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想就怎么过生活。成功的人生有一定的线索可循,失败的道路也有其错误的轨迹。生命要活得幸福,活得有智慧、有热情,就需要一些正确的指引。本书的五十六篇短文,透过常见的生活场景,提供个人珍惜生命、开展生涯、实现丰富快乐的人生,并参悟生命意义的宝贵素材。
生命虽然要面临许多考验,但只要你勤奋振作,只要你珍惜它,经营它,生命之华总是绽放着芬芳。即使是生命世界中免不了的冲突和创伤,当你豁然面对,就能更理性、更宽容,并获致成长。
你要用什么眼光来看待生命,安排生活与工作呢?本书提炼许多个案的正向经验,能给读者带来好的反省力,从而孕育正向的想法和创意的视野。把美好人生的线索献给你,相信你可以妥善运用,提升自我功能,发展出更充实的生活兴致和品质。
作者简介
郑石岩
心理学家郑石岩,宜兰县员山乡人,政治大学教育学硕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当过中学老师,也在大学任教多年,并担任教育部训育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学校辅导及训导工作,现已退休。从事心理谘询与教学研究三十余年,曾获颁教育部辅导工作优良贡献奖;七岁即接触佛法,对佛学与禅学素有修持;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务农做工经商,人生阅历丰富,是融合心理学、教育学与禅佛学于日常生活应用的倡言人。他理论与实务并具,着作超过四十本,曾获行政院新闻局优良图书金鼎奖,是积极入世,以书文度人的最佳见证。每年有两百场以上的演讲,其着作在海内外广受欢迎,自诩为踏实悦乐的生活者。目前研究与旅行是他的学习方式,写作与演讲是他的工作,助人与讲经则是他的行持。
新版序∕反省中创造人生 14
自序∕用爱与智慧去生活 17
1. 人生一步一步走∕21
2. 快乐与享乐的分野∕24
3. 简单的道理最有用∕27
4. 发展自己的长才∕30
5. 培养你的肯定性∕34
6. 要活得带劲才行∕38
7. 追求完美并非好事∕41
8. 光是活着就快乐∕45
9. 信任能产生力量∕48
10. 善用爱的语言∕51
11. 运动带来活力∕54
12. 一颗振作的心∕57
13. 变得更好之道∕61
14. 知识比资讯重要∕65
15. 不轻易说决不∕68
16. 做独立思考的人∕71
17. 适时鼓舞别人∕74
18. 冒险才有丰收∕77
19. 及时补救错误∕80
20. 努力做该做的事∕83
21. 能干的秘诀∕86
22. 生活的执与放∕89
23. 随时准备应变∕92
24. 珍惜生活雅事∕96
25. 做事忙中有序∕99
26. 保持童心∕103
27. 做自己真好∕107
28. 婉拒与坚持∕110
29. 勇于面对困境∕113
30. 脚踏实地生活∕116
31. 过简朴的生活∕119
32. 具备根本的品德∕122
33. 行善带来好运∕126
34. 需要时我在场∕129
35. 了解父母心声∕132
36. 化敌意为友爱∕135
37. 勇敢的恩赐∕138
38. 照顾年迈父母∕142
39. 光疼爱不够∕146
40. 珍重感情生活∕149
41. 放下忧伤往事∕152
42. 治癒心创良方∕155
43. 克服忧郁之道∕158
44. 纾解压力有方∕161
45. 防范心理瘟疫∕164
46. 控制情绪的方法∕168
47. 放松你的心情∕172
48. 工作的兴致∕176
49. 真情流露的生活∕179
50. 相处之道在于宽∕182
51. 乐观的生活∕186
52. 宽恕是唯一的路∕189
53. 人生的光明面∕192
54. 生命最后一段旅程∕194
55. 珍惜生命∕198
56. 把握今生仰望永生∕201
新版序
反省中创造人生
从反省到创造,是美好人生的心路历程。不过,反省需要有足够的思考素材,才能激盪出创意;空洞没有与料的反省,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还会沦落于自己的管见,走不出路子来。因此想要缔造美好的人生,就要多阅读,多历练和多见识,揉和这些材料,在大脑里发酵反省,能产生机智、创意和品德等回应力,去解决问题,创造丰富的人生。
回应力表现在待人接物上,能不断面对生活的挑战。正向的回应力,带来解决问题的好成果;反之,负面的回应力,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障碍,使人陷入更多的困难。譬如说人由于情境的刺激,一时陷入怒火,说错了话,做出非理性的行动;或做错决定,让自己陷入更复杂的困境,而蒙受严重的损失或重创;更有可能在待人接物中误了大事,自毁前程。
身为心理学的研究者,从诸多案例中观察,深信这些误蹈地雷的人,多因为反省回路不周全。最主要的问题是正向的反省素材太少所致。人若能在大脑里,存入多些正向的素材,多些小故事大启示,反省时作出正向、有创意、有远见的回应,机率就大大地提升。
这些具足正向回应力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心理世界就像有一位干练的老友,在关键时刻总能提出明智的想法或点子,即时勾勒出新的创意和想法。所以我很重视多阅读正向经验的读物,尤其是生活中的精采小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心智宝藏;古典的寓言和譬喻的故事,亦颇具启发性。
我相信,多阅读积极正向的生命故事,对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机智,会有深度启发。这些素材所构筑的反省力,在职场上必能增长其挥洒的力道,在婚姻、亲子和心灵健康等方面,更能确保如意顺利。我更相信,结构性选择现代人生活经验的菁华,点出正向的心理层面和动力,对生活在忙碌竞争和瞬息万变的现代人,有更大的助益,能提升其反省和创造力,打造美好的人生──本书就是提炼许多个案的正向经验,所集结的宝贵素材。
人生是生动活泼的,这本书用一篇篇的短文,类似散文的叙述方式,提出五十六则生活中最常用的关键性素材。读者可以随意挑着看,读过的主题,有空可以反覆的浏览。过去,有许多人把它当作桌边书,他们告诉我:「这本书是我的心灵点心。」
最近,我常被问道:「你能否简单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机缘能让一个人成功?」我说:「每个人的机缘都不相同,但有个共同的原则:反省力好的人,往往是赢家。」这本书能给读者带来好的反省力,从而孕育正向的想法和创意的人生视野。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看到了“生活”本身的魅力。我以前常常觉得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或者是在为各种目标奔波。但这本书让我发现,即使是平凡的日子里,也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如何从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美好,比如一次有意义的对话,一次专注的劳动,或者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他鼓励我们要活在当下,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幸福。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尝试去放慢脚步,去品味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美好。 我最喜欢的一点是,这本书并没有给我灌输任何特定的生活模式,而是像一位温和的向导,指引我探索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它教会我如何去提问,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选择。它让我明白,所谓的“美好”,并非是标准化的产品,而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陪伴我成长的伙伴,它会一直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启发和力量。