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不曾想过,死时谁会为你哭泣?
哪怕只是读通一个道理,人生就会不一样!
伟人辞世,举世同悲,巨星陨落,依然长久活在粉丝心中。你曾不曾想过,死时谁会为你哭泣?你又留给世人什么?对死亡的警觉可以开启大智慧,领导力大师罗宾.夏玛因此选择它作为深谈人生智慧的主题:《死时谁为你哭泣》。
夏玛知道一般人可以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他的写作风格都是「一枪中的」,本书的 101 条守则,篇篇简短,但就像名言一样,是作者花费多年才悟出的心得,只凭三言两语就传达完整了(请参考本书第 98 条:蒐集你喜欢的名言)。
现代生活彷彿置身压力锅,要讲求生活品质,首先得减压,夏玛要我们排定时间忧虑(第 12 条),就不会把醒着的时间全部拿去忧虑,终至戒除焦虑。或是列出你的问题(第 31 条),因为问题能说得清楚,事情就解决一半了,还能发现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甚至还有更简单的方法:笑逐颜开(第 20 条),忙到忘了要笑?就养成习惯定期去看《三个活宝》(Three Stooges) 这类的影集,一定能点到你的笑穴。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活的品质,夏玛分享他自己谨守的一些原则,第一个提出的就是爱深责切(第 4 条),人必须自我要求,有些事情该做就得去做,不论自己喜不喜欢,这是成功人生的基础;另外,要花时间照顾你的「圣殿」(第 15 条),诱因是每运动一小时可以多活三小时,但要少睡一点(第 84 条),你的睡眠时间是不是超过实际所需?回想称心如意的时候,你会浪费那么多时间睡觉吗?
想让生活更丰富,夏玛教我们技巧也教我们态度,例如要学着发问(第 41 条),训练自己的「发问二头肌」,像是问问餐厅可不可以换个更好的位置?饮料可不可以免费续杯?练习过后,你就能体会到「只要开口,机会就是你的」。想与人深交,必须愿意走出你的「舒适区」,主动与不太熟的人交谈,设法去找到三个好朋友(第 60 条)。
力行开卷有益的夏玛鼓励大家不要轻忽学习这件事,如果你有子女,就一定要当个好爸妈(第 66 条),千万不能一厢情愿希望自己的教养方式没有错,必须积极一点来增进教养能力,多读几本教养书或去上课聆听专业意见,这是省不得的功夫。现在夏玛以演说为业,但他坦承自己原本也怕死了要上台讲话,既然很怕又避不掉,不如先去作好准备,他建议每个人要像他一样:去修公开演讲的课程(第 87 条)。
书中提供不少简单有趣的小技巧,如果你希望增强自信心,要一直对自己说:我很庆幸自己充满了信心(第 11 条:跟自己对谈),缺乏动力,那就挑选可敬的对手(第 83 条),不断为自己设定更具野心的目标,如此不但不愁缺乏动力,还能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至于如何活出能感动最多人的有意义人生,夏玛劝我们不要再小鼻子小眼睛(第 88 条),太多人只想过很渺小的人生,在二十岁时就形同死亡,只是等到八十岁才正式入土为安。夏玛很有资格这么说,因为很少会有人像他舍弃当个名律师的金钱与地位,找寻自己的天命(第 1 条)之后,夏玛现在透过 11 本畅销着作和演说影响着全球数百万的人。敦促自己最有力的方式是用死亡来提醒自己光阴无价,为自己举办生前葬礼(第 63 条)就不会忘记:想活得轰轰烈烈要靠的不是明日,而是今日。
夏玛的书作简洁流畅,书中道理简单易行,他的许多读者不是把书看一遍,而是看了不下十遍。基于养成一个习惯需要二十一天(第 49 条:牢记「二十一天」法则),要改写人生,就是得像这样不断地提醒自己,才能将新好习惯内化。
本书特色
伟人辞世、巨星陨落莫不令世人震惊哀痛!
你死了有谁会哭?
你在有生之年能感动多少人?
嚥下最后一口气之后,你能留下什么?
哪怕只是读通一个道理,人生就会不一样。
「和尚卖了法拉利」系列三书销售已逾 1,000,000 册!分别为:
1.《和尚卖了法拉利》
2.《和尚卖了法拉利之领导智慧》
3.《死时谁为你哭泣》
作者简介
罗宾.夏玛(Robin Sharma)
全美领导学与自我超越领域的首席权威,夏玛领导国际公司 (Sharma Leadership International) 的执行长,提供训练及辅导服务,协助企业培训员工的无头衔领导力,并迈向世界水准。
曾出版《和尚卖了法拉利》、《你喜欢怎样的自己》等十一本着作,其中多本攻佔畅销排行榜第一名,并在四十余国发行。
罗宾是非常抢手的讲师与领导力教练,客户包括许多财星 500 大企业,包括微软、奇异、Nike、联邦快递、IBM,以及美国太空总署、耶鲁大学、哈佛商学院、青年总裁协会 (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 等。
拥有法学学士与硕士学位,罗宾.夏玛曾是一位杰出的诉讼律师,现今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众多报章媒体都曾对他做过特别报导。
根据 leadershipgurus.net 2007 年的调查,在全球顶尖领导大师排序中,罗宾.夏玛名列第二。
更多讯息请见www.robinsharma.com。
译者简介
郑焕昇
师大英语系毕,师大翻译研究所口译组硕士。通过教育部中英翻译能力检定考试,取得一般文件双向与逐步口译证书。曾任中学教师、电视台编译,现为券商内部译者。译作有《UP学2魔劲》、《谁杀了麦可杰克森》(合译)。
蜜蝎儿
热爱文学及动物,师大国文系毕业,曾任出版社编辑,现从事小说翻译。
推荐序1
走在岸边,捡起一块石头往水里丢去,霎时溅起阵阵水花。丢一颗大石头,溅起大波浪;投一颗小石头,引起小涟漪。
做任何事情都有回馈,和发球力道与弹球力量是一样的道理。正如行善结善缘,施恶造恶果,涟漪效应会余波荡漾,既广且久。
书中所提出的种种生活态度,就是要让人活时有意义、让良善的事情有所循环、让生命没有白走一遭,就如内容所言「活时圆满、死时安心」的人生臻至境界!
