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6
本书系透过问与答的方式,将宪法的主要内涵与相关问题加以说明,在编排架构上分为四个部分:即前言、国家定位与主权、人权以及中央政府体制。
首先,在前言部分,说明修宪的程序、修宪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及修宪与人民日常生活间的关系。其次,在国家定位与主权部分,分析国际情势对宪法的影响,探讨宪法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国家领土的范围等议题,并引介我国宪法修正之变迁过程与内容。第三,在人权部分,则配合人权理念与思潮,阐述人性尊严的重要性,探讨平等权、自由权、社会权、集体性权利、参政权、程序及诉讼权、抵抗权以及国家人权委员会等内涵与相关议题。最后,则探讨中央政府体制的问题,包括中央政府体制的设计与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体制部分先针对内阁制、总统制以及双首长制之内涵与优缺点都有详细的论述,同时也说明有关行政与立法部门间权力制衡的运作问题与解决机制,还有司法院定位与司法独立等议题;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部分则说明我国地方自治的价值、地方体制的类型与府际关系的经营等议题。
透过这四个部分将我国宪法的架构与内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加以陈述,更将有关宪政改革的思潮与理念充分地表达,本书虽然採取问与答的方式撰写,但内容丰富,文字简洁易懂,对于有兴趣了解宪法精神与宪政改造的民众来说将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第一部分 前 言
导 论
Q1:现行宪法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Q2: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宪法修正吗?
Q3:制宪与修宪之差异何在?大规模修宪是否就等于是「制宪」?
Q4:新宪法会引发统独之战吗?
Q5:基本权利的保障宪法已经有明文规定,为何还要重新翻修?
Q6:政府体制的争议对于我国的影响是什么?
Q7:行宪已经足够,为何还要修宪呢?
Q8:新宪法可以增加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吗?
Q9:新宪法对于日常生活有何种影响?
Q10:依据现行宪法,修宪的程序应如何进行?
Q11:为何要透过全民参与的方式来推动宪改?
Q12:究竟是修宪比较好还是制宪比较好?
Q13:为何要改革我国的司法制度?
Q14:现行违宪审查制度的问题?
Q15:目前的司法改革方案有哪些?
Q16:司法改革的未来走向?
Q17:我国司法改革朝向一元一轨后所可能产生的问题?
第二部分 国家定位与主权
导 论
Q1:请问东亚国际政治与台湾国际地位有何关联性?
Q2:为何我国在冷战时期未接受一中一台之主张?
Q3:美国对台湾国际地位之态度受到交流政策之影响,请问何谓交流政策?
Q4:何谓美国之三不政策?
Q5:请问日本对我国国际地位之影响力如何?
Q6:请解释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之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之涵义?
Q7:请问「一个中国」政策的演变?
Q8:请问毛泽东主席对台湾国际地位之看法如何?
Q9:中国为何一定要拿下台湾?
Q10:请问美中三公报与所谓一个中国之关系如何?
Q11:请问一国两制不可行之原因?
Q12:请问台湾主权在国际法上属于谁?
Q13: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过程如何?
Q14:中华民国宪法与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关系如何?
Q15:台湾与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关系如何?
Q16: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在台湾经过几次修改?各是如何?何时废除?如何废除?
Q17:中华民国宪法第一次修宪的事实经纬及其内容如何?
Q18:中华民国宪法第二次修宪的事实经纬及其内容如何?
Q19:中华民国宪法第三次修宪的事实经纬及其内容如何?
Q20:中华民国宪法第四次修宪的事实经纬及其内容如何?
Q21:中华民国宪法第五次修宪的事实经纬及其内容如何?
Q22:中华民国宪法第六次修宪的事实经纬及其内容如何?
Q23:中华民国宪法第七次修宪的事实经纬及其内容如何?
Q24:关于修宪已改变国家同一性之学说,有几种说法?
Q25:关于已过世的日本宪法学界翘楚与泰斗的芦部信喜的名着「宪法制定权力」中,有关制宪与修宪的法理如何?
Q26:如何由制宪、修宪法理检视台湾的七次修宪与其法地位?换言之,究竟「中华民国宪法」与台湾有何关系?台湾实施「中华民国宪法」其法地位为何?「中华民国宪法」的「修改」可使台湾成为主权国家吗?若不然,「制定新宪法」可以使台湾成为国家吗?
