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段颠沛流离的童年经历
感念母亲的殷殷教诲与慈爱
「故事」的前半段,曾在《万岁评论》丛书中发表过,时间是在1985年5月到同年的10月底。《万岁评论》是一本「月」书,由李敖「主导」,由于每期都被查禁,以致流传并不广。当时登出来的名称叫「陈桥梦回录」,这是李敖自作主张,把原来的「难童日记」给「动了手脚」。
在那半年连载的篇幅里,他附加了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以示「童言不虚」。但是「童年」还没过完,日记就戛然停了下来。正像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作者这个人「失之疏嬾」——李敖评人一向是入木三分。
本书以说故事体裁起头及收尾,以日记方式描绘作者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从北到南的逃难生涯、与父亲的聚少离多、母亲独立扶养孩子,及至父亲因公殉职,母亲带着作者随军队辗转离乡逃难的日子,随书附上作者曾走过的逃难路线地图,更能引起读者共鸣。除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外,描写最多的就是其母亲及对孩子的教育。她是十九世纪最后两年出生的人物,虽然一辈子没进过学堂,却给孩子带来了扎扎实实的「身教」,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仅以此书纪念之。
作者简介
陈彦增
笔名陈桥,出生于黄河之北(1943年),成长在长江以南(1941年以后),曾在扬州中学接受基础教育,初中未及毕业即辗转于1949年来台,直到老去。失学时曾充任书店练习生于台中,1952年以同等学力考入台中二中。再以第一届大学联招考入台大。
在学期间,曾充送报生,分送全校六大(文、理、法、医、工、农)学院及校本部各行政单位之晨报。1958年毕业于经济系,1964年又毕业于哲学系,终生教职,1999年退休于中兴大学。曾有两次婚姻纪录,皆以死别收场,目前仍为「单身平民」。
平生热爱「漂鸟」,游走人间。幼年为避日寇随家自皖南跋涉月余,抵达赣北。大三暑期,又以四十余日徒步台岛一周。及出境开放后,又先后身临世界四十余国。散作成「集」者有《大题小作》、《过桥》、《煮字》等。如有可能,愿再有《走出中国》一集问世。
自序 003
【楔子】从「天灾」想到「人祸」 009
1 北国之冬 (一九四二年) 017
2 雏燕南飞 (一九四三年) 025
3 春到江南 037
4 小学生 051
5 丘八 059
6 又是别离 069
7 孤儿们 077
8 幻灭 087
9 春寒 (一九四四年) 101
10边城 (一九四四年) 107
11最后关头 (一九四五年) 115
12再见萧萧 (一九四五年) 123
13不得归去 (一九四六年) 129
14和平的期盼 (一九四七年) 139
15人物们 (一九四七年) 151
16春风暂绿江北岸 (一九四八年) 159
17不再回头(一九四九年) 175
18乱离与离乱 181
19秋月登台 189
20估旧生涯(一九五○年) 193
21家庭「街友」 207
22「克难」的日子 215
23小伙计 223
24尾声 233
25小孙儿的期待 241
【外一章】好一趟颠簸的车程 24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