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记录音乐的方式和现今一样吗?国歌是一种艺术吗?有专为女人和男人设计的乐器吗?所有星球都在唱歌吗?何时的音乐算是古音乐呢?何时的音乐算是创新的呢?音乐是一种普遍性的语言吗?如果您是一直以来想要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但是到目前为止却又不敢发问的人,推荐您阅读这本书!本书包含了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简单问题──还有以明了到令人惊异的方式来回答的困难问题。本书邀请您走进古典音乐的世界,它将改变您对古典音乐的注意、激励您去倾听古典音乐,以及唤起您对古典音乐的好奇心。毕竟就像维克多.雨果曾经写过的一句话一样:音乐是「会思考的声响」。
想把无边无际的古典音乐主题缩减到剩一百零一个问题,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音乐是属于人类的主题,但却复杂到连外星人也感到困惑不解,如果外星人发现音乐不仅只具体地在歌剧院内与他国来访时演奏,或在电梯、MP3播放器以及教堂钟声中响起,而是也被人私底下哼唱着的话,他们可能会把人类视为更难以理解的生物。音乐甚至也无形地存在于人类脑中,而地球,正是道道地地的音乐星球!
正因如此而有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地球上所有的民族都能发展出各自的音乐文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发明了轮子?真有所谓好音乐和坏音乐之分吗──抑或这个问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呈现?艺术性的音乐要比娱乐性的音乐更重要吗?中世纪的音乐和我们有关系吗?「维也纳乐派」是一所学校?歌剧有何魅力?音乐是一种商品还是文化资产?口耳相传的音乐、记录在纸上的音乐或是录音储存下来的音乐,这三者间是否存在着差别?
亲爱的读者,最具建设性的挑战是猜测出您的疑问,再根据我们所知以及评断来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希望这本书不只能反映出作者的专业知识,也能呈现出作者对于这些丰富主题的热忱。有关这一百零一个主题的讨论既热烈又富教育意义,非常值得透过个别的文章来呈现,比科隆音乐学院的讨论课程还要精彩。──前言
作者简介
安妮特.克洛兹格─海儿(Annette Kreutziger-Herr)
科隆音乐学院教授,教授文化学和音乐学。
温弗里德.博尼格(Winfried Bonig)
科隆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科隆大教堂管风琴师。
前言
一、音乐的基础
1 从何时开始有音乐的?音乐究竟是什么呢?
2 什么是古典音乐
3 欧洲古典音乐到底有什么特别?
4 音乐由什么元素组成?
5 音域在音乐中有什么涵义?
6 先有鼓,还是先有笛子?
7 音乐的记谱方式从以前到现在都是一样的吗?
8 每个人都能懂音乐吗?
9 什么是「绝对音感」?
10 「男高音」这字从何而来?
11 巴黎的圣母院、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和维也纳爱乐厅有什么共通点呢?
12 作曲是可以学习的吗?
13 什么是动机?什么又是主题?
14 按谱演奏还是即兴演奏哪一种比较好?
15 什么是标准音高?
16 《平均律键盘曲集》是用哪种音律?
17 大调是轻快的,而小调是悲伤的吗?
18 谁是音乐中的撒旦,而谁又是狼?
二、音乐史
19 欧洲的音乐有哪些重要的时期?
20 为什么音乐语言是义大利文?
21 德国是音乐王国吗?
22 是教宗格雷果创立了格雷果圣歌吗?
23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多声部合唱呢?
24 什么是吟游诗人,什么是工匠诗人?
25 什么时候的音乐是古音乐?
26 什么时候的音乐是新的?
27 维也纳乐派是一所学校吗?
28 莫札特被草草埋葬于一个简陋的坟墓吗?而巴哈去世后到底被葬在哪里呢?
29 弗罗雷斯坦、约瑟比乌斯、管弦乐团指挥家约翰尼斯.克莱斯勒以及八分音符先 生是谁?
30 为什么在音乐史上少有女性作曲家?
31 已经有这么多乐曲了,为何总还是有很多人继续作曲?
三、以音乐为职业
32 为什么巴哈的儿子们也都成为了音乐家?