Q27:学界关于修宪改变国家同一性之各个学说,其问题点何在?
Q28:宪法与国家的关系为何?
Q29:国家资格应如何认定?
Q30:对于中华民国是否为主权独立国家有不同说法吗?
Q31:宪法前言称制宪机关是国民大会是否不符合现在实况?
Q32:宪法前言称宪法是依据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华民国之遗教是否会造成困惑?
Q33:现行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是否影响国家本质?
Q34:宪法领土规定对于国家定位之重要性为何?
Q35: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会不会有争议?
Q36:人民多寡会不会影响国家地位?
Q37:中央政府模式会不会影响国家地位?
Q38:与国际交往能力是否会影响国家主权?
Q39:宪法增修条文前言称「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而修宪是否影响国家定位?
Q40:宪法增修条文使用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语句,是否表示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国两区」?
Q41:宪法会不会对其他国家或人民有特别之规定?有特别规定会不会影响主权独立?
Q42:有哪些联合国对于国家分裂的相关决定可以提供台湾参考?
Q43:有比较接近1949年中华民国来到台湾的例子吗?
第三部分 人 权
导 论
壹、人权总则
Q1:什么是人性尊严?
Q2: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的类型有哪些?
Q3:什么是基本权利主体?每个人都是基本权利主体吗?
Q4:基本权利具有什么样的效力?
Q5:行使基本权利时,必须注意哪些原则?
Q6:行使基本权利时有哪些限制?违反时会产生什么效果?
贰、平等权
Q1:什么是平等权与平等原则?人民如何主张?
参、自由权
Q1:生命权的定义是什么?
Q2:安乐死与宪法有什么相牴触的地方?
Q3:宪法中生命权与生存权之关系?
Q4: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Q5:堕胎是否可合法化?
Q6:何谓人身自由?
Q7:个人行使自决权时,是否可放弃主张其身体不受伤害之权利?
Q8:国家于何种情形下得限制人民之迁徙自由?
Q9:在学校中对学生搜身、搜书包是否侵犯人身自由?
Q10:何谓「私领域不受侵犯的自由」?
Q11:「居住自由」的内涵为何?
Q12:何谓「秘密通讯自由」?
Q13:何谓「隐私权」?
Q14:隐私权在我国宪法中的定位为何?
Q15:宗教自由是否可以限制?
Q16:学术自由保障之范围?
Q17:学术研究若与生命伦理等相冲突时,是否仍受到学术自由的保障?
Q18:在围墙涂鸦,是否受到艺术自由的保障?
Q19:何谓外在精神自由?
Q20:何谓言论自由或表现自由?
Q21:政府针对言论自由可以予以限制吗?
Q22:商业性言论和色情言论也受宪法保护吗?
Q23:言论自由和「事前检查禁止原则」的关系为何?
Q24:何谓新闻自由?
Q25:何谓「接近使用媒体权」?
Q26:何谓「集会结社自由」?
Q27:为何要保护「语言使用权利」?
Q28:「私人兴学自由」的内涵为何?
Q29:废止从事性交易之「公娼」,是否侵害其工作权之保障?
Q30:中医师不能以成药为人治疗?
Q31:一块土地,因长辈早期即供附近居民通行,过了几十年后,想要收回此块土地,却遭到政府拒绝,是否侵害财产权?
Q32:我国近年来引进外籍劳工,我国籍因此失业之劳工,可否请求政府给予工作之机会,以确保其工作权?
Q33:何谓父母教育权?
Q34:一夫一妻制,是否限制人民之婚姻自由?
Q35:父母使子女受国民教育义务是「入学义务」还是「教育义务」?
Q36:学校教师与父母教育权间之界线何在?
Q37:父母教育场所选择权之范围?
肆、社会权
Q1:国家有没有保障人民生存的义务?如果有的话,国家要如何做呢?
Q2:现行宪法第十五条保障的「生存权、工作权及财产权」,是否应该在未来的宪法中继续规定?
Q3:「强制劳动」是国家所应该禁止的吗?
Q4:工作场所受到歧视,也应有宪法平等权的保障吗?
Q5:什么是劳动三权?
Q6:失业的人或刚从学校毕业的人找不到工作,宪法应该对这些人如何保障?
Q7:为什么要国家承认劳动基本权?
Q8:我国身心障碍者的现状如何,应有什么样的宪法保护?
Q9:儿童也有基本权的保障需求吗?
