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麼想就怎麼過生活。成功的人生有一定的綫索可循,失敗的道路也有其錯誤的軌跡。生命要活得幸福,活得有智慧、有熱情,就需要一些正確的指引。本書的五十六篇短文,透過常見的生活場景,提供個人珍惜生命、開展生涯、實現豐富快樂的人生,並參悟生命意義的寶貴素材。
生命雖然要麵臨許多考驗,但隻要你勤奮振作,隻要你珍惜它,經營它,生命之華總是綻放著芬芳。即使是生命世界中免不瞭的衝突和創傷,當你豁然麵對,就能更理性、更寬容,並獲緻成長。
你要用什麼眼光來看待生命,安排生活與工作呢?本書提煉許多個案的正嚮經驗,能給讀者帶來好的反省力,從而孕育正嚮的想法和創意的視野。把美好人生的綫索獻給你,相信你可以妥善運用,提升自我功能,發展齣更充實的生活興緻和品質。
作者簡介
鄭石岩
心理學傢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奬;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曆豐富,是融閤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奬,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新版序∕反省中創造人生 14
自序∕用愛與智慧去生活 17
1. 人生一步一步走∕21
2. 快樂與享樂的分野∕24
3. 簡單的道理最有用∕27
4. 發展自己的長纔∕30
5. 培養你的肯定性∕34
6. 要活得帶勁纔行∕38
7. 追求完美並非好事∕41
8. 光是活著就快樂∕45
9. 信任能産生力量∕48
10. 善用愛的語言∕51
11. 運動帶來活力∕54
12. 一顆振作的心∕57
13. 變得更好之道∕61
14. 知識比資訊重要∕65
15. 不輕易說決不∕68
16. 做獨立思考的人∕71
17. 適時鼓舞彆人∕74
18. 冒險纔有豐收∕77
19. 及時補救錯誤∕80
20. 努力做該做的事∕83
21. 能乾的秘訣∕86
22. 生活的執與放∕89
23. 隨時準備應變∕92
24. 珍惜生活雅事∕96
25. 做事忙中有序∕99
26. 保持童心∕103
27. 做自己真好∕107
28. 婉拒與堅持∕110
29. 勇於麵對睏境∕113
30. 腳踏實地生活∕116
31. 過簡樸的生活∕119
32. 具備根本的品德∕122
33. 行善帶來好運∕126
34. 需要時我在場∕129
35. 瞭解父母心聲∕132
36. 化敵意為友愛∕135
37. 勇敢的恩賜∕138
38. 照顧年邁父母∕142
39. 光疼愛不夠∕146
40. 珍重感情生活∕149
41. 放下憂傷往事∕152
42. 治癒心創良方∕155
43. 剋服憂鬱之道∕158
44. 紓解壓力有方∕161
45. 防範心理瘟疫∕164
46. 控製情緒的方法∕168
47. 放鬆你的心情∕172
48. 工作的興緻∕176
49. 真情流露的生活∕179
50. 相處之道在於寬∕182
51. 樂觀的生活∕186
52. 寬恕是唯一的路∕189
53. 人生的光明麵∕192
54. 生命最後一段旅程∕194
55. 珍惜生命∕198
56. 把握今生仰望永生∕201
新版序
反省中創造人生
從反省到創造,是美好人生的心路曆程。不過,反省需要有足夠的思考素材,纔能激盪齣創意;空洞沒有與料的反省,起不瞭什麼作用,有時還會淪落於自己的管見,走不齣路子來。因此想要締造美好的人生,就要多閱讀,多曆練和多見識,揉和這些材料,在大腦裏發酵反省,能産生機智、創意和品德等迴應力,去解決問題,創造豐富的人生。
迴應力錶現在待人接物上,能不斷麵對生活的挑戰。正嚮的迴應力,帶來解決問題的好成果;反之,負麵的迴應力,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障礙,使人陷入更多的睏難。譬如說人由於情境的刺激,一時陷入怒火,說錯瞭話,做齣非理性的行動;或做錯決定,讓自己陷入更復雜的睏境,而濛受嚴重的損失或重創;更有可能在待人接物中誤瞭大事,自毀前程。
身為心理學的研究者,從諸多案例中觀察,深信這些誤蹈地雷的人,多因為反省迴路不周全。最主要的問題是正嚮的反省素材太少所緻。人若能在大腦裏,存入多些正嚮的素材,多些小故事大啓示,反省時作齣正嚮、有創意、有遠見的迴應,機率就大大地提升。
這些具足正嚮迴應力的人在遇到睏難時,心理世界就像有一位乾練的老友,在關鍵時刻總能提齣明智的想法或點子,即時勾勒齣新的創意和想法。所以我很重視多閱讀正嚮經驗的讀物,尤其是生活中的精采小故事,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心智寶藏;古典的寓言和譬喻的故事,亦頗具啓發性。
我相信,多閱讀積極正嚮的生命故事,對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和機智,會有深度啓發。這些素材所構築的反省力,在職場上必能增長其揮灑的力道,在婚姻、親子和心靈健康等方麵,更能確保如意順利。我更相信,結構性選擇現代人生活經驗的菁華,點齣正嚮的心理層麵和動力,對生活在忙碌競爭和瞬息萬變的現代人,有更大的助益,能提升其反省和創造力,打造美好的人生──本書就是提煉許多個案的正嚮經驗,所集結的寶貴素材。
人生是生動活潑的,這本書用一篇篇的短文,類似散文的敘述方式,提齣五十六則生活中最常用的關鍵性素材。讀者可以隨意挑著看,讀過的主題,有空可以反覆的瀏覽。過去,有許多人把它當作桌邊書,他們告訴我:「這本書是我的心靈點心。」
最近,我常被問道:「你能否簡單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機緣能讓一個人成功?」我說:「每個人的機緣都不相同,但有個共同的原則:反省力好的人,往往是贏傢。」這本書能給讀者帶來好的反省力,從而孕育正嚮的想法和創意的人生視野。
這本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打造美好人生”這種說法有點像口號,聽起來很空泛,甚至有些遙不可及。但是,當我翻開它的時候,我發現我錯瞭,而且錯得離譜。作者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一點一點地揭示瞭構成“美好人生”的那些看似微小卻至關重要的元素。它不像市麵上那些教你一夜暴富或者瞬間成功的速成指南,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帶著你一起審視自己的生活,然後找齣那些可以優化的地方。 書中關於“習慣的力量”的章節,我反復看瞭好幾遍。我以前也知道習慣很重要,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習慣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塑造瞭我們的每一天,甚至是我們的人生軌跡。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列舉一些“好習慣”,而是深入剖析瞭習慣形成的心理機製,以及如何打破那些束縛我們的“壞習慣”。他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技巧,比如“微習慣”的設定,以及如何利用環境來幫助自己養成新習慣。我嘗試瞭其中一些方法,雖然過程不是一蹴而就,但我確實感覺到瞭積極的變化。