33 什么是音乐学院?
34 必须练习多久呢?
35 何谓演奏名家?
36 作曲家能赚多少钱?
37 赞助者对音乐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8 贝多芬如何能不顾失聪而继续作曲?
39 音乐学对音乐有何用处?
40 音乐家会有哪些职业病?
41 音乐家在音乐会结束后都会做些什么呢?
四、音乐会
42 欣赏演奏会时,需要对音乐有多少了解呢?
43 指挥的工作是什么?
44 指挥如何能够阅读厚厚一叠的管弦乐总谱?
45 为什么需要有人来担任乐团首席?
46 为什么管弦乐团里小提琴的座位总是在前面?
47 管弦乐和室内乐有什么不同?
48 为什么有专门为左手而作的钢琴曲,却没有为右手所写的呢?
49 为什么同一首曲子由不同的人诠释,听起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50 为何在音乐会进行中不能随意鼓掌,也不能吃爆米花?
51 如果在家就能欣赏演奏会,还有必要听现场演出吗?
五、歌剧
52 歌剧的起源为何?
53 为什么歌剧能历久不衰?
54 最长的歌剧是哪一出?
55 「Libretto」是什么?
56 可以由阉伶来担任女主角吗?
57 为何在拜罗伊特歌剧院,比在其他歌剧院还更能听清楚歌手演唱的内容?
58 剧场正厅前排座位一直都是最贵的吗?
59 清洁妇阿伊达、洗衣店里的韩德尔—是艺术还是闹剧?
60 歌剧和政治有何关联?
61 华格纳所谓的「总体艺术」意指为何?
62 芭蕾舞对古典音乐有何意义?
63 为什么《歌剧魅影》不是歌剧?
64 歌剧的票价为什么如此昂贵?
六、横跨数百年的乐曲和作曲家
65 最重要的音乐类型有哪些?
66 我们是否能得知至今所有被谱出的乐曲?就所知的音乐中,有多少已经被录制成 唱片?
67 什么时候开始有古典作曲家的原始录音?人们可以从那些录音中学到什么?
68 人们可以从音调区分出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吗?
69 什么是「标题音乐」?
70 马肖、莫札特和史特拉汶斯基,这三位作曲家的「弥撒曲」有何共同之处?
71 巴哈是工匠,还是天才?
72 为什么传统的交响乐有四个乐章,而协奏曲只有三个乐章?
73 「第五号交响曲」是理所当然闻名于世吗?
74 《月光奏鸣曲》中的月亮在哪里?
75 作曲家会互相支持和互相学习吗?
76 国歌是一种艺术吗?
77 「民间音乐」属于「古典音乐」吗?
78 严肃音乐和娱乐音乐如何区分?
79 「摇滚」和「流行」音乐是否从古典音乐中得到好处?
七、乐器、管弦乐和合唱
80 为什么是由双簧管奏出标准音高?
81 为什么吉他不是管弦乐团乐器?
82 「大键琴」和「钢琴」之间有什么差别? 而「巴洛克式小提琴」和「真正的小提 琴」之间有什么差别?
83 为什么一把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要价一百万欧元?
84 为什么管风琴是「乐器中的女王」?
85 为什么会有许多关于中提琴手的笑话?
86 可以用萨克斯风吹奏古典乐吗?
87 有专属女性或男性的乐器吗?
88 什么比较大声:管弦乐团或是摇滚乐团?
89 「混声合唱团」是什么意思?
90 「无伴奏合唱」和小教堂是否有某些关系?
八、超越音乐之外
91 音乐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吗?
92 行星会唱歌吗?
93 只有人类有音乐吗?
94 音乐只能用来聆听吗?
95 只有欧洲有音乐的古典时期吗?
96 音乐可以治病吗?
97 音乐在其他艺术中扮演什么角色?
98 为什么音乐如此具有威力?
99 我们可以用音乐改变世界吗?
100 音乐课是浪费时间吗?
101 永远都会有音乐吗?
