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归国投身保险法学之研究,匆匆已数十载,期间经过学界及实务多年的努力,保险法教科书及专论丰富,整体学术环境与余甫回国时,进步之情形不可同日而语。惟,比较保险先进国家,台湾仍缺少一部依循条文分类,针对可能问题详细讨论的专书,甚觉遗憾,因而有此书之诞生。
本书有别于教科书以概念分类论述之方式,乃以保险法现行条文编排为序,针对国内学说讨论之重要问题,加以整理分析,并辅以实务上之法院判决及保险单条款供比较参考。此外,考量使用者查询之便宜,本书各条开头皆设有详目供读者参考,并筛选重要关键字便利查询。法律随时代变迁有所调整,学理论述也不可能亘古不变,余作此书只希望借由书中留下之讨论足迹,能为从事保险法学习者提供一学习之基础;为从事实务工作者提供相关争议见解之分析;为保险法研究者提供观念讨论之平台。
作者简介
江朝国
现职:
国立台北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兼任)
学历:
德国汉堡大学法学博士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研究
教育部保险法学门公费留学生
经历:
国立台北大学法律学院院长
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系(所)主任
财团法人保险安定基金董事长
财团法人保险犯罪防制中心董事长
财团法人保险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
中华民国保险学会副理事长
内政部国民年金监理委员
国家考试多届典试委员
着作:
Das Interesse in Seeversicherungsrecht
保险法基础理论
火灾保险法论
保险业之资金运用
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
保险法规汇编
保险法论文集
保险法论文集
保险法论文集
及发表论文数百篇
自序
第一条 保险之意义
保险 5
保险契约之意义 33
社会保险、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 51
第二条 保险人之定义
保险人于保险制度上之意义 69
保险人之组织型态 70
保险人于保险契约上之意义 84
第三条 要保人之定义
要保人于保险本质上之意义 126
要保人于保险契约上之意义 127
第四条 被保险人之定义
被保险人于保险本质上之意义 155
被保险人于保险契约上之意义 156
第五条 受益人之定义
受益人之意义 207
受益人资格 209
受益人适用范围之澄清 220
受益人之受益权 226
第六条 保险业之定义
「保险业」和「外国保险业」用语之釐清 239
保险业代理人、经纪人、公证人「非保险业」者 243
「保险业」之实质认定问题 244
第七条 保险业负责人之定义
负责人的概念及其商榷 249
保险业负责人 249
保险法上之保险业负责人特别规范 252
第八条 保险代理人之定义
保险代理人之定义 267
保险代理人之功能 267
保险代理人之种类 269
保险代理人应具备之实质条件 272
保险代理人之法律地位 273
保险代理人的权利义务 279
代理契约或授权书 285
保险代理人之监理 293
保险代理人的法律责任 302
第八条之一 保险业务员之定义
保险业务员之缘起与法源 316
保险业务员之定义 317
保险业务员之功能 319
保险业务员之种类 321
保险业务员之资格及登录 321
所属公司与保险业务员之法律关系 325
保险业务员对外之代理权 337
保险业务员营业活动之管理 345
保险业务员之法律责任 349
第九条 保险经纪人之意义
保险经纪人之意义 359
保险经纪人之功能 360
保险经纪人之种类 360
保险经纪人之资格 361
保险经纪人之法律地位 363
保险经纪人对外之权限 372
保险经纪人之法律责任 376
第十条 公证人之定义
保险公证人之意义 382
保险公证人之功能与种类 384
保险公证人应具备之条件 387
保险公证人之法律地位 389
保险公证人之权利义务 390
保险公证文件之法律上效力 391
消灭时效之起算 394
保险公证人之监理 395
第十一条 责任准备金之种类
准备金之意义及内容 404
法定准备金之计算 417
第十二条 主管机关
主管机关监理之理论依据 430
监理保险业之法规与主管机关 439
保险业监理之内容 440
第十三条 保险之种类
契约意义上之分类 452
监理意义上之分类 458
实务常见疑义解决 465
第十四条 财产保险利益之范围
保险利益之意义 474
要保人与保险利益 478
财产上保险利益 478
第十五条 财产保险利益之范围
运送人 500
保管人 508
现行保单实务 512
第十六条 人身保险之保险利益
人身保险要保人应具保险利益? 520
