世后,我决心赴东瀛求学,一心想解开当时人类视癌症如同洪水勐兽般的恐惧之谜。
我先去了日本,留下了年仅八岁的安绣及其弟妹。安绣不仅要照顾弟妹,还要担负起我的职责,学习药材的分类、挑捡、裁切、研磨、搓丸,甚至要守在炉火旁煎药、为病患跑腿送药等。六年之间,这些与日遽增的中医知识及中药经验已经与她结成不能分割的一体,促使她日后返台湾就读台大医学院的药学系,以补充正统西医学的不足。
当我在日本研究医学的那些年,安绣中断她的学业,回到日本扮演我的左右手,照顾家里之外,也辅助我宣导、提倡「预防医学」的调查、研究工作。她总是站在幕后,使我无后顾之忧,全心全力迈向我的「济世之道」。
一九八六年,我回台湾推展「自然医学健康法」,鼓吹大家做「防癌宇宙操」,落实「健康管理」的观念。当时安绣已经成婚定居日本,所以中日两地奔走的我,一年也有几个月要身寄异乡,有她一家的亲情围绕,使我倍感温暖与欣慰。
没想到一九九二年,安绣竟因过度劳累而引发肾脏疾病,最后终至走上了「洗肾」的宿命。但安绣是研究食疗的专家,她一直是我所推动「厨房就是药局」运动的执行者,这二十多年来,我们会交换各自的「药方」,再由她加入关键性的食材,烹调成「食谱」。如此,在终年洗肾的岁月里,经由不断地调整、严格控制饮食起居,并配合医师的指导,二十多年来她与病共存,累积了很多实验成果。
俗语说:「易子而教,易子而医。」意思是:孩子要让别人教导才会成材,医师最好不要医治自己的孩子。面对自己的孩子,父母难免宠爱而不愿严厉,因心疼而不敢下手诊断。然而,我与安绣却推翻了这样的说法,安绣虽非我一手调教,但是她习得了我的工作态度与处世精神,传承了我的心法。在疾病医疗上,除了西医的诊断,她也配合自然食疗的方式做辅助,使病痛缓解,恢复体力。
我能给予她的,除了「鼓励」与「安慰」之外,我还要她回到台湾来,回到我身边,如此,每天我督促她黎明即起,母女一起到阳明山散步。有人问我:台风天呢?我说:穿雨衣、遮伞就行,风雨无阻。
这是我生活的信念,身体要健康,必须先突破懒散、怠逸的生活。早起走路,新陈代谢才会旺盛,废气就会排出体外,身体没了负担,自然变得十分调和,细胞活络能吸收新的营养,头脑继而开放,对事物的思考也会有所不同。
我鼓励安绣把身心交给大自然,在散步中,一切杂念都会抛开,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每天都能欣赏青山、绿野,森林、小草,是何等的幸福。有了这幸福感受,人才会激起珍惜健康的喜悦,并充满感恩之心。每天清晨的散步,是我们母女亲情的交融时刻,也是我们携手完成的功课。
安绣把她病中生活的痛苦转化为能量,写出了这本提供肾脏病患的参考,我很感动,特提诗一首,遥想当年在日本时,我们经常背诵唐诗一解乡愁,那些岁月,是母女之情永恆的祝福。
【推荐序】洗肾病人的健康宝典 江汉声(辅仁大学医务副校长)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日本时,认识了一位张医师,他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为我导游东京之外,也教了我许多人生的大道理。最后,他介绍我认识他的夫人,和蔼可亲的张夫人和我谈了许多汉方养生之道,后来我才知道张夫人本身有肾脏病,很重视自我调养保健,让那时只是一位年轻医师的我印象深刻,也对她肃然起敬。
张夫人就是本书的作者庄安绣女士,一直到今天,她还是保有很好的健康。这本书就是她的现身说法,她不仅详细记录自己的病程、分析每一种症状、调整自己的食疗,而且也注重皮肤保养、肌肉复健,并从与家人互动来面对生理和心理的种种问题,因此也渡过许多难关。
二十多年来,她出书、演讲、旅游、经营事业,比一般正常人更善渡每一天、更享受每一刻的生活,可说是洗肾病人的模范生,也应该让我们医生把她当成典范推荐给其他病人学习。我个人觉得,不管什么疗法,都要寻求实证的基础,而这本书是庄女士以自身二十多年的经验做见证,详详细细道出每一种治疗法的细节、每一种治疗的感受,就是临床试验的「质性」实证。对所有洗肾病人而言,除了从这个实证基础来相信书中所言之外,酝酿出同理心的情感也会让这本书对他们更有价值。
什么是健康?现代的观念不是身体没「病」才「健康」,有「病」的人更有追求「健康」的权利,而这本书就是洗肾病人的健康手册。当然,不可能每个人照这样做都会像庄女士一样活二、三十年,甚至更久,因为每个人身体状况有很大的差异。然而,他们都会活得很健康。
我是个泌尿外科医师,泌尿外科医师大部分认为肾脏移植手术最能改善尿毒患者的生活品质,洗肾是不得已的暂时治疗。事实并不尽然,有计划、有恆心地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生活轨道中,庄女士告诉我们,洗肾病人也可以拥有健康的生活品质。