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原以为它会是一本关于自我提升的鸡汤文,没想到它却触及了人生的许多重要层面。从个人的成长,到家庭的和谐,再到事业的发展,作者都给出了非常独到且富有实践性的建议。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的那种客观和理性,他并没有回避人生的困境和挑战,而是带领我们一起去面对,去寻找解决之道。他认为,真正的“美好人生”并不是没有困难,而是在困难面前依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且不断学习和成长。 书中关于“应对挫折”的章节,简直是及时雨。我最近经历了一些不太顺利的事情,情绪一度非常低落。读到这一章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被理解了,并且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作者并没有空洞地安慰,而是提供了很多具体的策略,比如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如何调整心态,以及如何重新找回前进的动力。他强调了“韧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一次次的跌倒再爬起来,来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我按照书中的建议,一步步地走出了低谷,并且比以前更加坚韧。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给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我原以为自己对生活已经很满意了,直到我读到关于“内在价值”的探讨。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美好”是被外界定义的,是社会标准,是别人的眼光。这本书却引导我向内看,去发掘自己真正看重的东西,去理解那些不随波逐流的价值感。作者并没有否定外部的成功,但强调了内在的充实感才是幸福的基石。他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我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真正源于内心深处的渴望,还是仅仅为了迎合某种期待。这让我对“成功”的定义有了全新的认知。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人际关系”的解读。我一直觉得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理所当然的,但作者却以非常细腻的笔触,剖析了我们在沟通中的盲点,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去爱与被爱。他强调了“同理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倾听来化解矛盾,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读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对方的错,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真正理解对方。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我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效果惊人。一些之前觉得很难沟通的人,关系竟然变得融洽了不少。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打造美好人生”这种说法有点像口号,听起来很空泛,甚至有些遥不可及。但是,当我翻开它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而且错得离谱。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揭示了构成“美好人生”的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教你一夜暴富或者瞬间成功的速成指南,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带着你一起审视自己的生活,然后找出那些可以优化的地方。 书中关于“习惯的力量”的章节,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我以前也知道习惯很重要,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习惯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的每一天,甚至是我们的人生轨迹。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列举一些“好习惯”,而是深入剖析了习惯形成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打破那些束缚我们的“坏习惯”。他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微习惯”的设定,以及如何利用环境来帮助自己养成新习惯。我尝试了其中一些方法,虽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但我确实感觉到了积极的变化。一些困扰我很久的小毛病,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改善。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思考是层层递进的,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收获。我原本以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已经很深刻了,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幸福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点。作者在探讨“感恩”的时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珍惜当下拥有的,远比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更重要。他分享了许多关于感恩的实践方法,比如写感恩日记,或者默默地去感谢身边的人。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幸福感。我发现,当我把注意力放在“拥有”而不是“缺失”上时,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书中对于“自我接纳”的论述,更是让我感到如释重负。我以前总是会不自觉地和别人比较,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耿耿于怀。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这正是构成我们个性的独特之处。作者鼓励我们要拥抱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试图去成为别人。他提出了一些非常有效的自我肯定练习,让我逐渐学会欣赏自己的闪光点,并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种内心的平静,是我之前从未体验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