探寻立法者所谓之要保人保险利益 521
条文释义 522
信用寿险相关问题 535
第十七条 保险利益之存在
保险利益之存在对象 541
保险利益存在的客体 546
保险利益之存在时点 547
保险利益消灭 551
无保险利益之法律效果 553
第十八条 保险利益之移转
保险利益、保险标的与保险标的物概念之釐清 560
为何人利益投保与本条之关系 563
保险契约关系变动之发生 571
保险契约关系变动之效力 578
除契约另有订定之解释 585
实务保单之规定 586
第十九条 共有人保险利益之移转
本条适用前提 592
让与保险利益 598
保险利益让与之效力 603
第二十条 有效契约之利益
本条适用前提 608
有效契约而生之利益在保险契约上之意义 610
有效契约而生之利益为保险利益之常见态样 616
第二十一条 保险费之交付
保险费之基本概念 623
保险费之分类 625
保险费之交付与保险契约效力关系 629
第二十二条 交付保险费之人与保险人之抗辩
交付保险费义务之人 642
为他人利益保险之受益人 647
第二十三条 善意复保险保险费之返还
对价平衡原则 654
保险金额总额超过保险标的之价值 656
善意复保险 657
恶意复保险 663
第二十四条 契约相对无效与终止保费之返还
保险费返还态样介绍 670
保险利益自始不存在 671
保险利益曾经存在但缔约时已消灭 673
保险契约期间保险利益存在但对价失衡 680
保险契约期间保险利益存在但消灭 686
契约终止后保险费之返还 688
第二十五条 据实说明义务违反之保费 返还
据实说明义务违反之解除 698
保险人无须返还已收受之保险费 701
投资帐户内之保险费是否应返还 706
第二十六条 特约危险增加后减少之终止契约保费返还
契约特约危险增加依特别情形计算保费而危险增加后减少 722
保险人得否不同意要保人保费减少之请求 728
要保人任意终止权之重申 730
保险人不同意减少保费,要保人行使终止权后之法律关系 739
第二十七条 保险人破产时保费之返还
保险人破产时 745
保险契约于破产宣告之日终止 748
终止后保险费之返还 751
第二十八条 要保人破产时保费之返还
破产主体之规范 761
保险契约存续或终止之安排 766
第二十九条 偶发性原则
不可预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致之损害 776
保险契约内有明文限制 779
保险事故与保险损害之因果关系 782
要保人或被保险人故意行为所致之保险灾害 791
重大过失是否在过失之列? 794
第三十条 道义损害之责任
「履行道德上之义务」之意义 804
本条适用主体 806
第三十一条 受僱人或动物等所致损害之责任
「受僱人」之定义 816
本条适用范围 817
本条之性质 820
本条与本法第92条之关联 824
第三十二条 兵险责任
战争之意义 831
战争危险之本质 833
战争危险之可保性 834
除契约另有订定外 838
实务上之现状 839
第三十三条 损害防阻
法理依据 845
减免损失费用行为之性质 845
适用对象 847
必要费用之界定 848
请求时点之确认 851
求偿之范围与比例 852
人身保险有无适用 853
第三十四条 赔偿金额之给付期限
给付之期限 859
迟延利息 871
第三十五条 复保险之意义
复保险之意义 876
复保险之类型 877
复保险之要件 878
复保险之适用范围 880
附论──保险竞合 887
第三十六条 复保险之通知
复保险之通知义务 897
通知义务得否特约免除? 899
通知义务人 901
被通知人 902
通知之时点 904
通知之方式 905
通知之内容 906
第三十七条 恶意复保险之效力
恶意复保险的型态 911
恶意复保险而未通知、未正确通知 914
恶意未通知之法律效果 915
第三十八条
善意之意义 924
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 926
保险标的之全部价值 927
保险人之赔偿法则 927
除另有约定外 931
不得超过保险标的之价值 931
第三十九条 再保险
再保险 936
再保险的种类 938
再保险契约之定性 942
再保险之特性 944
第四十条 原被保险人与再保险人间之权义
本文揭示之原则──原被保险人对再保险人无请求权 953
但书之例外──原被保险人对再保险人有请求权 953
附论──赋予原被保险人优先受偿权 956
第四十一条 再保险人与原要保人之权利义务关系
再保险之性质 961
原保险费与再保险费 962
再保险人得否向原要保人主张保险费 966
第四十二条 原保险人与原被保险人之权利义务关系
再保险契约之独立性 972
再保险与保险代位 973
自序
懵懂当年赴西行,奥德两国映身影。
埋首书巢岂无趣,仅为奘公梦里遇。
当年挥剑已成拂,残篇断简无人鼓。
幻众皆私本自然,唯借保险共助短。
离相佈施本来意,为他为己两相宜。
