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教学目标有四:
1.了解蔬果切雕的重要性。
2.熟练蔬果切雕的技巧。
3.培养蔬果切雕的鑑赏能力。
4.培养完全的工作态度与卫生习惯。
二、本书内容由浅至深,除了适合职校餐饮科相关科系学生使用之外,亦适用于社会大众初识蔬果切雕的入门书。
作者简介
周振文
现任:「育达高级职业学校」、「豫章高级职业学校」餐饮科技术讲师
证照:中餐烹饪乙、丙级合格证照 、劳委会中餐烹饪监评委员
经历:
国联大饭店北馥楼餐厅副主厨、维多丽亚酒店头砧板美丽华大饭店副主厨、美丽华高尔夫球场副主厨、 钻石楼粤菜餐厅主厨
得奖经历:
1995.08 代表美丽华大饭店参加「台北中华美食展」蔬果雕刻展示比赛荣获菜餚刀工奖
1998.08 「台北中华美食展」厨艺竞赛组蔬果雕刻比赛-静态雕刻金牌、动态雕刻铜牌
1999.05 「台湾省厨艺竞赛暨花莲美食展」蔬果雕刻组第一名
1999.08 「台北中华美食展」厨艺竞赛组蔬果雕刻比赛-静态雕刻银牌、动态雕刻铜牌、花式冷盘铜牌
2000.08 「台北中华美食展」厨艺竞赛组蔬果雕刻比赛-静态雕刻银牌、热食创意菜铜牌
2002.04 「新加坡国际美食厨艺竞赛组」蔬果雕刻比赛动态雕刻铜牌
2003.02 交通部观光局评选92 年优良厨师
2003.03 「北京国际美食厨艺竞赛组」蔬果雕刻比赛静态满分特金牌
2003.08 「台北中华美食展」厨艺创意菜烹调比赛双人组铜鼎奖、团体组铜鼎奖
2003.10 全国「可口美美极创意菜」烹调比赛美极金牌奖
2003.11 第一届中西百家名厨烹调比赛银鼎奖
2004.12 全国稻香料理米酒烹饪大赛团体组冠军
2005.07 客家美食烹饪大赛初赛厨师组特优奖
2005.12 牛头牌沙茶酱美食烹饪大赛全国总冠军
序
蔬果切雕不但能美化菜餚,又可促进食慾,透过切雕师傅的巧思与菜餚相结合,显现于盘边或盘中,以达到点缀及衬托主菜餚的价值,而非抢走菜餚本身的风采。因此蔬果切雕不但可说是一门技术,也是艺术。
本人从事蔬果雕刻实务与教学多年,时常苦于没有一本完整的蔬果切雕入门书可供初学者参考,因此在接到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出版一本属于职校餐饮相关科系的蔬果切雕教科书,心中是既惊且喜。「喜」的是终于有一本真正属于初学者的果雕教学书;而「惊」的是,如何能让初学者慢慢的培养兴趣,进而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来学习这门餐饮艺术,一开始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而今期望透过此书的出版,能将自己累积多年的经验,让初学者能有个顺利的开始,最后皆能成功一窥蔬果切雕趣味又奥妙的殿堂。
本书的内容包含了刀具的选购与研磨的技巧,以及蔬果的选购、切雕成品的保存及寿命之延长、高脚饮料杯的装饰等等,由平面排盘到立体雕刻,由浅入深、由简至繁,除了希望能丰富阅读者的学习能力,也期待各界前辈不吝赐正指教,使本书更臻完备。
从事餐饮厨艺工作整整二十年,对于蔬果切雕的兴趣,从初识、学习至苦练而来,是一段从无到有的过程。本着自己浓厚的喜好与耐心,不间断利用工作闲暇时钻研与学习。庆幸的是拥有许多亲朋好友的指教与关怀,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同时更感谢我的启蒙恩师赖来振先生及古来文先生所给予的赐教,谢谢你们。
周振文谨识
《蔬果切雕(四版)》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有点小期待的,毕竟“四版”两个字就代表着它的生命力和积累。翻开封面,那股纸张淡淡的油墨香就扑鼻而来,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图书馆里淘书的快乐。我最喜欢的是里面那些精美的图片,那种高清无码的呈现,简直是视觉盛宴!每一种蔬果,在巧匠的刀下,仿佛都获得了新生,变成了一件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我尝试着模仿其中的一些花卉造型,虽然我的手艺还远远达不到大师的水平,但看着自己手中的黄瓜片一点点变成精致的玫瑰,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技巧,更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有时候,看着家里那些普通的蔬菜水果,我会突然有了灵感,想给它们赋予一些特别的意义。比如,在朋友生日的时候,用苹果雕刻一个心形,虽然简单,但这份心意却能让对方感受到满满的惊喜。而且,我觉得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由浅入深,不会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无从下手。它会从最基础的握刀姿势、下刀角度讲起,然后循序渐进地展示各种复杂的技法。即使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切雕的人,也能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步学习,找到乐趣。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个耐心细致的老师,随时随地都在那里,指引你走向艺术的殿堂。