Q10:童工及少年劳动者应有什么保护?
Q11:宪法应该给予妇女什么样的保障?
Q12:我国目前老年人的现状如何,应有什么样的宪法保护?
Q13:对于贫穷的家庭或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宪法保障?
Q14:国家也要保障人民休闲的权利吗?
Q15:受国民教育是权利还是义务?
Q16:人民是否享有国民教育以外各阶段教育之受教育权?
Q17:大学生遭二一退学,是否侵害宪法所保障之权利?
Q18:应如何平衡教师之罢教权与学生之受教育权?
Q19:宪法有「文化公民权」吗?
Q20:人民可否以「文化权」当作宪法上之请求权基础?
Q21:台湾的儿童享有「游戏权」或「休闲权」吗?
Q22:资讯权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Q23:资讯权的具体内涵为何?
Q24:资讯权在台湾的发展过程如何?
伍、集体性权利
Q1:宪法中要规定环境权吗?
Q2:原住民族有哪几族?
Q3:原住民族的人口与目前的状况?
Q4:陈水扁总统对于原住民族的地位有何承诺?
Q5:原住民族的宪法保障应该有哪些内容?
陆、参政权
Q1:何谓参政权?
Q2:何谓选举权?
Q3:何谓被选举权?
Q4:「公平竞选的权利」内涵为何?
Q5:何谓罢免权?
Q6:何谓公民投票权?
Q7:应考试权与服公职权的具体内涵为何?
柒、程序及诉讼权
Q1:只要是权利就一定可以救济吗?
Q2:人民请愿的对象为何?可否向司法机关行使请愿权?
Q3:公务员惩戒法无上诉制度是否违宪?
Q4:一定要先提起诉愿,才能再提起行政诉讼吗?
捌、概括之人权条款
Q1:何谓概括性之人权条款?
玖、国家人权委员会之设置、外国人之政治庇护权
Q1:何谓「政治庇护」?
Q2:政治庇护在国际法中的发展如何?
Q3:国际法对于难民事务的规范要求如何?
Q4:一般国家的内国法对于政治庇护申请的规范如何?
Q5:台湾应该如何建立政治庇护制度?
Q6:「国家人权委员会」的由来为何?
Q7:各国国家人权委员会的实践经验如何?
Q8:国家人权委员会的角色和功能为何?
拾、抵抗权
Q1:什么是抵抗权,人民在什么时候可以主张?
第四部分 中央政府体制
导 论
壹、三权五权制度选择
Q1:为何要权力分立?
Q2:洛克的分权理论为何?
Q3:孟德斯鸠的三权制宪理论为何?
Q4:孙中山的权能区分、五权分立理论为何?
Q5:我国五权宪法的运作有何重大缺失?
Q6:考试制度由何而来?
Q7:考试院的组织职能有何变化?
Q8:考试权为何受争议?
Q9:考试权组织设计有何冲突?
Q10:考试院的存废问题产生何种争议?
Q11:为何赞成考试院继续维持?
Q12:为何否定考试院继续维持?
Q13:监察制度由何而来?
Q14:监察院之组织职能如何演变?
Q15:监察院之组织设计有何冲突?
Q16:监察权受争议之原因为何?
Q17:监察权产生何等问题?
Q18:其他国家如何确保考试权与监察权之有效行使?
Q19:现行中央政府体制有何缺失?
Q20:我国应否建立以三权为基础的中央政府体制?
Q21:何为人权监察史或人权委员会?
Q22:我国人权保障之发展又是如何?
贰、中央政府体制
Q1:为什么还要进行宪改,不是才修宪完没多久?
Q2:但宪政乱象不一定是宪法有问题,也可能是人的因素,政治人物没有遵守,宪法再怎么改也没有用!是不是?
Q3:那就表示不必要再进行宪改?
Q4:我们是不是需要有方法来判断宪法是不是出了重大的问题,而一定要加以修改?
Q5:我们的宪法是不是生了重病?
Q6:究竟我国的政府体制有哪些问题?
Q7:什么是中央政府体制?
Q8:现在的中央政府体制是哪一种款式的?
Q9:刚才提到了三种体制—总统制、内阁制、双首长制,什么是总统制?
Q10:在总统制下,是不是总统最大?
Q11:什么是内阁制?
Q12:什么是虚位元首?
Q13:总理(或首相)与内阁政府是怎么产生的?
