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之相关法令,除母法及其施行细则外,尚包含许多法规命令及行政规则,多达50余项。再者,我国促参法制系採通案立法,故公共建设之种类繁多,大从数百亿元之交通建设,小至公园委外案,均属促参法令之规制范围。因此,即便促参法令诸多,仍无法全面涵盖实务运作所面临之各种问题。是以,借由主管机关行政函释之发布,以补充法令之不足,乃属必然。
本书除将促参法之立法理由及相关子法编着于各条文中外,并蒐集主管机关所发布之函释,逐一研析后编着于各条文内。此外,着者更将实际参与实务运作时所面临之问题、心得及看法,加註于相关条文中,提供读者在办理实务或研究时,作一参考。
推荐序∕姚志明
序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1
第二条∕3
第三条∕8
第四条∕43
第五条∕47
第六条∕53
第七条∕55
第八条∕56
第九条∕69
第十条∕70
第十一条∕74
第十二条∕88
第二章 用地取得及开发
第十三条∕95
第十四条∕97
第十五条∕99
第十六条∕112
第十七条∕116
第十八条∕120
第十九条∕124
第二十条∕130
第二十一条∕131
第二十二条∕133
第二十三条∕136
第二十四条∕139
第二十五条∕141
第二十六条∕143
第二十七条∕145
第二十八条∕171
第三章 融资及租税优惠
第二十九条∕173
第三 十条∕179
第三十一条∕182
第三十二条∕184
第三十三条∕186
第三十四条∕189
第三十五条∕192
第三十六条∕194
第三十七条∕201
第三十八条∕210
第三十九条∕216
第四 十条∕220
第四十一条∕224
第四章 申请及审核
第四十二条∕225
第四十三条∕231
第四十四条∕233
第四十五条∕259
第四十六条∕263
第四十七条∕300
第四十八条∕313
第五章 监督及管理
第四十九条∕319
第五 十条∕324
第五十一条∕327
第五十二条∕332
第五十三条∕338
第五十四条∕343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347
第五十六条∕351
第五十七条∕355
附录
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施行细则∕357
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公有土地出租及设定地上权
租金优惠办法∕376
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甄审委员会组织及评审办法∕378
「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简称促参法)系于民国89年2月9日制定公布,约晚政府採购法之制颁不到2年,惟相较于政府採购法为大众所熟悉之程度,促参法则显得没没无闻,甚至闻所未闻。即便是法律人,对其认识恐亦不深,不知其为何物。然近年来,政府囿于财政的困难,在政策上大力推动促参案(即俗称BOT案),促参法似乎于旦夕之间,成为显学,借由ETC甄选争议案之推波,更是一夕成名,跃上众所瞩目的舞台。 着者承蒙建业法律事务所不弃,律师实习期间得以在高雄所学习。在建业学习及执业期间,始正式接触促参法及其实务面之运作。初乍此法,或因对其运作不熟悉之故,常感于法令面之规定不足以应付实务运作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及困境,似有法律不足(Rech tsnot)的无力感。当求诸坊间之法学着作时,却讶然发现,竟无一着述论及促参法令。爰此,乃埋生本书出版的动机。
促参之概念应是源自英国的公私合伙制度(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简称PPP)。PPP在英国泛称政府与民间之伙伴关系,其合作方式有多种态样,不一而足,目前业已成为英国政府建立优质公共服务及设施,并促进经济成长及复甦的重要手段。职是,国内未来在公共建设之推动上,势亦朝此趋势迈步前进,促参法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基此,本书乃将促参相关法令(含施行细则及各子法)以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之函释,按条逐一析述,并于书中胪列各条文之立法理由,提供给法学研究或实务工作者,作为解释法条之重要参考。此外,书中亦论述部分着者参与实务运作时所面临之问题以及浅见,惟因个人智虑浅薄,法学根植未深,疏漏谬误,势不能免。尚祈 方家达者惠予赐教,不吝斧正,则吾人幸矣。
印度诗人泰戈尔(Tagore)诗云:「感谢火焰的光明时,别忘了执灯人,他正坚忍地站在黑暗之中」,本书得以顺利付梓,首应感谢那些黑暗中的执灯人,特别是:高雄大学法学院院长姚志明教授、建业法律事务所蔡钦源所长、吴小燕律师及金玉莹律师,他们在法学及实务经验上之指导与斧正,使着者获益良多,终生受用不尽。在此,谨对他们致以由衷之谢忱!
最近在准备一个关于城市更新的项目,需要深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逐条释义》这本书,可以说是帮了我大忙。它对法律条文的解释非常详尽,而且不仅仅是枯燥的条文堆砌,更重要的是,它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法律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书中的一些分析,对于我在项目规划、风险评估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评分我是一个对于法律条文总是有种莫名的敬畏感的人,总觉得它们晦涩难懂,但《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逐条释义》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去理解《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的精髓。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的区分,比如公营事业和政府部门在参与公共建设时的不同角色和责任,解释得非常清楚,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另外,书中对于法规的更新和修正是如何体现的,也做出了详细的梳理,这一点对于理解法律的动态发展非常重要。
评分这本《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逐条释义》,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主要还是因为工作上需要经常接触到相关的公文和法律条文。翻了翻目录,感觉内容确实是相当详尽,每一条都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对于我们这些非法律科班出身的基层公务员来说,这简直是救星。尤其是一些像是BOT、ROT、OT这些复杂的模式,以前总觉得有点模棱两可,看了书里的释义,就豁然开朗了,感觉那些抽象的概念都变得具体可行起来。而且,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条文,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一条的立法意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甚至还引用了不少案例,这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逐条释义”的书籍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总觉得会很枯燥,但《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逐条释义》这本书,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生动,不像一般的法律书籍那样死板。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条文时,会穿插一些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行政裁决,这让我在学习法律条文的同时,也了解了法律是如何在实践中被应用的。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分享他的实务心得,受益匪浅。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关注公共工程建设的社会观察者,《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逐条释义》这本书,从一个非常专业的角度,为我揭示了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的运作机制。书中对法律条文的解读,不仅限于字面意思,更深入到其背后的经济、社会效益考量。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不同参与模式的优劣分析,以及在实际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的预警。这本书让我对台湾的公共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我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民间力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