评分《蔬果切雕(四版)》这本书,我拿到后翻看了好几遍。它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诠释。我喜欢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从最基础的刀法、角度,到后面越来越复杂的造型,每一步都考虑到了初学者的感受。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教会了我如何“看”。不仅仅是看食材的形状,更是看食材的纹理,看它潜在的可能性。书中那些精美的示例作品,每一个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让人看了就想跃跃欲试。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食材的“性格”的解读,比如有些食材需要小心处理,有些则可以大胆发挥。这些细致的讲解,让我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错误。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色彩学和构图的原理,让我明白,一个好的切雕作品,不仅仅是形状的完美,更在于整体的视觉效果。我用书中学到的技巧,在一次家庭派对上,为甜品台增添了一抹亮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原来用最平凡的食材,也能创造出最不平凡的美。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探索新的兴趣爱好,《蔬果切雕(四版)》这本书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本很枯燥的书,充斥着各种技术术语和冰冷的图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生动有趣,而且充满了鼓励性。它让我觉得,切雕这项技能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对于“细节”的强调,比如如何让花瓣看起来更逼真,如何让动物的眼睛更有神采。这些看似微小的技巧,却能让作品的整体效果产生天壤之别。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快速入门”的建议,让我这种时间不多的人也能很快上手。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示,用西瓜雕刻了一个简单的花篮,虽然不是非常完美,但看着那个充满生命力的作品,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愉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只需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愿意尝试的心。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切雕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创造生活美学的书。
评分接触《蔬果切雕(四版)》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偶然。我一直对那些精致的手工艺术品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切雕这类技艺离我太遥远,需要天赋和大量的时间。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却让我看到了希望。它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艺术教程,而是真正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的需求。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于“创意”的启发,它不仅仅教你如何雕刻,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观察生活中的形状,如何将它们转化为刀下的艺术。比如,书中提到可以用西兰花模拟树木的形态,用彩椒的层次感来表现花瓣的叠嶂,这些小小的灵感,让我瞬间打开了思路。而且,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灵活,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死板。它会穿插一些小故事,一些关于切雕历史的趣闻,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用一些家里常见的食材,比如土豆、苹果,制作了一些简单的摆盘装饰。虽然我的技术还很初级,但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带着独特风格的作品,那种满足感是金钱买不到的。这本书让我明白,艺术并非只属于少数人,只要有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蔬果切雕(四版)》,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一直觉得这类书籍可能内容比较陈旧,或者讲解过于理论化,离实际操作太远。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切雕技法的书,更像是一本充满生活智慧的指南。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食材特性的分析,比如哪些蔬果更适合雕刻花朵,哪些又更适合表现动物的纹理,这些细节的讲解非常到位,避免了我们在实践中走弯路。我记得我第一次尝试雕刻一整根胡萝卜,想把它变成一只可爱的兔子,结果因为没有掌握好力道,把胡萝卜弄得支离破碎。后来,我翻阅这本书,才发现原来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需要先浸泡,有些则要保持干燥。这本书的图解也非常清晰,每一步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即使是复杂的造型,也能在指导下一点点完成。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色彩搭配和摆盘的建议,让我的作品不仅仅停留在“雕刻”层面,更能上升到“艺术”的境界。我用书中学到的技巧,在一次家庭聚餐中,为餐桌增添了不少亮点,大家都赞不绝口。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原来生活中的小细节,也能创造出这么大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