Q14:联合政府是什么?
Q15:那么谁才是执政党呢?
Q16:双首长制是什么样的制度?
Q17:双首长制还有什么特征?
Q18:双首长制好像有很特别的「左右共治」现象,是什么意思?
Q19:既然上面所提的这三种制度各有特色,但究竟哪一种制度比较好?
Q20:总统制的优点是什么?
Q21:总统制有什么缺点?
Q22:什么是「僵局」?
Q23:什么是「宪政危机」?
Q24:总统制下所谓的「分立政府」是指什么?
Q25:内阁制的优点是什么?
Q26:什么是「不信任投票」?还有「解散国会」?
Q27:内阁制的其他优点?
Q28:内阁制有什么缺点?
Q29:内阁制是不是有可能出现所谓的「少数政府」?
Q30:双首长制有什么优点?
Q31:双首长制有什么缺点?
Q32:这样看起来,每种制度都有它相对的优缺点?
Q33:那么,台湾应该採用哪一种制度才好?
Q34:究竟我国的政府体制有哪些问题?
Q35:总统是怎么选出来的?
Q36:对于总统的角色和权力,总统不就是政府中最大的,行政院院长会比他大吗?
Q37:行政院院长是怎么产生的?
Q38:立法院不是有同意权吗?
Q39:行政院院长既然是总统任命的,那不就是要听总统的话,不就是总统的幕僚长?
Q40:总统有没有让行政院院长下台的权力?
Q41:所以台湾的政府体制很像双首长制?
Q42:行政院各部会首长是怎么产生的?
Q43:总统有什么重要职权?
Q44:总统不是还可以主持国家安全会议?
Q45:总统解散立法院的权力是怎么设计的?
Q46:立法院如何提出不信任案,又怎么样才算通过?
Q47:行政院院长可不可以主动提出信任案?
Q48:所以我国政府没有主动提信任案的权力,解散权也是被动的?
Q49:这么说解散权也有主动的?
Q50:总统的核可覆议权能不能化解争议?
Q51:除了覆议的设计外,还有没有什么解决争议的有效机制?
Q52:总统的人事提名权有哪些?
Q53:行政院不是有行政院会议?总统有主持行政院会议吗?
Q54:行政院院长有什么重要职权?
Q55:这样看起来,总统和行政院院长之间的权限划分,还有责任关系,好像都很模煳?
Q56:经由以上的说明,可以知道我国中央政府体制的设计和它的种种问题了,但要如何进行宪改呢?
Q57:修改宪法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参、中央与地方关系
Q1:何谓地方自治?
Q2:地方自治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Q3:地方需要自治的理由为何?
Q4:地方自治的本旨为何?
Q5:何谓「团体自治」?
Q6:何谓「住民自治」?
Q7:何谓「府际关系」?
Q8:何谓「中央与地方关系」?
Q9:我国宪法对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有何具体规定?
Q10:我国宪法对于中央与地方间权限划分的规定,具有怎样的特质?
Q11:专属地方自治事务标准无法明确,将造成哪些影响?
Q12:我国宪法对于处理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机制有何具体规范?
Q13:何谓自治事项?
Q14:何谓委办事项?
Q15:何谓共同办理事项?
Q16:我国宪法规范的地方制度有哪些类型?
Q17:精省修宪之后,省是否仍为地方制度?
Q18:省制在我国修宪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中央与地方关系产生何种影响? Q19:现阶段宪法对省与县的组织有何规定?
Q20:宪法中有关省与县的规定,表现出怎样的特质?
Q21:宪法对西藏与蒙古的规范条文有否存在价值?
Q22:县市为什么要升格为直辖市?
Q23:直辖市制度应否废除?
Q24:何谓县市与直辖市同级化?
Q25:县市与直辖市同级化会对中央与地方关系造成何种影响?
Q26:宪法对直辖市与县市的保障方式有何差异?
Q27:县市与直辖市有何异同,两者对中央的关系有何差异?
Q28:我国宪法对县与市的规定有何不同?
Q29:原住民族自治区应否入宪?
Q30:乡镇市制度应否入宪?
Q31:乡镇市长应否官派?
Q32:我国地方自治体制目前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Q33:透过行政区划调整可否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
Q34:我国应否具有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之财政宪法?
Q35:何谓中央与地方的「伙伴关系」?
宪法知多少:新时代、新思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宪法知多少:新时代、新思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