爱人如己应践行,情与义理远不聆。
法制贯彻为正道,平衡施受两边赢。
无漏善法不可得。有余恶法不可取。
善恶二法存乎心,心随世情却无檠。
随顺万缘无自性,慈悲恆存现真情。
诚信原则名为谛,对价平衡乃是根。
要保诸因非我度,填补损害方为果。
滥用保险共所患,故应道德风险防。
标的分明理畅顺,皂白不分杂染遁。
薄纸一张似无价,生命更甚最为要。
我于三十携卷归,至今远过半百时。
回首学涯无尽课,妄得虚名有惭色。
自知力孱气馁心,老干新枝争华言。
非为青史留名册,只叹昔言无人啧。
广蒐各家荦荦言,理事参错辨深浅。
学子穷年献心血,墨痕犹(金巢)方寸间。
法门无边誓愿学,舍广抱一亦不缺。
任他虚云千万变,保险济人何须劝。
无始苦集烦恼障,天威难测莫自断。
消灾除厄一善沤,薄捐可化万人愁。
贵贱贫富无分别,锱铢必有平等缘。
我相人相众生相,相相分明招福样。
说文解字岂我愿,缭缭是非费闲卷。
纵横过去与未来,当下不敌过尘侪。
倦马那堪又天涯,迆迆迒跬为谁改。
他日若有同道人,携手骈创无忧园。
共善究竟遥无期,滚滚诸贤盼共进。
若有不吝指我失,万言无尽三匝恩。
江朝国
民国100年11月1日 台北
「這本《保險法逐條釋義 第一卷:總則》真的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如獲至寶的工具書!身為一個在保險領域打滾多年的業務員,我常常需要深入理解條文背後的精神與實務操作的可能性,市面上相關書籍不少,但往往流於理論的堆砌,或是過於學術,難以直接應用。然而,這本書卻做到了!它以「逐條釋義」的方式,把保險法總則近乎每一條條文都做了詳盡的解說,從條文的原文、立法理由,到最重要的實務案例解析,都鉅細靡遺地呈現。特別是它引用了許多台灣法院的判決,並對關鍵的判決理由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處理理賠爭議、協助客戶釐清權益的實務工作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例如,在論述「保險利益」這個概念時,作者不僅解釋了學說上的不同見解,更針對不同類型的保險(壽險、產險)提供了具體的案例,讓我們能更清楚地掌握如何在實務中判斷保險利益的存在與否,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書中的語言也相當淺白易懂,沒有過多的法學術語,即使非法律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絕對不僅止於作為一本法律工具書,它更能幫助我們提升專業素養,真正理解保險法的核心精神,進而為客戶提供更專業、更貼心的服務。強烈推薦給所有在保險業打滾的朋友們,這絕對是您書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好書!」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驚豔的著作,絕對不是那種流於表面的「快速讀完」的書,而是需要細細品味、反覆琢磨的學術精品。我過去曾接觸過一些保險法的學術著作,但總覺得在邏輯架構上、論述的深度上,總有些不足。《保險法逐條釋義 第一卷:總則》則完全不同,它展現了一種對法律條文的極致鑽研精神。作者並非僅僅是將條文翻譯成白話文,而是透過深厚的學術功底,對每一條條文進行了層層剝繭,探究其歷史脈絡、理論基礎,以及在現今社會的適用性。書中對於一些較為複雜的概念,例如「保險人責任」與「被保險人義務」的界線劃分,以及「保險契約成立」的諸多要件,都進行了非常細膩的論述,並對比了不同學者的觀點,甚至提出了作者獨到的見解。這對於我這種需要進行學術研究的學者來說,提供了極大的啟發。更難得的是,作者在論述過程中,不斷地引介了英美法系、大陸法系等相關的比較法學觀點,讓我們得以跳脫台灣在地法的框架,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理解保險法的全球發展趨勢。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其嚴謹的邏輯、紮實的論證,以及對於學術前沿的關注。我認為,這本書的讀者群,除了法律系的學生和律師外,更適合那些希望深入理解保險法學理、進行學術探討的專業人士。它是一本能夠啟迪智慧、拓展視野的學術巨著。」