就现代医学的观点而言,任何病的不同疗程,病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健康生活法则。所以不只是肾脏病或洗肾病人,各种各样的慢性病,不管病人的情况多糟,都可以设计自己的生活模式;不管活多久,都可以让自己活出健康──这是本书给我们的思考,也以此和所有的病人共勉。
最后,我想用这篇序言来纪念已过世的张医师,他让我经常回味东京初旅的那段年轻的日子。
【推荐序】食疗养生的最佳见证 江文章
(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前所长),台湾农业化学会理事长,台湾保健食品学会创会理事长)
庄安绣老师是享誉国际的防癌之母──庄淑旂博士的长女,十四岁跟随母亲到日本,二○一○年返台休养。庄老师在日本五十多年间,学得一身好工夫,是颇有名气的养生食疗专家。我在三十八年前以教育部公费留学生身分去东京大学研究食品时,因为庄博士的关系而认识了庄老师。三十多年来,我们多次在台湾和日本见过面。上个月与庄老师和她胞妹庄静芬医师见面,庄老师请我为她的新书写序。我欣然接受,因为我相信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颇值得向饱受肾疾之苦的病友推荐。
详阅庄老师的大作之后,值得推荐本书的着眼点有三:一是庄老师详述了现代人工作忙碌,无闲休息、过度劳累导致病发,以及从心里不甘心得病到不得不接受洗肾的历程,让我们提早提高警觉,做好饮食生活健康管理。其次是介绍了肾脏的五大求救讯号和预防肾脏病的五大饮食要诀,可帮助我们早期自我诊断,早期治疗与保健。
最后一点是书中着墨甚多洗肾病患的饮食生活照护原则与方法,尤其是食材选择、巧用调味料,以及多种有用的食谱配方。庄老师饿了就吃薏仁,食谱多处有使用薏仁,充分显示薏仁对肾脏病患有助益。我要借此书向医师唿吁:不要再说「肾脏病患绝对不能吃薏仁」,因为薏仁含磷虽高,只要每天总量控制得当即可。
身为养生食疗专家,一生都在推动自我健康管理的庄老师,竟然在一九九二年积劳成疾,先是肾脏不适,而后演变到「洗肾」的地步。我的情况跟庄老师很像,只是她是「肾」不好,而我是「肺」不好。
我在一九八八年、未满四十岁以前,既缺乏运动又几乎天天熬夜,每天除了来回住家和台大,专注于研究和教学以外,当时还热心参与庄博士创立的「青峰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陪着庄博士到台湾各地推展「防癌宇宙操」,教育民众「厨房就是药局」、「吃对食物的方法」等等观念,每场活动都非常热络、欲罢不能。
在这段期间,虽然庄博士时常告诫我「要早睡早起、熬夜是慢性自杀」、「王永庆那么忙,每天都在做防癌宇宙操(他称为毛巾操);你有多忙,为什么不好好做」、「如果你不及早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你的肺会出问题(可能因我当时偶而会感冒)」,但我仍仗着年轻,不太以为意。
后来一九九一年九月,我急性肺炎发作,右肺浸润白化,打针、吃药复元后,还是没觉悟,直到随后一年半内第三次急性肺炎,才警觉事态严重,开始听从庄博士的养生理念,实践自我健康管理并研发薏仁保健食品。二十年来,我与庄老师一样,一边自己摸索,一边验证庄博士理念的真实性,从结果论看来,都是有效而无庸置疑的。
如今,庄老师把她洗肾二十年甘苦的详实纪录毫不保留地公开,不论对肾疾严重者或轻微者,都值得参考和尝试;对于食品、营养、医学、药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而言,相信也可从中引发不少灵感和研究方向;而对于食品企业、生技厂商,更不难从书中找到商机,开发各种养生保健食品,以嘉惠更多的肾疾病患,造福人群。
【前言】一病长寿 庄安绣
我长住日本五十多年,对日本民众慢性肾脏病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根据二○○六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日本肾脏病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因此日本政府对于肾脏病的防治与医疗极为重视,坊间各种肾脏病居家照护、自疗、食疗等书籍多如牛毛,可以想见日本民众对肾脏病医疗相关知识、居家照护、健康管理等求知若渴。