推荐曲目
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充满智慧的长者,耐心地解答着晚辈的种种疑问,而这些疑问,都围绕着那些流传千古的古典音乐。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古典音乐,但总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比如对音乐发展的脉络不够清晰,对不同作曲家的风格辨识度不高,以及一些音乐理论的理解还不够到位。这本书“101个问题”的模式,恰好能满足我的需求,它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学习路径,循序渐进地引导我深入探索。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从音乐的起源,到各个时期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再到乐器知识、音乐体裁等多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启发性的视角,让我能够理解那些古典音乐作品为何能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触动人心。我想要知道,音乐中的情绪是如何被表达的?旋律、和声、节奏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那些伟大的指挥家和演奏家,又是如何解读和演绎这些作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学习古典音乐的可靠伙伴,帮助我构建起更扎实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真正地“听懂”古典音乐。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有一种复古的韵味,仿佛带着一股沉淀了几个世纪的艺术气息,这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认为,古典音乐是一种需要静心去品味的艺术,而这本书“101个问题”的标题,让我联想到那些在书房里,面对着厚重书籍,孜孜不倦探索知识的学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把钥匙,打开我通往古典音乐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那些伟大的作曲家,他们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解答一些我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比如,如何区分巴洛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不同乐器在交响乐团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那些听起来高贵典雅的音乐,究竟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更能激发我对古典音乐的热情,让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聆听、去理解、去感受。我想象着,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能够更加自信地与人谈论古典音乐,并且能够以一种更成熟、更深刻的视角去欣赏那些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涌上心头。熟悉是因为我本身就喜欢古典音乐,接触过不少伟大的作品,但陌生则在于,我总觉得对那些创作背景、作曲家的人生故事、甚至是音乐理论的一些基础概念,都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层次。这本书“101个问题”的定位,让我觉得非常接地气,也很有针对性。我猜想,它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那些看似深奥的音乐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解答,并且是以一种提问-回答的方式呈现,这会大大降低阅读门槛,也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清那些混淆的知识点,比如不同音乐风格的界限在哪里,为什么某个作曲家会被誉为“音乐之父”,以及那些经常出现在音乐评论中的术语,到底指的是什么。更让我期待的是,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鉴赏古典音乐的实用方法,让我不再只是“听个响”,而是能够真正捕捉到音乐的精髓,感受到其中跌宕起伏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我希望它能成为我随身的“古典音乐百科全书”,在任何时候,当我对某部作品或某个音乐现象产生疑问时,都能在其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评分这本书的设计风格,散发着一种内敛而优雅的气质,仿佛一本尘封已久的手稿,等待着有缘人去翻阅。我一直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但常常在欣赏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细节,或者对某些音乐现象感到好奇。这本书“101个问题”的标题,恰恰点出了我心中的渴望——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来解答我那些零散的疑问,从而形成一个更完整、更系统的知识框架。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像抽丝剥茧般,深入浅出地剖析古典音乐的方方面面。比如,不同作曲家的创作理念有何差异?为何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演奏版本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听感?那些看似简单的音符组合,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逻辑和情感?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能引导我思考,激发我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我想象着,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准确地辨识出不同作曲家的风格,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和内涵,甚至能够开始独立地分析和评价一部古典音乐作品。它应该是一本能够陪伴我,并在我每次遇到困惑时,都能提供清晰解答的“音乐向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是一种低调而有质感的风格,散发着一种经典的美学气息。我一直对古典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些零散,不够系统。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名字就直击我的痛点——“101个问题”,这似乎预示着它能解答我心中那些朦胧的困惑,填补知识的空白。想象一下,捧着这样一本厚实的书,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一边品味着香浓的咖啡,一边沉浸在巴赫的赋格、莫扎特的奏鸣曲,或是贝多芬的交响乐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享受。我期待它能带领我深入古典音乐的殿堂,从历史的起源,到不同时期作曲家的风格特点,再到各种乐器的独特性,甚至是那些常常被忽略的音乐术语,都能得到清晰的梳理和解答。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还能激发我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让我能够真正听懂那些大师们的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一步步引导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蜕变成一个能够欣赏和理解古典音乐的行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