评分「這本《保險法逐條釋義 第一卷:總則》是我近期讀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法律書籍之一,它帶給我的衝擊遠遠超過我的預期。我本身是一位保險法的研究者,經常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與判例,而這本書的出現,無疑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他並沒有採用傳統學術著作的論述方式,而是將每一條保險法總則條文,視為一個獨立的「議題」,然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深入剖析。例如,在探討「保險費」的議題時,作者不僅解釋了保險費的性質、支付方式,更進一步探究了保險費的調整機制、保險人對未繳保險費的救濟權利,甚至還觸及了費率自由化的討論。這種多面向的探討,讓我在閱讀時,能夠更全面地理解每一個法律概念的內涵,並發現許多我過去未曾注意到的細節。書中對於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例如「保險契約的解除權」,作者更是引用了許多國外的法學理論,並將其與我國的實務情況進行比較,這讓我得以站在國際學術的視角,重新審視我國保險法的發展。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打破學術的藩籬,融合不同學派的觀點,並將其轉化為對我國保險法的深刻理解。這是一本能夠引發思考、激發創新的學術著作,我非常推薦給所有對保險法有興趣的學術界人士。」
评分「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時,我有些猶豫,畢竟「逐條釋義」聽起來就是一本很「硬」的書,怕內容會枯燥乏味。但我錯了!《保險法逐條釋義 第一卷:總則》完全顛覆了我對這類書籍的刻板印象。作者在闡述每一條法律條文時,都巧妙地融入了許多生活化的例子,彷彿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進入保險法的世界。例如,在解釋「保險事故」時,作者沒有只是生硬地羅列條文,而是用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狀況,像是火災、車禍、甚至寵物生病,來說明哪些屬於保險契約中的「保險事故」,以及如何判斷事故是否符合契約約定。這種方式讓我在閱讀時,不僅理解了法律條文,更能從實際生活中體會到法律的應用。而且,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的保險糾紛,例如「告知義務」的範圍、不實告知的後果等等,都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討,並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讓我們知道如何避免觸犯法律,或是當發生爭議時,該如何主張自己的權益。我覺得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是它兼具了學術的嚴謹性和實務的可操作性,讓我在學習法律條文的同時,也能獲得很多實用的知識。對於一般民眾,或是剛接觸保險業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絕佳的入門讀物,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楚、更全面地認識保險法。」
评分「身為一個經常需要處理保險糾紛的消費者代表,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保險法、並能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工具書。《保險法逐條釋義 第一卷:總則》恰恰滿足了我的需求。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它不僅僅是條文的解釋,更將條文與實際的消費者權益緊密連結。作者在釋義的過程中,總是會提醒我們,這個條文的規定,對消費者有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消費者在遇到相關情況時,應該如何主張自己的權益。例如,在討論「保險人免責事由」時,作者並沒有只是列出法律條文,而是詳細分析了在實務中,保險人經常以哪些理由拒絕賠付,以及消費者在面對這些情況時,應該如何準備證據、如何與保險公司溝通。書中還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條文索引」,方便我快速找到與特定保險糾紛相關的法律條文。而且,作者在闡述過程中,也經常提及一些消費者在投保時容易忽略的陷阱,並給予我們寶貴的建議。例如,在提醒我們注意「保險期間」和「繳費期間」的區別時,就生動地舉例說明了可能造成的誤解。這本書讓我對保險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更有信心去處理未來的保險相關問題。我認為這本書對於所有消費者來說,都是一本必備的參考書,它能夠幫助我們更聰明地選擇保險、更有效地維護自身權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