我在日本曾多次参与电视节目录影,或撰写专文分享自己多年洗肾与自疗食疗的经验。许多洗肾病友透过我的分享,因而从绝望的深渊中获得重生,向健康的人生路途逐渐迈进。对于分享自己洗肾的经历与居家保健、洗肾后的身心调养,甚至人际相处的要诀和建议,能为广大的肾友带来改善一道光明,我深感荣幸与喜悦,现在,我也希望能对台湾洗肾的朋友有所贡献。
综合多年的观察,我发现肾脏病的发生率在台湾有急速攀升的趋势,有人甚至以「台湾新国病」来称唿它。这样的称唿不是没有道理的,根据美国肾脏登录系统(USRDS)二○○七年公布最新的全球尿毒症排行,台湾在洗肾病患占总人口比率(盛行率)与每年新增加洗肾病患比率(发生率)两项都居世界第一。
中央健保局在二○○九年公布前二十大门诊疾病排行榜,依序为:肾脏病、牙齿相关疾病、急性上唿吸道感染、高血压(无併发症)、糖尿病(无併发症)等。值得关注的是,以往都是牙科位居第一,肾脏病首次超越牙科疾病夺冠。
从国家卫生研究院在二○一○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台湾的洗肾人口每年约增加六千人,现今共计约有六万人。以目前採用最多的血液透析为例,每人每月约需洗肾十三次,每年约需花费六十万元,是一般人的三十倍。健保一年花费在洗肾的费用高达三百五十亿元,高占健保总预算的百分之七点九。台湾成为实至名归的洗肾王国,俨然是另一项不可思议且令人忧心的另类「台湾经验」。
洗肾逐年攀升,医疗支出如此之高,洗肾的人口密度全球第一。所有的统计数据不应该只是白纸黑字而已,数字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更值得深思。为什么自一九九五年健保实施之后,至二○○一年为止,洗肾人口不降反增,较实施健保前一年足足成长了三点五倍?为什么国人生活品质提升、饮食习惯改变后,并没有因此减少肾脏病的发生,却增加罹患率?对于肾脏病成为国人健康的重大威胁,个人应该如何因应与预防?而洗肾病友的日常生活、身心、人际互动会有什么改变?该如何调整,以维持正常健康的生活?
健保实施以后,洗肾病患平均年龄从五十三点八岁增加为六十一岁,提高七点二岁;增加的病人以年老、糖尿病肾病变的患者最多。以我多年来洗肾所观察到的现象,除了老年人口增加,罹患肾脏病的人口多、药物滥用、日常饮食摄取过多的「盐」(钠)等几项因素,都是台湾洗肾人口持续成长的主因。另外,是否在适当的时机才开始洗肾,也有待探讨。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一般民众对肾脏病的了解与认知普遍不足,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肾脏病;有人则是在罹患肾脏病之后没有得到适当的医疗,导致洗肾。如同研究报告指出,低于百分之十的人知道自己患有肾脏病,其他不知道患病的人因此延误治疗时机,这些人都是洗肾的高危险群。
我认为当前应加强肾脏疾病的防治、健康管理与调养,有效降低避免洗肾人数继续攀升,对于减轻健保医疗负担可说是事半功倍。加强民众对于肾脏病的认知,施以卫教、食物及健康管理,预防肾脏病于未发时,或者罹患肾脏病后在早期积极治疗,获得正确的医疗照护,或许将可以有效避免肾衰竭发生率或延缓病人进入洗肾阶段,减低高危险群走向洗肾一途的比率,摆脱洗肾人口密度全球第一的头衔。
台湾洗肾技术进步,为洗肾病友延续生命,累积的病友人数越来越多。洗肾只会减轻肾脏病所带来身体上的各种痛苦与不安,但病人在生理、心理、日常生活、饮食调整,以及人际相处上的改变都还需要顾及和通盘的调整与支持。
我在多年前就想将自己与病魔搏斗的历程记录下来,从罹患类风湿到併发肾脏病洗肾,写下心理、生理、日常生活、饮食、人际应对等摸索出来的领悟。身有疾患是黄灯信号,俗语「一病长寿」,保有生活品质并保持身心愉快舒适,如此对于病情的改善,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曾针对洗肾病友设计食谱和药谱,经过多次的尝试、调整,达到兼顾营养与美味的境界。很多人尝过我做的料理之后,都很讶异饮食控制严格的洗肾患者居然也能享受这样色香味俱全的料理。
终于,这次有机会把我多年心中酝酿的经验、想法,还有经食材试验研发设计的食谱、药谱集结成书,在这本书中,我将一次解答许多洗肾病友的疑问,书中并且记载了我这些年与病魔拚搏的历程,期待能提供读者对于肾脏病更多认识与了解,进一步对身边的肾脏病患者有更多的同理心。也期盼病友们能从中得到鼓励,激发勇气,以有品质的健康生活态度坚持下去!