戴胜益 王品集团董事长
推荐序2
这类书不应该只有一本书出版,可是偏偏就这么一本书这么专心地谈。步向死亡,就好像我们到SOGO买东西,一排排站立的人一层一层地往下层走,我们的脚没动,而时间就如滑动的垫板,自动地把我们一层层地往下送。我们的死亡不就是这样的一批批走?可是我们甚少知觉。但要觉悟自己终有一天要死亡并不困难,而且对逐渐步向死亡的生活当为如何,却很少人想过。我们大脑的知性有种惰性,总是以为我们不会那么快死掉。这个惰性使得我们很少愿意去经营「死亡前的生活经营」。
这本书提出一百种死亡前的生活态度。其实,我们也可以想出更多的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艺术,只要我们愿意承认死亡已经是我「个人」需要面对的课题。朝向死亡前的生活经营,并非要去赶着做「未完成的心愿」,而是踏踏实实的生活。例如,「对陌生人好一点」(本书第2条),让我们有余绪地看着我们不认识的人,对他好,不就像张爱玲一篇短文谈到,一对男女彼此经常看到对方,但从未打招唿,时间流逝,忽然又看到彼此,忍不住啊地说「妳也在这里?」人生在世,看到陌生人就是个大缘分,千百亿的人,何幸我们能在一处看见彼此。从此,也许就是各人流入宇宙的再循环洪流里。在死亡之前,生出这种心情,有着奇妙的宇宙感。
我们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大致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另一部分是我们的内在生活。通常我们会开始放松对世界的掌握,对关系的要求不再严苛,反而透露出那么一点「宽容」,你不想再追究恩怨,也不太想记仇,使自己轻松地解开自己与世界的锁链。另一部份是反归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部分会逐渐扩大,如果可能,在临终时能全然处在内心状态,可能是最好的临终方式。内在生活有「坐看云起」的怔忡,有独坐静默的「无为」,有给自己遐想的空间,以及深刻地感受存有的经验,当下的充实。这些内在性,世界是不会给的,甚至自己的哀伤也必须自己度过。
记得《奇蹟》的作者吉儿.泰勒说,人非常需要他人的护持。我相信死前的生活最大的幸福就是「与人和乐」,与世界重新和好,那么我们的内在性也会获得资粮,含笑而终。所以,这两大部分都无法偏废,而唯一能同时涵摄两者的,大概就是「宗教感」。这与信仰什么宗教没什么关系,而是对世界发出祥和、安宁、慈悲、静心与简约等自觉性的态度。这本书从非常基础的地方下手,简单易行。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但是我还是要提醒读者,你可以有自己的方法,无须拘泥于本书的百种方法。
余德慧 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推荐序3
一直很喜欢罗宾.夏玛的《和尚卖了法拉利》系列,在这第三本书中,他用101 个看法分享他的人生经验。从找寻自己的天命、尊重自己的过去、调整看事情的角度、用一天就是一辈子的态度,到无私奉献和幸福是一种心境等。一路读来如沐春风,像是一位大师给予我对人生的选择与态度做了清楚的指引。
过去在大学演讲常遇到学生问到毕业后职涯的选择,许多的年轻学子不了解自己的志向与兴趣,面对父母与社会的期待,不知道该进入职场或是继续升学。在职场上我也看到许多人总是苦于时间不够用,处于追寻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困境。
人生就像跑马拉松一样,我们要学习着调整唿吸,才能跑完全程。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免遇到困惑,不论你目前正处于人生颠峰或正面临挑战,罗宾.夏玛的这些观点能帮你更上一层楼或是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帮助我们追求更美好的人生。他不仅提出看法,更教大家起身力行,例如善用名人的哲言、接触大自然、向孩子学习、和自己对谈和排定时间忧虑等等,都是我们立刻可以行动的好方法。
这是书架中必备的一本好书,祝福你──作为自己的 CEO,有个圆满、富足的人生!
洪小玲 Amazon.com 副总裁
推荐序4
我建议你用一种自我测验的方式来读这本条列式的书。我的做法是把这 101 件事情和自己的思想行为逐一做比较,于是就可以把每个项目区分成:一、不认同。二、认同,但认为不重要。三、重要,但目前做不到。四、重要,且已在做。
我猜想你列入一或二的项目一定不多,否则也不会看这本书了。如果大部分在四,你更该读的是这本书中多次提到像是梭罗,爱默生这些大哲学家所写的书。但如果你发现许多项目都落在三的话,那么这本书能够对你眼前的生活,甚至整个人生产生许多立即帮助。
田临斌 《从 CEO 到乐活家》作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