一些睏擾我很久的小毛病,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瞭改善。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想象。我原以為它會是一本關於自我提升的雞湯文,沒想到它卻觸及瞭人生的許多重要層麵。從個人的成長,到傢庭的和諧,再到事業的發展,作者都給齣瞭非常獨到且富有實踐性的建議。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問題時的那種客觀和理性,他並沒有迴避人生的睏境和挑戰,而是帶領我們一起去麵對,去尋找解決之道。他認為,真正的“美好人生”並不是沒有睏難,而是在睏難麵前依然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並且不斷學習和成長。 書中關於“應對挫摺”的章節,簡直是及時雨。我最近經曆瞭一些不太順利的事情,情緒一度非常低落。讀到這一章的時候,我感覺自己被理解瞭,並且獲得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作者並沒有空洞地安慰,而是提供瞭很多具體的策略,比如如何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如何調整心態,以及如何重新找迴前進的動力。他強調瞭“韌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一次次的跌倒再爬起來,來塑造一個更強大的自己。我按照書中的建議,一步步地走齣瞭低榖,並且比以前更加堅韌。
评分這本書帶來的思考是層層遞進的,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收獲。我原本以為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已經很深刻瞭,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幸福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終點。作者在探討“感恩”的時候,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珍惜當下擁有的,遠比追求遙不可及的目標更重要。他分享瞭許多關於感恩的實踐方法,比如寫感恩日記,或者默默地去感謝身邊的人。這些看似簡單的舉動,卻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幸福感。我發現,當我把注意力放在“擁有”而不是“缺失”上時,整個世界都變得明亮起來。 書中對於“自我接納”的論述,更是讓我感到如釋重負。我以前總是會不自覺地和彆人比較,對自己的不足之處耿耿於懷。這本書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這正是構成我們個性的獨特之處。作者鼓勵我們要擁抱真實的自己,而不是試圖去成為彆人。他提齣瞭一些非常有效的自我肯定練習,讓我逐漸學會欣賞自己的閃光點,並且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這種內心的平靜,是我之前從未體驗過的。
评分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給自己的心靈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我原以為自己對生活已經很滿意瞭,直到我讀到關於“內在價值”的探討。我突然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美好”是被外界定義的,是社會標準,是彆人的眼光。這本書卻引導我嚮內看,去發掘自己真正看重的東西,去理解那些不隨波逐流的價值感。作者並沒有否定外部的成功,但強調瞭內在的充實感纔是幸福的基石。他提齣瞭一些非常有啓發性的問題,讓我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否真正源於內心深處的渴望,還是僅僅為瞭迎閤某種期待。這讓我對“成功”的定義有瞭全新的認知。 特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人際關係”的解讀。我一直覺得維係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理所當然的,但作者卻以非常細膩的筆觸,剖析瞭我們在溝通中的盲點,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去愛與被愛。他強調瞭“同理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積極的傾聽來化解矛盾,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讀到這裏,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對方的錯,其實是我們自己沒有真正理解對方。這本書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溝通技巧,我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嘗試,效果驚人。一些之前覺得很難溝通的人,關係竟然變得融洽瞭不少。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讓我看到瞭“生活”本身的魅力。我以前常常覺得生活就是日復一日的重復,或者是在為各種目標奔波。但這本書讓我發現,即使是平凡的日子裏,也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瞭如何從細微之處發現生活的美好,比如一次有意義的對話,一次專注的勞動,或者一次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他鼓勵我們要活在當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點滴幸福。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嘗試去放慢腳步,去品味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美好。 我最喜歡的一點是,這本書並沒有給我灌輸任何特定的生活模式,而是像一位溫和的嚮導,指引我探索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它教會我如何去提問,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選擇。它讓我明白,所謂的“美好”,並非是標準化的産品,而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渴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陪伴我成長的夥伴,它會一直在我需要的時候,給予我啓發和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