这本书的书名,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让我内心泛起一种深深的共鸣。作为台湾人,我们对医疗体系和病患的处境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像洗肾这样需要长期、规律治疗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但“洗肾20年,我还活着!”这句话,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沉重的现实,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震撼和希望。“洗肾病人食养自疗手册”这个副标题,更是精准地指出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我常常在想,在医疗介入之外,我们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来帮助身体恢复?饮食疗法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领域,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针对洗肾病人的、切实有效的食疗建议,那将是多么宝贵的财富!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20年的洗肾生涯中,摸索出这套“食养自疗”的方法,它是否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是否真的能带来积极的改善。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食谱、食材的选择指南,以及具体的烹饪方法,让大家能够轻松上手,并且从中受益。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就是一部生命的史诗。“洗肾20年,我还活着!”这短短的一句话,背后承载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汗水和坚持,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我认识一些朋友也在接受洗肾治疗,我能感受到他们生活上的不便,以及心理上的压力。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我特别关注“食养自疗”这个部分,因为我知道,对于很多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科学合理的饮食是辅助治疗、改善病情的重要环节。我很好奇,作者在20年的洗肾过程中,是如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食养方法,这些方法是否与传统的医疗建议有所不同,又或者说是对传统建议的补充和深化。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解释,说明为什么某些食物有助于肾脏健康,又有哪些食物是需要避免的,同时也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易于操作的食谱,让肾友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有效地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吸引我,简单的几个字,透露出一种坚韧和生命力,让我一眼就对它产生了好奇。“洗肾20年,我还活着!”这标题真的太有力量了,仿佛是一位老兵在诉说着他的战场经历,而且是胜利的经历。我认识不少洗肾的朋友,虽然他们都很努力地生活,但有时候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和不易。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道曙光,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也给周围关心他们的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支持的窗口。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在这本书里,作者是如何在漫长的洗肾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并且还能保持如此积极乐观的心态。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分享经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能够帮助很多正在或曾经经历过困境的人,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意义。期待书中能有许多温暖人心的故事,以及实用的生活智慧,让大家知道,即使面对疾病,生命依然可以绽放光彩。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停下了翻阅的脚步,目光被深深吸引。“洗肾20年,我还活着!”这标题,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也道出了无数肾友的心声。20年,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陪伴,而“我还活着!”更是对生命最坚定的宣告。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传承,一种将经验转化为智慧的传递。我特别期待其中的“食养自疗”部分,因为我知道,饮食对于肾脏健康至关重要,但很多时候,肾友们对于如何吃、吃什么,往往感到困惑和迷茫。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长期洗肾的情况下,依然能找到让身体受益的饮食方法,这些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容易实践。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饮食指导,甚至是一些关于食材选择、烹饪技巧、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的建议,让每一位肾友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下去”的食养之道。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内心真的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感动。20年,这可不是一段短暂的时间,尤其是在需要长期依赖洗肾的情况下,这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和对生命的热爱才能支撑下来啊!“我还活着!”这句话,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我一直觉得,很多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内心的放弃。这本书的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即便是面对这样的挑战,也依然可以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价值。我非常好奇,在“洗肾20年”的这段漫长岁月中,作者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身心,又是如何找到可以依靠的力量。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他独特的“食养自疗”心得,这些心得又是否是科学的、可实践的,能够帮助其他肾友们更好地照顾自己?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让肾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饮食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减轻病痛的折磨,并且提升生活品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