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绝对是人类最该认真对待的问题,饮食文化素养必须透过学习、主动追求方能养成。
猪八戒囫囵吞人参果,不可能产生滋味,自然毫无品味可言。吾人面对餐饮之前,应该先充满期待;接着才专注享受,仔细领略;最后是用心回味,热烈讨论。
台北堪称中华料理的火车头,战争、移民和殖民形塑了台北有容乃大的饮食文化,不仅八大菜系集合在这里发扬光大,海洋文化的性格更选择性地融汇了日本、欧美、南洋的餐饮文化;此外,优质的农、渔、牧在背后有力支撑,再加上用餐情境的经营、饮料配置、服务品质等等,形成综合性的餐饮实力,在我们居住的这个球体上独领风骚。
年度饮食文选迈入第五年,渐渐为华人饮食留下些许见证。今年发表饮食书写的篇幅又多于往年,可见这种主题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唯有一般人普遍提升了饮食文化素养,当地的餐馆才会有真正的进境。
本书特色
由焦桐主编的《2011饮食文选》汇集2011年于台湾报章杂志发表,关于饮食文化之优质散文,以「故事」、「农渔牧」、「市场」、「产业」、「厨房」、「器具」、「养生饮膳」、「水果」、「饮料」、「逛街」、「品味」、「回味」等十二个面向呈现生活的、情感的、批判的饮食思考与书写。
作者简介
焦桐
一九五六年生于高雄市。已出版着作包括诗集《焦桐诗集:1980-1993》、《完全壮阳食谱》、《青春标本》,及散文《我的房事》、《在世界的边缘》、《暴食江湖》、《台湾味道》,童话《乌鸦凤蝶阿青的旅程》,论述《台湾战后初期的戏剧》、《台湾文学的街头运动:1977 ~ 世纪末》等等二十余种,诗作被翻译成英、日、法文多种在海外出版。编有年度饮食文选、年度诗选、年度小说选、年度散文选及各种主题文选四十余种,曾创办《饮食》杂志,展开台湾的年度餐馆评鑑工作,并任评审团召集人。
焦桐长期担任文学传播工作,现任「世界华文媒体集团」编委会顾问,并任台湾饮食文化协会理事长、中央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编选序…………………………………焦桐
故事
母亲的哭声 赖瑞卿 14
日式拉面的台湾因缘 新井一二三 22
食游童年 吴钧尧 28
啊!火鸡 张北海 34
山寨版的齐王盛馔 张晓风 40
农渔牧
西兰香芹 蔡珠儿 50
韭黄鳝煳学问大 方力行 54
拾蚵 方秋停 58
市场
晚春食事 柯裕棻 62
春天食游二帖 吴仁麟 66
崩坏的士林夜市 朱学桓 70
港町夜语 林嘉翔 74
佛罗伦斯圣安普洛乔市场 韩良露 78
产业
台湾菜的竞争力 庄祖宜 84
无人商店与吃电怪兽 李清志 88
小豆岛的酱油甜点接力赛 季子弘 92
厨房
厨房 吴柳蓓 96
很少煮菜的妈妈 吴淡如 104
器具
我的电锅人生 方梓 108
不美不耐的美耐皿 爱亚 112
笊篱的诠释 冯杰 114
养生饮膳
垃圾和食物 谢忠道 118
我老了,所以伤得起 马家辉 122
大蒜、生姜和辣椒 顾彬 126
水果
香蕉与栗子 林佩绮 130
早熟的枣子 向明 134
西瓜田的邂逅 刘克襄 138
爱吃土檨仔 陈静宜 142
苹婆的滋味 陈文荣 146
礼仪芒果 褚士莹 148
饮料
施仔冰 林国卿 152
咖啡娘娘 陈文芬 156
玛黛茶 焦桐 158
我和咖啡认识的地方 花柏容 162
从瓶装水谈起 张北海 166
慕尼黑啤酒节 林郁庭 172
阿布拉的咖啡公园 邱坤良 176
水语茗言 叶嘉瑛 180
逛街
牛街的阿拉 马念慈 186
巴黎的白天 韩良忆 190
阅读横滨物语 孙梓评 196
品味
偶遇 亮轩 202
米饭大事 张让 208
茭白生病了 杨明 216
原味 杨锦郁 220
关西料理 郑培凯 224
回味
汤圆与白香饼 李进文 230
那个牌子的肉燥米粉 陈季兰 234
奶奶的排骨粥 曾谷涵 236
清糜 王盛弘 238
皮蛋与粥 袁绍珊 246
挂面 曹乃谦 25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